校门变形记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哇,好漂亮的学校大门!”
  “这个图案是我画的!”
  “是我提议将校训写在大门处的!”
  一群孩子围绕在学校校门处,一脸兴奋地指点着、谈论着,充满了学校主人的骄傲与喜悦。
  我校校门改建后,总有一些孩子在上下学的时候驻足校门口,细细欣赏,不舍离开。而校门的改建,正是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情感学习”项目在重庆忠县试点实施以来,我校秉承“公平”“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全纳”等项目理念,为创设社会情感学习的校园物理环境而做的一次大胆尝试。
  “校长!可以改建我们的校门吗?”
  基于项目理念的校园氛围建设是“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重要内容,涉及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建设等方面,我校首先启动了基于项目理念的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工作。行政班子负责总体计划与实施方案的制定,但多次讨论形成的计划和方案都较为常规和生硬,缺乏灵动与创意,总感觉不尽如人意。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行政班子共同研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号召师生共同参与,尤其是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以多方视角拓宽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思路,增添灵动创意与童真童趣。于是,我校尝试了“校园我当家”的校园物质环境建设金点子收集活动——发动全体师生都来为学校的校园氛围营造出谋划策。
  这个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也收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有一天,几位学生兴奋地跑到了校长办公室,对校长说:“校长,可以改建我们的校门吗?我们的校门颜色太单一了,不漂亮,我们都不是很喜欢这样子的校门!如果能把校门变漂亮就太好啦!”
  行政班子之前还从未考虑过校门改建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校长带领几位后勤工作人员,来到了校门口,对这个全校师生每天都进进出出,但谁也没有真正停下脚步好好看一看的地方,进行了一次安静的注视:校门由于修建时间久远,外墙砖块有松动,存在安全隐患;校门整体造型陈旧;墙壁是单色,缺乏儿童喜欢的活泼斑斓的色彩;灰尘与雨水的长期侵蚀,使得外墙漆到处脱落,污渍斑斑,外墙显得面目可憎。校门丝毫不能给学生带来温馨愉快的感觉,难怪学生会不喜欢我们的校门。
  经过与全体老师的充分沟通,大家一致认为:校门的确应当被改建了!
  “校长!我们可以参与改建校门吗?”
  具体该怎样改建?采用什么样的校门造型?怎样进行色彩的搭配?怎样进行文化装饰?一系列问题都摆到了面前。提出校门改建意见的学生们兴奋地拿着一张图画再次跑到了校长办公室,图画上是他们用彩笔共同绘制的理想中的新校门。学生们气喘吁吁地举着图画问校长:“校长!我们可以参与改建校门吗?”校长笑了,决定鼓励全校学生发挥智慧共同参与——大家都来设计校门。
  校门改建项目很快得到了县教委的支持和正式批复。确定了实施的方法后,我们便启动了项目。
  我们首先通过少总部以海报的形式,向全校学生发出了征集学校大门改建金点子的倡议。同时,利用周一集会进行专题宣讲,组织班主任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进行充分讨论。随后,学生个人或者学生团队,以图画或者文字的形式提交关于校门改建的创意。最终,学校收到了几十个“金点子”。
  学校行政、后勤将这些建议进行梳理后,讨论形成了初步的改建方案,提交全体教师大会进行了讨论完善。方案的可行性也通过了建筑公司的论证。拿到公司出具的效果图后,学校在校园召开了“发布会”,感谢每位同学的积极参与以及创意智慧,并对校门效果图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说明。
  如今我们的校门口,就常常出现文章开头的场景。学生们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开始,就感觉进入了一个有自己深度参与的、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带着快乐的心情开启学校中的每一天。
  對校门改建案例的思考
  本次学校物质环境建设——校门改建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仅是因为改建后的校门受到全体师生乃至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喜欢,更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践行了“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的理念,培育了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
  一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重要一员,也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归属感;二是通过活动中的交流、讨论,密切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提升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三是积极倾听并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感受到参与和创造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逐渐愿意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四是通过这次活动,在学校中营造了“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积极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通过经历本次学校物质环境建设——校门改建,我校全体教职工对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怎样培养学生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校门改建意见征集活动中提出绝佳创意的学生,并非局限在成绩优异的学生中。学业成绩并非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所有学生都需要在课堂发言、活动参与等方面得到公平的机会。
  信任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我们相信学生在校门改建这样的“校园大事”上能提供智慧,在活动组织、校园管理等其他方面,我们也都可以给予学生这样的信任。每一位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当搭建平台,给予信任,加以引导,激发学生潜能,锻炼学生能力。
  尊重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那张学生们绘制的乍看起来乱糟糟的校门设计图,也许表达了一个非常好的创意。每位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也有其独特的思维和视角,我们应当摒弃成人的惯性思维和刻板偏见,尝试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用“儿童视角”去尊重和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真正走进学生们的内心。
  欣赏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校门改建意见征集活动中,那个具有领导力、组织大家讨论的学生,那个提出智慧创意的学生,那个安静聆听别人意见的学生,那个耐心绘制设计图的学生……都值得我们的肯定和鼓励。我们应当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捕捉每一位学生身上的优点,同时鼓励学生们相互欣赏、相互学习。
  全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校门改建意见征集活动中,有积极参与的学生,也有不愿参加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内向表现也常常出现在课堂教学、班队活动等场合。我们不应该强制要求每一位学生,应该温暖鼓励、接纳并包容这部分学生那时那刻不愿意表达自己想法的心情,亲和地向其分享集体成果和喜悦,让学生能够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安全感。
  这次校门改建,开启了我校校园物质环境建设的第一步,我校师生将共同携手,继续建设基于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理念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精神环境等,营造安全、快乐、包容并具有参与性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1.重庆市忠县金鸡镇黄龙小学 2.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其他文献
本刊讯 2017年5月13日至15日,由山东省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校自主变革论坛暨‘1751’工程义务教育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在青岛举行。  山东省教育厅正厅级巡视员张志勇、齐鲁师范学院副校长刘德增、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改革实验区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时俊卿、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民书等领导与专家出席了会议,课程研究中心李红婷主任主持会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在提升个人修养、促进民族发展、实现中国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是传承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国家学科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国家学科课程
编者按  自我国形成系统的教研体系以来,各级教研机构及教研员在提升教學质量、服务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支撑和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教研工作任务与方式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教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本土的、具有中国特色、不可替代的教师专业发展系统,教研在落实以核心素养为主线
【摘 要】托育人员队伍建设是办好托育服务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前提,关乎托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当前我国托育人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对我国13个城市2340名托育人员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我国托育人员队伍建设存在资格证书混乱、适当贴切性不足,无证上岗现象较为严峻;师资供给紧缺,低师幼比突出;专业培训机会难求,内容单一;工作付出与回报失衡,人员流动性高等问题。为此建议,依法保障从业人员
本刊讯 2017年1月7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16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年会以“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学士后教师培养”为主题,邀请国内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教师教育实践领域的管理者,共同研讨学士后教师培养与质量建设等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其根本在于教师质量的提升。北京师范大学
张祖安 男,汉族,出生于1959年,中共党员。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在三尺讲台上站了38年。38年的酸甜苦辣,成就“拼命三郎”的一生。他不顾医嘱出院便回教室,坚持教学;他不断创新,开创“‘独角号码’数字记忆法”,让学生轻松学习历史;他刻苦钻研,研发“四步教学法”,使学生可自主学习……他于1977年踏上教师岗位,荣获15项全国性奖励、45项市级奖励、多项荣誉,是重庆市奉节县永安中学教科室主任、教授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预期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量也在持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师身心健康、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而目前我们对高中教师的工作状态还缺乏客观了解及应有的关注与关怀,所以对高中教师工作状况进行调研,探讨他们的工作压力尤为重要。  一、基本情况  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通过网络问卷调研和现场访谈的方式,在兼顾城市和乡村的基础上,从山东省147个
:近年来,东城区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继续扩大和深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上,东城区有哪些重点工作?  :东城区近年来以学区制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努力促进教育的优质公平。一是通过组团发展,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每所学校拥有的优质资源比例。新建34对深度联盟、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个教育优质资源带、7个教育集团、15个首都高校和社会教育机构支持东城教育改革项目等举措,实现了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深植于我们的生活。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变得更加富有与强大,但社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拜金主义一时风靡、礼义廉耻被遗忘、社会竞争、弱肉强食及网络暴戾之气甚嚣尘上。物质上极大丰富,精神上却遭遇危机,人们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但心灵问题却不断凸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可以从广袤的历史长河中寻找经验。如何对待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取决于人们怎样看待儒学
上海和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已有三年,不同学校对高考改革的适应度不同,有些并没有从传统应试教育和学校管理中解放出来,进行适应高考改革的校本化变革性实践。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浙大附中”)作为教育改革试点省份的非课改试点学校,一直在自觉践行和深化着课程改革,并在选课走班及走班学习空间保障方面探索出了普通高中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基本经验。  一、选课走班: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新课改遵循选择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