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中国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且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中国面临着很大的环境压力,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开发利用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中国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亿千瓦,年发电量约2.5万亿千瓦时,其中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年发电量1.75亿千瓦时。按使用100年重复计算,水能资源约占已探明常规能源资源的40%,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是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中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河流上,其中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澜沧江、黄河和怒江等干流上装机容量约占中国可开发量的60%。
国家鼓励和支持水能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为了有效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更好地满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水电的“西电东送”战略,并将其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措施。在西部地区陆续开工了一批特大型水电工程,如溪洛渡(1260万千瓦)、向家坝(600万千瓦)、龙滩(420万千瓦)、小湾(420万千瓦)、构皮滩(300万千瓦)、瀑布沟(330万千瓦)、拉西瓦(420万千瓦)、锦屏一级(360万千瓦)、锦屏二级(440万千瓦)等。这些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水电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到2006年底,中国已建成水电装机容量1.29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1%,年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6%。水电建设已为中国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水电建设已突破了过去技术和资金的制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水电设备制造和水电施工技术日臻完善,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基础上,已可以制造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电设备制造能力,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已形成完整体系,可以满足中国水电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国家鼓励和支持水能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按照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水电开发利用程度将达到约75%。
开发和运行必须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
河流水资源具有饮用、灌溉、航运、生态、发电及为各种工业生产供水等多重功能。水能资源开发要兼顾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生态、水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需要,其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公共利益。水能资源以水资源为载体,水资源独特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经济属性,决定了水能资源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必须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我国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政策,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部分,应当遵循流域综合规划,有计划地实现多目标梯级开发。
水电站建设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特别是许多西部地区的大型水电站要向千里之外的东部地区送电,且大部分水电站兼有防洪、供水、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因此,主要河流上的水电建设必须按照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并在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前提下,在国家能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有序开发。重大水电工程项目,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才能开发建设。
重要大江大河组建流域开发公司
由于大型河流的河道长,流域面积大,受地形、地质条件及经济社会的影响,各梯级电站的建设条件和淹没损失相差较大,经济技术指标相差悬殊,特别是流域梯级电站关系密切,利益互补性强,上游较大库容的水库建成后,对其下游各梯级电站有显著的补偿效益。综合考虑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防洪、供水、生态等功能,以及相应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水电开发成功经验基础上,中国的大型水电开发形成了“流域、梯级、协调、综合”的开发模式。对水能资源丰富的大江大河,按全流域或分河段组建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在国家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开展水电站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
根据上述流域水能资源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流域水电梯级协调综合开发的方针已被全社会广泛接受,已开发的重要大江大河都组建了流域开发公司,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长江和金沙江下游河流的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负责黄河上游河流开发;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负责澜沧江流域开发;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负责大渡河流域开发等。
实践证明,以流域公司为主进行大江大河的水电开发,可以做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使发电与防洪、生态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协调一致,也便于协调水电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流域相关的各种社会利益。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供稿)
中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中国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亿千瓦,年发电量约2.5万亿千瓦时,其中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年发电量1.75亿千瓦时。按使用100年重复计算,水能资源约占已探明常规能源资源的40%,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是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中国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河流上,其中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澜沧江、黄河和怒江等干流上装机容量约占中国可开发量的60%。
国家鼓励和支持水能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为了有效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更好地满足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水电的“西电东送”战略,并将其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措施。在西部地区陆续开工了一批特大型水电工程,如溪洛渡(1260万千瓦)、向家坝(600万千瓦)、龙滩(420万千瓦)、小湾(420万千瓦)、构皮滩(300万千瓦)、瀑布沟(330万千瓦)、拉西瓦(420万千瓦)、锦屏一级(360万千瓦)、锦屏二级(440万千瓦)等。这些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水电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到2006年底,中国已建成水电装机容量1.29亿千瓦,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1%,年发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6%。水电建设已为中国能源供应、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水电建设已突破了过去技术和资金的制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水电设备制造和水电施工技术日臻完善,在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基础上,已可以制造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电设备制造能力,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已形成完整体系,可以满足中国水电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国家鼓励和支持水能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按照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水电开发利用程度将达到约75%。
开发和运行必须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
河流水资源具有饮用、灌溉、航运、生态、发电及为各种工业生产供水等多重功能。水能资源开发要兼顾防洪、灌溉、航运、供水、生态、水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需要,其建设管理和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公共利益。水能资源以水资源为载体,水资源独特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经济属性,决定了水能资源的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必须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我国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政策,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部分,应当遵循流域综合规划,有计划地实现多目标梯级开发。
水电站建设涉及面广,施工周期长,特别是许多西部地区的大型水电站要向千里之外的东部地区送电,且大部分水电站兼有防洪、供水、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因此,主要河流上的水电建设必须按照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并在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前提下,在国家能源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有序开发。重大水电工程项目,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才能开发建设。
重要大江大河组建流域开发公司
由于大型河流的河道长,流域面积大,受地形、地质条件及经济社会的影响,各梯级电站的建设条件和淹没损失相差较大,经济技术指标相差悬殊,特别是流域梯级电站关系密切,利益互补性强,上游较大库容的水库建成后,对其下游各梯级电站有显著的补偿效益。综合考虑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防洪、供水、生态等功能,以及相应的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总结国内外水电开发成功经验基础上,中国的大型水电开发形成了“流域、梯级、协调、综合”的开发模式。对水能资源丰富的大江大河,按全流域或分河段组建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在国家能源行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开展水电站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
根据上述流域水能资源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流域水电梯级协调综合开发的方针已被全社会广泛接受,已开发的重要大江大河都组建了流域开发公司,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负责长江和金沙江下游河流的开发;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负责黄河上游河流开发;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负责澜沧江流域开发;国电大渡河水电开发公司负责大渡河流域开发等。
实践证明,以流域公司为主进行大江大河的水电开发,可以做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使发电与防洪、生态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协调一致,也便于协调水电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流域相关的各种社会利益。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