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雕塑艺术与立体设计艺术的“相对”论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li2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culpture and three-dimension design, from some aspects like opposite and combination, cross-over and rebel, social needs and utilizations, aesthetic and fashion, matter and spirit, values and identities to make the variou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s in terms of theory of "relative" and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sculpture and three-dimension design.
  人类为了生活便利而发明了器皿,为了精神信仰创造了雕塑,这是雕塑与立体设计的发生根源。设计起源于应用,从使用角度上看,雕塑相对设计而言是“无用”的,而从精神需要的角度来说,设计相对雕塑而言也是“无用”的,但人类的需求从来也离不开物质的和精神的双方面。所以,就设计来说,使用的便利必然带来了精神的愉悦。设计过程伴随着智慧也伴随着审美,因此,逐渐发展成了一门高级的艺术。而雕塑生来就是为信仰而产生的艺术,因为“无用”,所以可以更加的“为所欲为”了。
  尽管功能应用性审美和文学性审美是设计和雕塑的较本质的区别,但随着社会动态的发展,雕塑和立体设计之间,也在许多方面形成交集,相互拟合,渐渐互融,相辅相成。也不再是只要取消使用功能属性,而完全从个人角度表达感受和精神追求为目的的作品,就是纯粹的艺术,再没有那么绝对。雕塑艺术和设计艺术都是人类的文明和智慧,都有各自的理性。由于设计艺术注重应用性,广泛的应用使设计得以迅速发展。从使用的功能性、便利性,到造型的修饰、美化,它随着公众的审美取向和流行潮流而变化。高效的工业化生产和人们需求欲望的增加,促使设计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继而拓展领域、突飞猛进地开拓、创新。随着设计雷同性过多,使人们产生了视觉审美厌倦,对设计产品的舒适和审美的要求逐日提高。设计正在从实用的低端要求,走向了艺术的高端要求,并出现了一些倾向于小众个性的高端设计。很多具有强烈个性的工艺精良的设计造型,如果去掉它的功能性,也完全可以作为雕塑形态展示于雕塑展厅。
  传统的雕塑是通过对造型的观赏性,达到审美愉悦。尽管没有什么实际使用功能,但也有面向大众与小众的不同。主题性、装饰性、标志性雕塑是面向大众的,如纪念碑雕塑、环境雕塑、标志雕塑等,是属于公共性雕塑,不仅具有适合环境视觉审美的大众性,还有表达公众精神需求的功能性。从这个层面上审视,针对环境和地域文化的要求而定制的雕塑创作,也是一种设计行为。
  商业发展带动了设计行业,设计是为了更大地刺激物欲和带动消费。我们看到了马路上眼花缭乱的广告和俊男靓女漂亮的衣服鞋帽、炫酷的摩托车、汽车,就明白这是利益驱下的设计大世界!设计师们极尽地利用和强化视觉形式、语言上的对比、极简、重复等手段。而材质上的光透闪亮、质感、品质工艺,也都在全力地迎合着消费者。同时,产品的广告也在引导使用者的审美和联想,使消费者在使用设计产品的时候,感受到造型的美感和使用的合理舒适度。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于好看实用,已经开始上升到了理念追求的高度;流行、时尚和个性化的设计产品,使设计上升到了追求品味、格调的精神层面。设计的创新不仅广泛运用了公众的审美,还要时常挑战公众的审美,随着人们智慧和表现力的增强,在不断地求新求变,在城市化进程中,一时跟不上潮流就变成了“老土”。
  因为社会物质的提高,带动了文化发展和精神需求,带动了雕塑的发展,带动了设计日新月异的追新求异。看起来雕塑似乎是运用了文学的智慧,迈着小众“贵族”血统的方步,虽在表面显示出从容不迫的矜持,但内心其实是焦灼的。寻求艺术的高度是雕塑创作的烦恼,雕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性质,不再只是直接的象形表达和艺术技巧的运用。雕塑打破了模仿性的写实、习惯性的技法、平铺直述的主题三个方面的传统框架。雕塑从风格流派到思想观念,可以通过任何形式的立体媒介加以表达,如表现主义、超现实、抽象、装置、现成品、物派、电脑虚拟、视频等等,有如文学形式的发展由陈述记录、描写、比喻、夸张、隐喻、象征、意识流等。复杂的、立体的、材料的视觉表现,加之个性化观念构成,使雕塑走向了自由和超脱,甚至是颠覆性的革命,继而上升到了个性化突出的精神层面,并在某些方面挑战着人们的认知。
  为了雕塑作品创作与设计新思路的开拓创新,“跨界”成了两者首选的尝试。“跨界”和“混搭”模糊了雕塑和立体设计的边界,带来了创新的混血儿。从吸取、借鉴到结合,产生了多种具有审美功能的实用品。如汽车造型设计,借鉴了类似亨利·摩尔雕塑的表现形式,具有了优美的曲线、骨感与肌肉感的体验;一些建筑摆脱了稳定性的方块和三角,甚至灵动地更像一座巨型的雕塑作品,产生了强大的视觉震惊。“跨界”和“混搭”,从搭讪、嫁接到移情,产生了一个物体两种或者更多属性的感受,看似相似又不相识,非此亦非彼。设计界和雕塑界不断有熟悉的陌生人和“变异人”出现,如一些雕塑家和化学家联合产生魔术般的雕塑,一些雕塑家和机械设计师合作产生了精密机械装置作品;雕塑家成为了机械设计界最棒的雕塑家,雕塑家成为了雕塑界最棒的机械设计师。也许不久的将来,机械设计师可以独立工作,带来一个复杂的不能正常运转的机器来参加雕塑大展,成就了令雕塑界惊艳的作品。因跨界了必然创新了,与其说产生了很多可能,不如说把不可能都可以看成为可能。
  设计与雕塑的发展既相对又相容,相互跨界又自我颠覆。艺术有叛逆的自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颠覆自己另辟蹊径被认为是一种创新途径,设计在逆反设计法则,雕塑在逆反雕塑法则。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审美、弃巧求拙、找个性、搞怪、搞另类,在否定中寻求肯定;雕塑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个性、消解形式、甚至思想,用现产品、实物及复制实物来表达观念。从纪实性到潜意识到无意识走向极致,或极尽调侃、或极尽暴虐媚俗。共同点是视觉效应眩晕了眼球,头脑风暴引爆了思维,产生了不少极不明确的又有丰富关联的思想。走炫酷——短裤外穿、扎鼻环、挑染一缕红发,引来一路的嘘声;走隐喻——瘴气弥漫、天马行空不知所云,无尽的迷漫就有无尽的联想。这个时代,当你开始对一件事物产生费解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欣然地喊出:“酷毙了!”这当然是一种风格。作为一种时代的有“品”的风格,也许你没有兴奋,但你却应该兴奋,不是没有智慧或许有很大的智慧,不然不能做当今艺术界的弄潮儿。   设计与雕塑,不管是物质消费还是文化消费,都是人的需求,是文明的进化促使两者的融合。如果说艺术出自生活高于生活,那么设计则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价廉物美的实用设计到华靡的奢侈品。设计由使用“美”变成了使用者的显示身份的“美”。风格个性体现出使用者的爱好兴趣,高端品牌似乎成为了身份的象征。设计对“美”的风格方式,从公众审美风格的运用,到文化模式气氛的借鉴,如极简、先锋、文艺、复古等等。举一个时髦点的例子,近些年国内出现的“买手店”模式,“买手店”已在世界流行几十年,是专卖不同的高端品牌和独立设计师的个性产品商店。针对小资到精英人群,比如几万到几十万元的名牌挎包引领了奢侈品的某种潮流。而相比之下,雕塑艺术原本可以是奢侈品,反而面向了大众,比如北京一个叫“稀奇艺术”的小店,是由两位著名雕塑家开设的,他们将自己的雕塑的限量版、不同尺寸的批量复制版开发成设计商品,就是这种现象的表征。其实,高端的设计是昂贵的奢侈品,而独创的雕塑艺术可以是昂贵的,也可以说是贫穷的。所谓:设计有价,艺术“无价”。雕塑的价值,关乎于自身的艺术性,也关乎雕塑家的身份,这种“无价”价值是不易确定的,也是存在变化的。而那些缺少独创性的雕塑品是工艺品,是面向公共审美需求的,是工艺技巧性、批量性生产的。这样的作品是有价的,又类似于以观赏为主的设计艺术。
  谈到价值,艺术相对是文学性的,设计品相对是商业性的。设计是相对物质化的“奢侈品”,雕塑是精神化的奢侈品。从价值到身份,不管是昂贵的物质奢侈品味还是贫穷的精神需求,也都是一种文明享受,各有各的精神满足,各有各的身份追求。
  设计和雕塑,目前都处在“荷尔蒙”旺盛期,设计和雕塑都在随着全球化文化、交流的膨胀而几乎是沸腾的发展态势。设计在商业社会的前沿,雕塑在精神社会的前沿;一个往前窜、一个往上拔。难怪想把前辈经典的东西说成是“老东西”,因为那时候它们发展的慢,那时候行走的缓。所以,他们有时间沉淀、有时间沉思。反刍一下,智慧不能早生、催生,还是晚生点好,发展是随着思想的成熟而成熟的。而数码动漫三维设计,几乎是一个“超生”现象的问题。最早的动漫造型,是根据故事脚本的画稿进行立体稿塑造,是依据文学故事衍生而来,并不是雕塑家的杜撰。科技的发展、电脑虚拟、立体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创作更为便捷的工具,使得虚拟雕塑创作变得更加的随心所欲。如果对于电脑“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那么不论是商业性还是文学性的创新,那就连思想都跟不上了。到了在电脑上甚至可以任意组合搭配的时候,我们头痛的就不是设计、不是雕塑,而是没有更多的选择和思考的时间,毕竟人们大脑的储藏量和进化周期,远远已经不能和电脑相比。
  既如此,一方面创新的潮流在刺激着人们前进;另一方面人们需要精神的回溯。快餐文化的危害现已被人们意识到,当人们没有时间清理思维的时候,就会感到烦躁。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反作用了我们的精神,这时候人们想安静一会儿,所以慢下来看看怀旧的设计、看看古典的雕塑、看看一些老物件,体会一下生命的流逝。不时地会带有些许复古的混搭,但也会融入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回味。许多雕塑也正在寻找细节和内涵的回归。事物以螺旋的发展模式,晨起暮落,从稚嫩到衰老,成长期的反叛是必然的。复杂也是必然的,所有规律都在于与自己相对应的轨道中行驶,新的都会变成旧的,设计与雕塑或平行、或交错,都在随波逐流。
  立体设计和雕塑这两个领域,二者是既相同又相对,由不同到相融,时而重合一体、时而分形变脸,蝉动变换;时而可以清晰可见、时而影影绰绰,触一点通一片;像是扩张的网,又好似鱼网的水浮子,碰碰撞撞的不时凸起一些亮点,引起不小的灵动,又在某些节点相对、相应、关联,有趣地带动一些思考。想理清也蛮难的,所以不如漫谈……
其他文献
现实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某地方上级部署工作任务,总是习惯与下级签订责任状,一级级签下去,直到最基层。他们认为下级就理应对上级负责,更有甚者干脆将难事往下级一推,美其名曰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刘宝华,中国务林人的骄傲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Liu Bao
期刊
At 11am on Jan 5th,2015,the opening ceremony of “Fun of HuanFei--World Itinerant Exhibition of Xu Hongfei’s Sculptures·The Forbidden City Station ”was held in The Forbidden City.It was the first time
期刊
2014年12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576件作品,包括获奖作品160件.其中,金奖7件,银奖18件,铜奖49
期刊
提出一种以外旋转磁场驱动的具有径向间隙自补偿功能的可变径胶囊机器人,研制了外旋转磁场驱动装置和可变径胶囊机器人样机,建立了胶囊机器人在柔弹性环境内的径向动平衡方程
近年来,山东检验检疫局按照上级部署,结合实际抓好党组中心组学习,力争善学善思,善学善用,善学善干,使党组中心组学习成为提升领导力的重要途径,促进了改革和事业的发展。一
生活当中,我们用眼睛是无法看到立体主体的.rn因为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是事物通过眼组织中形似凸透镜的晶状体的折射而传达给我们的.同时,也只是对客观存在的一个平面化的影像
期刊
对美和艺术的追求与创造,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诉求.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文化,留下了无数经典的艺术精品,历经千百年岁月的磨难,涤荡出无数光彩照人的文化艺术瑰宝.古今中外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