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任仲夷“唇亡齿寒”
父亲早年多次出国,又爱动脑筋,因此常有超前之想,(在福建主政时)曾经跟邓小平建议发行特区货币。
在招商引资方面,当年他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三个要干”的观点。这三条后来被别人攻击,为什么对我们无利也要干?说这是卖国求荣。父亲不这么看问题,事实证明,他的许多超前的看法和做法都是对的。
他比任仲夷小一些,任仲夷又曾经和我爷爷(项与年)共过事。一个在福建,一个在广东,都处在改革开放的浪尖上,有多少人等着抓他们的失误,可以说如履薄冰。记得有段时间,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会通个电话,两个人是唇亡齿寒、荣辱与共,受到压力的时候他们两个特区一定要意见一致才行,谁顶不住都完蛋。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当年“清污”(清除资产阶级精神污染)批白桦的《苦恋》,当时全国28个省报都转载了,对于各省大员来说,登不登报是表明你的政治态度,一个不谨慎就摘乌纱帽了。父亲和任仲夷通电话,问:“你那里登不登啊?我是不准备登的。”任仲夷说:“我也不登。”父亲从来认为,不应禁锢人的思想。
“晋江假药案”真相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一些人认为现在计划经济不搞了,搞商品经济,中国非乱不可。他的许多(改革)想法,被当时的人所不理解,甚至家里人也不能完全理解他。妈妈有时候就埋怨他,说他老是得罪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其实是很孤独的。
关于“晋江假药案”这件事情,实际上是晋江陈埭镇的乡镇企业做了一个银耳冲剂,农民想把银耳冲剂卖得更好一点,就仿冒成药品,伪造药政批文。它确实不应该贴一个药的标签,福建省也先发现并严肃查处了。
但后来《人民日报》突然刊登了报道《触目惊心的福建晋江假药案》,之后又连续几次在报上发难,关于此案的报道和质问就逐步升级。父亲先后作了5次检讨,但是他一直坚持说:“我不是支持假药,应该把假药案和乡镇企业区分开来,继续发展乡镇企业。”有人称他支持“造假”,这种指责根本就是偷梁换柱。
后来中纪委要给他处分,让他签字。父亲说:“我不能签这个字。”
他说:“1958年说我是‘右倾分子’,我就违心地在决定上签了字,因为那时候我还年轻;现在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多少人都在等着看项南会不会受处分。我要签一个字很容易,但可能就会撤一批、抓一批、关一批,这样福建整个乡镇企业形势就全变了。我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今天看起来,抓假药案是名,后面有大文章,对于改革开放,有人始终不买账,福建和广东在改革开放中一直冲在最前面,总要有人付出代价。
后来父亲再回福建,重新回到当初“晋江假药案”发生的地方。知道他来了之后,一条街上挂满了鞭炮不停地放……
退休后仍是改革派
他从福建(去职)回北京,什么都没有带,除了带书。
他当时都70岁了,已经退休了,但还是想做一些事情。后来成立中国扶贫基金会,邀请他去做会长,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就是因为他在华侨里的声望很高。
他认为当时的扶贫方式有问题,是一种洒水式的扶贫。他认为好的扶贫方式,应该是滚雪球式的扶贫,也就是投资一个项目,可以回收资金,再投资。后来他搞过很多项目。
他还搞过一个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让东部和西部的干部互相挂职交流。他认为西部有资源,但干部观念落后没有去开发;东部有钱,但没有发现西部的投资价值,这样一交流就互补了。
一次,因为一个扶贫项目,需要从山西到陕西,结果没有买到卧铺票,他就和另一个同事一起,两人一个正部级一个副部级,两位老人坐了一路的硬座,非常辛苦,但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他就是这么个人,总是想着怎么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怎么能让贫困地区老百姓赚钱,但是他对自己可以说是非常节俭甚至吝啬。常常有人来看他,要给家里装修,要给他钱、礼物,他一概拒绝。有一个记者到我们家采访,后来说真没想到一个曾经职务这么高的人,厕所里的手纸居然是马粪纸。
他心脏病病重,住在北京医院时,曾经很沉痛地跟我们说过:“我们这个国家,总是在搞这个运动那个斗争,真正能静下来好好搞一下建设的时间,太少了。实在是可惜啊!”
我们知道,他既是为国家,也是为自己遗憾。改革开放到了今天,我们国家已经整整搞了30多年的建设,想到这点,我们为父亲感到欣慰。
骨子里是农民的儿子
父亲的成长,似乎受奶奶的影响更大。
奶奶虽然不识多少字,却是特别坚强的一个人。早年的时候,爷爷在外,留奶奶一个人在老家带几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和弟弟妹妹,又因为爷爷是共产党,受到牵连而坐牢,生活特别苦。我们嫡亲的3个姑姑,早年都因病饿而死。
经历了这么多苦难,所以她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文革”中父亲被抓走,我们当时还小,哭成一团,奶奶就说:“有什么好哭的,日子该过还是一样地过。”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父亲每次和我们说起奶奶,都说:“你奶奶真了不起。”奶奶活着的时候,一家人都是她照顾,所以我们孙子一辈对她也特别有感情,很佩服她。
我们看其他干部子女谈起自己父母,往往说他们如何埋头苦干顾不上家里之类的。父亲好像不是这样的。
感觉他好像从来都不怎么睡觉似的。记忆里,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凌晨四五点钟他即起身早读了。我们有谁一大早爬起来上厕所,总能看到写字台上那盏绿玻璃灯罩的台灯亮着,父亲不是看书便是在写文章。
他读书“胃口很好”,政治、经济、文学、历史什么都读,而且记忆力极强,过目不忘,随时可以调动脑中的储蓄。父亲自己爱读书,也要求我们读书,他最厌恶的是不学无术还要不懂装懂、信口胡诌。
他从来不要秘书帮忙写发言稿什么的,许多具体工作都是自己干,秘书只要跟着他跑就行了。
因为精力充沛,我们家里的事情大部分也是他在管,我们的学习啊,家里的钱在哪,户口本在哪,什么小东西在哪,他自己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经常开母亲的玩笑,说她是“甩手掌柜”。 父亲去世后,家里乱过很长一段时间。比如需要用钱了,母亲不知道存折在哪,问她存的是哪个银行也不知道。说要用身份证,可她也不知道身份证在哪里,说这些都归父亲管。我们都傻了,说:“那你管什么啊?”
父亲之所以对家里这么上心,也是有因由的。当年他认识母亲的时候是在抗大分校,母亲说她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孩子,因为那样会“有很多麻烦耽误我进步”,于是父亲就许诺说“家里所有事情都我管”。母亲老了还说:“他说他管,他确实做到了。”
虽然爷爷其实也算干部,但父亲骨子里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从来不讲排场。一般就是一辆车就下去了,到县里就坐县里的车下去,走到一块地边上就停下来问一问。有一次,他了解到当地山林被砍伐的状况,回到省里就宣布封山育林,山林承包权20年不变。
他当年的一个警卫员讲的一件事很有意思,说父亲和章蕴大姐一起下去调查,结果章蕴大姐临时要回北京,于是他就让章蕴大姐坐他的车先回福州,他自己却和警卫员以及秘书一起坐大巴从泉州颠回福州。结果车况很差,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聊天,这时候又上来几个“烂崽”,把父亲从车前赶到车后去,父亲没说什么就到后面去了,警卫员一下子火了要摸枪,被秘书拦住。回到福州,他把交通局长叫去,也没批评他,就和他商量如何整改,结果以后那条线路的情况就好了很多。
父亲好像很习惯简朴的生活。我们刚到福建,省委院子有一个特供的小食堂,有肉、蛋、烟、酒什么的,很多东西外面很难买到,这里还比外面便宜。父亲就觉得这个是搞特殊化,要给停了。当时省委书记有好几个,父亲是第一书记,有人劝劝父亲,说你来之前这个就有了,别的几个同事可能都习惯了,你这不是得罪人么?可父亲最后就是给停了。
我们兄弟姐妹,每个人都有父亲给某个求上门来的同事或职工几十、几百块钱的记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十、几百块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我们家有9口人,还有远在洛阳的外公需要赡养,平时生活并不富裕,但父亲总是告诉我们: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去帮。
过去我们曾对父亲有过不解,觉得父亲一生为人太过善良,他永远那样坦诚无私待人,却很少计较别人的态度。在我们踏上社会后,更怀疑这社会是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在父亲去世后,在如潮的鲜花和雪片般的唁电挽联中,在人群发自内心的泪雨中,我们懂得了父亲。
(本刊综合整理)
父亲早年多次出国,又爱动脑筋,因此常有超前之想,(在福建主政时)曾经跟邓小平建议发行特区货币。
在招商引资方面,当年他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三个要干”的观点。这三条后来被别人攻击,为什么对我们无利也要干?说这是卖国求荣。父亲不这么看问题,事实证明,他的许多超前的看法和做法都是对的。
他比任仲夷小一些,任仲夷又曾经和我爷爷(项与年)共过事。一个在福建,一个在广东,都处在改革开放的浪尖上,有多少人等着抓他们的失误,可以说如履薄冰。记得有段时间,他们几乎每天晚上都会通个电话,两个人是唇亡齿寒、荣辱与共,受到压力的时候他们两个特区一定要意见一致才行,谁顶不住都完蛋。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当年“清污”(清除资产阶级精神污染)批白桦的《苦恋》,当时全国28个省报都转载了,对于各省大员来说,登不登报是表明你的政治态度,一个不谨慎就摘乌纱帽了。父亲和任仲夷通电话,问:“你那里登不登啊?我是不准备登的。”任仲夷说:“我也不登。”父亲从来认为,不应禁锢人的思想。
“晋江假药案”真相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一些人认为现在计划经济不搞了,搞商品经济,中国非乱不可。他的许多(改革)想法,被当时的人所不理解,甚至家里人也不能完全理解他。妈妈有时候就埋怨他,说他老是得罪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其实是很孤独的。
关于“晋江假药案”这件事情,实际上是晋江陈埭镇的乡镇企业做了一个银耳冲剂,农民想把银耳冲剂卖得更好一点,就仿冒成药品,伪造药政批文。它确实不应该贴一个药的标签,福建省也先发现并严肃查处了。
但后来《人民日报》突然刊登了报道《触目惊心的福建晋江假药案》,之后又连续几次在报上发难,关于此案的报道和质问就逐步升级。父亲先后作了5次检讨,但是他一直坚持说:“我不是支持假药,应该把假药案和乡镇企业区分开来,继续发展乡镇企业。”有人称他支持“造假”,这种指责根本就是偷梁换柱。
后来中纪委要给他处分,让他签字。父亲说:“我不能签这个字。”
他说:“1958年说我是‘右倾分子’,我就违心地在决定上签了字,因为那时候我还年轻;现在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多少人都在等着看项南会不会受处分。我要签一个字很容易,但可能就会撤一批、抓一批、关一批,这样福建整个乡镇企业形势就全变了。我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今天看起来,抓假药案是名,后面有大文章,对于改革开放,有人始终不买账,福建和广东在改革开放中一直冲在最前面,总要有人付出代价。
后来父亲再回福建,重新回到当初“晋江假药案”发生的地方。知道他来了之后,一条街上挂满了鞭炮不停地放……
退休后仍是改革派
他从福建(去职)回北京,什么都没有带,除了带书。
他当时都70岁了,已经退休了,但还是想做一些事情。后来成立中国扶贫基金会,邀请他去做会长,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就是因为他在华侨里的声望很高。
他认为当时的扶贫方式有问题,是一种洒水式的扶贫。他认为好的扶贫方式,应该是滚雪球式的扶贫,也就是投资一个项目,可以回收资金,再投资。后来他搞过很多项目。
他还搞过一个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就是让东部和西部的干部互相挂职交流。他认为西部有资源,但干部观念落后没有去开发;东部有钱,但没有发现西部的投资价值,这样一交流就互补了。
一次,因为一个扶贫项目,需要从山西到陕西,结果没有买到卧铺票,他就和另一个同事一起,两人一个正部级一个副部级,两位老人坐了一路的硬座,非常辛苦,但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他就是这么个人,总是想着怎么让老百姓富裕起来,怎么能让贫困地区老百姓赚钱,但是他对自己可以说是非常节俭甚至吝啬。常常有人来看他,要给家里装修,要给他钱、礼物,他一概拒绝。有一个记者到我们家采访,后来说真没想到一个曾经职务这么高的人,厕所里的手纸居然是马粪纸。
他心脏病病重,住在北京医院时,曾经很沉痛地跟我们说过:“我们这个国家,总是在搞这个运动那个斗争,真正能静下来好好搞一下建设的时间,太少了。实在是可惜啊!”
我们知道,他既是为国家,也是为自己遗憾。改革开放到了今天,我们国家已经整整搞了30多年的建设,想到这点,我们为父亲感到欣慰。
骨子里是农民的儿子
父亲的成长,似乎受奶奶的影响更大。
奶奶虽然不识多少字,却是特别坚强的一个人。早年的时候,爷爷在外,留奶奶一个人在老家带几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和弟弟妹妹,又因为爷爷是共产党,受到牵连而坐牢,生活特别苦。我们嫡亲的3个姑姑,早年都因病饿而死。
经历了这么多苦难,所以她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文革”中父亲被抓走,我们当时还小,哭成一团,奶奶就说:“有什么好哭的,日子该过还是一样地过。”她一滴眼泪都没有流。
父亲每次和我们说起奶奶,都说:“你奶奶真了不起。”奶奶活着的时候,一家人都是她照顾,所以我们孙子一辈对她也特别有感情,很佩服她。
我们看其他干部子女谈起自己父母,往往说他们如何埋头苦干顾不上家里之类的。父亲好像不是这样的。
感觉他好像从来都不怎么睡觉似的。记忆里,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凌晨四五点钟他即起身早读了。我们有谁一大早爬起来上厕所,总能看到写字台上那盏绿玻璃灯罩的台灯亮着,父亲不是看书便是在写文章。
他读书“胃口很好”,政治、经济、文学、历史什么都读,而且记忆力极强,过目不忘,随时可以调动脑中的储蓄。父亲自己爱读书,也要求我们读书,他最厌恶的是不学无术还要不懂装懂、信口胡诌。
他从来不要秘书帮忙写发言稿什么的,许多具体工作都是自己干,秘书只要跟着他跑就行了。
因为精力充沛,我们家里的事情大部分也是他在管,我们的学习啊,家里的钱在哪,户口本在哪,什么小东西在哪,他自己都记得清清楚楚。我们经常开母亲的玩笑,说她是“甩手掌柜”。 父亲去世后,家里乱过很长一段时间。比如需要用钱了,母亲不知道存折在哪,问她存的是哪个银行也不知道。说要用身份证,可她也不知道身份证在哪里,说这些都归父亲管。我们都傻了,说:“那你管什么啊?”
父亲之所以对家里这么上心,也是有因由的。当年他认识母亲的时候是在抗大分校,母亲说她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孩子,因为那样会“有很多麻烦耽误我进步”,于是父亲就许诺说“家里所有事情都我管”。母亲老了还说:“他说他管,他确实做到了。”
虽然爷爷其实也算干部,但父亲骨子里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从来不讲排场。一般就是一辆车就下去了,到县里就坐县里的车下去,走到一块地边上就停下来问一问。有一次,他了解到当地山林被砍伐的状况,回到省里就宣布封山育林,山林承包权20年不变。
他当年的一个警卫员讲的一件事很有意思,说父亲和章蕴大姐一起下去调查,结果章蕴大姐临时要回北京,于是他就让章蕴大姐坐他的车先回福州,他自己却和警卫员以及秘书一起坐大巴从泉州颠回福州。结果车况很差,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聊天,这时候又上来几个“烂崽”,把父亲从车前赶到车后去,父亲没说什么就到后面去了,警卫员一下子火了要摸枪,被秘书拦住。回到福州,他把交通局长叫去,也没批评他,就和他商量如何整改,结果以后那条线路的情况就好了很多。
父亲好像很习惯简朴的生活。我们刚到福建,省委院子有一个特供的小食堂,有肉、蛋、烟、酒什么的,很多东西外面很难买到,这里还比外面便宜。父亲就觉得这个是搞特殊化,要给停了。当时省委书记有好几个,父亲是第一书记,有人劝劝父亲,说你来之前这个就有了,别的几个同事可能都习惯了,你这不是得罪人么?可父亲最后就是给停了。
我们兄弟姐妹,每个人都有父亲给某个求上门来的同事或职工几十、几百块钱的记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十、几百块钱是一笔很大的数字。我们家有9口人,还有远在洛阳的外公需要赡养,平时生活并不富裕,但父亲总是告诉我们:遇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去帮。
过去我们曾对父亲有过不解,觉得父亲一生为人太过善良,他永远那样坦诚无私待人,却很少计较别人的态度。在我们踏上社会后,更怀疑这社会是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在父亲去世后,在如潮的鲜花和雪片般的唁电挽联中,在人群发自内心的泪雨中,我们懂得了父亲。
(本刊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