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改变了教师的一些传统想法与做法,并将新理念有效融入生物课堂当中去,如何让中学生物课堂的交流更加有效性的发挥其作用,成为了当前人们注重研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中学生物;交流;课堂效率;有效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单一,学生的交流课堂被拦截,教师既是主导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新课改的出台让中学生物课堂中的有效交流见到了一丝曙光,它注重生生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 当前生物课堂交流中的误区、弊端
1.1 教师的极端化路线。
有些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走两个极端,填鸭式课堂、满堂灌,自顾自的讲下去,从不顾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个性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当然是极其不可取的,与现代化教育方针和目标背道而驰,应加大力度将其遏制。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分讲求民主,在课上不能有效引导或力度不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最终学生虽在活动中合作参与了,但没有得到深刻的体验,导致无效课堂。
1.2 教师创新性提问欠缺。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与交流,需要教师有创造性的问题的引导,让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生成的,给交流一个主方向,但在这方面有些教师只提出浮在课程表面的简单问题,不进行深入挖掘,学生也会在自主探索方面懈怠下来,造成课堂进程松垮,教学效率弱化。
2 中学生物课堂有效交流实现的方法和策略
2.1 教师课前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课前的备课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备学生、备老师、备课堂流程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心照顾到,还要照顾到学生们基础的层次性,这样才能让课堂交流实现流畅性、有效性。课堂计划应为课堂实际服务,实际教学中出现新的问题,就利用教学机智及时解决,但课前精心的备课能让教师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 形成有效连贯的交流课堂。例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环节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实验设计中获得启发,比如拿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来举例,课堂进行中可以这样为学生们预设探究目标:①植物靠什么来输送水分?(蒸腾作用和其他因素);②植物是怎样实现和控制水分蒸腾的?(气孔的开闭);③气孔的所在位置(上表皮还是下表皮);④植物吸收的水分都有什么用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得出答案并进行实验验证。等等问题的研究和交流,或选出一两个进行深入探讨,真正做到始终围绕一个主线来延续课堂,这样让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所提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高考试题中探究性实验习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2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实现课堂有效交流的方式很多,但如果学生根本没有交流的欲望,再多样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从激发学生交流欲望为主要出发点,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之间的交流是知识、意识、感受、阅历等相互碰撞、融合、提升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向伙伴交流自己所想。比如将贴近他们生活、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容易理解,乐于接受,从而提升交流积极性;通过实验探索的探究情境促进学生理解、剖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收获成功的喜悦;还有就是竞赛的形式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听取并思考他人意见,整理并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2.3 发挥教师有效交流的价值引领,灵活交流方式。
新课改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实现中学生物课堂的有效交流中,其中教师应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实现对学生课堂价值的引领和点拨,这样不仅能让课堂的交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又能有效调控课堂动态教学的形成,还可以有条不紊地变换交流方式,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课堂的实现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按照教师预设的价值追求去运行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特色,这也是高质量课堂交流的保证。教师在预设的教学成果追求当中,应考虑到因材施教,灵活交流方式,不能以偏概全,造成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信马由缰、无功而返。例如在习题课中,可让小组先行讨论,交流思想后有一个既定答案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解一道题,有问题的话,现场讨论,教师指导;也可以在课前或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资料或图像,吸引他们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会更高。
2.4 抓住心理特征,是学生自觉并乐于交流。
教学过程中必须顾忌到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顺应其发展规律来组织课堂会如顺风之舟。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好胜心重的年龄阶段,他们不服输,对一个吸引人的话题或无法解释的神秘情境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同时还会因此而争论不休。利用这种心理,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引导其对生物学的热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学生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就会兴趣盎然,注意力自然会集中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他们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争先恐后地主动去探索,学习过程也就成了一段气氛浓厚、热情高涨的美妙旅程,进而使课堂有效交流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个环节的教学中,可先提出几个能充分激起他们兴趣和探索欲望的问题,如:确定犯罪嫌疑人时DNA能提供有利信息?DNA鉴定技术还有哪些应用?等等,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就可以收获看起来枯燥难懂的知识。
2.5 对交流及时积极评价,增强学生成就感。
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肯定和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中应注意几方面——学生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交流结果、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等,从而做出合理公平的评价。积极正确的评价让课堂交流朝着更宽广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对交流当中出现问题或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引导鼓励,让他们积极体验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的乐趣,从而信心倍增,端正人生态度。 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交流的巨大魅力,交流不仅能让自己水平不断提升,满怀信心的在别人面前展示自我能力,感受到交流带给自己的喜悦,还能在其中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许多缺憾和不足,让自己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6 相关制度的制定是生物有效交流教学的必备步骤。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交流只流于形式,交流时嘈杂无序,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而是应在稳定有序的课堂秩序下,进行正常的课堂交流,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质量。所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控制课堂也就尤其必要性了,比如,对于交流中有不同见解并积极提出的给予相应奖励,对不积极参与交流的组次或个人要鼓励或提醒,对任何学生做出的各种反应都应有一个鼓励的反馈。这样才能保证交流在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下有序、有效进行。
3 在课堂交流后,要注意课后的延续以及反思
3.1 交流后教师的延续工作。
课堂交流,学生们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学到了深刻的知识,积极的评价也让他们充满学习的信心。但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后,也就是交流以后一定要进行整理反思,回想这节课的优缺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等,以完善以后的交流课堂。
3.2 交流后教师的反思、总结工作。
许多教师在课后缺乏及时的反思、总结,所以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一直存在,比如在课上交流没有层次性划分,但学生却有基础的好、中、弱,有的教师只看到基础好的学生完成了交流任务,就没有耐心再等待其余学生的继续思考与交流,导致这种差异性越来越严重。如果能够及时课后反思,将学生重新分组或一帮一或采用其他的解决方法及时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结果会完全不一样,所以交流后的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4 结束语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所以,中学生物课堂交流有效性的提高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大到全班同学一起活动,小到一个学生的一个问题,教师都应从各方面进行细心斟酌,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拓展、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舒静.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新手段例举[J].新课程(中学版).2010(10)
[2] 邱祥勇.加强生物课堂交流提升高效课堂[J].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0(12)
[3] 但丽.提高生物学课堂交流的有效性[J].生物学教学.2010,35(5)
【关键词】中学生物;交流;课堂效率;有效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法单一,学生的交流课堂被拦截,教师既是主导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新课改的出台让中学生物课堂中的有效交流见到了一丝曙光,它注重生生互动与交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 当前生物课堂交流中的误区、弊端
1.1 教师的极端化路线。
有些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走两个极端,填鸭式课堂、满堂灌,自顾自的讲下去,从不顾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个性发展,这样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当然是极其不可取的,与现代化教育方针和目标背道而驰,应加大力度将其遏制。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分讲求民主,在课上不能有效引导或力度不够,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最终学生虽在活动中合作参与了,但没有得到深刻的体验,导致无效课堂。
1.2 教师创新性提问欠缺。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与交流,需要教师有创造性的问题的引导,让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而生成的,给交流一个主方向,但在这方面有些教师只提出浮在课程表面的简单问题,不进行深入挖掘,学生也会在自主探索方面懈怠下来,造成课堂进程松垮,教学效率弱化。
2 中学生物课堂有效交流实现的方法和策略
2.1 教师课前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课前的备课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备学生、备老师、备课堂流程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细心照顾到,还要照顾到学生们基础的层次性,这样才能让课堂交流实现流畅性、有效性。课堂计划应为课堂实际服务,实际教学中出现新的问题,就利用教学机智及时解决,但课前精心的备课能让教师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 形成有效连贯的交流课堂。例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环节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实验设计中获得启发,比如拿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来举例,课堂进行中可以这样为学生们预设探究目标:①植物靠什么来输送水分?(蒸腾作用和其他因素);②植物是怎样实现和控制水分蒸腾的?(气孔的开闭);③气孔的所在位置(上表皮还是下表皮);④植物吸收的水分都有什么用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得出答案并进行实验验证。等等问题的研究和交流,或选出一两个进行深入探讨,真正做到始终围绕一个主线来延续课堂,这样让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所提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高考试题中探究性实验习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2 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实现课堂有效交流的方式很多,但如果学生根本没有交流的欲望,再多样的方法也是行不通的,所以必须从激发学生交流欲望为主要出发点,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之间的交流是知识、意识、感受、阅历等相互碰撞、融合、提升的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向伙伴交流自己所想。比如将贴近他们生活、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容易理解,乐于接受,从而提升交流积极性;通过实验探索的探究情境促进学生理解、剖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收获成功的喜悦;还有就是竞赛的形式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们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听取并思考他人意见,整理并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2.3 发挥教师有效交流的价值引领,灵活交流方式。
新课改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实现中学生物课堂的有效交流中,其中教师应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实现对学生课堂价值的引领和点拨,这样不仅能让课堂的交流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又能有效调控课堂动态教学的形成,还可以有条不紊地变换交流方式,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有效课堂的实现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按照教师预设的价值追求去运行课堂,让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特色,这也是高质量课堂交流的保证。教师在预设的教学成果追求当中,应考虑到因材施教,灵活交流方式,不能以偏概全,造成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信马由缰、无功而返。例如在习题课中,可让小组先行讨论,交流思想后有一个既定答案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讲解一道题,有问题的话,现场讨论,教师指导;也可以在课前或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资料或图像,吸引他们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会更高。
2.4 抓住心理特征,是学生自觉并乐于交流。
教学过程中必须顾忌到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顺应其发展规律来组织课堂会如顺风之舟。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好胜心重的年龄阶段,他们不服输,对一个吸引人的话题或无法解释的神秘情境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同时还会因此而争论不休。利用这种心理,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引导其对生物学的热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学生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就会兴趣盎然,注意力自然会集中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他们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争先恐后地主动去探索,学习过程也就成了一段气氛浓厚、热情高涨的美妙旅程,进而使课堂有效交流效率大大提升。例如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个环节的教学中,可先提出几个能充分激起他们兴趣和探索欲望的问题,如:确定犯罪嫌疑人时DNA能提供有利信息?DNA鉴定技术还有哪些应用?等等,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就可以收获看起来枯燥难懂的知识。
2.5 对交流及时积极评价,增强学生成就感。
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肯定和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其中应注意几方面——学生的情感态度、探究能力、交流结果、价值观的发展状况等,从而做出合理公平的评价。积极正确的评价让课堂交流朝着更宽广更深远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对交流当中出现问题或障碍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引导鼓励,让他们积极体验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的乐趣,从而信心倍增,端正人生态度。 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交流的巨大魅力,交流不仅能让自己水平不断提升,满怀信心的在别人面前展示自我能力,感受到交流带给自己的喜悦,还能在其中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许多缺憾和不足,让自己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6 相关制度的制定是生物有效交流教学的必备步骤。
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交流只流于形式,交流时嘈杂无序,这样做是不可取的,而是应在稳定有序的课堂秩序下,进行正常的课堂交流,这样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质量。所以,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控制课堂也就尤其必要性了,比如,对于交流中有不同见解并积极提出的给予相应奖励,对不积极参与交流的组次或个人要鼓励或提醒,对任何学生做出的各种反应都应有一个鼓励的反馈。这样才能保证交流在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下有序、有效进行。
3 在课堂交流后,要注意课后的延续以及反思
3.1 交流后教师的延续工作。
课堂交流,学生们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学到了深刻的知识,积极的评价也让他们充满学习的信心。但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后,也就是交流以后一定要进行整理反思,回想这节课的优缺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等,以完善以后的交流课堂。
3.2 交流后教师的反思、总结工作。
许多教师在课后缺乏及时的反思、总结,所以导致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一直存在,比如在课上交流没有层次性划分,但学生却有基础的好、中、弱,有的教师只看到基础好的学生完成了交流任务,就没有耐心再等待其余学生的继续思考与交流,导致这种差异性越来越严重。如果能够及时课后反思,将学生重新分组或一帮一或采用其他的解决方法及时解决这个问题的话,那结果会完全不一样,所以交流后的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4 结束语
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苹果.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然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思想,那我们将同时拥有两种思想。”所以,中学生物课堂交流有效性的提高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大到全班同学一起活动,小到一个学生的一个问题,教师都应从各方面进行细心斟酌,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拓展、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舒静.生物有效课堂教学新手段例举[J].新课程(中学版).2010(10)
[2] 邱祥勇.加强生物课堂交流提升高效课堂[J].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0(12)
[3] 但丽.提高生物学课堂交流的有效性[J].生物学教学.201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