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的炎症介质和化学引诱因子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述了与银屑病炎症反应有关的脂质介质、蛋白质介质及化学引诱因子,并讨论了炎症连锁反应网络、免疫失常与角朊细胞病变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关系。

其他文献
黄褐斑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前曾局部应用含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氢醌配制的软膏。当时经常应用含有氢醌――苯甲基醚的软膏,但在长期使用中,出现发生色素脱失斑的副作用,引起戒意,此外还有目光过敏性和刺激性等反应,所以在临床上已不大使用。
期刊
霉菌对人体的影响可归纳为三类:致病、变态反应和中毒,其中尤以前两类常见和重要。现着重就霉菌和霉菌病与变态反应的关系作一综述。近30年来对霉菌病已较重视,对它的变态反应研究也逐渐开展。霉菌如同其他微生物一样在变态反应上有其一定的规律性,但因病原体大,细胞壁富有多醣体,较复杂的代谢过程和酶系统以及潜在的抗原性,又与细菌、病毒不同。
期刊
作者报告2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Hidroaca-nthoma simplex),并复习有关资料。1956年Smith首先提出本病,至1976年已报告14例(包括作者2例)。发病年龄多数在60~70岁,女性占70%。85%发于下肢,其次是面、腕、胸部。临床表现多为扁平隆起的肿瘤或疣样增生性皮疹,少数为红斑结痂。临床常误诊为表皮内鳞癌、老年疣、基底细胞癌等。病理分良性及恶性两型,14例中良性10例,恶
期刊
作者根据6例眼、口、生殖器三联症的12处皮肤活组织检查所见综合如下: 首先是真皮浅层的剧烈水肿,导致表皮下大疱形成,这时疱顶还未坏死,腔液内细胞以中性多核白细胞和嗜酸性白细胞为主,有时嗜酸性白细胞很多。此时较难与疱疹样皮炎相区别。疱底真皮完整,可见到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主要是多核白细胞,间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此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到重要的血管性改变,至多是毛细血管壁稍见增厚。
大约30%的乳腺癌转移在皮肤,且可作为乳腺癌的首发症状。多种免疫组化标记如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和BRST-2等可用来鉴别乳腺分化的肿瘤及判断其激素依赖状态。然而,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及分化性丧失,其检测结果对判断转移癌的原发部位,则价值不大。
Queyrat氏增殖性红斑(EQ)是一种癌前期皮肤病,潜在着恶性变的危险。虽然此病曾报告为阴茎粘膜的原位癌(Bowen氏病),但Graham等则认为是一种与原位癌不同的独立的疾病,尽管它们的组织学相类似。以往对EQ的治疗包括阴茎部分或完全切除术、深部电灼疗法、局部切除术和放射线疗法。然而近来偶尔的几个病例报告证实了外用5-氟尿嘧啶(5-FU)治疗EQ的疗效。作者对7例经活检证实的EQ外用1~5%5
期刊
现在认为遗传与免疫学因素是麻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于麻风病的易感性及其表现方式都有影响。有关麻风的细胞免疫缺陷的许多观察表明,易感性及疾病的表现方式取决于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学因素可能具有遗传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特异性免疫反应基因所控制的反应,对于疾病的易感性具有重要作用,而这些免疫反应基因又与主要的组织适合性系统(HL-A)有关。由此设想,麻风病的易感性及其表现方式也可能与HL-A抗原有关。
期刊
白三烯B4(LTB4)在炎症和过敏性疾病(如异位性皮炎,AD)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形成与LTA4水解酶的催化作用相关。作者在该研究中,通过检测A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LTA4水解酶的活性,以进一步了解其病理生理作用,并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期刊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在20岁以内的约占20~25%。过去的一些资料指出自从应用类固醇激素治疗以来,儿童期SLE的预后已有所改善,但还是认为其预后要比成人差。
口腔烧灼综合征的特征为口腔烧灼感、灼痛感,而口腔粘膜无明显的临床或组织学改变,好发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其病因为多因素性.假牙安置不当,贫血、心理障碍、雌激素水平下降、白念珠菌感染等,可能为其诱发因素.纠正贫血及心理障碍,使用雌激素治疗等有一定疗效.外用辣椒辣素、低功率激光治疗可缓解部分患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