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能力应与传授知识并举,也就是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由应试教育转轨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培养途径主要是通过生物实验来实现的。初中生物实验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实验现象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上述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必须科学地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中安排的38个学生实验中,其中单纯的观察实验28个,占全部学生实验的73.7%,而且观察贯穿于全部实验中。因此,教师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全面地、正确地、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能力。
  1 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在观察时,必须对观察者预先提出一定的目的或任务,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使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观察的结果好坏,可由教师检查,检查方法可采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让学生绘制观察的标本图示,这样一定能达到观察的目的。
  2 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
  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学生观察力是很必要的。
  2.1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2.2对比观察
  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一方面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例如:鳞翅目昆虫的分种要从头、胸、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种主要观察胸部。常见的灰蝶科与凤蝶科容易混淆,通过对比观察从同中找出异点,灰蝶科翅正面花纹少,颜色单一,腹面花纹较多,颜色较多;而凤蝶科翅正面和腹面花纹和颜色都多。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各科、种的生物特征就易掌握。
  2.3重复观察
  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例如:观察脊髓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脊髓具有反射的功能,属于低级反射中枢。该实验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脑的切除是否干净,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在实验中首先让学生把去脑的蛙进行翻身反射试验,这样来确定脑是否除荆当然这种实验要反复进行观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验证脊髓具有反射功能时,也应该重复的使用不同浓度硫酸来进行刺激,反复进行观察,最后使学生认识在适宜的条件刺激下,脊髓能完成低级的反射功能。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指导学生反复的观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接上页) 逆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逆向思维解题的显著特点就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有关概念、定律、定理找出有关物理量方面的联系,层层推理,确定解题路线的分析途径。由于受平时大量的从已知到未知解题方法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加之有的教师没有注意进行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知道运用逆向推理、逆向论证、逆向分析。如:在光路可逆现象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是发散的,且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反过来若让学生画出入射光线(其延长线经过虚焦点)的折射光线时,有一半以上学生不知所措。若反过来想一想,利用光路可逆现象,反过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虚焦点, 那么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必平行于主光轴射出,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再者,如:在分析抛出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大多数学生认为抛出的物体还受到一个 “抛力”若反过来想一想,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若物体受到“抛力”,那么手也要受到其反作用力,很明显抛出后手不再受到其反作用力,所以这个 “抛力”是不存在的。再者若“抛力”存在,那么它的施力物体是谁?只有能找到施力物体的力,这个力才存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深入,随着物理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深入,物理学习心理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重要,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有助于学生对症下药,有助于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更多的创新和智慧人才,更好的遵循物理来源于生活,再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丁玉祥 《学不好物理的几点误区》
  [2]王金棒《物理学困生学习心理障碍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探究型实验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探究型实验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科学方法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脑""手"并用,不但可以掌握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探求新知识的方法,改变机械地"照方抓药"的实验方法,使高中生物实验跃发生了质的飞跃。笔者就探究式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见,以资与同仁切磋。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方法  "学会科学观察和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很好地掌握计算机这个信息化工具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
【摘要】物理习题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当前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如何进行习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出在习题教学中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科学素养是每位教师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习题教学效率  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学习物理离不开物理习题,它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
三维目标就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笔者认为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应注意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例题和习题教学应重视知
临界问题是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个物理过程转入另一物理过程的转折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高中物理课本中有多处涉及临界问题,现已成为高中物理的热点问题之一。下面我具体谈谈高中力学中的临界思维法。  一、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共点力平衡中的临界状态是指物体所处平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θ态,处理时要把握"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的条件,在涉及静摩擦力的
期刊
【摘要】流程教学法在中职药剂学复习中应用,将共性内容联系起来,把零散知识点系统化、连贯化,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简化记忆难度,使药剂学内容易学易记,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流程教学法流程图药剂学特点  药剂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建立在化学和生命科学基础上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多学科交叉、内容较多、知识点分散,各章节之间没有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中学环境教育是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过程。其中在相关的学科教学中进行环境科学知识、技能及环境道德教育的渗透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途径。  化学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在客观上使环境污染成为可能,但是起决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终要靠人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来解决这个问题
期刊
学位
一、加强课堂"学生动手"的实验教学  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阵地,是完善高考试题中那些"常规实验但不常规做法"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要深入做教材实验研究,确定课堂所要解决的实验问题,在教学中巧设疑问、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将使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更浓,探索动机更强烈,  例如,在讲《盐的水解》实验教学中,可采用下列步骤进行教学。  提出问题:①盐溶液都显中性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控制变量法,并以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例来谈谈控制变量法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控制变量法不仅是一种实验研究方法,而且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任何多变量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单变量问题来研究,这样就可以使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容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物理教学控制变量法多变量问题单变量因素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