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导向
才是商业社会真正的指挥家
2013年1月4日,是千年瞩目的“1314”,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到处是相爱的人们幸福的笑脸。然而,在这个白雪皑皑的1月4日,我总会想起2001年的东京成田机场,那是我和李希烈初次相遇的地点。
当我还在候机楼等待回上海的航班时,一个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
“先生,你也回中国吗?”坐我旁边的一个年轻人问道。
“嗯!是啊,你也是中国人。”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让我和他很开心地攀谈起来。他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名叫李希烈。
李希烈对日本非常熟悉,源于他在这里7年的留学和工作生涯。他说,当他看到我手上拿的诺基亚3210就知道我大概是一个中国人。因为日本人非常支持他们的国货,大多会用日系手机。而我们中国人注重实用,待机时间长又砖头般耐用的NOKIA当然深受国人的喜爱。想不到被争论多时的中日民族特性竟然也可以用手机来解释。
一路上,我们聊得很投机,他家在浙江诸暨,那是西施浣纱故地,南朝灵秀乡里。出生在农村的李希烈,一直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家乡,迈过浙江,远渡东洋。在日本的辛酸岁月他不想多说,但我很清楚, 在日本这个令人心醉又令人心碎的国度,留学生们有着怎样一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复杂心情。近代以来的恩怨早已不是我们一代人,包括这一代日本人,能够分辨的是非对错,我们只能继承那些祖辈传承的战甲,用它们武装自己的肉体和心灵。身在祖国的我们还可以灵肉合一,随时随地愤怒地宣泄自己的历史观。而那些身处东洋的留学生们,他们也知道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在日本谋生的现状又令他们面对不公时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
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日本留学生特有的性格特点,他们不仅学到了日本人精益求精的致事原则,同时还具备了坚韧而强大的心灵承受力。
李希烈供职于一家日本食品企业,虽然工作多年却还是底层员工,个中缘由我不得而知。但是,他对此却没有表现出一丝沮丧的神情,反而对于自己能够持续接触市场感到非常满意。他认为市场导向才是商业社会真正的指挥家,任何身处在这个市场中的企业都应该对市场的脉搏认真把握、仔细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在与众多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和谐共存。李希烈丰富的市场经验在交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这次我和三越百货的合作项目也与食品有关,因此融洽而深刻的交流几乎贯穿了飞行的全程。
虽然飞机10点起飞,11点钟到上海,但实际上已经飞行了两个小时。到达虹桥机场,已是深夜,我们只能意犹未尽地互相道别并交换名片,在约定找时间再会之后各奔东西。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又数次见面,他帮我解决了许多食品经营特别是在日本市场经营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在建立良好私人友谊的同时还在其他方面取得不小的收获,我的公司在半年后甚至成为了李希烈所在日本食品企业在华的销售代理和原料供应商。
熟人合伙做生意,也要最大程度保证自己对项目的控制权
当时机成熟,李希烈决定开始他的创业之旅。我还记得那是2001年底,在上海虹口体育场旁的天鹅大酒店咖啡厅,李希烈和我说起了他的创业计划。多年的商海沉浮令他的身上有一种远超实际年龄的老道和持重,他的创业计划显然出自于自己多年来深耕食品行业的心得体会。
“老黄,你觉得开高级超市怎么样?”他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他的项目。
“嗯,‘高级’的定义是什么?”我的疑问同样直接,因为所谓的“高级”超市有很多,我想知道他的“高级”怎样区别那些市面上的“高级”超市。
“我们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着和所有资本主义社会相似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中产阶级会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他们提供最大规模的价值输出和消费来源。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定是这个社会最有希望的行业。房地产、汽车、教育、旅游、高档服饰,无疑都是这样的行业。而那些美味、安全、精致的食品必然也是这些逐渐富裕家庭的选择。”他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道:“现在市面上的‘高级’超市只是简单进口一些昂贵的西方食品,他们的消费客户群也大多是在华洋人,虽然利润高但是销量毕竟不大。我要做的‘高档’超市,其销售的产品首先是适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产品相对国内产品不仅更加美味、安全,品牌、包装上也更精致更具观赏性。”
“中产阶级家庭对食品的要求已经超过了‘裹腹’这个概念,还应该能够体现出这个家庭的品味和社会地位。这不是我独创的,日本、美国无一不是如此。当人们的经济收入到达一定的水平,他就会开始有选择地令自己与其他人区别开来,这就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我关心的就是这个刚刚形成的‘需求’,我们满足它,就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想做中国的伊藤洋华堂。”说完,李希烈看着自己的咖啡杯,用手中的汤匙拌出一个淡雅的漩涡。
“市场需求这方面我同意,但是具体操作还涉及到货源、人员、地点、资金各个方面,你有没有具体的计划?”我问道。
“当然,首批主要商品157种,次要商品56种,后续再按照市场情况进行调节。这是我筛选出来的产品名录,你看看。”说完他从包里拿出一份打印精致的册子。
里面详细标注了每种产品的产地、进口价、与国内同比产品的比较等等具体信息,还附上了清晰的图片。157种产品样样如此,可见花了很多时间进行认真考证,不愧是留学日本出身,做事情严谨而细致。
“你自己有渠道,有完善的项目规划,客观上也有市场需求,你要我帮你做什么?”其实我知道答案,不过是要他开口而已。
“老黄,我希望能和你合作。你知道,开这么一个超市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搞下来的。首先,资金这块我就做不到,可是和那些外行融资,他们又疑虑重重。你不一样,有行业背景,不用我多说,你听得懂也看得到这里面的商机。其次,你有充足的人脉资源,打造管理经营团队并不是难事。最关键的是我知道你是一个想做事而且可以做成事的人,我觉得在这个项目上你比我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你愿意,就看看我的投融资计划。”说完他看着我,等待着我的回答。 “不用了。”我的话一出口,他吃了一惊,瞪大眼睛看着我。“到办公室,你来讲给我听吧。”我笑着说。
有人说,投资者是看项目投资,我觉得,这样说不对。精明的投资者应该是看项目的操作者投资才对,要不然亚马逊怎么可能在谷歌仅仅是一张纸的时候就投资了呢?一个能够打动投资人的企业家一定具有其他企业家没有的特质,这种特质叫做“感染力”。有这种特质的人除了“感染”投资人以外,一定还能凝聚精英团队、发现市场热点、制定完善计划等等。而李希烈的一番准备充足的融资报告无疑“感染”了我。
从此,我们按下了这个“高级”超市项目的启动键。
其实,在我心里早就有了做“精品”超市的念头,只是受困于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自己又不可能放下手中的生意一门心思从零开始摸索。因此,一直以来“精品”超市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应该说李希烈的“高级”超市和我“精品”理念蛮相似的,无论在目标客户群或者产业规模上都非常接近。只不过,当时我的“精品”概念还比较局限,只想着把国内优秀食品筛选出来,而没有考虑到愿意多花3块钱买国产优质番茄酱的人,其实是不介意再多花6块钱买澳大利亚的进口番茄酱。
李希烈的项目规划和定位分析让我更加明确这条“高级”超市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都找到了自身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他有多年境外食品经销经验,充足的海外工厂供应商。我有国内丰富的食品经销渠道与多年生产经营积累下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关系,这样的组合配合这样的项目,操作起来事半功倍。
合伙做生意,最难的是信任,最重要的也是信任。我的经验是:不要把信任建立在个人道德素养和所谓的哥们关系上,一定要用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白纸黑字的合同来保障。
超市定位是“适合中产阶级的全球良品”,这里“全球”的概念包含了进口和国产的优质食品、调味品以及饮料等等。投资额上,李希烈竭尽所能拿出了50万元,而这离400万元的总投资相去甚远。按照出资比例占有股份的话,他只能占到12.5%。考虑到他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特别是海外商品的引进大多数由他负责,我决定另外拿出2.5%的股权与他的职位绑定。在给股份的同时设立严格的比价原则和奖励制度,确保采购上不会出现有损企业的贪腐现象。
当然,我也最大程度保证自己对项目的控制权,进口商品全部通过我的贸易公司代理,部分商品国内有代理公司就先从他们那里拿货,国货部分则直接从代理商采购。总之,一开始不追求采购价格最低而更加关注产品种类的搭配和筛选。当适合市场的产品种类确定下来以后,再一步步回溯价格链条,压缩采购成本。
只贵一点点,质量大不同
2002年2月,“闲池良品”在淮海路开业。名字是李希烈取的,来自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名句《古池》。李希烈解释说:“做食品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的生意,要以一种‘润物细无声,闲寂法自然’的心态,每时每刻为消费者提供富含自然元气的产品。”面对如此修养,粗通文墨的我只能点头称是。
店址坐落在淮海路的一栋商厦里,地上5层是高级百货公司,地下一层是沃尔玛。选择店面时,面对这样的地理格局,团队里一开始也有过争论。反对的声音认为,楼下的沃尔玛会削弱顾客的购物选择,同时我们不具备价格与规模上的竞争优势,应该像其他高档超市一样选择在高级小区才是。我反对这样的意见,我认为,与沃尔玛并列正好是我们超市区别于大众超市的最好参照。我对那些反对者解释道:“消费者如果只希望买便宜的商品,即使没有沃尔玛他们一样不会来我们商店。相反,那些逛沃尔玛的人并不全是冲着价格来的,当我们的商品和沃尔玛有本质的区别时,他们的购物需求就会得到满足。这样一来,我们和沃尔玛互为产品线的延伸,我们延伸了沃尔玛的高端商品,沃尔玛成就了我们的底层基础。客人只要来商厦购物,就会有丰富的选择。如此一来不仅沃尔玛的顾客不减反增,商厦也会人气兴旺,顾客们自然是喜欢一站到位的购物体验,我们一样能够因此而获利。而那些只‘专注’于本小区的‘高档超市’自耕一亩三分地还行,想做大恐怕就很难了。”
话虽说得气势非凡、澎湃激昂,但我的心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提心吊胆,处处如履薄冰成了我们的工作习惯。这么多年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惨痛的失败都出现在那些“轻而易举”的项目里,而那种一开始就“胆颤心惊”的项目最后往往获得成功,这大概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吧。
李希烈扛起了超市经营的大部分工作,从装修到采购,从结款到退换货都要他操心。常常是刚刚从日本供应商那边回来,就立刻到公司开会讨论商品代理和客户投诉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超市的业务蒸蒸日上,管理团队也日趋成熟。在他的经营管理下,我们这种“只贵一点点,质量大不同”的商品结构很快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单店一年的营业额超过千万。
正如事前预料的那样,“闲池良品”与沃尔玛不仅没有形成激烈的竞争反而成为了良性的互补。大量人流反哺了我们所在的百货商场,一个三方共赢的局面正在被市场所证实。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商场当初为吸引沃尔玛入驻而修建的大停车场为我们带来的许多优秀客户。在中国,有车正是中产阶级的代名词。他们现在出门到一个地方去,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方便的停车。特别是面对购物这种事情,怎么想象他们会扛着大包小包挤公交?
如果第一颗种子能够在陌生的土地上发芽,那么下一步就是撒一把种子。
很快,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闲池良品”开业了,相同的模式,不同的只是地点而已。李希烈敏感的市场嗅觉加上他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公司无论在成都还是在广州,都能因地制宜调整商品结构,获得当地群众一如既往的喜爱。比如,在成都,辛辣调味料的比重就应该增多。而在广州,进口的生鲜肉类产品就应该丰富一些。
有一天,当我们收到一家世界知名零售企业向我们伸出的橄榄枝时,李希烈和我开始了另一段不同的故事。
老黄浅析:
很多向我咨询创业项目的人都抱怨,现在生意难做,但事实上生意就是生意,回顾过去然后“事后诸葛亮”式地把自己代入其中,当然会行行出状元,人人都是乔布斯。一旦往前看,扑朔迷离的前景下,许多人就只好原形毕露,安心打工。
商业机会遍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一个夕阳产业下可能孕育着数十个新的朝阳产业,能够抓住它就有成功的可能。
本案的创业者来自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资本主义社会走过的经济道路我们可能将要或者正在重复。对于当地的成功商业模式,只要稍加改良使之适合我国国情,就可以轻易地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天的中国市场越来越西方化,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观点。但是,发现模式很容易,最难的是必须改良到国内来,这不仅需要对该模式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求对国内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近几年,“超市”这个曾经令广大国人新奇不已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化迹象。从大型卖场到街头小店,无一不在精耕自己的商业领域。当大型卖场遍地开花的时候,小卖部式的街头小超市并没有如学者们预言的那样“被淘汰”。反而以一种新的姿态专攻那些“大超市”无法满足的需求,这种地理位置和产品结构上的分工合作,是以购物者的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一种商业实践。
社会总是在不断细分,不断完善的,当人们对量的追求已经被“大超市”所满足时,作为创业者是否应该转而寻求“质”的飞跃呢?当“质”的需求已经被市场满足,是否对客户进行量身定制的差异化服务呢?
无穷无尽的问题拷问着每个希望创业的人,哪些才是“货真价实”的创业核心,哪些又是“异想天开”的白日做梦,需要的是一种合乎客观事实的辩证思维。如同文中我那段关于选址的独白,当我们把对手当做自己的合作伙伴来看待并以此为工作目标时,这个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就会大幅提高。与此相对的是那种“你死我活”的商业搏击,这种“和谐共赢”的商业联合或许平淡无奇,但确实是日进斗金的不二法门。
李嘉诚先生不止一次地在谈到他的商业原则时提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算不算对于“和谐共赢”的一种古朴解释呢?
(本文撰稿Spencerhuang为天涯《创业失败史》作者)
才是商业社会真正的指挥家
2013年1月4日,是千年瞩目的“1314”,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到处是相爱的人们幸福的笑脸。然而,在这个白雪皑皑的1月4日,我总会想起2001年的东京成田机场,那是我和李希烈初次相遇的地点。
当我还在候机楼等待回上海的航班时,一个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
“先生,你也回中国吗?”坐我旁边的一个年轻人问道。
“嗯!是啊,你也是中国人。”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让我和他很开心地攀谈起来。他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名叫李希烈。
李希烈对日本非常熟悉,源于他在这里7年的留学和工作生涯。他说,当他看到我手上拿的诺基亚3210就知道我大概是一个中国人。因为日本人非常支持他们的国货,大多会用日系手机。而我们中国人注重实用,待机时间长又砖头般耐用的NOKIA当然深受国人的喜爱。想不到被争论多时的中日民族特性竟然也可以用手机来解释。
一路上,我们聊得很投机,他家在浙江诸暨,那是西施浣纱故地,南朝灵秀乡里。出生在农村的李希烈,一直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出家乡,迈过浙江,远渡东洋。在日本的辛酸岁月他不想多说,但我很清楚, 在日本这个令人心醉又令人心碎的国度,留学生们有着怎样一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复杂心情。近代以来的恩怨早已不是我们一代人,包括这一代日本人,能够分辨的是非对错,我们只能继承那些祖辈传承的战甲,用它们武装自己的肉体和心灵。身在祖国的我们还可以灵肉合一,随时随地愤怒地宣泄自己的历史观。而那些身处东洋的留学生们,他们也知道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在日本谋生的现状又令他们面对不公时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
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日本留学生特有的性格特点,他们不仅学到了日本人精益求精的致事原则,同时还具备了坚韧而强大的心灵承受力。
李希烈供职于一家日本食品企业,虽然工作多年却还是底层员工,个中缘由我不得而知。但是,他对此却没有表现出一丝沮丧的神情,反而对于自己能够持续接触市场感到非常满意。他认为市场导向才是商业社会真正的指挥家,任何身处在这个市场中的企业都应该对市场的脉搏认真把握、仔细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在与众多企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和谐共存。李希烈丰富的市场经验在交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这次我和三越百货的合作项目也与食品有关,因此融洽而深刻的交流几乎贯穿了飞行的全程。
虽然飞机10点起飞,11点钟到上海,但实际上已经飞行了两个小时。到达虹桥机场,已是深夜,我们只能意犹未尽地互相道别并交换名片,在约定找时间再会之后各奔东西。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又数次见面,他帮我解决了许多食品经营特别是在日本市场经营所遇到的难题。我们在建立良好私人友谊的同时还在其他方面取得不小的收获,我的公司在半年后甚至成为了李希烈所在日本食品企业在华的销售代理和原料供应商。
熟人合伙做生意,也要最大程度保证自己对项目的控制权
当时机成熟,李希烈决定开始他的创业之旅。我还记得那是2001年底,在上海虹口体育场旁的天鹅大酒店咖啡厅,李希烈和我说起了他的创业计划。多年的商海沉浮令他的身上有一种远超实际年龄的老道和持重,他的创业计划显然出自于自己多年来深耕食品行业的心得体会。
“老黄,你觉得开高级超市怎么样?”他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他的项目。
“嗯,‘高级’的定义是什么?”我的疑问同样直接,因为所谓的“高级”超市有很多,我想知道他的“高级”怎样区别那些市面上的“高级”超市。
“我们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着和所有资本主义社会相似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中产阶级会逐渐成为社会进步的发动机,他们提供最大规模的价值输出和消费来源。满足他们的需求,一定是这个社会最有希望的行业。房地产、汽车、教育、旅游、高档服饰,无疑都是这样的行业。而那些美味、安全、精致的食品必然也是这些逐渐富裕家庭的选择。”他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道:“现在市面上的‘高级’超市只是简单进口一些昂贵的西方食品,他们的消费客户群也大多是在华洋人,虽然利润高但是销量毕竟不大。我要做的‘高档’超市,其销售的产品首先是适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产品相对国内产品不仅更加美味、安全,品牌、包装上也更精致更具观赏性。”
“中产阶级家庭对食品的要求已经超过了‘裹腹’这个概念,还应该能够体现出这个家庭的品味和社会地位。这不是我独创的,日本、美国无一不是如此。当人们的经济收入到达一定的水平,他就会开始有选择地令自己与其他人区别开来,这就形成了新的市场需求。我关心的就是这个刚刚形成的‘需求’,我们满足它,就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想做中国的伊藤洋华堂。”说完,李希烈看着自己的咖啡杯,用手中的汤匙拌出一个淡雅的漩涡。
“市场需求这方面我同意,但是具体操作还涉及到货源、人员、地点、资金各个方面,你有没有具体的计划?”我问道。
“当然,首批主要商品157种,次要商品56种,后续再按照市场情况进行调节。这是我筛选出来的产品名录,你看看。”说完他从包里拿出一份打印精致的册子。
里面详细标注了每种产品的产地、进口价、与国内同比产品的比较等等具体信息,还附上了清晰的图片。157种产品样样如此,可见花了很多时间进行认真考证,不愧是留学日本出身,做事情严谨而细致。
“你自己有渠道,有完善的项目规划,客观上也有市场需求,你要我帮你做什么?”其实我知道答案,不过是要他开口而已。
“老黄,我希望能和你合作。你知道,开这么一个超市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搞下来的。首先,资金这块我就做不到,可是和那些外行融资,他们又疑虑重重。你不一样,有行业背景,不用我多说,你听得懂也看得到这里面的商机。其次,你有充足的人脉资源,打造管理经营团队并不是难事。最关键的是我知道你是一个想做事而且可以做成事的人,我觉得在这个项目上你比我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你愿意,就看看我的投融资计划。”说完他看着我,等待着我的回答。 “不用了。”我的话一出口,他吃了一惊,瞪大眼睛看着我。“到办公室,你来讲给我听吧。”我笑着说。
有人说,投资者是看项目投资,我觉得,这样说不对。精明的投资者应该是看项目的操作者投资才对,要不然亚马逊怎么可能在谷歌仅仅是一张纸的时候就投资了呢?一个能够打动投资人的企业家一定具有其他企业家没有的特质,这种特质叫做“感染力”。有这种特质的人除了“感染”投资人以外,一定还能凝聚精英团队、发现市场热点、制定完善计划等等。而李希烈的一番准备充足的融资报告无疑“感染”了我。
从此,我们按下了这个“高级”超市项目的启动键。
其实,在我心里早就有了做“精品”超市的念头,只是受困于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自己又不可能放下手中的生意一门心思从零开始摸索。因此,一直以来“精品”超市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应该说李希烈的“高级”超市和我“精品”理念蛮相似的,无论在目标客户群或者产业规模上都非常接近。只不过,当时我的“精品”概念还比较局限,只想着把国内优秀食品筛选出来,而没有考虑到愿意多花3块钱买国产优质番茄酱的人,其实是不介意再多花6块钱买澳大利亚的进口番茄酱。
李希烈的项目规划和定位分析让我更加明确这条“高级”超市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都找到了自身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他有多年境外食品经销经验,充足的海外工厂供应商。我有国内丰富的食品经销渠道与多年生产经营积累下的人脉资源和社会关系,这样的组合配合这样的项目,操作起来事半功倍。
合伙做生意,最难的是信任,最重要的也是信任。我的经验是:不要把信任建立在个人道德素养和所谓的哥们关系上,一定要用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白纸黑字的合同来保障。
超市定位是“适合中产阶级的全球良品”,这里“全球”的概念包含了进口和国产的优质食品、调味品以及饮料等等。投资额上,李希烈竭尽所能拿出了50万元,而这离400万元的总投资相去甚远。按照出资比例占有股份的话,他只能占到12.5%。考虑到他在整个项目中的作用,特别是海外商品的引进大多数由他负责,我决定另外拿出2.5%的股权与他的职位绑定。在给股份的同时设立严格的比价原则和奖励制度,确保采购上不会出现有损企业的贪腐现象。
当然,我也最大程度保证自己对项目的控制权,进口商品全部通过我的贸易公司代理,部分商品国内有代理公司就先从他们那里拿货,国货部分则直接从代理商采购。总之,一开始不追求采购价格最低而更加关注产品种类的搭配和筛选。当适合市场的产品种类确定下来以后,再一步步回溯价格链条,压缩采购成本。
只贵一点点,质量大不同
2002年2月,“闲池良品”在淮海路开业。名字是李希烈取的,来自于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名句《古池》。李希烈解释说:“做食品是一种细水长流型的生意,要以一种‘润物细无声,闲寂法自然’的心态,每时每刻为消费者提供富含自然元气的产品。”面对如此修养,粗通文墨的我只能点头称是。
店址坐落在淮海路的一栋商厦里,地上5层是高级百货公司,地下一层是沃尔玛。选择店面时,面对这样的地理格局,团队里一开始也有过争论。反对的声音认为,楼下的沃尔玛会削弱顾客的购物选择,同时我们不具备价格与规模上的竞争优势,应该像其他高档超市一样选择在高级小区才是。我反对这样的意见,我认为,与沃尔玛并列正好是我们超市区别于大众超市的最好参照。我对那些反对者解释道:“消费者如果只希望买便宜的商品,即使没有沃尔玛他们一样不会来我们商店。相反,那些逛沃尔玛的人并不全是冲着价格来的,当我们的商品和沃尔玛有本质的区别时,他们的购物需求就会得到满足。这样一来,我们和沃尔玛互为产品线的延伸,我们延伸了沃尔玛的高端商品,沃尔玛成就了我们的底层基础。客人只要来商厦购物,就会有丰富的选择。如此一来不仅沃尔玛的顾客不减反增,商厦也会人气兴旺,顾客们自然是喜欢一站到位的购物体验,我们一样能够因此而获利。而那些只‘专注’于本小区的‘高档超市’自耕一亩三分地还行,想做大恐怕就很难了。”
话虽说得气势非凡、澎湃激昂,但我的心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提心吊胆,处处如履薄冰成了我们的工作习惯。这么多年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惨痛的失败都出现在那些“轻而易举”的项目里,而那种一开始就“胆颤心惊”的项目最后往往获得成功,这大概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吧。
李希烈扛起了超市经营的大部分工作,从装修到采购,从结款到退换货都要他操心。常常是刚刚从日本供应商那边回来,就立刻到公司开会讨论商品代理和客户投诉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超市的业务蒸蒸日上,管理团队也日趋成熟。在他的经营管理下,我们这种“只贵一点点,质量大不同”的商品结构很快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单店一年的营业额超过千万。
正如事前预料的那样,“闲池良品”与沃尔玛不仅没有形成激烈的竞争反而成为了良性的互补。大量人流反哺了我们所在的百货商场,一个三方共赢的局面正在被市场所证实。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商场当初为吸引沃尔玛入驻而修建的大停车场为我们带来的许多优秀客户。在中国,有车正是中产阶级的代名词。他们现在出门到一个地方去,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方便的停车。特别是面对购物这种事情,怎么想象他们会扛着大包小包挤公交?
如果第一颗种子能够在陌生的土地上发芽,那么下一步就是撒一把种子。
很快,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闲池良品”开业了,相同的模式,不同的只是地点而已。李希烈敏感的市场嗅觉加上他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使公司无论在成都还是在广州,都能因地制宜调整商品结构,获得当地群众一如既往的喜爱。比如,在成都,辛辣调味料的比重就应该增多。而在广州,进口的生鲜肉类产品就应该丰富一些。
有一天,当我们收到一家世界知名零售企业向我们伸出的橄榄枝时,李希烈和我开始了另一段不同的故事。
老黄浅析:
很多向我咨询创业项目的人都抱怨,现在生意难做,但事实上生意就是生意,回顾过去然后“事后诸葛亮”式地把自己代入其中,当然会行行出状元,人人都是乔布斯。一旦往前看,扑朔迷离的前景下,许多人就只好原形毕露,安心打工。
商业机会遍布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一个夕阳产业下可能孕育着数十个新的朝阳产业,能够抓住它就有成功的可能。
本案的创业者来自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资本主义社会走过的经济道路我们可能将要或者正在重复。对于当地的成功商业模式,只要稍加改良使之适合我国国情,就可以轻易地取得不错的成绩。今天的中国市场越来越西方化,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个观点。但是,发现模式很容易,最难的是必须改良到国内来,这不仅需要对该模式有深刻的理解还要求对国内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近几年,“超市”这个曾经令广大国人新奇不已的商业模式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化迹象。从大型卖场到街头小店,无一不在精耕自己的商业领域。当大型卖场遍地开花的时候,小卖部式的街头小超市并没有如学者们预言的那样“被淘汰”。反而以一种新的姿态专攻那些“大超市”无法满足的需求,这种地理位置和产品结构上的分工合作,是以购物者的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一种商业实践。
社会总是在不断细分,不断完善的,当人们对量的追求已经被“大超市”所满足时,作为创业者是否应该转而寻求“质”的飞跃呢?当“质”的需求已经被市场满足,是否对客户进行量身定制的差异化服务呢?
无穷无尽的问题拷问着每个希望创业的人,哪些才是“货真价实”的创业核心,哪些又是“异想天开”的白日做梦,需要的是一种合乎客观事实的辩证思维。如同文中我那段关于选址的独白,当我们把对手当做自己的合作伙伴来看待并以此为工作目标时,这个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就会大幅提高。与此相对的是那种“你死我活”的商业搏击,这种“和谐共赢”的商业联合或许平淡无奇,但确实是日进斗金的不二法门。
李嘉诚先生不止一次地在谈到他的商业原则时提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算不算对于“和谐共赢”的一种古朴解释呢?
(本文撰稿Spencerhuang为天涯《创业失败史》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