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肖像(一)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rui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革命不仅改变社会结构也改变沉思默想的方式,因它不断地制造出反环境,“反面是更大的坏事的事,是更大的好事……”,跟水一样,诗也就成了“较少的好东西”,关键得看,你认为可以怎样的方式接近这稀有之物。你可强辞以废话为诗,滔滔不绝,愚人动容,亦如法国大革命把“菜市场语”变作街垒战,与“断头台”无别,当然,你也可以湖山深锁,泥古废新,悲天悯人,或无视“诗的影响”,而耕耘于人不知而不愠的境界……还有许多方式,极端的,中和的,自卑补偿的,都庶子可取。但,诗仅是语言交流的一种样式,这点,没啥悬念。既为交流,就免不了交流的俗套和人伦常识,浪漫主义飞天玄火的抒情突击,依了诗名去占别的便宜,蜀语所谓“吃魌头”,怕早已失效。若两只眼睛的视觉是一个,那我还是觉得帕斯卡尔说得实在:“人类的一切不幸导源于一件事:不知独自待在房间里休息。”扛了诗旌上蹿下跳,恍若免死牌,还常常穿帮,此类我是极讨厌的,不过,考虑到人口众多,举国宠诗,而隆恩浩荡的诗歌船就那么一点点空间,所以也能理解,像恩培多克勒说的,甜的抓住甜的,苦的冲向苦的,酸的趋向酸的,热的与热的跑到一起,又如何不是自然的选择。但凡自然,也就没那么难看。
  想想诗之孤绝,尘封箱箧、抽屉,或经久耐磨,也无非为了有朝一日或有慧眼识得,近年所出吴兴华即如此。我所遇诗家,景观社会之闻人有,混虚名有,不合今人口味诗集迄今难以付梓的有,一首未刊便去了的也有。我们今天反复地读卡夫卡,或他写给菲莉丝和密伦娜的信,亦如他曾反复地读克莱斯特、福楼拜和赫伯尔的信件,也无非是想寻到同病相吟的影子,或用卡内蒂的话说,出于“敬畏”。卡内蒂通过致菲丽丝的情书,也为这位文学巨擘不断的抱怨感到吃惊,从第二封信便开始了。卡夫卡,竞像妇人,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的抱怨?抱怨事情的不稳定性、记忆、心不在焉、急躁、愚蠢、犹豫不决、睡眠、自己的瘦……。他惧怕两样东西:家庭十字架和婚姻的大蒜。没有一封信,是没有抱怨的。但,伴随没完没了的抱怨,他却写下了《判决》《司炉》《美国》(部分),还有《变形记》,于是,抱怨有了歧义,我们不再说抱怨是一种抱怨了。卡内蒂称之“写作”,德勒兹称之“输送血液”——写作所需的生理力量。但,如果没有《判决》和《变形记》呢?
  这大致是狭义的“第三代”的处境。凡我文章所涉“第三代”,均指最早在成渝两地大学发动的那帮人,后来的混用与商业的哗众不算。那时,谁诗写得出众,即为中心。事件和后出的材料,外道看,各持己见,颇多出入,或不解之处,比如,赵野说,1982年他和胡冬、万夏发起了名为“第三代人”的诗歌革命,但,1983年《第三代》的创刊号,却未见胡某、万某诗作,“革命”也只在底层阶级往上流动的方面有些意义,大众反叛意义的革命并不存在,至少我还亲身感受过院校的这种换血,知识和经济的双重贫穷,塑造了新的人口流动。其他人,我倒是先后认识几个,邓翔、唐亚平、北望、晓波、闲梦……,闲梦后去了南京,办过一份《诗无邪》。
  较我们这代(“50后”),“60后”的诗歌气色颇值得分辨,或因时局变更又遽,交错多端,周期越见短促,正是新时代来临的朕兆。有那么多人铺路,条件甚好,但,同時,社会外部和个人内心的条件,也变得极为复杂,这是不争的事实。精神层面的因袭,在我们不是问题的,在他们却成了问题。若我们以为读书可以解决的,他们却非弄出信仰或主义来。他们其实既厌倦革命——革命并不能解决枯寂乏味,也厌倦责任,实际也不知要承担什么。郁达夫那代病恹恹爱搞的“三底门答尔”(sentimental,意即感伤的),我们由那解禁的欲望刺激着没顾得上,他们却凭了作个性,泛滥,而且夸张。他们一边热衷于诗,却又故意流露出轻而易举,不屑一顾的神情,动辄打倒这打倒那,谈话轻狂,舌卷鄙夷。其实,即便目空一切地反英雄,或相反自下矮桩、肆意贬低都可以理解,只是这些特征,我们得弄清楚,是出于个人策略,还是时代病?以赛亚·柏林有种说法很适合此种情况:“有一些诗人,只有当他们写诗的时候他们才是诗人,他们的散文是没有写过任何诗的人都能写出来的。”曼德尔斯塔姆不在此例,他的诗、散文、行为浑然一体都是诗的。他弱不禁风,像他夫人说的,高度敏感,警觉,所以也比其他人更容易受伤害,但他却敢从契卡(克格勃前身)手中抢过黑名单撕碎,敢写诗讽刺斯大林,招来杀身之祸。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亦诗文一致,受害都是受害,但在有意识地反抗时代暴政方面,奥·曼却是最不妥协的一个。
  至于我识得的“第三代”,对语言技术的兴趣和崇拜,已远远超过了精神认知层面的旨趣,较了先驱者们在“毛时代”特有的那种“强烈而腼腆”,他们更显得直接,也更木然,所以,我在跟北边普通话诗家开玩笑时,便戏称“直接派”。但这“直接”的风格里,并非没有语言的吊诡、修辞的悖论,若说“反讽”是现代诗的基本结构,并非始于他们,但于“第三代”,辅衬作诗行事两不相干的习性,或趋于生活的自然,却更是普遍的现象。迫于双重的贫穷,于社会、语言或交际交流,其僭越能力,怕是诗歌老同志们力所不逮的。不言激进,却干出激进的事来,鄙夷妥协,却又长期以往得出妥协的结果——最后,被“功绩主义”给彻底淹没。关于时代通病,著名的“日瓦戈医生”(读这本小说,或看大卫·里恩的电影,大家的情绪是一致的)感受颇深,故有很隐讳的说法,其原因在于社会“道德秩序”,它逼迫许多人要作出系统的掩饰。因为影响到了“健康”,所以大家才有了与自己感觉相反的表现,装作喜欢自己其实并不爱的东西,或相反,表现出不喜欢自己一生未曾抛弃的东西。以前的批评,多言修辞的悖论,而现在,行为的悖论怕也是存在的。
  我听到过、阅读过无数“第三代”诗家对作诗本身的自嘲口吻,甚或讥讽,这些主观因素,到底是反英雄诗歌的一种补偿、治疗,还是侈谈?总之,与谦逊这一美德绝无瓜葛,是可以肯定的。属不属于现代社会的“畸形反应”,或像尼采说的,改变了趣味,现在人变得聪明了?
  不过,我们暂时视为“阴影”或“反环境”,以观其变,较为明智,因为这些反应,我们由卡夫卡式的策略就领略了,卡夫卡说过,写作是“给魔鬼打工的工钱”,卡夫卡唤醒了底层无才华的写作。罗伯-格里耶降低了写作难度,《橡皮》即由无意义的杂闻展开结束,即论家所谓“两条杂闻两个杜邦”,“而这两则杂闻中所出现的极为普通的姓氏巧合与罗伯-格里耶笔下人物的缺乏心理、人道以及‘行为自由’的特征相辅相成。”难怪周伦佑曾尝试把杨黎分行的“口水诗”变作散文,把格里耶的小说分行,并列起来,看两块橡皮如何摩擦冒险。索绪尔解决了语言深层结构的难题,罗兰·巴特使人人写来都像符号学家。萨义德为贫血的东方报了一剑之仇……没有真正意义的革命,却有革命心理学为“第三代”的写作冒险提供了修正比。德勒兹称卡夫卡式的为“少数文学”,非人之少数,而是指语言的一种特殊用法,比如犹太人之布拉格德语。化用至这边,怕是分裂的另类方言,敬文东先生有专门的论述。所以,当“第三代”主角赵野说:“诗歌不是职业,不是信仰,更不是宗教,但一定是归宿”时,甚至用了旧时的“寻章摘句老雕虫”来形容作诗。对这类在冲突中闭合放低姿态的说法,我想,也用不着太认真,因这并不在逻各斯的叙述范畴,与“第三代”当年发刊词的“其在史诗般的沉思的年代里突出”也不大接气,诗学意义的慎终追远和深思熟虑,并非多数“第三代”所好,故我们得挑其它的见解来看,因这并非出其笔下。   不过,这都没关系,我们只要了解他们在各自为阵的语境中,只是提供了一种异于前辈或先驱的世俗姿态就行了,行为各有各的解释,在野(非大多数),不重功名、口号,甚至“以诗会友”这些都使其厌烦,而孔子时代却信奉“君子以文会友”,但,如果我们又非在诗里写“吾从周”,那岂不自相矛盾,当然,这也可以辅以其它的解释。实际上呢,20世纪80、90年代,诸多口号、名头、躁动,都是与“第三代”辐射多少有些瓜葛的人搞出来的。诗人与各种人交际,实际靠的也是诗的名义而非乖僻。较了“老果果”(蜀语“前辈”“老同志”)他们的确更自由灵活,也更乐观,也不无放肆,更多的自我说服,也就更多妥协。出尔反尔,自相矛盾俯拾即是,既审判平庸,也宣告世俗意义的平凡,日常生活中行为和主张常对着干,风流成性,大胆妄为,逃课,打架,酗酒(“第三代”常以叙此为豪),任意命名,生意写诗两不误;既朝大众倾销垃圾知识和民族主义暴敛财富,又用精英的姿态出场对他们朗诵,夸夸其谈,通过新媒介,告诉他们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景观,什么是美丽,什么是大画幅或玩得起的财富文艺;既渲染虚无主义,却又特别看重实用可以勾兑的人际关系,现代性成其为口头禅,但对公民之自我约束,权势之攀附,社会自救,却熟视无睹……总之,就是要模仿欧洲曾经的超现实主义或达达主义,把一切政治(包括反叛政治)、精神、世俗行为规范的列强或道场,变得荒诞和滑稽可笑,否定性的东西忒多(最著名的“中国,说不”,即出自“第三代”之手),并据此以显超然,也更老土——尤其在背后潜伏的是狡猾的商业动机的时候,这从“非非”周伦佑先生叙及杨黎的“非非生意”最能看出。别忘了,一社会之“价值观出现了真空……人已经被逐渐缩减为器官的聚合体”(如“下半身”一类),便会有更多的精神分裂和作秀——显露乃因社会之景观化,平面无思想性,凝缩若梦,作诗就像打麻将之“推到和”。同时,记忆幽深的剥夺感,也加强了他们的“功绩主义”的倾向,在依赖经济利益方面,诗在次要地位,最多是个名分,“出场”即使在以自由为名的意愿下也是有条件和道德含义的,但,如今,许多人恐怕连自己也未必意识到,就开始了新的国家认同和精英认同,模糊文化反抗的界线,协同国家主义的景观社会之形成,首先就是从自我剪除运动的概念,让各种冲突,包藏于怀旧的个人情绪。这并非始于“60后”,恰恰始于“50后”,比如我们的柏桦先生。恰好朱丽叶·克里斯特瓦在厘清法语的Révolte(暴动、反叛)时,就说明,其拉丁语的volvere,辐射各层面,与“运动”相关,含了弧线、围绕、返回、缠绕、包裹、弯曲、翻转诸多意思,而各种不同的派生衍变,却有着深层次的统一,即“在‘革命’‘螺旋形’‘反叛’和‘打滚’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这些新词,借了吾民新文化运动的灵魂也反复出现过,是我们既熟悉又厌倦的特征,对其不同样式的厌弃和削弱,反成了精英在景观社会淘淘乐乐的精神基础。
  所以,当精英连警醒景观社会来临的奥威尔也大加诬枉时,我们用不着感到奇怪,至于用了什么新思路来叙之“过时”,那是不重要的。可怜的是那些执着而又落伍的半截子革命家。诗人消失,诗歌却存在,社会驯化趋于正常。世界的尺度,或根本就没改变过,但,我们感受的方式却变了,工具变了,就像爱丽丝,在掉进兔子洞后,觉得再重返世界,即使自己翻着跟斗下楼梯也算不了什么。这是我们时代的另一种变形记,像卢卡奇说的:“今天,为了能造出一张像样的桌子,就必须具备米开朗基罗的建筑学天才。”这就是令“第三代”最为困惑的地方,因我们任何人,于往上流动的现实都是一个函数,后来者较先行者付出的一定会更多,恐怕这样的普通感受比反叛意识一类更加紧迫,赵野有首《中年写作》就是叙说这些情绪的:
  是不是阳光下的一切
  已经被人说尽
  但岁月仍在继续
  总有独特的感动
  ……
  谁更深入、执着
  开头假设句是《圣经》“阳光之下无新事”的反设,但,就余所知,赵氏并不大讀《圣经》,故知缘于欧某的叙述,欧某得句,我在《旁观者》叙过。这都没问题,但言无中之有,便已为悖论悬置(作者并不一定知),后来者的条件当然更好,但,付出却更多,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如何议论,所以,他接着又写道:“中年写作,被要求一些坚实的理由”,这就是我刚说的“米开朗基罗的桌子原理”,赵野的情感,属典型的旧式乡愁,因对商业的厌倦遂生,所以,他便一定要到旧时代的农耕文明社会去寻些工具,中间省略的全是错误的,堂吉诃德式的,与风车作战,自然本就不能代替人作纯粹的叙述,结论没错,语言不可作激情的雇佣兵,这是全诗之核,但,因他的感情是旧式的,对象也是错的,所以,其推论命题全是错的,固然,后面一扒拉的纯语主义、时代胁迫、海子、广场意象,一股脑地投注在虚无主义的时间上,时间就是代价,结束即开始……这些,有过H. 柏格森、T. S. 艾略特、海德格尔……诸如此类,还需要我们来交代吗,就像四川人的方言套路,说了等于白说。即便如此,他还没忘记,给一切浪漫主义的生死景观烙上“第三代”的印记,忒用了“灿烂的诗歌”如何如何。记住,这个“灿烂”经由姜文、严歌苓一流的“京畿红墙大院风华意识”粉饰的历史主义美学,包括“青春无悔”一类,形成了一种掩盖革命真相的“浪漫主义”的感伤,再由杨黎“夜总会非非”(周伦佑语)之废话书写拣脚子(意近拾人牙慧)。其实,《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情调就技术而言,也无非是拉美同类电影的山寨版……拾了这一切的“灿烂”垃圾,最后,只能落得此景观诗的“空城计”——“汉语之美,捍卫着帝国最后的疆土”,而实际是,帝国之颓唐、紊乱,其致命的原因之一,即语言的空洞化。未明现实危机之根本,故不可能得工具,更不知何处下药。某个角度看,怕也是“第三代”语言的“空城计”,而且,可悲的是,即便滥觞,也受了1950年代一代人的精神滥觞。
  什么是语境,何谓来龙去脉?他华丽地错在什么地方呢?首先,他的命题就很可疑,因为,谁都知道,“中年写作”本就是过时的伪命题,有“中年写作”,那该不该有“少年写作”“老年写作”,说粗俗点,该不该有“更年期写作”……无限的缠绕。我想,赵野先生,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这个命题,并非不可以用来描述某种具体的情境,问题在,你一设了前提,又搞对了结论,就得看其推理和验证了。话语的底本终究是现实,否则,我们就只好加入自我反对的语言行列了。   我和“第三代”诗人的接触十分有限,随缘偶有交往的就几个。记得许多年前,我寻赵野办《象罔》(1989)时,还有过那样的荒唐——指即兴发明的口号,“第三代”尤其多,各备说辞,连汉学家也觉察出各种命名的怪诞。在“第三代”策源地的大学草坪上,我们先定下伟大的“目标”,要在力所能及的影响范围内,反诗界的腐朽。其实,那样的社会内容,很快就被其它乱七八糟的玩意冲淡了。一时被中断的各地的生意经、水货、黄色录像带、二八六电脑、复印机又浮现出来。大城市里开始时兴跳“贴面舞”,恍若颓唐也是反叛。先还只能在家里举行,举办者至少要备茶水,如果有水果糕点,便很奢侈,女孩子们夤夜而来,白天还得想法遮上窗户,很讨厌。来的大多是熟识,但,熟识的熟识便是陌生人,异性怕是陌生的觉着更刺激。也不知为什么,我们称来跳“贴面舞”的女孩为“寒鸦”。是因为冬天,还是因为那时大家——尤其女孩子的服装都还缺少样式,暗淡而晦涩,实在是记不得了。那时,我们的城市,也开了许多地下舞厅,叫做“洞洞舞厅”,在里面可以更大胆地跳牛逼哄哄的“砂舞”(男女肢体摩擦),我想,对许多人而言,比广场更刺激。城市附近的县镇,乡村,有许多大胆的年轻人,也乘兴呼啸而至。在这绝望而诱惑的大漩涡里,我们自觉与“反腐朽”的宗旨不符,于是,便调整为“在腐朽中反腐朽”,给生活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至少,我们明白了,即兴的口号,在现实欲望的冲击下,是不值得忠诚的。如果,今后人们发现自我背叛和分裂,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重复,一点也用不着大惊小怪,时髦和法律,也会在冲突中改变关系。在清末,或许是剪辫子,在其他时候,或许就是性解放。“贴面舞”消失了,不再是罪,但我们或不该忘记,也有人曾为此身陷囹圄,挂了××的牌子站在车头游街,生活仍在继续,萎蔫的诗歌成了附属物。
  赵野和他的“第三代”,多数被各自的生活琐事困住了,而谁又能说这不行呢,没人的。大家都对诗的教义表达着不以为然,可以无恒。错也只错在,你一旦选择了诗,选择了语言,这语言一开始就有了一种被追赶的抱怨,从白话文时代就开始了,从鲁迅和他的笔下的“鸟头先生”(指顾颉刚)那里就开始了,像现代乌云所压倒的生活的小草,像“省略了的革命血腥”(多多诗句),也像赵野自己诗里嘀咕的:“我又听到了古老的话语”(北岛后来又不知从哪挪用了一个“古老的敌意”)。大家都发现,解决历史虚无最便捷的就是推给过气的一无所知和大话的将来。“回答”和“未来”这个词,被“朦胧派”及其追随者用滥了,格言警句的对称法,是由时间的两头构成的。而那悠长的不可回答性,却救了赵野。他的生活,慢慢开始进入了商业和文学的双重轨道,诗歌也具有了双重性。契诃夫“生意的俄国”,现在,开始借了市场转移为第三代“生意的祖国”,连北岛也曾跑到万之家大谈贩卖带鱼的生意。我在给周伦佑的一封信里设想过养鸡场,用赚的钱办刊。伴随各种可能和想象的驰骋,人人都觉得可以乘了古代的飞毯返回现身中我们的都市,或开始改造的“城乡接合部”——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组合词,那时,我们尚未察觉规划的力量,不止分割自然,限制新阶级的扩大,也瓜分财富,宣告新的潜规则,禁忌和生存,舒适和权力,开始划等号,重叠至所有的语言景观,像赵野那段时间嵌进其诗中的“万劫不复”,何止“英雄梦”,英雄和边界,废墟,废墟和暴力,也是双重的——人人都不自觉地从现身茫然地返回商业的丛林。至于这是不是现代化的诡计,只有极少的人能从特殊的现象感悟,比如,麦克卢汉,在他发明各种噱头中,就有那样的双重性,就像赫拉克利特说的:“弓的名字是生,它的作用是死。”后来,T.S.艾略特在《四首四重奏》里化用了这些对称原理,只是把逻各斯道路改作了哲学的时间。所以,麦氏也认为,新的媒介既可在流量表面(也可谓“讯息的乌托邦”)促成全球化,而同时,也在人与人之间重塑原始部落。这里,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被聪明的艾略特称之为“复合鬼魂”,The eyes of a familiar compound ghost,和普通人一样,有鼻子,有眉毛,有眼睛,要通晓它们,一般的眼力是不行的,怕得借助其它工具,比如巫师用的蓍草,放大镜,以及光学指导下所有覆盖肉眼增强透明度的眼镜,单片的,双片的(我们童年称之“四眼狗”),都具有双重定义的功能。功绩主义和抒情詩,对开像一封贴了往返邮票的古老信笺,要由口语时代的信使递交。“春秋来信”的使用,起始于他当年的一首诗:
  我的诗歌日渐消瘦
  这小小的技艺,日渐琐屑
  我拼死一战了,只有如此吧
  ……
  而我会目睹这壮丽的一幕
  比得上王的腥红的地毯
  但诗人很快又在后半截里“期盼一次和解”,是的,没错,如果,我们要“在一生的惊悸中渴求安全”(血肉之躯又能如何?),便会和穿了现代主义铠甲的虎贲之士的决心发生根本性的冲突,或相互消解。这点是很微妙的。1990年代之后,历史之重复,孳乳了又一代人的宿命感,这个循环,道教也好,佛教也罢,易装癖的耶稣,我们的天老爷也是解决不了的,诗歌也不能实际地改变什么,能改变什么呢,我们的心情、财富?我们的土地、空间?我们所遭遇的所有恶棍,能不再是恶棍?
  卡内蒂是对的:“我们许多人,完全信服上帝是善的,却极为乐意像最坏的恶棍那样行事。”(陈东飚译卡内蒂《苍蝇的痛苦》稿本)。最令人奇怪的是,轮回和宿命,生物性,几乎成为粘连那时代所有诗歌的核心,不管是老三届的朦胧,还是不屑一顾的第三代。狼们,有多少人用过?
  赵野这首诗的标题,后来,我用作了一篇随笔抑或小说的标题,最早,取名《豹房》,随笔的格调,却故意往小说偏,想是受了卡夫卡的影响。故事原型来自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叙某皇帝,厌烦枯坐读书,遂隐逸风光迤逦的山水间去饲养豹子和令诗人口水滴答的美人,所以,我称他为“风景皇帝”,换了今日口号即“景观皇帝”。那时没这样的写法,有人读到,还不远千里想来谈感受。作为小说,此文先刊发在海外版的《今天》上。后来有了许多乱七糟八的古豹。传统国画大家从来不画豹,为什么?大家想想里面的奥秘。再后来,“春秋来信”又成了张枣一首诗的标题,那首诗,出现了他很重要的几个词根:鹤,胖子,纽扣(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中的纽扣细节重合),精确性。对形而上的精确性,他是否定的。再后来,也作了他国内版第一本诗集的名称。随后诗集,又被汉学家顾彬(Wolfgang Kubin)翻译成了德文。而大家兴趣所在,是那种古代和现代的双重沟通,关键在于能否返回,有没有结果,而且,有没有可能,我们在使用语言美好经验途中,一定会遭遇那种经卡夫卡缩微的分身法或隐身术。我们对付得了吗?刺客、虎贲之士的决死一战,一直在第三代诗人那里闪现,除了幻灭感,也没有谁识得目标。   二
  不止一次,闲聊时我对旁人说,陆忆敏像张爱玲。我先后从香港《素叶文学》读过几篇关于张爱玲的文章,那边的文章自由,活泼,读来高兴,便容易记。一篇是63期(1997年)陈耀成写的《堕世在何年,详“红楼梦魇”》,作者想用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方式析张爱玲撰《红楼梦魇》的各种心曲。另两篇在59期(1995年),一是郑树森的《张爱玲与赖雅“遗稿”》。Ferdinand Reyher为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美国人,与布莱希特有交往,故去后,遗稿、版权归了爱玲,遂引来赖雅和其前妻的女儿不少攻击。而事实却大有出入。张爱玲清高、好孤独,是大家知道的,从不自辩,遇了攻击,轻描淡写,不似鲁迅,非要还嘴,血战,像她说的,“我不愿意看见什么,就有本事看不见”,实在让人感佩。二是关于小说家王祯和的,附有张爱玲与王氏及家母的合影,一看,真像青年时的忆敏呢!当然,是晃眼忆敏,其实,只是挂点像而已。
  有一年,大连诗人麦城邀我到上海锦江宾馆(蜀地有同名酒店)住下,引得我很想去张爱玲的故居看看,或即胡兰成去过的静安寺赫德路口的192号公寓6楼65室,倒不是胡兰成说的,“看她文章,若看灯市”,不过是望望文化的地脉,或中国传统大爷们“惜香怜玉”的心理,也不管那玉曾被过去爱的人后来不当回事,读过她的几篇小说,便老想起她叙过的“牛肉庄”“蹦蹦戏”、夜不能寐议论公子的侍女、嗜好在手稿书页处画小人的绍兴人(怕是她的缩影)。有诗人脾性的或都爱此技,我熟悉的便有普希金、莱蒙托夫,大致是尽读文字或写着不够满足,便额外勾勒些关系,处理些遗憾,便又想象出一些图画,给安排在空白处,既养脑,又作“孤零零的旁观者”。胡兰成嗅出她小说的贵人气,数学般的理性,至多西洋的平民精神,仍觉得是套裁的。余却以为,她描摹现实铺底的经验都是直接的,略带西洋味,大约与读萧伯纳一类有关,只是用了《红楼梦》和《海上花》语调结舌作了滤网,上海的十里洋场和江南乡景作了视膜,整个是旧式的,故近《诗三百》的精致和干净,添了些楚辞的乖张,晚明小品文的透彻和颓然。《诗经》那时的皇室不是坏的,或不以腐败说事,楚辞那时的雅士,言行乖张,却敢爱国致死。明人已感种族末日的到来,却有最后的雅闲……总之,这一切,构成了她文字的风骨。体裁即性命,一点不假。她去了美国,还译过《海上花》,不能不说明些问题。如今,她的本土韵味,也只隐约在忆敏的诗中能读得出来,红顶财阀之新上海后的文学没那样的味道。
  爱玲本名张煐,出生于上海,祖父张佩纶蛮传奇的,本是清廷御史,与李鸿章不同,是个主战派,自然有冲突,结果,督战兵败于基隆,自然给晾在一边,后复职见官,却又是李鸿章,没因前嫌遭算计不说,竟还娶了李鸿章的长女,即爱玲的祖母李菊藕。这种血统,是可以索性造反或安邦救国的,若寓于文学,自然能由旧世界生出新风来,与当时的“左翼”不同。所以,至夏志清,“解放文学史”一直就没有爱玲的位置。夏先生力荐爱玲小说大家风范予我们,功不可没,而同时推崇的钱钟书,余反以为,他老人家知其一,不知其二,在美国隔得远了,于前后语境有些不明。现代小说,本是汉语弱项,都有摹了外国影子的嫌疑,固然大家、大师,都可以偶然出头当当,然后,过眼烟云,像安狄·沃霍(Andy Warhol)说的,因媒介缘故,如今人人都有作十五分钟文化名人的可能。但,即便如此,怕也该明文学社会的一切事由。爱玲如是,民国徐芳如是,现在已不再写诗作了公务员,退休后只打太极拳的忆敏,亦如是。
  所以,去了上海,不近博物馆那些被籍没的青铜器,不临外滩或豫园的九曲桥(有次,去上海约忆敏见面,就是在那里,是她的翩然而至,让我永久记住了城隍庙),不闻爱玲、鲁迅的旧踪,不逛古籍书店,或十里洋场间重温忆敏的诗,在余看来无趣。结果,阿寅(忆敏当时的夫君王寅先生)竟说,就在我下榻的饭店背面。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和上海的女性这么近。自然,魂殁大西洋的张爱玲的沪地故居,早灰飞烟灭。她所叙的上海人之“坏得有分寸”,怕也早没了分寸,老上海人又给挤得远远的。但,文学,终归有它自己的地盘,即使她们已成记忆,死者,生者,像忆敏写的:“我何时也不在人世/有些思想也权当地下有知……活在当下,却发现身边空无一物……我要带上我的胭脂/我喜欢身上有花粉的芳香。”此情此景,依了爱玲小说那种“殖民地所特有的东方色彩”,怕也是一定同意的。
  说忆敏像张爱玲,其实是说她们的气质和才情,更重要的是那种爱玲说的“到底是上海人”,故有很特别的市井观察和通达的一面,大众传播时代,西学东渐,雕版印刷的蝴蝶装变作了铅印课本,人事文学,翻来覆去,都很像万花筒般变换的杂志。胡兰成就是通过《天地》月刊,识得张爱玲的,也发现张爱玲不仅喜闻气味,如油漆、汽油,喝浓茶,吃油腻食物和糕点,“调养自己像只红嘴绿鹦鹉”,而且,也爱翻各种杂志,念书给别人听,喜欢在纸片上涂鸦,画各种线条人物、动物。陆忆敏也是喜欢在纸片上胡乱弄几下的。这怕是期刊杂志漫画插图反复无常诱惑凡人才华的末技吧。所以,忆敏写了《美国妇女杂志》:
  把头发绕上右髻的
  把头发披覆脸颊的
  目光板直的,或讥诮的女士
  你认认那群人,一个一个
  谁曾经是我
  写的,读的,到此,自然以为是张爱玲了——我已说过,其实,那也只是貌似。倘若,我们非要“剪贴这个词,刺绣这个字眼……这场忙碌,看了几个世纪了”,很容易变成教条。“对了,那是一种教条……如果我抬起手,推开窗要一点外面的空气,得了,这也是教条”。
  倘若我们继续表面附会忆敏和爱玲时,可以想象,她二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那也是教条!看来,男子的定义多半是靠不住的。所以,窃以为,忆敏最近爱玲的,不是看得见的神韵,而是不大看得见的文学上的主张。爱玲崇尚的文学朴素,是由血统和人的涵养得来,忆敏亦如此,只是,后者更现代性。沪地有一种东西,我始终未想通,是一直未被革命摧毁的,究竟是什么呢?都市主义?不大对劲。由繁华而多产“轻型知识分子”?也不大对劲,除了余秋雨先生,爱玲说的,“上海人不那么幼稚”。当然,更不会是小清新。爱玲有段话庶几可作参考:“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結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虽世上没有一个完人,但至少那时,“友情所系,讵不大哉!”是很真切的。这是张爱玲的感慨。忆敏又何尝不是。据胡兰成回忆,“爱玲论人,总是把聪明放在第一”,即便要评头论足,近得身,怕又得以“干净”为要津。忆敏在这方面,我隐隐感觉到,怕不在其下。由她的诗,也是可以很清晰嗅出的。她的诗,干净之处主要在不拾人牙慧,而我们周边,取彼,嗅利益,拾牙慧的万头攒动,清风拂之不去,便不能不皱眉,像爱玲、忆敏有底蕴的东方脸,皱起眉来,怕很难看。
  还有很奇特的是,胡兰成看出爱玲写作的一个特征,即便“文章里描写民间小调里的鼓楼打更,都有一统江山的安定”,大致与她出身阀门贵族有关,忆敏没这血统(未细究过),但沪地开埠的辽阔和对新旧的概括力,渗透匪浅,便由另外的路径,也恰好是忆敏作诗的特征,或都擅长“与逆境共处”, 有用灾难成就丰富想象的能力。但毕竟大小姐和布衣的感受不同,灾难的条件,也是有阶级区别的,但在语言层面,都凝练得来可闻中原鼎沸声,尤其是她最好的诗,包括我为《象罔》(1990年)她的专辑挑的几首,《避暑山庄的红色建筑》《墨马》,自然,还要包括《教孩子们伟大的诗》《死亡是一种球形糖果》《温柔地死在本城》……太多,太多了,包括她大病一场的封笔之作《室内的一九八八》。那几乎就是人生的滑铁卢。恰好当时,阿寅寄了他们的合影照给我,卧榻,病恹恹的,大杯子……不忍卒读,只恨偌大的社会,何以不给诗歌精灵们更好的一点生活,使她们得以偷生,非逼仄着去绝境幻化没有希望的希望:
  怀着爱和信赖
  亲近恐惧
  到达无所依恃的境界
  文学某种程度讲,都是一种迂回,太过坚决的性情,一定是要给打回原处的。精彩之处,便一定见燧火而不见凿痕,文学主张里,最忌讳的便是契诃夫的“套中人”,而联系汉语现实情境,直接一窥其秘密的是爱玲自己,我以为高明得不得了:“生活的戏剧化是不健康的。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借助于人为的戏剧,因此在生活与生活的戏剧化之间很难划界。”若用了现在的话说,恐怕就得挪用“人格分裂”“异化”“主体间性”“俄狄甫斯”“俄尔甫斯”“纳克索斯”……带“斯”一类,索性就是“假斯文”一类。我想了多年忆敏诗的气质,尚未至确,故一直未写过大文章。现在,把爱玲的影子,重合到她的身上观察,窃以为,胡兰成所叙爱玲“她这样破坏佳话,所以写得好小说”,大致是可以移植给忆敏的。举一例即可知。
  我曾叙过,她尚写诗的那时段,朦胧各路诗家,最时髦写“死”“死亡”一类,好像不写,就不是现代主义的佳话,就跟不剃光头就不是新纳粹或艺术家一样。怕由波德莱尔带坏——“因为坟墓永远是了解诗人的”(《恶之花·死后的悔恨》),而忆敏,就是要破这思维的格式、语言的行头,所以,她写了:
  我不能坐下来铺开纸
  就谈死亡
  ……
  死亡肯定是一种食品
  球形糖果
  她甚至超越一切的勇气,这样写了:“可以死去就死去,亦如可以成功就成功”。这就说明,死与不死同样伟大,夫子“不知生,焉知死”,说得更透。而“烈士诗歌”情结,却有点叶公好龙似的,非把写死亡看作是英雄主义高蹈的必然行为,鹦鹉学舌,附会到哲学,结果,多数写死的,打着算盘苟活得好好的,写骷髅的也只是吓吓别人。忆敏突然就不写了,就像马戏团的管理员,把套中人的各种套子拉下来,折叠好后,便去做其它的事了。说她看穿了什么,那还是落了她的陷阱:那仍然是一种教条。或许她真看出理性过分挣扎的尴尬,急流勇退,何乐而不为?用蜀话说,“扭朵诗歌费”(意近强迫着写诗),怕是没才华的表现,非要花时间论资排队。没她的绝尘而去,那我们又如何看待那些不断重复,连自己怕都觉得腻味的套中人呢?
  由了忆敏、爱玲,我们完全可以区别内在精神的高级与否,全在对“反环境”有无知觉。忆敏诗作,现在可以辨析得很清澈了,《避暑山庄的红色建筑》《沙堡》《周庄》《墨马》《记忆之核》……,全靠了反环境意识,才形成其张力,像她诗说的:“所有智慧都悬在朝阳那一面”,不光是对称空间的问题。像《避暑山庄的红色建筑》,几乎是把一部民族志,从石器时代的洞穴到画梁雕栋的香艳时代,简化到建筑几个门洞就能容纳的地步,几乎就是居伊·德波所说的“景观社会之积聚”。我曾动过念头,试图解读这首诗,但细想下来,行文前,怕还得先编个专用的术语词典,方可续之下文,遂望而生畏,只好看以后有无精力了。
  我很少见着傲慢有时还愚昧无知的男诗家在背后夸女诗人的,或没啥威胁吧。若不是別人催着,忆敏怕诗集都懒得出。索性不写,过凡人的生活去,别人如何说,都不在她的注意内。已病殁的张枣先生,他有时不以为然(诗人说话之变化是不能全当真的),可有时,又出乎意外。那还是在忆敏不再怎么写诗的日子,我和在德国的张枣通话,不知怎的,突然说起忆敏来,他竟脱口而出:“走过山岗的鱼/怎么度过一生呢……”(《沙堡》)。当然只有寻新的水源啰。实际上,张枣读诗,更爱取精妙的句子,出于偏好,是不能作评论家的。
  柏桦在一篇回忆的文章中写道:“1985秋天的一个下午……我感到生活好像出现了奇迹,这奇迹就在这本油印诗集里,我读到了陆忆敏的一首诗《对了,吉特力治》……1988年,我和钟鸣去了趟峨眉山,在报国寺(民国蒋公驻跸地),谈了许多话题,其中一个心爱的话题就是陆忆敏的《避暑山庄的红色建筑》。我们在寺庙的回廊里或坐或走,非常悠闲,而寺庙的建筑就是血红一片。我们一致认为这首诗是天才之作,也是偶然之作,是中国新诗中难得的声音。我对这首诗充满了敬仰之情。我反复吟诵,反复传播,不遗余力。我只能说,这是一首几乎不可能的诗,可它是一首诗。”(《秋天》)。
  这里倒没夸大的成分,由了兴致说,但仍要小心,因为,张爱玲已有预见性地说过:“蛮荒世界里得势的女人,其实并不是一般人幻想中的野玫瑰,燥烈的大黑眼睛,比男人还刚强,手里一根马鞭子,动不动抽人一下,那不过是城里人需要新刺激,编造出来的。将来的荒原下,断瓦颓垣里,只有蹦蹦戏花旦这样的女人,她能够夷然地活下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到处是她的家。所以我觉得非常伤心了……”(台湾皇冠《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之一·自序》)   张爱玲这话,就她后来的命运,尤其是晚景,情况很糟,算是命数。独居美国洛杉矶,由了她和夏志清二人书信叙来,连了地址,也是不让给人的。真实的高洁者,历经磨难,言行到死依旧一致,只有极少的人偶然能欣赏到,恍若莫不如此。文字是命运,文字也是谶。
  记得,她在早年《公寓生活记趣》中,写过对虫豸和蛇的恐惧,但,晚年(1983年),她的确陷入了虫豸之害,却远在美洲。与夏志清通信,有好几封是谈这事的,里面有“我因为老房子虫患被迫仓皇搬家”这样的句子。常幻想着离开上海、香港漫游的人,最后,真的四海为家了,死后,骨灰也撒在太平洋。她的文字,哪里又是花旦呢。她的感情,要比上海的“一点点”要大得多。
  忆敏固然也属清高一类,其诗大有哀情,出手极快,短短几年数首之作,便可臻于一生的完美,连自己也很难再突破。张爱玲感慨时势急速变迁,故催着自己,怕失去文学的兴奋。忆敏敛笔,怕是已提前觉悟这兴奋的消失,她的开山之作《美国妇女杂志》就埋下了伏笔,“我站在你跟前,已洗手不干。”开始即结束,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出发点与爱玲极相似:“……时代是仓促的,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这恐怕已说得很透彻了。所以,我们又何不听其自然呢。我想,张爱玲的意思,恐怕也是忆敏所暗暗表达着的:“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夫子语)
  三
  有日,收到胡女士的自印诗集《冷的上演》,不由生些感慨。书是胶印的,费用为刘丽安(Anne Kao)资助,封面和插图设计,分别出自平面设计师旺忘望和艺术家张洹之手。现在看,两个大腕,有些吓人,当时却寻常。想想过去自印《象罔》,自己掏腰包,还四处化缘,插图东拼西凑,一页一页复印,简陋之至,真是天壤之别。那时,我们称之“复印时代”,刻印,油印,缘于《今天》《启蒙》,而复印,好像始于《倾向》和我办的《象罔》。
  让我感慨的不光是这些,主要还是诗集中,作者流露的感激之情,在冷漠时代,依稀泄露着一点微光:“……而我黑暗中的友人大春正临近边缘,多多和托马斯都是远方在天边的兄弟。”这首诗名叫《首都,或一个艺人的观察手记》。我把这首诗复印寄给了那时尚在荷兰的多多。我们刚好通着信,谈及海子,我手上正写着《旁观者》。
  事出已故的苇岸君——后来,才偶然听树才叙过苇岸去世前的文学抱负,生活的清贫和惨淡,仿佛又疏了回“好人命不长,坏人活千年”。他有篇关于海子的文章《大地上的事情》,对我一篇内容相似的文章,理解上有歧义。信里说说便通了,偶涉及海子和多多在“幸存者”遭遇一事,为求实在,便和多多通了信。此事《旁观者》作过交代,不再赘述。海子死后,多多恸哭了一场,而且,是哭得最伤心的一个,有为海子写祷文的,却少有为海子沾襟的——那是两粒“小麦”之间的感应。
  “小麦”这个词,曾惘然地带着喉舌音,靠民俗的力量横越了数千年文化,羽翼未丰。中世纪传说里就有麦神,除姓氏(名含福,姓习,记得出自清人陆凤藻的《小知录》),无人知其功能,除了想象的应用意义上的——免于饥饿,消渴除暑,益气强力,故多生仪式,关联到播种、饮食、生殖、厌战、巫术……。比如撒麦种,作为播种的动作和一种迷信,来源于西女国鸟卜的传说,女巫把糟麦撒向天空,用咒语召唤鸟,随后,鸟投向女巫的怀抱,而女巫则剖开鸟腹,根据腹中的麦子或未融化的霜雪来判断丰收或灾祸。读多多的诗句:
  有十二只鸟
  飞过麦田
  有的衔起一颗麦粒
  有的则迎风起舞,矢口否认
  为什么是十二呢?这是满数,不能再大的满数,三、五、九、十二。这些都不由让人想到古代巫师们的鸟卜,神话学称之思想的“残基”,麦子谷粒也是东方尺牍最早的计量单位,然后,过度到指关节,再延伸至臂肘,从最不起眼的麦粒、果核和毛刺,到最重要的恩遇——瞧他《里程》中《第三天》写的:“编好谎话/拔干裤腿上的野草刺/再来一下/就飞跑去见衰老的爹娘……”。“第三日”是耶稣公元年记一周的半数,但,却是汉语的大数,品味之品(品祭),区位之“區”,包括寺庙烧香,都是三为大数。谷神崇拜,不光是饥饿状态下的粮秣崇拜。他有诗作“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来”,洋化了些,若從“麦粒上”呢,该当如何?
  牲口被蒙上了野蛮的眼罩
  屁股上挂着发黑的尸体像肿大的鼓
  直到篱笆后面的牺牲也渐渐模糊
  远远地,又开来冒烟的队伍……
  这些景观,都是从麦田里看到的,不是J. D. 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麦田,而是北方的原野。献牺牲,首先是不死之谷神。黄帝裔和殷人的乙(鳦)鸟崇拜,都和这相关。这说明,古老的习俗,即便作为仪式行为,不再为人采用,但其残留的意识,却不一定就不隐隐作怪。
  窃以为,多多怕是“今天”那伙人中最深触及到自然的人,北岛嗜捣腾关系,芒克好酒色,食指精神失常,正常出来后又不正常……视线都离不开都市景观。多多没有参与“今天”早期即便是“纯诗”的运动,这点,他更聪明,尽管其“小鬼点子”或“小恶作剧”与其他人一样多,有时也大男子主义地欺负一下女人,但,他至少明白,征服世界是空洞的,句子蜂拥也有枯竭之日,而“浇点儿蒜汁”的床,倒还可靠。不过,充满蒜香的婚姻,卡夫卡却最怕。
  多多最好的诗——若没有意义地非指出一首,或即他的《鳄鱼市场》。通过它,多多暗示了日常生活最大的问题,不光是你要具备反环境的观察能力,还要知道,文化的最大问题是“不知羞耻”,而民俗的力量,却可以通过鳄鱼皮革一类获得厚厚的真实感,或秘密。这是我读到过,京畿诗人,唯一最具平民精神的作品。当然,最恼人的是,北方的声音,一直反复无常,并非那么容易一厢情愿地被埋入地里。
  所以,我们只能在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小麦”到了这一代人(麦子从《诗经》开始,就成了流行语),才由浑浊的喉塞音转为音乐性的舌尖音,也就是说,慢慢地从风土仪式转到抽象信仰的层面。如果,信仰像涂尔干所表达的,作为观念的表达,存在于意象之中,而和作为确定的行为模式的仪式有所不同的话见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就肉体的饥饿转而为精神的饥饿这点,多多和海子都感受到了,但显然,在渴求解决的方向感上,两人是不同的。海子的基本意向,是由外向内飞,而由南偏西北,寻求着统一性,而这种统一,则只有在农业社会封闭性的方块之内,才能想象,但畜牧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甚至网络时代,则不时地和它发生冲突,统一性难以为继。像叶芝说的:Things fall apart; the centre cannot hold,万物崩溃,中心不再维系。海子也理解这点,故有“铜”和犁,作为土地麦子的对立面出现,除了深深地埋入精神的矿脉之中而别无它法,随之超脱的是灵魂鸟,即屈原和玄鸟那种感应传世的方式,这种自然的崇拜与轮回的轨迹 ,不属于现代精神,而属于麦子的本义,秋种后埋,故谐“麦”,芒谷为金,而金在西,而金生水,再经诗的转换,便有了循环再生,即一种超越性的素质。这种素质,很容易被归纳为一种消极力量,因为一成不变的宿命理性,即以生死标榜的英雄主义。柏桦敏感过这点,非常合他的口味,故有下面的句子:“请宣告吧!(告,本就是祭祀用语也是革命用语)麦子,下一步,下一步!/下一步就是牺牲/下一步不是宴席。”理想主义者在功利主义的时代,必死无疑。意识形态世俗化后,一定会是物质主义的彻底胜利。   多多呢,多多像所有浪漫主义的一代诗人一样,身逢其时,故有艰难转向现代主义的一幕,也是苦难当头的一幕。因为现代主义,即是形式,而更是一种精神沉闷的挣扎,或必须把鹤立鸡群的蜂拥感和自我意识,转化为公民社会的成人个体,对青年一代,或许会很自然,对中年却相当艰巨,因为后者是支离破碎的重建者,或许,都有对连贯性不再持赞扬的态度(弗莱语),对后者而言,便多出不少变数。他必须一边对传统宣战(好在,他没有在以为改变了而实际没有改变的半人的酒神、谷神、牧神中间),而一边又和自己的混乱作战——用反英雄、反结论(多多这样描述过芒克:他所要表达的不是结论而是迷失)和反修辞的方式,想走更自然中和的道路(浪漫主义必须经历的),而自然却不为空想和虚无主义所负载,它宁可耽于物质的流俗,等他意识到要用感官化来协调都市主义,而感官又使他疲惫不堪。这就是王尔德妙语所形容的某种处境:青年人想要忠诚,却常常背叛;老年人想反叛,却又力不从心(大意)。除非,我们把平日享受的物质和我们自己,一骨碌地打进包裹,看让谁来提,——所以,他的小麦是中断的,沙哑的,时而狂暴,又时而散发蒜香,是欲打进包裹而为拥挤的包裹推卸的……而这尴尬,沉闷,无可奈何,非农非工,农转非,器具转而成我们记忆最忧伤的部分:
  除了我,你没有别的树
  你就是我的城市,它原来的样子
  保护着我的障碍,你的腿已不必夹紧
  那就是现在……
  这是他诗篇《节日》的开头几句。打了包的小麦,面对的是“大坑”——这个湿洼洼的地缘景象,我曾在北大荒见过。在那里,或其它地方,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缘政治的不明确,是他那代人的真实感受,他以为,在“胎盘还未学会咳嗽之前”,就有命运的指头(比如,老佛爷的),牵动时代,安排了某种进程——但,我得说,多多自己也说,那是蜗牛壳上的想法(这个意象来自莎士比亚),来自浪漫主义的夜莺(指济慈)……但,我们的确要说,这一切疑虑,正是他的价值所在,犹如风车之于堂吉诃德(多多正好有诗谓《风车》),因为,他是我们时代一个必须被中断而又必须被连接的剖面,必须吞下的一粒燕麦。多多的确不属于“今天杂志派”,他关在屋里写自己的诗,更看重诗本身,厚重感远胜北岛。我曾有意询柯雷(他以研究“今天”闻名欧洲汉学界),就诗而言,北岛、多多孰重孰轻?他认为多多的诗比北岛好,但北岛更重要(大致是这个意思)。看来,汉学也喜欢顺着这边凑热闹,并不在乎领悟力,更不在乎稗麦之区分。他们只是“保持着被手攥过的形状”,甚至只是形而上的挠痕,或吹毛求疵的脑筋急转弯。
  我们除了变得一无所知,别无它法。在他和海子之后,麦子和犁,就再也没有形而上的意义了,内陆和海洋文化在游戏的版图上,其积极性是被毒蘑菇调动起来的,没有变得更好,变得更出其不意,但,一切都显得缓慢充实起来,就像翻阅一份教材,或多多自己形容的文字化的心情——“常常,我在烟摊上看到《大英雄》牌香时,会有一种冲动”(刊于《今天》1991年1期的文章《1970-1978,北京的地下诗歌》),带给后人一种关于“过气”的联想,多少都蕴含了一点轮回意识。历史因各种事物的搭配而显得奇特,并不基于某一点,这倒很像曾出现在他诗里的鲨鱼纪念馆,我们有时则当作了鲸鱼,而有时又当成裤线——实际上是轰鸣宇宙中的一道麦芒,一年一度的播撒,而却从未成熟,因为生活有一种悲剧之美在拒绝他。他的这句诗耐人寻味:“盲人看到的树,别人看不见。”这是一种人为的错视法,关键是,我们会不会作盲人的非分之想。浪漫派,诺亚方舟一樣的丰富,勃兰兑斯曾为之一叹,里面装载的,有如王者般的狮子和强力的鹫鹰,迟钝的熊与雪白的鸟,狡猾的狐狸,好虚荣的孔雀,当然,也有使人憧憬的夜莺和细心的羚羊。多多,或更像西北部的羚羊。
  (待续)
其他文献
由顺德棋类协会主办的第三届“顺德杯”象棋棋王混双过宫炮争霸赛于2月6日(农历正月初四)上午在勒流街道上涌村上江小学拉开帷幕.来自江苏的组合徐天红&伍霞险胜浙江赵鑫鑫&
目的观察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大鼠前额叶突触结合蛋白-Ⅰ(synaptotagminⅠ,SytⅠ)改变及不同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作用,探讨甲减脑损伤及恢复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
胜利者一无所有。  ——海明威  我来自〇世界。这是个由人类的计算机虚拟的世界。  我却失去了自由,囚禁在被时间遗忘的虚拟空间。  大主宰说,要忏悔,只有真正忏悔了,才能获得自由。  我忏悔。  我坦白交待在〇世界里所犯下的一切。  我的故事,要從两年前说起,那时,我还是自由之身,可是我遇上了麻烦。我还知道,凭自身的能力,无法解决这麻烦。我想到了Dr.梅。  我与Dr.梅只有一面之缘,我们有个共同
期刊
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于有线电视网管中,是现代管理的必然趋势。以国产优秀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为设计平台,介绍了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实现。 The application of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 [Lipoprotein(a),LP(a) ]与临床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关系。方法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1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
目的通过应用床旁肺脏超声对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肺脏B线出现情况的研究,探讨床旁肺脏超声在快速鉴别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方面及判断急性左心衰严重程度方面
编者按:凡获得过当地省级比赛前8名,市赛前6名成绩,并有意参与本栏目的棋友,请拨打垂询电话18946150233,共商合作事宜.
圜于苹果Power·Mac:G4的cinewaveHD编辑合成解决方案,被广泛用于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高清电视、HI)Net,和高清影院的节目制作中。Cjnewave提供丁一个非常完整的、可靠的,
一  大凡溺水者漂到这段,就都成了死尸。  滩嘴子朝他爹喊:爹,来了!  他爹只应了声:啥?  买卖嘛,啥!  滩嘴子两只兴奋的亮眼盯着前方河面。黄河,这段黄河很寂静,除了浑黄色的隐约的涌声没别的声。除了夕阳折射来的几块亮斑没什么闪晃刺目。  他爹不知朝那块亮斑瞥了一眼没有,坐在羊皮筏子边沿上继续划桨,沙哑的嗓音在河面怠倦地吼唱两句花儿:左边的黄河嘛噢——咳——哟——,右边的鸽子嘛飞——着……  
期刊
管正乘坐地铁二号线刚刚在人民广场站下车。她专门挑了个下班高峰期来此地,像一只被挤变形后拼命想舒展的魔方,扭着红色高跟鞋上深蓝色的胯,来做一件她觉得毫无意义的事。  此时她从包里拿出一件开衫穿在了身上。她怕冷,上海夏天的地铁空调温度很低,她得照顾好自己,中医说她体内湿气太重,最怕冷热骤替。她一面按疗程吃着除湿的中药,一面担心马兜铃酸是否会在她的肝脏处形成致命的肿瘤。  其实她没觉得自己应该用中药调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