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我又犯错了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思,故我在”是一句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哲学名言,但早在笛卡尔说出这句话的1200多年前,就有一位叫奥古斯汀的哲学家说过一句:“我错,故我是。”换句话说就是,人即错误本身,人只要活着,就一定会犯错。只不过有些错误我们能意识到,有些错误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自以为正确
  有句古老的西班牙谚语叫“看得见别人眼睛里的草屑,却看不见自己眼睛里的树枝”,说的是人在看别人时总是带着挑剔的眼光,觉得别人什么都不行,但在看自己的时候就觉得哪儿都好。
  作家凯瑟琳·舒尔茨在她的《我们为什么会犯错》一书中提到,我们总是自以为正确这种现象背后,有一定的生理原因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大部分时候,我们的身体里没有任何机制会提醒我们错了,直到错误已成事实,这是一种生理上的错误盲视。
  还有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我们从小就被告知错误是不好的,犯错就是愚蠢、无知、懒惰、道德败坏的代名词,所以我们在看到考卷上的红叉时会感到丢脸,看到红勾时就会无比安心。“正确”的感觉满足了我们自尊的需要,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聪明的、得体的、安全的,而犯错却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傻、很丢脸。这种总是“自以为正确”的心态折射出来的,是我们对“错误”的恐惧和逃避心理。
  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谬误
  在日常生活中,会让我们犯错的往往不是那些我们不懂的事,而是那些我们自以为很懂的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托马斯·基洛维奇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遍认识,明明已经错得很离谱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相信。比如,有很多人都相信,那些生不出孩子的夫妇在领养孩子以后,更有可能生出自己的孩子;还有很多妇产科的医生和护士都相信,月圆的时候会有更多的孩子出生。
  对此,基洛维奇教授分析指出,人们之所以有这些思维上的谬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就像那些相信月圆夜有更多孩子出生的产科医生和护士,他们也是专业人士,也经常能接触到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但他们还是错了。基洛维奇教授认为,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谬误,和人们在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方面存在瑕疵有关。也就是说,人们坚信的一些事实上不科学、不靠谱的观念,正因为它和人们所接触到的有效证据相符,所以才成为看上去最合理的结论,尽管它在事实上有着明显的缺陷。
  就像人们相信“领养孩子可以帮助不育夫妇生育”这个错误观念,是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被那些领养孩子后成功生育的夫妇吸引了,而没有注意到那些领养了孩子也没能生育的夫妇。所以,在很多人看来,领养孩子确实能够帮助原本不育的夫妇生育,这既是他们亲眼看见的事实,又与他们掌握的证据一致,于是这就成为对他们来说最合理的结论。
  生活不会原原本本地为我们提供所有的答案,让我们知道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生活给出的数据永远都是随机的、不完整的、模棱两可的、反复无常的,需要我们加以推导才能得出结论,但由于我们在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方面的能力并不那么完美,所以才会相信那些看似正确的错误判断。
  可怕的从众心理
  人本来就很容易受到人群的影響,成为大多数人中的一员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从众行为对于文化的形成和人们文化认同感的建立也有一定的益处。但在进行决策时,从众行为容易让个体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导致盲从,可能使正确的意见被集体决议所掩盖。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0年做了一个著名的“从众实验”,结果发现,大多数人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哪怕自己是对的。实验结果显示,75%的参与者至少会有一次以上的从众行为,只有25%的参与者可以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实验结束后,阿希采访了实验中有过附和主流行为的参与者,其中一部分人表示,他们这么做是因为感到焦虑,他们害怕和大多数人不同,因为这可能意味着错了。还有一部分人表示,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对的,大多数人都是错的,但他们还是选择了随大流,是因为不想显得过于特立独行。
  试想一下,如果在答案模棱两可的情况下,要怂恿人们去随大流,就会变得更加容易,而这种情况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遵守排队秩序和随便插队之间,当大多数人都漠视秩序选择插队时,我们还能做到老老实实地排队吗?所以,有时我们犯错可能并不是出于本心,而是不自觉地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
  犯错也有正面意义
  说了这么多,其实犯错也不是全无益处,有很多科学的诞生就是源于当时科学家犯的一个错误。还有伽利略、牛顿、开普勒这些大科学家,都是为了纠正前人犯的错误,才发现了伟大的新观点。科学正是在这样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错误,就没有进步。
  (摘自《海外文摘》)
其他文献
活在过去,目光短浅  有些人总是活在过去的时光里。他们为时过境迁而悲伤,为曾经的辉煌而伤神,为未竟的事业而悔恨。但无论我们用了多久来哀叹,过去的经历也不会有任何改变。浪费时间为了过去的事情而郁郁寡欢,会毁掉本来的你。在过去,有些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我做了这件事而没做那件事,结果会怎样。可之后,我便会问自己:“这会做何改变呢?”  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你想做些什么来得到这个理想生活?你从过去得到了什么教
期刊
人们对压力感到焦虑,但常常不知道自己说的压力到底是什么。即便是知名的心理学家,也会对压力产生错误的理解。  心理学对压力的研究起源于匈牙利内分泌学家塞利的意外发现。他往小白鼠身上注射了提取自奶牛卵巢的荷尔蒙,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来研究荷尔蒙的作用。结果出人意料,小白鼠染上了出血性溃疡,免疫系统的所有器官都缩小了。试着注射其他物质,结果小白鼠们仍然出现同样的症状。塞利灵光一闪,得出了结论:小白鼠出现症状
期刊
接到文稿起草任务,动手写之前是必须有一番思考谋划的,也就是“想”,想这稿子怎么写、写些什么。“想”的过程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在整个任务中的“工作量”却是实实在在的。“想”与“写”,好比起草文稿的前一道与后一道两大工序。  “想好了再写”,我认为是一条基本的法则,且无论轻重缓急,都应尽可能在“想”这个前道工序上把功夫下足下到位。  反观文稿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囧态,大都与前面功夫没下好有关。据观察,有
期刊
我不说假话,我书读得真不太多,但成功人士不读书一定往下滑,而且会滑得很惨,我们看了太多这样的案例。我觉得读书要会读,我不算会读书的人,但是我争取做一个会读书的人。有时候我在公司里碰上很多人特能读书,属于智商很高,情商极低,但成功与否跟情商有关系。我把人当书看,我碰上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怎么样一个人,我总是想,这哥们儿挺逗的,还有这样的想法。而且绝大部分的书,我看了前面几页基本上能猜出后面几页,所以
期刊
把握好以下三对关系,处理好工作的辩证法,工作才能更轻松。  01  身为下属,要处理好“听话”与“出活”的关系。  “听话”:一是要听懂领导交办的任务,学会听出领导安排工作的效率和方法;二是要学会尊重领导,不能恃才傲物,更不能鲁莽顶撞。  刚开始,把领导交办的任务,保证质量迅速地完成就好。慢慢熟悉工作后,就需要自己多想一想“为什么领导会这么安排”,紧接着再问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完成”。  形
期刊
在透明国际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法国是廉洁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相关资料表明,为了预防和遏制政府官员腐败,近年来法国把“预防为主、铲除犯罪根源”作为反腐败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患于未然的计划”,在立法、组织机构、权力制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制定预防腐败法律  法国反腐重在预防,并通过立法确立了几项行之有效的预防腐败制度。1988 年出台了《政治生活资金透明法》
期刊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茶是我们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唯茶是尚。茶字,形近于荼,声近于槚,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制定了硬杠杠,提出了硬措施,着力为基层干部减负。一起来看看,这份《通知》给基层干部送来了怎样的“及时雨”?  转变政绩观是根本  《通知》围绕为基层减负,聚焦“四个着力”,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
期刊
【材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社区治理体制下,党组织是基层社区治理的核心。在新时代做好社区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在治理中的領导核心地位,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党组织领导下,组织群众依法管理社区社会事务。这是基层党组织在创新社区治理中的基本定位。  一位社区党支部书记抱怨道:“我
期刊
纳柯·迪亚兹·阿尔霍纳是一位西班牙插畫家,他的作品里处处透露着西班牙人的古灵精怪,他将日常琐事置于奇异的情境中,比较前后差异,找寻各种事物和人的相似之处,通过日常元素的使用,使人产生共鸣,并发出会心的一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