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聂正杰住在大学城的一个“城中村”里,我去过很多次,和他一边煮酽茶,一边聊艺术。
聂正杰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画家,能搞到一幅他的画稿也是一种幸运。为此我揣摩了很久,最后打定主意,借着酒劲向他讨一幅画稿。
要喝酒就不能开车,这也让我有机会走错路,在“城中村”转悠了一大圈。
乘坐地铁,从陈家桥站1号口出来。和平常开车不一样,以前开车时看到的是工地的蓝色挡板和窄窄的路,两边已没了居民的房屋。现在视角是俯视的,远处一大片空旷,临街处是驾校。
在我印象中,里面还有两家驾校。地广人稀,确实是开驾校的好地方。
沿途的重庆虎溪电机厂调迁指挥部和大量“陈电村”的门牌,指明了这里曾经是电机厂的厂区和家属区。随着大学城的建设,该厂作为大学城范围内最后一家工厂已迁至璧山。而一些建筑上隐约可见的雕塑或描绘而成的“八一”军徽,却又努力地诉说着光辉历史——这里曾有大学城“最早的大学”。
很多人对《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怒吼“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这句台词印象深刻。而重庆炮校的历史,也可追溯到抗战时期。
1938年1月28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成立,这也是后来第二野战军特科支队的源起。
重庆解放后,二野特科支队炮兵队、战车队进驻铜梁,成立西南炮兵学校,后改名为第二炮兵学校,再更名为重庆炮校。两年后,炮校迁往沙坪坝区陈家桥,就是我现在站立的地方。1970年,重慶炮校撤销,虎溪电机厂接收进驻原炮校的房屋。
虽是误入,我却在这些遗迹中转悠得兴致勃勃的。
游泳池还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跳水台很有特色,整个建筑和外面的围墙装饰既有军校的遗痕,又有工厂的烙印。透过铁栅栏,可以看到这里已经被人用作了鱼塘,突突冒水的不是喷泉,而是机器在为鱼供氧。
一个名为“快活林”的烤羊大排档占用了当年炮校礼堂很大的一地块。礼堂大门上方的“八一”军徽,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若隐若现。礼堂里面已经成了农家乐摆放杂物、圈养鸡鸭的地方。礼堂舞台上还存有当年的幕布、吊灯、控制台等,大厅的柱子上也保留着“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观众”的标语。
聂正杰介绍,这里曾经还是录像厅,是陈家桥的文化活动中心。当然,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了。现在外墙上保留的两个齐胸高的小孔,是曾供人躬身买票用的,墙上“梦寐音像”几个字仍清晰可见。
聂正杰骑个小摩托来接我,又带着我去转悠了水塔、苏联专家楼、校长办公楼、招待所、第二食堂,很多地方已经挂上文物保护的牌子。
而他自己租住的地方是一个长方形小院,中间的坝子特别平坦,周围有花坛和一个小水池景观,看着像是幼儿园。
聂正杰指了指不远处,竟然是殡仪馆,“这个地方从出生到死亡都给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中间一段繁华时光,要么在车间,要么在录像厅。”
聂正杰才是我来此地探访的主要对象。
他出生和成长在云南边境的一个小村子,家里把房子抵押贷了款,才为他凑齐来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读书的路费。随后,他一边求学,一边卖画挣生活费和学费,包括还贷保住老家的房子。
城市和乡村带给他的巨大经济差异的感受,让他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城市核心地带的重庆大礼堂,有编制,干点美工的活儿,生活舒适,但这份“绘画棒棒”的工作让他觉得心灵受到束缚,没有创作的欲望,便辞职了。
在这里,他创作出了《存在》。这幅油画作品整体是灰色调,但透过残破的墙壁,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
“我住的这个地方就存在这样一种冲撞,刺激眼球、反衬生活,希望和失望并存,历史与未来交织,物质和精神缠绕。”聂正杰说,《存在》一直卖不出去,他抱着“画展人多,碰碰运气说不定就卖出去了”的心态,参加了2012年约翰·莫尔新绘画大奖赛,获得了这幅画的唯一一个大奖。
功成名就后,聂正杰仍住在这里,骑着小摩托进进出出,在旧厂区里随意走动,画着一幅又一幅画。
他很少再参加画展,他的画却越来越受藏家钟爱,也越来越被艺术评论家所聚焦。总有慕名者找上门来,就像越来越多的文保专家对这些遗存的老楼悉心考证,寻找着更能准确表达其深邃内涵的语言。
我奉承他:“这里可是一个风水宝地,孕育出了你这样一个艺术家。你看,院外双目触及的是车马繁华,回身园内可掬一捧自由的碎渣,踱步入室又可驰骋于艺术空间,画你想画的油画。”
“我给你画一幅肖像吧。”他提议。
我虽蓄谋已久,但他主动说出来时,还是让我“犹豫”了片刻:“肖像画?为什么?是防备我转手就卖吗?也对,我不能轻易卖掉‘自己’吧。”
聂正杰手指门外,说:“你的长相适合我的创作。”
“何解?有沧桑感?”我想,或许是人到中年,沧桑是一种财富。
“是破败感!”聂正杰打趣我,瞬间眼神又黯淡下来,“破败也是有价值的,我的画最初不为人识,这个地方几十年也不为人识,你也不为人识……这个院子马上就要被拆了,我要搬家了,说不定再也画不出这种感觉了。”
“不会不会。”我赶紧劝慰,“这种环境的感觉已经刻在你记忆深处了,今后会有更有力的东西进入你的创作,你会有更具突破性的作品!”
我一边说,一边靠上一堵破旧的砖墙,摆出思想者的造型。
聂正杰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画家,能搞到一幅他的画稿也是一种幸运。为此我揣摩了很久,最后打定主意,借着酒劲向他讨一幅画稿。
要喝酒就不能开车,这也让我有机会走错路,在“城中村”转悠了一大圈。
乘坐地铁,从陈家桥站1号口出来。和平常开车不一样,以前开车时看到的是工地的蓝色挡板和窄窄的路,两边已没了居民的房屋。现在视角是俯视的,远处一大片空旷,临街处是驾校。
在我印象中,里面还有两家驾校。地广人稀,确实是开驾校的好地方。
沿途的重庆虎溪电机厂调迁指挥部和大量“陈电村”的门牌,指明了这里曾经是电机厂的厂区和家属区。随着大学城的建设,该厂作为大学城范围内最后一家工厂已迁至璧山。而一些建筑上隐约可见的雕塑或描绘而成的“八一”军徽,却又努力地诉说着光辉历史——这里曾有大学城“最早的大学”。
很多人对《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时怒吼“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这句台词印象深刻。而重庆炮校的历史,也可追溯到抗战时期。
1938年1月28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成立,这也是后来第二野战军特科支队的源起。
重庆解放后,二野特科支队炮兵队、战车队进驻铜梁,成立西南炮兵学校,后改名为第二炮兵学校,再更名为重庆炮校。两年后,炮校迁往沙坪坝区陈家桥,就是我现在站立的地方。1970年,重慶炮校撤销,虎溪电机厂接收进驻原炮校的房屋。
虽是误入,我却在这些遗迹中转悠得兴致勃勃的。
游泳池还在,钢筋混凝土搭建的跳水台很有特色,整个建筑和外面的围墙装饰既有军校的遗痕,又有工厂的烙印。透过铁栅栏,可以看到这里已经被人用作了鱼塘,突突冒水的不是喷泉,而是机器在为鱼供氧。
一个名为“快活林”的烤羊大排档占用了当年炮校礼堂很大的一地块。礼堂大门上方的“八一”军徽,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标语若隐若现。礼堂里面已经成了农家乐摆放杂物、圈养鸡鸭的地方。礼堂舞台上还存有当年的幕布、吊灯、控制台等,大厅的柱子上也保留着“讲文明,讲礼貌,争做文明观众”的标语。
聂正杰介绍,这里曾经还是录像厅,是陈家桥的文化活动中心。当然,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了。现在外墙上保留的两个齐胸高的小孔,是曾供人躬身买票用的,墙上“梦寐音像”几个字仍清晰可见。
聂正杰骑个小摩托来接我,又带着我去转悠了水塔、苏联专家楼、校长办公楼、招待所、第二食堂,很多地方已经挂上文物保护的牌子。
而他自己租住的地方是一个长方形小院,中间的坝子特别平坦,周围有花坛和一个小水池景观,看着像是幼儿园。
聂正杰指了指不远处,竟然是殡仪馆,“这个地方从出生到死亡都给人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中间一段繁华时光,要么在车间,要么在录像厅。”
聂正杰才是我来此地探访的主要对象。
他出生和成长在云南边境的一个小村子,家里把房子抵押贷了款,才为他凑齐来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读书的路费。随后,他一边求学,一边卖画挣生活费和学费,包括还贷保住老家的房子。
城市和乡村带给他的巨大经济差异的感受,让他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城市核心地带的重庆大礼堂,有编制,干点美工的活儿,生活舒适,但这份“绘画棒棒”的工作让他觉得心灵受到束缚,没有创作的欲望,便辞职了。
在这里,他创作出了《存在》。这幅油画作品整体是灰色调,但透过残破的墙壁,看到的天空是蔚蓝色的。
“我住的这个地方就存在这样一种冲撞,刺激眼球、反衬生活,希望和失望并存,历史与未来交织,物质和精神缠绕。”聂正杰说,《存在》一直卖不出去,他抱着“画展人多,碰碰运气说不定就卖出去了”的心态,参加了2012年约翰·莫尔新绘画大奖赛,获得了这幅画的唯一一个大奖。
功成名就后,聂正杰仍住在这里,骑着小摩托进进出出,在旧厂区里随意走动,画着一幅又一幅画。
他很少再参加画展,他的画却越来越受藏家钟爱,也越来越被艺术评论家所聚焦。总有慕名者找上门来,就像越来越多的文保专家对这些遗存的老楼悉心考证,寻找着更能准确表达其深邃内涵的语言。
我奉承他:“这里可是一个风水宝地,孕育出了你这样一个艺术家。你看,院外双目触及的是车马繁华,回身园内可掬一捧自由的碎渣,踱步入室又可驰骋于艺术空间,画你想画的油画。”
“我给你画一幅肖像吧。”他提议。
我虽蓄谋已久,但他主动说出来时,还是让我“犹豫”了片刻:“肖像画?为什么?是防备我转手就卖吗?也对,我不能轻易卖掉‘自己’吧。”
聂正杰手指门外,说:“你的长相适合我的创作。”
“何解?有沧桑感?”我想,或许是人到中年,沧桑是一种财富。
“是破败感!”聂正杰打趣我,瞬间眼神又黯淡下来,“破败也是有价值的,我的画最初不为人识,这个地方几十年也不为人识,你也不为人识……这个院子马上就要被拆了,我要搬家了,说不定再也画不出这种感觉了。”
“不会不会。”我赶紧劝慰,“这种环境的感觉已经刻在你记忆深处了,今后会有更有力的东西进入你的创作,你会有更具突破性的作品!”
我一边说,一边靠上一堵破旧的砖墙,摆出思想者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