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在不同熏洗时间及温度应用的智能药液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切口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肛肠科进行手术的16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机A、B、C、D组,每组各40例。A组采用36℃熏洗15min,B组采用40℃熏洗15min,C组采用36℃熏洗30min,D组采用40℃熏洗30min。治疗12d后,记录各组患者术后疼痛及水肿评分、渗液、出血、发热等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3、6、9、12d疼痛及水肿评分均低于B、C、D三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D三组,而其余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36℃熏洗15min对于肛瘘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40℃熏洗15min、36℃熏洗30min、40℃熏洗30min三种温度和时间薰洗治疗的疗效。结论36℃促愈熏洗方药液15min时具有较高效率,肛瘘术后切口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都得到有效舒缓,患者创面的愈合进程加快。
[关键词]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熏洗时间;熏洗温度;临床症状
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在治疗肛瘘的方法中,中药熏洗疗法得到广泛应用,临床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然而在熏洗过程中,难以保持药液温度处于恒定状态,药物熏蒸接触创面的时间过短,难以达到理想的熏洗成效。研发的新型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能通过设定药物熏蒸、熏洗温度及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014年11月-2016年3月,我们对在不同熏洗时间及不同温度下,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情况进行比较,取得满意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肛肠科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60例肛瘘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对肛瘘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70岁间,性别不限,需首次接受肛瘘术治疗。排除标准:伴有结核感染肛瘘、克罗恩氏病、癌性肛瘘、肛周湿疹,以及正在服用对本研究有影响的药物的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40例,伦理委员会一致通过此分组方法。其中,A组:男33例、女7例,年龄(41.8±2.1)岁,病程(3.5±1.4)个月;瘘管(2.6±0.3)cm。B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1.3±2.4)岁,病程(32±1.5)个月;瘘管(25±0.6)cm。C组:男31例、女9例,年龄(42.1±22)岁,病程(3.7±12)个月,瘘管(2.7±0.2)cm。D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2.3±2.4)岁,病程(3.8±1.3)个月,瘘管(2.5±0.5)cm。四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四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后第3天晌午开始使用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进行肛门部位的熏洗治疗。我科省级名中医临床使用的多年经验方“促愈熏洗方”作为熏洗药物,由苦参10g、五倍子15g、地肤子9g、蒲公英30g、蛇床子15g组成,加水1500mL后置入我院专用熬药箱内煎熬成袋装,每袋150mL。具有清热祛湿、消肿镇痛、止血止痒的功效。熏洗治疗时,将药液倒人专用智能熏蒸治疗仪中,由电脑控温,进行雾化熏蒸及冲洗治疗。我科通过长期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肛肠手术术后肛门伤口耐受的温度范围,选取适宜的熏洗温度和熏洗时间。该项研究中将我院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进行对比研究。A组:熏洗温度36℃,熏洗时间15min;B组:熏洗温度40℃,熏洗时间15min;C组:熏洗温度36%,熏洗时间30min;D组:熏洗温度40%,熏洗时间30min。另外,每组患者应注意:(1)肛门及周圍区域保持清洁。(2)排便应养成定时的习惯,排便时间不宜过长或排便时间不规律。(3)肛门局部不宜受到刺激,尽量穿宽松的裤子和面料轻柔的内裤。(4)不宜长时间保持坐、立或蹲等姿势,尽可能选用柔软的坐垫。(5)防止过于疲惫,进行适宜锻炼即可。
1.3观察指标
根据《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肛瘘症状疗效评定标准,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第3、6、9、12天疼痛、水肿、出血、瘙痒,按4级评分法对患者术后进行积分评价。疼痛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疼痛,1分表示轻微疼痛,2分表示疼痛较重,3分表示疼痛难以忍受;水肿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水肿,1分表示组织微起,2分表示组织隆起,皮肤纹理模糊,3分表示明显水肿,皮肤纹理消失;出血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出血,1分表示轻微渗血,2分表示滴血,3分表示血喷出;瘙痒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瘙痒,1分表示轻微瘙痒,2分表示重度瘙痒,3分表示重度瘙痒;发热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发热,1分表示低热(37.1~38℃),2分表示中等发热(38.1~39℃),3分表示高热(39.1℃以上)。
于熏洗治疗后的第3、6、9、12天,对160例患者的疼痛、水肿、出血、瘙痒等进行观察评分。改善率=(用药前总积分-用药后总积分)÷用药前总积分×100%。评价标准:显效:改善率≥60%;有效:30%≤改善率<60%;无效:改善率<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四组样本间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的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相关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四组疼痛积分比较
第3、6、9天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75),第12天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和9天,A组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術后四组水肿积分比较
第3.6天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12天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6天,A组的水肿积分明显低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术后四组出血积分比较
第3、6、9天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天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术后四组发热情况比较
四组术后均无发热情况发生。
2.5四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肛瘘术后常出现疼痛、肛缘水肿、渗液、排尿障碍等症状,患者术后生活受到较大的干扰。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变强,在进行肛肠科常规术后,易出现组织水肿情况较甚,疼痛感难以忍受,创面愈合的时间延长。中医认为由于湿热下注,经络阻滞易致在肛瘘术后多发并发症,临床上常运用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可以清热利湿,疏通气血,散瘀化滞,消肿止痛。坐浴的温度能使血管局部受热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的畅通,组织充血水肿得以消肿,痛觉神经也较之以往兴奋程度减轻,肛门处肌肉和韧带的紧度得以缓解,因此疼痛得到减轻,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尽管传统中药盆中熏洗疗法对肛瘘术后切口的愈合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熏洗过程中,由于药液温度随着时间不断降低,药物熏蒸接触创面的时间过短,熏洗效果难以达到满意程度。另外,患者创面的持续疼痛,不适宜的熏洗坐姿都会一定程度加重患者的疼痛感。为了提高熏洗液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使用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通过仪器的超声雾化系统将药液进行雾化并作用于创面,设定药物熏蒸、坐浴温度及时间,使得治疗过程中保持恒温。肛瘘术后中药熏洗温度研究中,大多数文献凭借临床经验为主,熏洗温度在32~46℃。部分研究比较了不同熏洗温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认为温度在36~40℃的坐浴方案可以通过温热放松肛门括约肌,扩张局部毛细血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从而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消除水肿,促进肉芽生长,提高患者舒适度。而就持续时间,以熏蒸持续时间5-10min,坐浴持续时间5~30min为宜。
本研究中,对我院对肛肠科160例进行肛瘘术的患者临床研究,分别采用36℃熏洗15min,40℃熏洗15min,36℃熏洗30min,40℃熏洗30min四种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薰洗治疗,分析不同熏洗时间及温度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由于刚瘘术后患者首次排便后,局部仍处于急性炎症期,适当的温度可减缓毛细血管收缩微循环血流,减轻局部组织内的张力,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更好的直通,防止出血、瘙痒等状况。
根据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表明36℃熏洗15min对于肛瘘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40℃熏洗15min、36℃熏洗30min、40℃熏洗30min三种温度和时间薰洗治疗的疗效。促愈熏洗方在36℃下熏洗15min治疗效果最佳,能有效减少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创面愈合的进程最佳。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也因为智能治疗仪器具有臭氧液冲洗和烘干功能,能有效提高杀菌效果,减少渗液、出血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36℃促愈熏洗方药液15min时具有较高效率,肛瘘术后切口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都得到有效舒缓,患者创面的愈合进程加快。
[关键词]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熏洗时间;熏洗温度;临床症状
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在治疗肛瘘的方法中,中药熏洗疗法得到广泛应用,临床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然而在熏洗过程中,难以保持药液温度处于恒定状态,药物熏蒸接触创面的时间过短,难以达到理想的熏洗成效。研发的新型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能通过设定药物熏蒸、熏洗温度及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效果。2014年11月-2016年3月,我们对在不同熏洗时间及不同温度下,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情况进行比较,取得满意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肛肠科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60例肛瘘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肛周脓肿和肛瘘治疗指南》对肛瘘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70岁间,性别不限,需首次接受肛瘘术治疗。排除标准:伴有结核感染肛瘘、克罗恩氏病、癌性肛瘘、肛周湿疹,以及正在服用对本研究有影响的药物的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40例,伦理委员会一致通过此分组方法。其中,A组:男33例、女7例,年龄(41.8±2.1)岁,病程(3.5±1.4)个月;瘘管(2.6±0.3)cm。B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1.3±2.4)岁,病程(32±1.5)个月;瘘管(25±0.6)cm。C组:男31例、女9例,年龄(42.1±22)岁,病程(3.7±12)个月,瘘管(2.7±0.2)cm。D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2.3±2.4)岁,病程(3.8±1.3)个月,瘘管(2.5±0.5)cm。四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四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后第3天晌午开始使用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进行肛门部位的熏洗治疗。我科省级名中医临床使用的多年经验方“促愈熏洗方”作为熏洗药物,由苦参10g、五倍子15g、地肤子9g、蒲公英30g、蛇床子15g组成,加水1500mL后置入我院专用熬药箱内煎熬成袋装,每袋150mL。具有清热祛湿、消肿镇痛、止血止痒的功效。熏洗治疗时,将药液倒人专用智能熏蒸治疗仪中,由电脑控温,进行雾化熏蒸及冲洗治疗。我科通过长期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肛肠手术术后肛门伤口耐受的温度范围,选取适宜的熏洗温度和熏洗时间。该项研究中将我院1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进行对比研究。A组:熏洗温度36℃,熏洗时间15min;B组:熏洗温度40℃,熏洗时间15min;C组:熏洗温度36%,熏洗时间30min;D组:熏洗温度40%,熏洗时间30min。另外,每组患者应注意:(1)肛门及周圍区域保持清洁。(2)排便应养成定时的习惯,排便时间不宜过长或排便时间不规律。(3)肛门局部不宜受到刺激,尽量穿宽松的裤子和面料轻柔的内裤。(4)不宜长时间保持坐、立或蹲等姿势,尽可能选用柔软的坐垫。(5)防止过于疲惫,进行适宜锻炼即可。
1.3观察指标
根据《中医肛肠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肛瘘症状疗效评定标准,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第3、6、9、12天疼痛、水肿、出血、瘙痒,按4级评分法对患者术后进行积分评价。疼痛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疼痛,1分表示轻微疼痛,2分表示疼痛较重,3分表示疼痛难以忍受;水肿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水肿,1分表示组织微起,2分表示组织隆起,皮肤纹理模糊,3分表示明显水肿,皮肤纹理消失;出血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出血,1分表示轻微渗血,2分表示滴血,3分表示血喷出;瘙痒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瘙痒,1分表示轻微瘙痒,2分表示重度瘙痒,3分表示重度瘙痒;发热评分为0~3分,0分表示无发热,1分表示低热(37.1~38℃),2分表示中等发热(38.1~39℃),3分表示高热(39.1℃以上)。
于熏洗治疗后的第3、6、9、12天,对160例患者的疼痛、水肿、出血、瘙痒等进行观察评分。改善率=(用药前总积分-用药后总积分)÷用药前总积分×100%。评价标准:显效:改善率≥60%;有效:30%≤改善率<60%;无效:改善率<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四组样本间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的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相关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四组疼痛积分比较
第3、6、9天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75),第12天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和9天,A组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術后四组水肿积分比较
第3.6天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12天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6天,A组的水肿积分明显低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术后四组出血积分比较
第3、6、9天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天四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术后四组发热情况比较
四组术后均无发热情况发生。
2.5四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肛瘘术后常出现疼痛、肛缘水肿、渗液、排尿障碍等症状,患者术后生活受到较大的干扰。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变强,在进行肛肠科常规术后,易出现组织水肿情况较甚,疼痛感难以忍受,创面愈合的时间延长。中医认为由于湿热下注,经络阻滞易致在肛瘘术后多发并发症,临床上常运用中药熏洗坐浴疗法,可以清热利湿,疏通气血,散瘀化滞,消肿止痛。坐浴的温度能使血管局部受热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的畅通,组织充血水肿得以消肿,痛觉神经也较之以往兴奋程度减轻,肛门处肌肉和韧带的紧度得以缓解,因此疼痛得到减轻,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尽管传统中药盆中熏洗疗法对肛瘘术后切口的愈合有一定疗效,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熏洗过程中,由于药液温度随着时间不断降低,药物熏蒸接触创面的时间过短,熏洗效果难以达到满意程度。另外,患者创面的持续疼痛,不适宜的熏洗坐姿都会一定程度加重患者的疼痛感。为了提高熏洗液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使用智能药液熏洗治疗仪,通过仪器的超声雾化系统将药液进行雾化并作用于创面,设定药物熏蒸、坐浴温度及时间,使得治疗过程中保持恒温。肛瘘术后中药熏洗温度研究中,大多数文献凭借临床经验为主,熏洗温度在32~46℃。部分研究比较了不同熏洗温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认为温度在36~40℃的坐浴方案可以通过温热放松肛门括约肌,扩张局部毛细血管,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从而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消除水肿,促进肉芽生长,提高患者舒适度。而就持续时间,以熏蒸持续时间5-10min,坐浴持续时间5~30min为宜。
本研究中,对我院对肛肠科160例进行肛瘘术的患者临床研究,分别采用36℃熏洗15min,40℃熏洗15min,36℃熏洗30min,40℃熏洗30min四种不同温度和时间进行薰洗治疗,分析不同熏洗时间及温度对肛瘘术后患者的影响。由于刚瘘术后患者首次排便后,局部仍处于急性炎症期,适当的温度可减缓毛细血管收缩微循环血流,减轻局部组织内的张力,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从而更好的直通,防止出血、瘙痒等状况。
根据研究结果的数据分析表明36℃熏洗15min对于肛瘘术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40℃熏洗15min、36℃熏洗30min、40℃熏洗30min三种温度和时间薰洗治疗的疗效。促愈熏洗方在36℃下熏洗15min治疗效果最佳,能有效减少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创面愈合的进程最佳。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也因为智能治疗仪器具有臭氧液冲洗和烘干功能,能有效提高杀菌效果,减少渗液、出血等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36℃促愈熏洗方药液15min时具有较高效率,肛瘘术后切口疼痛、水肿、出血等症状都得到有效舒缓,患者创面的愈合进程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