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本文对课程设置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以就业为导向,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课程体系的模块化。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课程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4-0055-03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科、高职、中职学校都设置了学前教育专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幼儿教师必备的弹、跳、唱、画、说、写、做等技能的专门人才。但近几年来,通过对中职学前教育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整体水平有所降低,如学生专业技能较差,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无法很快适应岗位需求。究其原因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职业定位不准确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从事幼儿教育一线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中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其就业岗位是幼儿园一线教师,并适当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的情况。有的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了知识的掌握,但对技能没有作出应有的要求,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有的重技能轻理论,虽对专业技能课作出明确的安排,但专业理论课只开设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三门课,公共文化课却一律不开。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全面,岗位适应能力较弱,导致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下降。
  2.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四大板块,各板块的课时比例,要开设哪些课程,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各门课程的总课时数,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这些都是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的问题。但有些学校未经严格科学的论证,就匆忙制订课程体系,导致课程体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例如,在课程设置的先后顺序上,有些学校没有清晰的理解,对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顺序考虑不周,出现了新生开设许多专业课,而上专业课所必需的基础课却在高年级开设,使许多学生学习起来很困难,无法真正掌握专业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基础课,学生缺乏兴趣,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当混乱。有些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有同步进行,实践教学不是用来验证理论知识,而是另搞一套,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凡此种种,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地获得就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3.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幼教事业迅速发展,教育改革成果突出,主要反映在幼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师的素质方面。但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滞后于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如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仍停留在过去幼儿园的分科教学阶段,许多教材理论陈旧,脱离现阶段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有的学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如美术课很少训练儿童画,却大量训练素描、色彩。许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设置课程时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理论基础,不利于学生职业角色的转换。例如,针对0~3岁婴儿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急需大量的早教人员。但由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前瞻性,导致学生毕业后,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转岗培训,才能真正从事早教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1.领导观念原因
  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由教务科长直接制定,对于教务科长不熟悉的专业,只能照搬兄弟学校的课程设置。有的领导自身没有系统的学前教育知识,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不甚了解,想当然地制订教学计划。有的领导好大喜功,一味追求表面光彩,没有对本地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深度调查和科学论证,而是跟着感觉走,跟社会热点走,削弱学生岗位和发展需要的基础课程。
  2.师资队伍原因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存在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双师型教师少等问题。如有些专业基础课由本校其他专业教师承担,由于他们缺乏相关的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不了解当前幼儿教育工作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在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时,往往会出现要求过高或过低,甚至脱节现象。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最后,有些学校最初可能有一份合理的教学计划,但由于师资原因,在实施过程不得不调整教学计划,取消师资缺乏的课程,改上师资充裕的课程,这种“因人设课”导致学生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3.教学设施设备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要开设很多校内实训项目,使用的实训室包括:音乐室、琴房、画室、舞蹈室、形体训练室、手工实训室、语音室、微格室、电脑机房等,多数实训室为学前教育专业专用,不能与中职学校其它专业共用。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校内实训室种类、数量偏少,设备落后,急需升级换代。这直接影响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各门课程只好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只能草草过场。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1.转变观念,明确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应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适应市场需求,想企业之所想,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主动与企业沟通和合作,由校内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代表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能够与市场需求良好对接。以能力为本位就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教学计划要包括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不仅要“必需、够用、实用”,还要重视其前瞻性。使学生毕业后不仅适应当前的岗位需要,还能适应该岗位的未来发展。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适应目前 3~6岁幼儿教育的需要,在条件变化时,通过自学或者短期培训,就能够适应 0~3 岁婴儿教育的需要。   2.加强师资和实训基地建设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首先,定期派专业教师到幼儿教育一线岗位锻炼,了解当前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把专业教师培养成为“双师型”教师。其次,根据现有课程的教学需要,安排基础课教师在本校听专业课,逐步转型为专业课教师。最后,从兄弟学校和有关单位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向社会招聘和引进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人员到校任教,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实训基地建设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以就业需求为依据,体现专业特色和水平,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第一,学校要坚持“自力更生、争取支持”的原则,加强资金的筹措力度,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建设和改建专业实训室,添置和更换各种仪器、设备,并要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第二,学校和专业要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从众多幼儿园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提前感受幼儿园的工作氛围,缩短上岗适应期。
  3.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革
  现行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分科设置,这种单一的课程模式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实际工作差距较大。因此,笔者在分析就业岗业特点的基础上,将课程体系按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分成岗位基础、岗位知识、岗位技能三大课程模块。根据不同的就业方向,各课程模块都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更大,一方面保证学有余力的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提升机会,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课程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选修其它课程,获得足够的学分,顺序完成学业。使教学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更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就获得一项职业岗位能力。
  岗位基础模块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政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体育、教师职业礼仪等课程,这些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质,以便在担任幼儿教师以后,能对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有关自然、社会现象做出适当的、科学的解释。
  岗位知识模块是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培训的一类课程。主要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幼儿文学、幼儿英语、幼儿园管理、音乐基础、美术基础、幼儿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应用性特征,专业基础课作为专业课的基础,其门数、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苛求理论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理论的应用性,以实现能力培养目标。学生只有在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岗位技能类课程的一些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岗位技能模块是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设置的一类课程,,凸显其综合性和实践性。主要包括保育技能模块(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生活安排、幼儿营养)、教学技能模块(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实施、活动评价)、舞蹈技能模块(舞蹈表演、幼儿舞蹈编排)、美术技能模块(儿童画创作、手工教学、教玩具制作、环境创设)、音乐技能模块(钢琴弹奏、声乐演唱、儿歌伴奏)、语言技能模块(普通话、幼儿教师口语、故事表演、儿童文学创编)等,此外,前五学期都要预留一周用于各种校外实习(幼儿园认识见习、保育岗位实习、教育实习),最后一学期为顶岗实习。通过不同的模块训练,使学生系统的、全面掌握幼儿园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四、结语
  随着社会对幼教和早教事业的重视,学前教育人才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改革,对于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鄂秦泰.关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6):142-143.
  [2]山显斌.浅析幼儿园教改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144-147.
  [3]田晓莅.关于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0(6):170-171.
  [4]张承宇.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思考—基于内江师范学院现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5):118-120.
  责任编辑 朱守锂
其他文献
中国、日本和印度在湄公河次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有不同的侧重点:中国重视南北铁路网建设,希望借此促进中国西南地区与湄公河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日本注重次区域工业布局,对基础
从2011年1月1日起,山东省将实行被征收土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多项“土地新政”,让“失地农民”享有“长期福利”,最大限度地保护他们的利益。  山东省前不久出台的《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规定,被征收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由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政府出资部分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单独选址项目的政府出资部分,由用地单位承担。  政府出资部分原则上不低于社会保障费用总额的30%,
摘 要:以“学生问、学生答、学生改”为基本理念的“让学生当老师”教学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和批改作业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对这种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让学生当老师;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得好”而不是教师“讲得好”。教师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传授思想和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中职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呢?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079-0
近年来,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市场的号召下,在政策的指引下,纷纷开设了软件及应用专业。那么已经开设了十几年的专业该怎么改造来追随市场,保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呢?该文作者结合所在珠
去年有一件感动英国的事情,一个手机推销员唱了一首《今夜无人入眠》,结果不仅让自己一炮而红,而且还让全世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人们无法入眠,他感动了全世界。这是一个从来都存
ASP动态网页制作是计算机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是由多门基础学科组成的。因此,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中,它是一门相对难“啃”的课程。  一、ASP动态网站制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理论基础差,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感到乏味等问题。另外,ASP动态网页制作的理论内容抽象、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内
近年来 , 农副产品市场越来越活跃 , 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已成必然 . 但许多农民对农副产品购销合同往往了解不详 , 在签订合同时 , 容易上当受骗 , 造成损失 . 为了帮助大
期刊
编辑同志:2006年,我们村十几户村民将部分土地出租给张某从事蔬菜生产,租期10年。没想到张某种了4年后,又以比付给我们的租金更高的价格将土地转租给了外来种菜的农民。
摘要: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是我国创业教育体系中亟待提高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探究中职课堂教学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并提出了六个融入途径、六个教学组织要点和三条注意事项,从而为中职创业技能培养提供一种有效的、崭新的融合思路。  关键词:中职;创业教育;创业技能;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0-00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