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术文化传播的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传统文化的“国粹”,武术文化的传播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反哺意义。时至今日,武术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实用的健身、防身价值日渐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但由于武术自身以及其他一些客观原因,武术文化的传播还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解决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局限性,探索武术文化传播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使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少走弯路,加快武术迈向世界的步伐。
  一、影响武术文化传播的障碍
  武术既是一种技术,又是一种社会文化,其传播发展和其他文化一样必不可免要受思想、语言、风俗习惯、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
  (一)思想意识障碍
  受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武术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门户之见、宗派主义现象。这是中国封建家庭制度的产物,其优点是适合农耕社会家族血缘关系的世代延续。其不利的一面是保守落后,自闭门户,忌讳对武术的改革、创新,反对武术各门派之间的相互吸收和交流。使得各门派在各自狭小的范围内生存发展,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今天尽管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们的思想进步、开放,但这种狭隘的思想意识在一定范围内仍保持着相当旺盛的生命力。保守落后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武术文化的发扬光大。
  (二)语言、文字障碍
  语言是文化交流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本土气息。用于表达武术文化的一些特有名词和专业术语,例如,动则法,静则型、意发神传、心动形随、虚领顶劲等,在这方面的表现就尤为突出。这就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在直观理解上造成了障碍。另外,记录武术文化的文本中,文言文篇幅数量众多,而且文言文篇幅往往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传播者没有相当的古汉语功底势必无法领会武术文化的真谛,更不用说将其完全表达出来。因此语言、文字问题必然会成为武术传播的一大障碍。我们在传播武术文化时,既要运用一定专业术语,也要注意力求使用通俗的语言与习武者解释、沟通。尽可能使他们对武术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动作等表面现象上。这便对武术文化传播者自身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熟悉掌握本土武术文化、又要学习掌握外国语言,以便在教学中用通俗易懂、一一相应的语言进行讲解。同时也告诉学习武术文化的人,学好汉语、古汉语是掌握武术文化的前提。
  (三)风俗习惯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一定社会中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规范。它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国家、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因而就难免会有不同的禁忌。同样的文化在一个国家很流行在另一个国家则有可能会被排斥。例如美国文化比较忌讳蝙蝠,英国文化则排斥白象、孔雀、山羊等动物,他们把这些动物当成灾难的象征,而在中國文化中则不存在这些观点,山羊等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同样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龙”在圣经中则被看成罪恶的象征。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武术文化的传播。我们在武术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应首先意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入乡随俗,尽量减少武术中可能使对方产生禁忌的东西以减少误会,提高武术传播的效果。
  (四)兴趣障碍
  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特质因子。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及个性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武术文化的兴趣千差万别。只有当武术的传播内容与大众兴趣一致,符合大众的口味时,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播,因而兴趣客观上制约着武术文化传播的效果。许多人接触武术,并不是对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兴趣,而是偏爱武术的动作套路,健身、防身等价值。为了加快武术文化国际化推广进程,在传播内容、形式上要做到有新意、创意以便激发人们的兴趣,在强调技术性、思想性的同时,不忘武术艺术性、观赏性,以进一步提升武术的魅力。通过一步步的层层引导,才能培养人们对武术文化的兴趣,才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有了兴趣基础,武术文化的传播便会很好的开展开来。
  二、武术文化传播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现代传媒
  现代传媒包括报纸刊物、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电脑软件、光盘、广告设计等。互联网是“第四媒体”,在传播速度、成本、效果上比传统媒介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它可以跨地区、跨国界,是一种覆盖全球的大众传媒,而其中的大众新闻传媒则是传播体育赛事的重要手段。武术文化传播的一个关键之处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介入是竞技体育在20世纪70年代后影响力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传媒不但变革了体育比赛组织和观众观看的方式,还促进了体育项目的快速推广。如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后,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名声大噪。当前我国的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日渐被海内外其他国家和民族所认可,尤其是少林武术的传播更是掀起海外学习中国武术的热潮。武术已经有了一定的海外基础,我们应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结合其他方式,进一步推动武术的国际知名度,这对武术的传播发展无疑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式。
  (二)举办武术比赛
  比赛是推动武术文化传播的一种动力,比赛既能造就武术产业又能在无形中很好的宣传作用。1991年10月,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影响了海内外,对后来武术文化的推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精彩的、有影响的武术比赛,同样也不可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因此我们举办武术比赛时应注意打造、提高武术的品牌知名度。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少林寺在武术界的知名度,通过媒体大加宣传,利用少林文化带动武术的发展。
  (三)加强武术传播者自身素质建设
  武术的原始传播方式为家族式,这种传播方式有着严重的保守倾向。为后来的武术文化传播设定了重重障碍,武术教师一般出自武术世家或受师傅的传授引导,难免会继承传统武术保守封闭的思想,使得武术传播者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加之武术传播者知识储备、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我们应注重加强武术传播者自身素质,定期对武术传播者进行业务培训,以不断提供、输入新鲜血液,摒弃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开阔视野,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使得武术文化的传播能够适应时代的潮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的开展,文化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在全球化时代来临的背景下,文化的交流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每一个民族都要积极参与到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沟通中,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精华,以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武术文化也是如此,在文化交流的大潮中,除了积极参与外,还应充分认识到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并加以克服,同时不断吸取其他民族中有利于促进武术发展的文化成分,使中国武术文化尽早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新世纪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健美操简单易学,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健美操的美学元素构成主要有形体美、动作美、音乐美、运动员的表现力。  一、健美操的美学构成  (一)形体美  形体美包括外形美和体态美,人体是最直接的审美对象。健美操具有强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所以,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使广大小学生健康的成长,是关系民族未来的头等大事。为此,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1]。经过几年来的开展,各地区、各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也可谓是
1.配电自动化简介配电自动化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量和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
伴随着连云港高级中学新校区的搬迁和四星高中现场评估活动的推进,为配合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和“2+1工程”的实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龙头带动学生课后、校外体育锻炼。我校在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首次尝试从高一年级起,实施全员普及推广棒垒球运动,具体内容是软式垒球运动。  一、对我校开展棒垒球运动情况的回顾  我校开展棒垒球运功已经十年有余了,我校棒垒球队即连云港市棒垒球队是连云港市唯一的一支
若干年后,我们也许可以向世界上的各处沙漠空投几十厘米见方的小型太阳能电站,10年之后它们将吞噬所有沙漠。天际的一抹黑色慢慢扩大,好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机械庄稼,由远及近吞
群众体育是整个体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没有群众体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体育素质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讲,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国民身体素质的水平。  一、统筹城乡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指向所在,只有全面发展才能整体、共同发展,只有全面发展才能称为真正的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
一、前言  长期以来,妇女一直是我国群众体育中的弱势群体,虽然学者们对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有关妇女体育的研究还较少,对城镇妇女体育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吉利区虽然是洛阳市经济状况不错的行政区,但在以农村为主的城镇,不管是体育的硬件设施,还是体育活动项目的多样化而言,都明显落后于城市地区。  二、吉利区城镇妇女体育开展概况  (一)城镇概念的界定  城镇是指以非農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2-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休闲体育视域下高校篮球教学改革的问题。文章在简要阐述了休闲体育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要求、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高校篮球教学体育成效的提升三个方面分析了休闲体育与高校篮球教学相结合的意义和价值,并进一步据此提出了将休闲体育与高校篮球教学改革有效
抖空竹运动历史悠久,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笔者总结前人经验,加上本人长期潜心钻研、悉心揣摩,把空竹运动的基本理论概括为以念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结合、招武相连、动静
一、前言  学校武术是武术运动发展的重要载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曾说:“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强国强种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还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促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实施途径[1]。”其中在中学阶段是发展学校武术的关键环节,因为中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可塑性强,对中学生武术兴趣的培养及技术动作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