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诗词翻译赏析教学——以毛泽东诗词为例

来源 :海外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相比一般文学作品的翻译,诗词的翻译难上加难,关于诗词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甚至可译性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论.语料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语料库选取真实的语料素材,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说服力,把语料库方法用于研究翻译和教学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毛泽东诗词广为流传,选取一首有代表性的诗词,并基于毛泽东诗词译本语料库,以诗词翻译赏析为目的,从语言、文化和韵律等方面来进行对比赏析,在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其审美能力.
其他文献
《捉妖记》是一部中美票房差异极大的喜剧,在国内豪取近24亿元票房,但在北美却一败涂地.该文对其原因进行案例研究,邀请中美两名受试者观看《捉妖记》,并且全程录制下两者在观看中的反应.结果显示有两种发笑的情况.1)中国人B发笑,美国人A没有(有22处).2)中国人B和美国人A一起发笑(有16处).没有出现美国人A发笑而中国人B不笑的情况.然后该文用Attardo和Raskin提出的言语幽默的一般理论,从语言、叙述策略、对象、情境、逻辑机制、脚本对立这六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幽默,找出中美观众对幽默认知的异同及其背后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晚年创作的一部代表作品,含有深远寓意.从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以蒂龙的整个家庭为研究对象,进而找出造成家庭悲剧的深层原因.对剧中四个主要人物的研究表明,蒂龙一家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较大,因此自我分化水平较低,由其所引发的慢性焦虑在家庭成员间相互作用于彼此,从而发展为挥之不去的个人生存困境.
作为清代著名诗人的纳兰性德,其著作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柬友》就是其中之一.众多学者利用动态对等理论去研究众多作品,该文拟用此理论去研究英译本中的典故,去探讨理论用于诗词的绝妙之处.
将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是当前商务英语课程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该文以《体验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第三版)》教材为例,探索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商务思政内容,探索篇章中的价值导向,设计合理的思政教学方法和活动,如教师可采用混合式教学、任务型思政教学、案例教学法、以赛促学等方法和手段.
我国“一带一路”目标的提出,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务英语课程由于“交叉型”课程性质,课堂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与难点.例如: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专业性、时效性与实践性要求较高.而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与设置要求.多模态教学模式即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与应用,能较好地结合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有效地支持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实施及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更多的符合社会经济时代发展并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多义词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汉字“青”在不同场景中呈现多样的含义.本文着重分析中文小说《边城》中“青”字的不同蕴含,以金介甫和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两个译本为参照,探讨汉语多义词的英译策略.研究表明,在源语含义确定的情况下,“青”在不同译本中的英文对等翻译相对直观和统一;当中文含义模糊时,英译分歧出现,这种差异以译本形式体现了语言内涵的发展变化.对源语以及源语文化理解深刻才能准确把握翻译策略和词语选择.
《聊斋志异》作为拥有外文翻译语种最多的中华典籍,其英译研究一直都备受学界关注.本文运用描述翻译学的方法,描述并梳理了《聊斋志异》国内、国外英译研究历史,分析研究动态后发现国内研究以英译史综述为主,理论视角较单一,而国外虽英译史悠久,却鲜有英译研究,且研究方法以内省式和诱导式为主.因此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语料库范式下的译者文体研究、青少年读者群的推广以及基于读者接受度的翻译质量提升等后续研究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解构与批判了现代性,主张革除对权威、中心和等级的维护,强调承认差异、尊重他者、担负对他者的绝对责任.为了深刻表现后现代伦理思想,后现代主义作家消除文本的叙述中心,采用多角度观察、多叙述者的叙事手法,揭示后现代社会中伦理关系和道德秩序的变化及其引发的各种问题、导致的不同结果,为后现代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经验和教诲.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艾丽丝·沃克在其小说《紫颜色》中以平行结构、戏谑模仿、种类混杂等手段构成对话式互文叙事,表现和批判了美国社会与非洲大陆充斥的种族、性别的不平等,也宣扬了黑人女性通过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修订版划分了认知过程的六个层级.该文基于该理论,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思路进行全面的梳理,将大学英语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内涵予以挖掘、显化并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改善教学设计,客观评价思政学习效果,探索实践混合式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最终实现在思想、道德、情感、价值等方面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与影响.
课程思政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该文在分析基于美育的“毛泽东诗词英译赏析”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后,运用美育与立德树人的关系理据,探索了基于美育中音美、形美和意美的“毛泽东诗词英译赏析”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供参考方案,也为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赏析提供更多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