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探究学习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vb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学习越来越被师生所喜欢。合作探究学习不仅提升了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参与率,同时还能有效地帮助学习成绩困难的同学,搭建初中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提升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 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新课程改革提倡探究和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指的是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化学教学的基本形式,将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及办法引申到探究教学中,以提升探究教学的效率,从而推动初中学生探究与合作能力的均衡发展。下面就现行九年级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浅谈些点滴体会:
  一、合作探究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初中化学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在培养初中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将初中生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出来,提升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而合作探究是充分建立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合作探究通常是在教师的指引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前提,采用探究与合作方法的一种教学方式。
  1.合作探究学习的进程中,部分学生参与不足
  目前,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进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由于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及情感体验不同,部分学生对小组学习的进程不闻不问,逐渐就养成了事不关己的想法,不能很好地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来。
  2.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过程
  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通常老师过于执着地追求对于问题的答案,往往忽略了学生是怎么获得答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参与的情况以及在解答问题的时候遇上过什么麻烦等问题。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合作探究学习的措施
  1.构建合作小组,建立合作小组管理机制
  合作学习小组必须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小组建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合作学习的效果。构建小组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按照男女均衡、兴趣爱好相近、知识能力均衡和性格互补的原则将邻近座位的4个同学分成一组,做到组与组之间基本平衡。再进行组内成员选举,选出较有威信、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能力较高的同学当小组长,并对各组组长进行理念、组织协调能力的培训。全班各合作小组之间应该具有同质性,为保证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2.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调控性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新课程要求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民主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及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3.探究与兴趣共同存在
  初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来源于对生活中种种化学现象的好奇心,从而将此转变为对化学知识研究的学习动力,正是因为生活中的种种化学现象,致使学生们对于研究化学的兴趣异常浓厚。如在讲人教版第八章《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我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验:把镁条、锌粒、铁丝、铜片分别放稀硫酸和稀盐酸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要求学生把问题找出来,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本人再加以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汇报学习成果后要求学生相互提问以巩固新知识,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检测任务,这使得学生实验既有趣又有所得。
  4.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评价是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评价时要将个人之间的竞争改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 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每次合作学习活动结束都进行评价,但评价结果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纵向比较,不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用这种对集体的评价激励学生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总结
  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是一种全面的教学模式。在落实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时候,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化学教学,要对化学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从而改善化学课堂的教学结构。将虚假及表面性的合作探究教学清除,充分将合作探究教学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去,可以拓展化学教学的空间,提升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从而丰富初中学生的知识,这样才可以将合作探究教学的作用充分發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许改芝 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11)。
  [2]周志英 我们的课堂离学生究竟有多远——从教学中的提问谈起[J].人民教育,2010,(Z2)。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结构转化。这种转化过程要通过教师适时、有效、积极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小组的合作探索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  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从以下两大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期刊
学生学习实践、操作用的工具称为学具。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具的使用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每套学具大致有:20根小棒,20个圆形(或花朵),20个三角形(或正方形),20个动物画片,0~9数字卡片各两张,+、-、×、÷运算符号卡片,符号卡片,还有一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有多种,如模仿式朗读、联想式朗读、想象式阅读、对比式阅读等,要灵活运用。  关键词:指导学生 朗读方法 多种多样 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用于朗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么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  一、模仿式朗读  模仿是一种基
期刊
摘 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高中化学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满足高中学生的升学需求和促进其终身发展。作為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在转变观念、细化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关注细节方面加以重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注重效率、强调教学成效
期刊
摘 要:课堂总结是回顾、总结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也能及时地对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认真而全面的分析、总结,判别优劣,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抓住课堂教学的结尾,能使教材前后连贯,知识环环相扣,并从旧知识引发新知识。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内容的起点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燃烧点。因此课堂总结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总结 技巧
期刊
摘 要: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尊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个体差异,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新课标 学生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江泽民多
期刊
从教十年来,我担任过语文、自然、社会等学科的教学,语文是我的老本行,始终担任着语文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我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经验”不敢谈,现笔录如下,算是个探讨吧。  现在的教学是新课改下的教学,是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那么说现在的语文教学也就不能停留在以前的那种只注重字词学习、课文背诵,而应该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注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
期刊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我认为教师要重视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充分发挥文本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应该用民主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个性自主的有效的快乐语文课堂。以下是我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高效教学的几点尝试:  一、倡导快乐课堂,营造开放型的语文学习环境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
期刊
课堂效益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让最大多数的学生获得最大、最佳的收获,提高课堂效益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和必然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目标模糊,教学随意”、“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学情模糊,缺乏实效”、“活动练习,放任自流”、“节奏松散,效率低下”等等因素制约着课堂效益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呢?  一、更新理念,转换角色  教师更新教学理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是提高课堂效
期刊
课堂是老师和学生的舞台,而要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精彩纷呈的舞台,笔者做了以下尝试,促使语文课激情飞扬,效果不错。  一、多方式训练朗读  语文课堂中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外,我采用了一些颇具特色的新颖的朗读方法。  1.指挥式导读。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仿读。在学生仿读时,教师挥动手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用眼角扫一下教师的手势,像指挥合唱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动态描写处教者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