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rri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学习英语的热潮在我国方兴未艾,但是与之极不相称的是英语教师的年轻化和教学经验的普遍缺乏。据调查,目前在我国在78.29%的高校中,35岁及以下英语教师占60%以上,部分院校占90%,甚至全部;仅25.4%的35岁及以下教师有硕士学位,35岁及以下没有硕士学位者的学校居然占27.08%。高校教师年轻化及低学历化必然造成他们工作经历、进修经历、科研经历的有限性,影响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积极推进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职业成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定义
  
  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含义,有多种论述。总的来说,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即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在认知变化的同时还包括情感、价值、需要等多方面变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包括专业精神、专业道德、专业智能、专业自主和专业组织等方面,其能力包括教师通用能力、专门学科能力、专业行动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
  
  三、构建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针对我国高校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我们提出“学习、交流、反馈、培训”的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一)学习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研究的场所,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成熟的基地。英语教师应通过工作与学习的整合,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不断研究和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英语教师应高度重视英美文化的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才能保障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真实、地道的英语;同时,英语教师应注重网络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方法与特点。实践证明,不断学习是英语教师逐步走向成熟,提高专业水平的基本途径。
  (二)交流
  研究表明,教师在开展专业研究时往往缺乏研究规范、研究技能等方面的必要训练和足够的理论准备。同时,一般教师对教育科学理论的语言不是很熟悉,这就对教师深入分析问题、准确表述观点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单个教师受认识水平与价值观念等的局限,对教育实践的理解水平也有限,故其研究在开始时一般较难取得成功。因此,我们提出以教研组为主体的教师交流平台,使教研组成为教师经常性活动的专业生活小区,教师在这里交往、备课、批改作业、讨论问题、交流思想。教研组体现着教师们直接的人际关系,也是教师专业活动中的微观心理环境,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心境。教研组的集体修养水平构成了内在的关系状况和心理氛围,为教师的心理成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反馈
  教师必须随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反馈,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能力及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以BBS为交流平台的教学反馈机制。学生可随时就英语教学问题发表意见,教师根据意见做出相关调整。同时建立校、院、教研组三级听课制度,聘请专家及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诊断性听课,并把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定期的测验及考试也是学生反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培训
  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体系,只有分阶段、分层次地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多元化培训,才能达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的。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培训策略:
  1. 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培训
  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它是一名教师取得成功教学的重要保障。我们把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及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学校可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媒体为教师提供培训课程,或请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或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然后回校举办专题讲座。
  2. 教师学科知识培训。
  教师的学科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教师必须掌握一定量的学科知识,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我们鼓励教师通过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利用外籍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项能力的培养,选派人员进行课程培训。通过这些方式达到提高专业能力的目的。
  3. 教师实践知识培训
  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指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不同于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它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在这些情境中,教师所采用的知识来自个人的教学实践,具有明显的经验性。因此,我们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导师负责对青年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加快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小结
  
  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与交流、实践与创新、培训与提高的过程。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促进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它关系到英语课程改革和顺利进行。因此,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造就一支精于高水平的英语教师队伍。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青少年成长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全方位地接受着各种不同的信息,同时物质文明的发展对现代人的审美情操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就成为当前美术教学必须具备的设计思路。在美术教学中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和个性感受自由的培养。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化    长期
期刊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成为当前每一位教师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许多孩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他们的天分不够,而是学校教育无法适应他们的聪明类型和学习方式。通过实习,我深刻地体会到:现在老师所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缺乏灵活性的。通过细心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现象:上课铃声已经响过很久了,却看到有两个孩子依然站在教室门口。课后,我便前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阅读能力的形成,主要靠学生大量阅读作品,其根本途径就是引导学生多读、熟读、背诵优秀篇章。所以抓好低年级学生的早期阅读对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在此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做法。    一、培养阅读兴趣要从家长抓起    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看课外读物,目的有两个:一是加大学生的识字量;二是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经过一阶段
期刊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科学的教学目标,对汉语拼音教学作了新的定位。因此,我们必须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略,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己识字的能力,还识字教学于精彩。    一、遵循儿童的识字规律    识字教学初始阶段的对象是6~8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字型的认识过程是:先整体后局部,先轮廓后内
期刊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被奉为中华民族做人之根本。那么,什么是诚信呢?诚信即“诚实守信”,所谓诚实,即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会歪曲、更改事实,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辞恳切、处事实在;所谓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诚信比世界上任何其他东西都重要。”然而近年来,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把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原则的和谐文化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学校道德建设历来是社会文明的窗口,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路径。自然地,以优化社会道德和个体美德为己任的学校道德教育,就成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如此重大的历史际遇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学校道德教育能够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挥什
期刊
一、课前激趣喜欢识字    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制作新课卡片,利用声音、图象、动作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让学生对所识生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例如教学与水果有关的生字时,我让学生将水果带到课堂上,并给水果贴上标签,通过看看、摸摸、读读、认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认字记字,教学效果很好。    二、课中遵循规律识字    每节课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并在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再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
期刊
传统的评价只注重课程实施后对课程计划、学习状况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一般重结果轻过程。从这样的评价中仅可了解到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和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不能使师生自主调节教学过程,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经历,较为被动。而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实现自身价值。这些唯有通过数学学习过程才能实现,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把教师、
期刊
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绝不应是单纯的“管制”与“约束”,而应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对学生多一些“理”,多一些柔性的人文关怀;少一些“管”,少一些冰冷的机械管束。任何一个班级都需要一些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大家的行为,但“管”要在“理”的基础上进行,要体现“理”的引领、感染、熏陶等导向作用。  “管制”“约束”的行为大多具有外显的特征。一个班级在学生的出勤、卫生、作业、言行等方面可以做出明确的要求和严格的规定,但
期刊
待进生,顾名思义,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某些思想、行为或学习相对落后、期待进步的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一个班级中出现待进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作为教师对这种现象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待进生对班级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一些办学质量比较好的学校,在整体管理上不存在大的问题,这些学生的个别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待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是对教师责任心的一种考验,也是对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的一种检验。待进生工作的好与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