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录像局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88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并不缺少艺术展示的场所,从美术馆、艺术中心到画廊,但缺乏的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是方方面面的,包括好的工作方式,持续和专业的态度和研究资源的积累等等。录像局的初衷,并不是要用一项新的工作来对所有这些问题做反射性的回应,但是我们开始做录像局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些现有的问题,所以希望我们能够实施一个与之不同的模式。
  这个模式,首先是缩小工作范围,我们不想做十件事情,只想做一件事情,也就是说录像局的工作任务是很单一的。但是在做这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因为需要让这件事情更加准确、全面,一件事情其实很快就延伸出一百件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工作的速度并不快:用一个月的时间整理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和个人资料,两个月做一次活动和艺术家讲座。北京和广州的录像局共同进行整理工作,每两月一次的档案开幕也设在两个城市的同一天进行。
  然后就是建立一种可以持续的制度,有严格遵循的规律对于机构来说很重要,而且这种规律的执行,是可以检验出一个机构的性格和身份的。录像局和每一位收录的艺术家或者和他们的代理画廊,就每一个作品签订一份合同。这就像房东给住户写的合同,但不同的是,租房协议或许90%的文字都会是关于住户不能做什么的,而我们的合同大部分的文字都是关于录像局不能做什么的,也就是严格的使用被归档资料的准则。
  录像局收录的方式是把艺术家的整套作品都归档,这样做的原因首先是回避策展人式的对作品筛选,而且完整的作品收录能够对研究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提供更充分的资料。我们按照我们设定的信息框架来把每一个作品归档、入表格、把录像做成出版物一般的DVD实体。在我们整理的信息里,观众可以看到录像作品完整的视频,如果是多频装置录像可以看到作品的现场记录和各个频道的视频;还可以从我们整理的文本、图片中了解到这个作品基本的创作信息,像年代、录像的格式、布展要求、草图、作品陈述、作品曾经参加过什么展览……录像局里没有奇观式展示,每一次档案开幕的基本陈列是不变的:一个大投影、供公众使用的几台电视机、摆放文档资料的大桌、放DVD的书架。但是像我之前所说的,录像局的开始并不是要开设一个项目去回应我们所了解的现有艺术系统的问题,真正让我们开展工作的动机还是更加自私的个人兴趣,也就是说除了工作的方式之外,工作中的内容也能让我们得到个人的满足感。录像局的三位创始人陈侗、朱加和我都在从事和录像有关的艺术创作。而当中陈侗更是有最早在中国开始做非盈利机构的经验。或许从外部看来,这种依靠个人投入、个人理想主义而开始的空间会很难持续,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样恰恰具备了可持续性最好的条件,因为它不受商业和官僚系统的影响。而且你在录像局看到的物理空间和器材都不是最本质的,最本质的是录像局所建立的工作方式。当然艺术工作和实践永远都是在不确定之中行进,但可以确定的就是录像局的这种档案收集的图书馆式的工作性质,必须在漫长的时间积累当中才能体现出价值,这一点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对于未来的工作,我认为最大的难度在于,在慢慢建立了庞大的资料库之后,怎么鼓励大家对它们的使用,这里包括普遍人群和特定艺术圈人群。似乎在国内人们很少有使用图书馆的习惯,大部分能去社区公共图书馆里面坐上一整天的人可能是为了打发时间的老年人。这当中自然有科技的原因,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被消费,还有图书馆资源贫乏的原因,可是当中也包含了大众消极的姿态,主动查找资料、主动获取知识的人群很少。当然“录像艺术”对于大众来说并不是需要被普及的领域,我也从不期望录像局会像三里屯的盗版DVD店那样热闹,这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能来查阅资料。因为我想国内还没有哪个院校有那么系统的关于录像艺术的整理。在最近的几次录像局里的活动,我很高兴从观众中慢慢看到一些变化,来档案开幕的观众已经开始习惯了录像局不变的展示方式,所以能够把注意力从展示转移到实际的档案内容上面,开幕上有了更多的主动播放和翻阅。对于艺术圈的人群,今后除了在日常使用之外,我们还希望能够设立一些鼓励研究工作的机制,比如对从事研究录像艺术的工作者提供帮助,设立研究和论文基金等等。
其他文献
ARTTIME:好像布努埃尔在访谈中说“没有记忆的生活不算生活”,你怎么看记忆?  闫:所有记忆都是经历,包括间接经历,经历就是生活。  ARTTIME:什么是间接经历?  闫:指的是除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外,你所知道的人类共有的经历。  ARTTIME:你是怎么获得人类共有的经历的?  闫:我觉得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人类的历史。留心接触的每一个人,他们都会给你提示各种各样的人生,还有一些别的方式,比如
期刊
ARTTIME:录像局的缘起和初衷是怎样的?为什么想到做这样一个非盈利机构?  陈:两年前或者三年前,朱加用他的作品和今日美术馆交换了一个地下室空间,一开始朱加就想做成一个公共空间,并约了好些朋友谈过,后来也做了一个展览。但是,要维持一个空间,特别是在北京这种不缺空间的地方,不光有经费问题,还要考虑有什么可以持续做下去的项目。我和朱加同时想到了做影像档案,很快又集中到只是做录像。当时我们并没有怎么
期刊
今天,置身于一个价值资源多向流动的物化世界,艺术家不断被要求提供新的视觉和观念消费品。在普遍标准和个体取向的双重作用力下,艺术的表达难免在内外矛盾和类型化的现实困境中不断流失其原有的自由、独立性。其实,这也无关于经文本加工后所谓的妥协或对抗,多数情况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自我判断和选择。在体制内和体制外、策略和反策略、迎合市场和放弃市场……层层夹缝中,或许所有案内人唯一知晓的只是——没有一条道路是百分
期刊
与焦距无关,与眼镜无关,与倒像无关,与路标无关,与父亲有关.与母亲无关,与未来有关,与沟通有关,与误解有关.与节日有关,与木头无关.与期望无关。与失望有关,与抽象无关,与等高线有关,与爱好无关,与境界无关.与信仰有关,与洗脑有关,与民间艺术无关.与美无关,与创意无关,与空想无关.与冲突无关,与纺织无关,与辩护无关,与时代有关。与开会有关。与歪曲有关,与源头有关,与技术有关,与根有关.与时代无关,与
期刊
相对于1990年代,中国在近十年,支撑艺术实践的系统逐渐建立,’85新潮所引发的变化也被这个系统稳固下来。这其中的因果关系,仅仅在不足30年的距离上要表述清楚似乎还不切实际。尽管’85新潮似乎是在复制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但背后的逻辑更多是重新确立艺术家和艺术的自主性。经典情况往往是作品尽管看起来是现代主义的,但它的上下文却不在典型的现代主义情境中。作品所持立场如果有一个对应物的话,显然是国家艺术体
期刊
胡昀作为艺术家,希望通过其创作的呈现,激发观众的自我解读,并有意识地对这种解读给予一定的引导。对胡昀而言,创作本身与其呈现是不可分割的,在作品被构想的过程中,其呈现方式亦随之生长。而展览的落成,并非创作的终结,而是艺术家近阶段创作挣扎的诚实展现;这种挣扎,是艺术家怀疑的过程,怀疑才会导向新的问题。虽然艺术创作内容上很难有可称之为全新的、史无前例的创造,且展览形式无论如何在细节上推陈出新却毕竟脱离不
期刊
相比那些专注宏大叙事,乐于为人说教的作品而言,杨冬雪的艺术无意批判什么,抑或揭示什么,而是紧紧抓住个人生活体验的瞬间和感悟,去描绘,去书写,是一种个人纪录和微观叙事。而个人情感和个体叙事又总是和现实有着扯不清的关联,杨冬雪的艺术就是以个体生活和生命体验为基点对现实的一种聚焦和短镜头特写。  在形式上,这次展览的很多作品以小孩的玩具为原型进行放大,放大后的积木成为大人的玩偶,但在形式和体量上却难以真
期刊
在法国理论家雅克·朗西埃的当代艺术和美学批评中,“关系艺术”(Relational Art)和“关系美学”(Relational Aesthetics)是出现频度颇高的两个词汇,不过,基本上是以贬义的面貌出现的。也许可以说,朗西埃在当代艺术批评场域决定性的闪亮登场,就是以他对“关系艺术/关系美学”的重炮猛轰为主要标志的。应叹运蹇命乖、生不逢时,曾经甚嚣尘上、应者云集的“关系美学/关系艺术”与利奥塔
期刊
当提及“续集”、“续篇”(sequel)的概念,人们很快便会联想到电影、电视剧集的续篇,或者有时也会涉及文学和音乐领域等。而在视觉艺术领域,艺术家也会对某件艺术作品进行再阐释,这种阐释往往被归类于挪用的概念中。当展览策划开始不断注入创造力的元素,许多策展人开始把展览本身作为一种媒介来进行工作。晏思霍夫曼(Jens Hoffmann)当然是这类策展人中的代表人物,而“续篇”的概念也被他采纳,作为展览
期刊
2月底,当代艺术策展人鲍栋与崔灿灿卷入了一场“约架”事件,而导致这场风波的绝不仅仅是个人性格与学术观点,更重要的是当代艺术中伦理空间的崩溃。  事情从单纯观点冲突变成“约架”的转折点很明显,崔灿灿化名写了文章《无害的新贵——平庸的大多数》批评了展览“ON!OFF”,而作为策展人,在该文发表后鲍栋的回应与文章中任何论点都无关,而是直接在微博对作者进行人身攻击;在此之后,两人便按部就班地从骂街向“约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