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

来源 :国际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ren_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GV是近两年发现的新型肝炎病毒,引起非A-非E型肝炎,本文就其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予以综述。

其他文献
根据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性质和特点,将趋化因子分为CXC、CC、C和CX3C四类。MIP-1α、MIP-1β和RANTES等CC趋化因子具有抗HIV作用。HIV分别以CXCR4、CCR5作为第二受体感染T细胞与单核-巨细胞。CCR5基因突变有8种,以CCR5△32为主。CCR5基因突变导致对HIV感染的敏感性下降,由HIV感染向AIDS演进速度放慢以及AIDS患者生存期延长等。不同人群中CCR5基因突
期刊
期刊
TT病毒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单链DNA病毒,与血清ALT升高关系密切,可能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原之一。本文就TT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流行病学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期刊
HRSV G蛋白是性质独特的、高度变异性粘附蛋白,在诱导保护性免疫和致病机制方面起重要作用。HRSV感染严重程度可能与G蛋白有关。探讨G蛋白的免疫致病机理将有助于掌握HRSV的致病机制,了解清除HRSV和其它病毒的可能机制。
期刊
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抗乙肝病毒效应,其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DNA聚合酶活性;拉米夫定治疗使HBV DNA复制明显受抑制,伴随组织学改善,100mg/日可能是最佳的治疗剂量,停药后复发率与疗程有关;拉米夫定抗HBV治疗较安全,不良反应轻微;DNA聚合酶YMDD变异可能导致抗拉米夫定病毒株的产生;低病毒水平、高转氨酶水平是拉米夫定治疗有效的指标。
期刊
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来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以生物学特性、分子生物学特性及诊断方面概述了近年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肾综合症出血热(HFRS)的基本病变为血管内皮细胞(EC)的损伤,EC在HFRS病毒感染后形态结构、代谢功能的改变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HFRS病毒与EC的相互作用的特点。
期刊
自1988年Okamoto初步建立了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A~D分型标准后,目前HBV DNA基因型已分为A~F六型。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型方法及其临床和分子流行病学意义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期刊
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的发生除因病毒复制过程中的自然变异外,宿主的体液和细胞免疫的选择作用、病毒基因组二级结构中碱基的位置效应和抗病毒药物的选择作用可能是引起HBV变异的主要机制。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