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数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er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关键词:实践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 创设生活情境 组织动手操作
  
  “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设的一个领域,它以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意识。组织好实践活动,不仅能巩固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与分享,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态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数学现实就是与他们直接相关的曾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与物。在一定意义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对于他们也并不全是“新知识”,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将其与有关的数学经验总结提升,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建构起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如: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时先通过观察购物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购物的经历;然后模拟购物活动,到购物的情境中进行付币、取币、找币等多种练习;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购物实践。这样的教学联系学生生活,既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又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组织动手操作,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师要充分给与学生动手操作的时空条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如此,动手操作是他们思维的源泉与起点,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体验,能直观形象地感受到知识产生的过程,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表象,进而理解并掌握知识。动手操作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发展思维的有效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为学生充分展示个体提供了一个舞台,是深受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它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例如:教学《认识线段》一课,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把课前带来的毛线随意放在桌上,让学生说一说它是什么样的?学生看着台上的毛线说:毛线是弯曲的。我又问学生你能想办法将它变直吗?学生抓住毛线的两端,将毛线拉直呈现给大家看。 我告诉学生将毛线拉直,就成了一条线段。这样学生通过拉一拉的操作,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感受线段的特征。然后通过找一找物体的边、折纸、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等活动,进一步形成线段的表象。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操作中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三、引导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数学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想方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为,它可以让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自主探索、大胆地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问题和规律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究者,以满足自我的需要,产生激励、推动自己学习数学的内驱力,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从而达到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目的。
  总之,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生活化。只要我们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其他文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那么,在初中
小班幼儿都是刚刚离开家,走入班级这个小团体的。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别人相处也不知道来幼儿园是干什么的,同时也由于年龄比较小,对于什么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教师这时让幼儿减少分离焦慮,适应幼儿园生活,使幼儿认识自我、养成好习惯。在日常教学中幼儿一开始以 “认识自我”为目的设计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来创设班级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一走进教室就耳濡目染得感知知识等来激发小班幼儿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兴趣特别是
做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最常见、最为广大班主任普遍运用的方法,就是“谈话法”。那么,班主任在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与学生沟通情感,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达到理想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呢?我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有如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要有准备地谈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不要随心所欲,信口开河,要在谈话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胸中有数”。谈心要知心,而心总是可知的。如,有一个班我刚接不
【摘要】充分的尊重和了解学生,挖掘知识内涵,发挥学科特色,巧妙引导、灵活调控课堂,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调高课堂效率,构建有效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有效课堂创设情境课堂互动氛围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化学课程”。[1]课堂是学生培养能力和获取知识的成长摇篮,如何构建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化学课堂教学
【摘要】作文是考生取胜的重要因素,所以能写出好作文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优美的文章能打动改卷老师的心,而好文章就离不开描写,细致入微的描写更能使读者如见其形,如l临其境,可以做到更具体、生动、鲜明,增强艺术形象的可感性。  【关键词】描写 生动 具体 形象    无论是高考作文还是平时写作,或者是课内外阅读,多知道一点景物描写的技巧是相当必要的。而且现代作文教学提倡自由、开放、有活力、个性
摘要:根据新课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初中美术教学要培养学生观察和欣赏美的能力。初中素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审美以及表现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素描基础知识和方法,可以让学生对物象的感受更加客观、真实。本文结合本人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和经验,谈谈初中美术素描教学的问题。  关键词:素描 教学 整体 观察 表现 真实素描训练    素描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
摘 要:随着教育新体制的改革,师生角色以及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何使学生在合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方法,已成为人们备受瞩目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浅谈。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学习组模式;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合作学习模式已在多个课程、多个层次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1][2]。对
目前,职业中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受到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使职业中学教育逐步向普通高中教育靠拢,出现了办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习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的现象,忽视了职业中学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把职业中学与普通高中放在了同一个平台,盲目追求升学率,致使厌学、逃学、流失等现象频频发生。因此,办出职业中学的特色,走出职业中学的“路”,是当前职业中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下面就本人在职中从事语文
【摘要】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拓展语文课堂的内延;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辅助作文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应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
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我们上高中音乐欣赏指明了力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丽首先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  我在上高中音乐欣赏课时,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教材,围绕教学目的,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同学们的鉴赏能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