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中,学生频繁找各种病由请假回家的现象比较普遍。作为班主任,一定要考虑学生是不是遇到了“校园软暴力”。如果只是简单地认为学生是体弱多病,或者厌学逃学,那就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孙菲是从几十里外的学校转入我校的。初来时,她活泼好动、心地善良、学习认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上,孙菲更是出尽了风头,在100米、200米短跑项目中都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可是好景不长,孙菲却莫名其妙地“生病”了,一到放学时间,她就找班主任请病假回家。开始时,年轻的班主任真的以为她病了,也就不假思索地准假。时间长了,老师发现孙菲在校一直情绪低沉,无心学习,就赶紧联系家长沟通情况。于是,家长带领孙菲到城里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病情,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很健康,这让家长很困惑。等孙菲再次请假的时候,班主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并批评她不安心学习,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孙菲站在办公室里哭起来,这让班主任更加生气,把她晾在一边干脆不管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意识到孩子可能遇到了“软暴力”。根据孙菲入校时的良好表现,她遇到的“软暴力”不会是来自老师,很可能是在同学中受到了排挤或欺辱。
于是我主动跟孙菲进行了交流。“孙菲,你是不是被什么人欺负了呀?”我开门见山地问。“没有,真的没有。”孙菲的眼里带着一丝犹豫。“是你不敢告诉老师真相吧?你不相信老师能把事情处理好,怕以后会受到打击报复是吧?”我想激将一下,对于这个要强的女孩来说会有作用的。孙菲停止了抽泣,没有回答。“这样的事老师遇到很多,知道你自己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向别人求助,老师真的很想帮助你!”孙菲终于抬起头,脸上还露出一丝愧疚的笑意,然后说:“老师,你认识李丽吗?”李丽是年级里很霸道的一个女生,脾气暴躁,常常欺负同学,连一些调皮的男生都怕她。我点点头,鼓励她继续说下去。“自从运动会以后,李丽就经常不让班里的同学和我在一起,我只要经过她们班的门口,她们就会说一些难听的话。有一次,我忍不住就回骂了一句,她就追到宿舍里骂我。现在,如果她不高兴就到宿舍里骂我,我都不想住在宿舍里了。”孙菲又委屈地哭了起来。听到这里,她的班主任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感到很震惊,着急地问:“今天又是怎么回事?”孙菲平静了一下情绪,接着说:“今天我从她们班走过,李丽在门口泼出一小盆水,正倒在我的头上,我气急了就打了李丽一巴掌。李丽拽住我就打,还威胁要在晚上找人继续凑我。”这时,我们才发现孙菲的头发是湿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孙菲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灵煎熬呀!如果不是认真细致地开导,了解到真相,真的无法想象这种“软暴力”还能让孙菲坚持多久。除外,再加上同学的淡漠冷视、家长的猜疑困惑、老师的“不可理喻”等“软暴力”的接踵而来,其后果实在是不可想象。
班主任看到自己班的学生被欺负,早已火冒三丈,嚷嚷着要请学校出面处理李丽,我劝他先冷静一下。据了解,李丽自幼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是具有强烈报复心和嫉妒心的学生。对于李丽的教育,需要长期的、耐心的心理辅导,直接的指责、批评是不起作用的,简单粗暴的处理会让她因为记恨孙菲而做出更出格的事。要想干净利索地处理好孙菲与李丽之间的矛盾,只有先采取一种适合她们的方式。从孙菲的口中得知,李丽最佩服的同学是学校体育队的李鸣。我很快找到李鸣,李鸣是个很爽快的男生,听到我让他代表老师帮忙化解两个女生的矛盾,他拍着胸脯说:“老师,这事包在我身上。”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在后续的调查中也证实两个女生再没有发生什么矛盾。经历这件事后,孙菲放下了思想负担专心学习,又成了老师经常表扬的对象。而对于李丽,我也一直在关注她。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我询问她的表现,她主动地回答:“老师,放心好了,我和孙菲那点事早过去了!”
所谓的“校园软暴力”,软就软在好像没什么事也没发生,或者看上去影响不大,但对孩子的伤害却是致命的,心理的折磨远大于肉体的惩罚。这种由同学引导的打击、排挤、报复性质的“软暴力”,其杀伤力一点不容小觑,有很多孩子就是在委曲求全、自哀自怨的情况下陷入恐惧、孤独、迷茫、无助,继而远离了同学、厌倦了校园、放弃了学业。此类事件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轻松化解矛盾,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有进一步加深同学矛盾的可能。所以,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首先要保证的是当事人不会受到二次“软暴力”伤害,并努力从双方的心理活动特征入手,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双赢。
【王炳栋,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齐 欣
孙菲是从几十里外的学校转入我校的。初来时,她活泼好动、心地善良、学习认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上,孙菲更是出尽了风头,在100米、200米短跑项目中都取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可是好景不长,孙菲却莫名其妙地“生病”了,一到放学时间,她就找班主任请病假回家。开始时,年轻的班主任真的以为她病了,也就不假思索地准假。时间长了,老师发现孙菲在校一直情绪低沉,无心学习,就赶紧联系家长沟通情况。于是,家长带领孙菲到城里大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查出病情,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很健康,这让家长很困惑。等孙菲再次请假的时候,班主任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并批评她不安心学习,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孙菲站在办公室里哭起来,这让班主任更加生气,把她晾在一边干脆不管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意识到孩子可能遇到了“软暴力”。根据孙菲入校时的良好表现,她遇到的“软暴力”不会是来自老师,很可能是在同学中受到了排挤或欺辱。
于是我主动跟孙菲进行了交流。“孙菲,你是不是被什么人欺负了呀?”我开门见山地问。“没有,真的没有。”孙菲的眼里带着一丝犹豫。“是你不敢告诉老师真相吧?你不相信老师能把事情处理好,怕以后会受到打击报复是吧?”我想激将一下,对于这个要强的女孩来说会有作用的。孙菲停止了抽泣,没有回答。“这样的事老师遇到很多,知道你自己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向别人求助,老师真的很想帮助你!”孙菲终于抬起头,脸上还露出一丝愧疚的笑意,然后说:“老师,你认识李丽吗?”李丽是年级里很霸道的一个女生,脾气暴躁,常常欺负同学,连一些调皮的男生都怕她。我点点头,鼓励她继续说下去。“自从运动会以后,李丽就经常不让班里的同学和我在一起,我只要经过她们班的门口,她们就会说一些难听的话。有一次,我忍不住就回骂了一句,她就追到宿舍里骂我。现在,如果她不高兴就到宿舍里骂我,我都不想住在宿舍里了。”孙菲又委屈地哭了起来。听到这里,她的班主任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感到很震惊,着急地问:“今天又是怎么回事?”孙菲平静了一下情绪,接着说:“今天我从她们班走过,李丽在门口泼出一小盆水,正倒在我的头上,我气急了就打了李丽一巴掌。李丽拽住我就打,还威胁要在晚上找人继续凑我。”这时,我们才发现孙菲的头发是湿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孙菲承受了多么大的心灵煎熬呀!如果不是认真细致地开导,了解到真相,真的无法想象这种“软暴力”还能让孙菲坚持多久。除外,再加上同学的淡漠冷视、家长的猜疑困惑、老师的“不可理喻”等“软暴力”的接踵而来,其后果实在是不可想象。
班主任看到自己班的学生被欺负,早已火冒三丈,嚷嚷着要请学校出面处理李丽,我劝他先冷静一下。据了解,李丽自幼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是具有强烈报复心和嫉妒心的学生。对于李丽的教育,需要长期的、耐心的心理辅导,直接的指责、批评是不起作用的,简单粗暴的处理会让她因为记恨孙菲而做出更出格的事。要想干净利索地处理好孙菲与李丽之间的矛盾,只有先采取一种适合她们的方式。从孙菲的口中得知,李丽最佩服的同学是学校体育队的李鸣。我很快找到李鸣,李鸣是个很爽快的男生,听到我让他代表老师帮忙化解两个女生的矛盾,他拍着胸脯说:“老师,这事包在我身上。”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在后续的调查中也证实两个女生再没有发生什么矛盾。经历这件事后,孙菲放下了思想负担专心学习,又成了老师经常表扬的对象。而对于李丽,我也一直在关注她。在一个合适的机会我询问她的表现,她主动地回答:“老师,放心好了,我和孙菲那点事早过去了!”
所谓的“校园软暴力”,软就软在好像没什么事也没发生,或者看上去影响不大,但对孩子的伤害却是致命的,心理的折磨远大于肉体的惩罚。这种由同学引导的打击、排挤、报复性质的“软暴力”,其杀伤力一点不容小觑,有很多孩子就是在委曲求全、自哀自怨的情况下陷入恐惧、孤独、迷茫、无助,继而远离了同学、厌倦了校园、放弃了学业。此类事件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轻松化解矛盾,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有进一步加深同学矛盾的可能。所以,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首先要保证的是当事人不会受到二次“软暴力”伤害,并努力从双方的心理活动特征入手,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双赢。
【王炳栋,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