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伏》看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来源 :文化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bi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亮剑》《潜伏》《暗算》等具有革命历史内核的电视剧热播,成为当前大众文化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和平年代,这些电视剧取代家庭伦理剧、情景喜剧,获得更高的收视率,这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甚至,我们可以从社会观念的角度,探讨其背后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以及当前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不同的电视剧之间,反映的东西有许多相通的内容,本文将重点围绕最近热播的《潜伏》来探讨当前中国人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观念。
  
  一、电视剧对社会观念的反映
  
  
  
  以电视剧来观察公众在一个时期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取向,很多严肃的学者可能认为这种做法并不足取。不过,我觉得,从电视剧来看时代价值,是一个特殊的视角,有其可取之处,至少可以起到取长补短,补足其他视角不足的地方。
  通过阅读名家的学术著作,或对重要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似乎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一个国家的时代精神。但由于普遍存在的偏好伪装问题,这种做法的有效性实际上是值得怀疑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公开表达的观点,常常与他们真实的想法存在差距,至少是往往存在程度上的差距。这不仅是体制影响的结果,也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好管闲事的现象无处不在。当一个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能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态度时,他所表达出来的观点就会是经过考虑后挑选出来的观点,而不是有什么就说什么。针对这种情况,学术界认为,对要发表的文章进行匿名评审是很有利的事情,它背后反映出一个如下事实:知识分子的偏好伪装是广泛而深远的,我个人的感觉,这种情况在任何国家都是如此。
  当我们从电视剧的角度来把握大众文化与时代价值的时候,至少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观众喜欢看《潜伏》,并不是在什么压力之下被迫选择的结果,也不是出于功利、职业、迎合社会观念等考虑,而是有意识地去看。对于《潜伏》,人们不用假装喜欢看或者假装不喜欢看,这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潜伏》受到国人普遍的喜爱,这件事情本身是真实的。《潜伏》有这么高的收视率,是观众自主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谁在强迫他们看。对于观众来说,他只是觉得这个电视剧里面有他喜欢的东西,有吸引他的东西,这就使他看下去,如此而已。
  《潜伏》火了以后,很多人对《潜伏》进行了讨论,包括原著作者、编剧、导演、制片人、持左中右观点的学者,他们在报纸、杂志、媒体上表达出来的看法,则可能是经过了精心考虑之后的观点,是受社会压力影响下的产物,多少有失真的地方。
  从这种意义上说,当前的大众,他们喜欢看《亮剑》喜欢看《潜伏》,革命历史剧受到欢迎,这个事情本身是真实的,是一个可靠的指标。导演们喜欢拍什么,电视台喜欢放什么,并不很能说明问题。人们喜欢看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生活状态,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
  电视剧反映的是当前社会的观念,它是观念史的一部分,是社会价值观中的一环,但它反映的不是精英的思想史。从这种意义上说,探讨《潜伏》的社会含义时,重点不在于编剧的意图是什么,而在于它被观众所认可了。正如历史上的孔子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他本人到底怎么想,这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如何理解他,受到了他什么样的影响,到底有什么东西被制度化、社会化了。从这样的意义上说,这些电视剧的意义不在于它的内容、故事本身,而在于它在社会中是如何被看待、理解和解读,它实际上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在人们喜爱的电视剧中所表现的观念,是一种大众的观念。在它的内容里面,承载着一些在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中实际起作用的那些观念。思想家们可以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但在普通人的意识中,真正能够接受什么,这是另外一个维度,从这样一个维度切入,我们可以触及社会普通公众的所思所想,特别是其思考的方向。
  革命历史剧的大受欢迎,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在西方国家,人们看电视,看到最多的是肥皂剧、情景喜剧,它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似乎是中性的,但实际上也反映了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在其背后,仍然有一种艺术化了的意识形态。由于电视剧在当前中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远远超过了电影、小说、戏剧等表现形式,因此,它是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讨论的现象。
  
  
  
  二、《潜伏》与社会观念的契合之处
  
  以此为基础,我们从《潜伏》中能够看出什么呢?这里的重点,是普通大众会从中解读出一些什么,什么东西在他们那里能够得到共鸣。对文化精英来说,一首诗、一幅画、一个画面、一句台词,他都能从中读出很多很多东西来,但这不是老百姓理解问题、看待事情的方式。老百姓的方式,是大而化之、粗线条,有很多感性的内容。他也不求甚解,不作很深的追问(如果要做很深的追问,他就不看电视剧,而是去看哲学书了),其背后常常有很多潜意识或情绪化的东西。
  用一种相反的思路,我们也可以思考,《潜伏》这个电视剧中有什么东西。因为它是吸引广大观众的,我们可以分析这个吸引广大观众的电视剧中有哪些东西,逆向推测大众的精神状态和粗线条的思想意识。
  《潜伏》的情节自然是不错的,但从谍战剧的角度说,它的情节不一定是最出彩的。《潜伏》真正吸引人的,是人物,情节只是更好地烘托出了人物。在《潜伏》这部电视剧中,有几个方面很有意思,也很能契合当前民众的心态。
  第一点,是余则成的信仰,及与此相关的他的行为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余则成作为共产党员,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讲的无产阶级专政、阶级划分与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经济体制,他对这些并没有什么感觉。
  在重庆时,他和左蓝有一场对话,憧憬着抗战胜利后一起过小日子。他把政治想得很简单,认为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总归是一家人,坐下来开个会商量商量不就行了”。左蓝认为他的想法很“天真”,反问他,一个国民党人和一个共产党人,“真的能组成一个无忧无虑的家庭了?”余则成的回答是“当然可以。”然后,他谈到了自己的信仰层面,说“我没什么信仰,如果说有的话,我现在信仰良心。赶走日本人以后,我信仰生活,信仰你。”
  这是余则成在自己的恋人面前表达出来的内心真实想法。他后来虽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并没有把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与斗争看得多么残酷、多么严重。他在天津站的行动,背后体现的更多是敌我斗争,而主要不是意识形态的斗争。
  余则成信仰的转变过程也很有意思。他的信仰转变,不是理论学习的结果,不是基于纯洁的共产主义信念。而是不满意于国民党的腐败,特别是国难当头时期的腐败。余则成信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看到的与他曾经相信的,突然出现了明显的反差,他感到对接不上。对接不上的结果,使他原来相信的东西显得荒谬,无法再进行合理的坚持。他这样的变化过程,学者们可能认为不可接受,觉得这样的理由还不够。但普通老百姓就认为这很合理,这样才好。
  这反映出大众是如何判断一种信仰和主义的。他们看问题很简单,很直观,不会去读关于这些信仰与主义的文献,辨析这些主义的差别。如果人们告诉他,这个主义可以救中国、可以让中国强大,对他们就很有吸引力。他们信仰的往往不是抽象的主义,而是根据发生在身边的活生生的事实来作判断。比如,信仰某个主义的那个群体的道德水平,常常就是他们是否接受这个主义的原因,是他们对这个主义好坏进行判断的重要指标。
  余则成也是这样。他接触的共产党人,像左蓝、吕宗方,以及被他监听的那些人,给他一种不同的感觉,这对于他的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反,如果余则成是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培训,系统研究,而加入中国共产党,观众可能反而不那么容易接受。
  有趣的是,余则成的主要对手李涯,也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这背后反映出的一个事实是,信仰在今日社会中已成为一种相对稀缺的东西。一个有信仰的人,一个执著于信仰的人,先不论你信仰的是什么,人们就觉得你有精神追求,有了可取之处,比那些只知道追求权力、牟取利益的人,就有了本质上的不同,要好上许多。
  第二点,人们从《潜伏》中看到了官场文化、职场生存,体会着其中的生存技巧。从一部谍战片中,人们读出这些内容,从表面看似乎匪夷所思,但事实就是这样。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人们看到什么,反映的是他们心里关心什么。这种关心也许是直接的、目标明确的,也可能是潜意识中的、不知不觉的。
  
  
  这些职场生存技巧,有些是技术性的,如随机应变、处变不惊、注重细节、考虑周到、大胆行动;但有些却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很深层、很顽固的东西。比如说如何看待上下级关系、如何在不同派系与集团间站队与自处、如何笼络人心应付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等等。在其背后,反映的是中国人对社会关系,对权力、权位的态度。在军统天津站,“权谋文化”几乎无处不在,同僚之间的拉拢、争斗、攻讦触目惊心,职场规则中明的一套与暗的一套之间存在着剧烈的反差。对这些东西,人们并不是简单地厌恶和排斥,因为它们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有某些契合之处。人们对《潜伏》职场层面的观看,也折射出当前职场竞争的激烈和职场生存的不易。
  第三点,《潜伏》中表现出国民党腐败的根深蒂固和触目惊心。在20年前的影视剧中,也会表现和刻画国民党的腐朽和反动,但其性质有很大不同。那时刻画的形象,是国民党的残暴、愚蠢、贪得无厌等等;从现在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的是人固有的贪欲,以及官场腐败的盘根错节,腐败以极其彻底,并试图渗透到社会生活每个角落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以前的许多电视剧中,国民党虽然是腐败的,但他们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还维持着某种表面上的团结,但现在这些都消失了,这样的腐败更令人心惊,感觉无能为力,对这样的腐败,我们有时感到只能让它彻底烂掉了事。
  观众的一个共鸣在于,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试图独善其身其实是不可能的。像余则成,如果不是有卧底的原因,他在天津帮吴站长敛财的做法,放在现在就是一个贪官的作为,至少也是为虎作伥,而这却是他受吴站长重用的一个重要理由。但如果不这样,他在那个环境下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彻底的个人利益最大化者谢若林,也得到众多观众的认同。人们认为这人虽俗,但至少不假,能把他对“金钱”的追求贯彻到极点。谢的身份也是一名特工,但他对余则成等人的思维方式感到遗憾,说“生意场上的事,怎么老用间谍的思维来看呢”,他还说:“您要是共产党,我得像祖宗一样的天天供着您呀。谁要是说出去,那他脑子那是缺斤短两。”他这话乍一听确实雷人,但稍微想想,也有道理。在他看来,人既不是为共产主义活着,也不是为三民主义活着,归根到底是为自己活着,奋斗的目标就锁定在为自己。这就是他的人生宗旨,在个性、个人价值被张扬的今天,他的这个“歪理”,也能与人们观念中的某个部分产生某种共鸣。
  虽然人们可以理解吴敬忠和谢若林,但从《潜伏》中,还是折射出人们对当前社会中腐败的强烈不满,并希望找到某种扫除腐败、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从余则成、翠平的身上,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力量,这是一种在当代社会相对缺失的感觉和力量。从这种力量中,人们可以收获一种希望。李涯被很多人所欣赏的原因,也在于此。
  
  三、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从人们对《潜伏》的喜爱中,可以折射出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对观众来说,他们的价值观,既不像余则成、翠平、李涯这些人那样,是坚守信条、为理想不惜付出重大牺牲;也不像吴敬忠、陆桥山、谢若林这样。如果做人像余则成这样,在当今社会中会格格不入;像吴敬忠那样,心中又多少觉得不高尚,有些可鄙。但在这两组人身上,都有大众可以接受、愿意接受、甚至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这两组人在公众那里都能得到共鸣。
  这反映了当代中国人面临的价值观上的一个根本难题:就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自己心中的基本操守,坚守自己的道德、价值底线。如何在赚钱、琢磨跳槽、思考如何打败竞争对手的同时,又要找到自己精神的锚点、明确做人的意义,找到精神上可以告慰自己的东西。
  这个难题的产生,是社会价值观变迁的结果。二三十年前,共产主义被视为不容挑战的、唯一正确的意识形态。此后,中国经历了一个价值多元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力量逐渐显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政策鼓励的结果。
  中国的政治价值观经历了重要转变,由此也产生了一个一直未能妥善解决的内在难题,这个难题的一开始是如何在正统的意识形态中,把对金钱的追求合法化。曾经有一个时期,我们专门拍了许多影视作品,其导向是提倡人们发家致富。这一导向取得了成功。但由此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瓦解,导致社会生活的空虚,很多人看不清生活的意义。
  到后来,这个问题变成了它的反面,就是如何在把对金钱、物质利益的追求合法化以后,继续维持和巩固正统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信仰问题的性质在于,一个人同时要逐利,同时要有精神追求,要过有意义的生活。而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克制和抑制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就产生了一种张力,这是当代中国人面临的难题。
  从这个转变的过程看,一开始,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还非常穷,那个时候,金钱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但当时的人同时还有着比较强的信念和道德观念,对金钱的“腐蚀”又有一定的抵抗力,社会价值观转变的大方向虽然不会改变,但转变过程相对平稳,大体还有一种平衡。
  随着这个转变过程的继续进行,金钱的影响力逐渐上升,而信仰的抵御能力逐渐下降,金钱的诱惑越来越难以抵御,直至道德上的虚无主义,类似于谢若林这样的想法,在很多人的心中萌芽、生长。这种精神状态变化造成的外在表现,是腐败的高发,以及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公。这种状况的形成,并不是某个人理性设计的结果,而是社会演化的产物。
  现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虽然中国经济谈不上有多先进,但大家都还过得去。人们不那么穷了,但信仰也没有了。生活的趣味并不大,对金钱的渴望虽然还在,但也不是那么强烈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信仰问题重新被提出来。当前,中国社会还处在继续转型的过程中,还在往前走,但人们对于往哪里走,如何走,有时也会产生困惑,觉得需要停下来想一想。
  从社会价值观发展的角度看,当前需要的是融合,这也是中国思维传统的强项,就是把一些性质上不同的东西,以实用主义的方式调和在一起。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变化的方向,或者说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把发展经济、繁荣富强、奔向小康、维护个人权益这些东西,与理想、主义、抽象的价值观和信仰相调和。如何厘清它们的关系,缓解它们内在的张力,是未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
其他文献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高度伦理化的教育,科举制度既是一种考试制度,也是一种选官制度,教育之体附于国家政治之体,缺乏独立的社会地位。传统教育所固有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在新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境遇中被极大地激发和强化了。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中,无论洋务派的官僚还是维新派的志士,都高张“教育救国”的大旗,主张变科举、立学校、兴西学。近代兴新学的主张,重视的主要是富国强兵的技艺之学,教育被视
期刊
乌镇隶属于浙江省桐乡市,距上海140公里,距杭州和苏州80公里,相对地理位置处于三市之间。到上世纪末为止,周庄、南浔、同里,西塘、甪直、乌镇的旅游形态基本开发完毕,在旅游界被称作六大江南古镇。其中,乌镇开发最晚,一期东栅工程2001年底接待游人,二期西栅历经5年的保护修复和改建直到2007年底才正式对外开放。        虽然是最晚的一个,但力度却不可小视。自第一期东栅开发起,他们就形成了管线地
期刊
逯耀东先生的这部著作当中有许多很细密的考证文字,作为专门之学,这大概是不得不然的事情。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要了解司马迁这样的史家,这样的工作也是必须的。从孔子起,中国古代的史家就习惯于将自己隐藏在对历史的记述当中,习惯于、甚至是热衷于将自己对古代的好恶褒贬隐秘地编织到历史著述的文本中间。西方的史学宗师,如希罗多德或者修昔底德,会在著作的第一段就表达自己的创作目的,标榜其价值。对于司马迁而言,要想
期刊
“东亚世界”,是我在韩大著《东亚世界形成史论》中读到的概念。它是地理的、文化的,更是政治的,甚至是局部世界政治的。   读韩《史论》前,曾不止一次读过孙歌“亚洲意味着什么?”“亚洲论述与我们的两难之境”,和她为台湾版《亚洲意味着什么》所写的长篇“导言”。(均载于《主体弥散的空间·第二编》)孙文中的“亚洲”论述,中心在东亚。孙文极富思辨,在给我启发的同时,也留给我不少困惑。困惑之一,就是到底怎样定义
期刊
《世界的逻辑》(Logics of Worlds)是法国哲学家阿兰·巴丢(Alain Badiou,中文译名亦作巴迪欧或巴迪乌)巨著《存在与事件》的续集。本书法文原版于2006年出版,英文版则于今年5月刚刚于美国上市。   作为《存在与事件》的续篇,本书在“纯粹的存在”之外,引入“世界”的向度,继续探索上篇中所探讨的“真理”与“主体”的问题。巴丢认为,“真理”的存在,是日常的“例外”,在每一个具有
期刊
一      2008年是充满危机的一年。首先,我们遭遇了食物危机,这对贫困的消费群体造成了显著的威胁,特别是对非洲的贫困人群。随之而来的是一次创纪录的油价增涨,威胁到了所有的石油进口国。最后,还有在秋季突如其来、而现在正以惊人的速度加剧着的全球性经济低迷。这场经济低迷有可能在2009年急剧恶化,而且很多经济学家预测将会发生一场全面的经济萧条,其规模甚至可能达到1930年经济大萧条的程度。当物质财
期刊
编者按:近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始在卫生医疗、养老保险、贫困救济等领域搭建各级社会保障体系,与此相应,有关“福利国家”的争辩日益增多。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当代中国人对于“福利”这个词汇普遍怀有相当复杂的情绪。市场论者害怕回到过去国家包办一切的时代,他们相信市场能够自己解决问题。改革的特殊受益者更是将“改革开放”解释为不带任何限定的市场主义,“市场永远都灵,而且只有市场才灵”。而那些在社会巨变中陷入困境
期刊
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中国人说三十年是一世,老百姓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就是说“三十年”是个天道之数,现在应该是个合适的回望和反省“五四”以及整个新文化运动的时机。      新文化运动最终目的是   建立现代国家与现代社会           既然是回望“五四”,那就是一种带有翻转性地看待与思考五四运动。这就不能不重新审视五四运动的地位和特征。记得去年和师长们聊天提到五四纪念日要到了
期刊
中华民族是缺乏抽象信仰的民族,构成中国人民生活意义的基础力量来自具体的家庭生活。在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代际关系并非只是“养儿防老”。在“养儿防老”背后,构成农民人生意义的是“传宗接代”。“传宗接代”就使个人有限的生命被赋予到了无限的子子孙孙延续的事业之中。传宗接代构成了中国农民的宗教,构成了他们生命意义的核心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断子绝孙”是最为恶毒骂名的原因。   但是,如果传宗接代的“宗教”缺少
期刊
詹姆斯·法卢斯在其2009年4月发表于《大西洋月刊》上的文章中直陈中国政治的当下实情:“当人们抱怨的时候,人们所抱怨者通常是黑心的老板、记者、市政官员或者各级官僚,人们并没有抱怨体制本身或者领导人。针对体制及其压迫的日常抱怨确实存在……但这并不是常态……也许大部分中国人趋于短视,但就目前来说,人们行动中所透射出的期望是:国家的体制能够保护他们免受地方层面造成的冤屈。”  中国的司法和行政系统就当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