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内燃机与配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3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推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增长才智、提升技能。随着“1+X”证书制的深入实施,其已经成为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定位作为切入点,分析“1+X”证书制度下《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教学改革方案,以此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职业教育;工匠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15-0248-02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中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的定位,并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和保障机制改革,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以及大国工匠。“1+X”证书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课证融合”,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1+X”证书制度是培养新时代工匠人才的关键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关键手段,是切实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要构建“1+X”证书制度的课程教学模式。
  1  《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定位
  《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是高职新能源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是培养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与保养岗位人才。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电动汽车的基本保养规范要求,掌握电动汽车维修保养的相关工具使用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完成对电动汽车保养维护作业技能。纵观高职新能源专业课程设置,《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关键课程。
  对照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与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技术相关的主要包括5个模块,共含有包括初、中、高13个证书,其分别对应电动汽车系统检查保养、检测维修、诊断分析。由于《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主要是介绍电动汽车保养方面的知识,因此该课程主要是针对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初级证书。但是其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其对应“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的三个模块等级证书考试,共包括12个标准考核项目:①“新能源汽车动力驱动电机电池技术”。考核的项目为:动力系统功能检查与保养、驱动系统功能检查与保养、电机系统功能检查与保养、电池系统功能检查与保养;②新能源汽车悬挂转向制动安全技术证书,通过四个模块的考核,每个模块需在30分钟内完成,包括悬架系统部件检查与保养、转向系统部件检查与保养、制动系统部件检查与保养、安全系统部件检查与保养四个模块;③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空调舒适技术证书,考核学生对线路读图与电子元件检查、起动与充电系统检查保养、灯光与电器系统检查保养以及空调与舒适系统检查保养四个方面的技能考核。
  2  “1+X”证书制度下《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教学改革方案
  《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是新能源专业的核心课程,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程教学模式关键就是要对照“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要求、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课程知识教学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思政目标。采取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课程教学模式。
  2.1 创新三元融通,分类分级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1+X”证书制度在《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关键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基于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首先高职院校要对《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调整。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教学上主要是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以此为后续课程教学奠定基础。但是此种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工匠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优化该课程教学目标,将提升学生新能源汽车技能资格考试证书获得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了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构建分类分级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就是高职院校要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解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学历教育的课程、师资、资源与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师资、资源的有效融通,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教育的有效衔接。当然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需要结合不同岗位设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基于新能源汽车保养岗位则要突出对电动汽车保养技能的培养。
  2.2 优化教学内容,构建模块化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是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实现“1+X”证书制度的关键就是要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价标准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将校内知识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相对接。我国新能源汽车等级证书考试都明确了具体的考核项目,因此高职院校在《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教学内容设定时要主动对标新能源汽车职业等级证书标准要求。由于《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主要包括13个证书,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采取行动导向的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共设计10个独立的学习模块(见表1所示),每个学习模块设定认知、检查以及调整三个环节任务,根据學习环节的任务量设立设定课时,这样有效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调动了学生课程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2.3 构建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
  “1+X”证书制度要求《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教学必须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优势,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首先高职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催生我国在线教学模式的发展,在线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被教育工作者所认识。《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具有繁琐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而基于“1+X”证书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重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突出培养,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教学平台。具体就是要构建在线教学模式,通过在线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电气系统维护与保养时,如果依靠教师的理论教学学生很难灵活掌握该知识点,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教学模式,将该章节重点理论知识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立体式的观看相关知识,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利用在线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了差异化的学习模式。长期以来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存在内容同质化、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忽视学生的个性问题。而基于职业等级证书考试的《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在线课程则更加突出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模块。当然在教学中还要从岗位技能要求出发,以工作典型任务为载体,构建任务+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利用信息化平台构建从工作任务到职业技能、技能要求、知识要求的教学模式,达到最精准的教学体系目标要求。
  2.4 辐射共享,建设“1+X”融合基地
  构建实训基地是推动“1+X”证书制度教学的有力保障,在《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发挥校企合作机制优势,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一是高职院校要深入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合,实现课证融合。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建设具有“教学、科研、生产以及创业服务”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目标,认真分析《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课程教学要求,遵从模块化教学要求对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有效指导,以此构建能够满足不同模块化教学要求的实训资源体系。例如高职院校在构建实训基地前必须要深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了解新能源企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企业岗位而构建相应的实训基地;二是对照新能源汽车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企业,依托企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新能源汽车等级职业证书考试体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与企业进行对接,将考试用车、考试评价标准等融入到《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实训教学中,以此增强其实践教学的质量;三是要构建校内工场,实现实训基地资源共享。高职院校要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引入企业项目,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操作机会。
  2.5 结合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优化教学考试模式
  长期以来高职《电动汽车保养与维修》课程的教学考核主要采取的是理论知识考试的模式,虽然近些年高职院校也在突出实践技能考核,但是其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对接全国新能源汽车技能大赛要求,按照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要求调整校内考核模式,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课内理论考核中,教师要积极引入新能源汽车等级考试的标准要求进行设置,以此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专业知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在考核模式上还要创新考核主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教师的作用,利用不同主体的资源优势,构建客观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时可以将企业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通过对实习学生的综合考核准确反映教学的质量,以此督促高职院校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3  结束语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总结推广“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学徒制。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新能源汽车保养维护专业人才匮乏问题日益显现。《电动汽车保养与维护》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课程,所以高职院校要深化课证融合,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有机衔接,以此培养高素质的新能源汽车工匠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伟.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1+X”证书课程体系相互融通的举措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02):46-48.
  [2]张红英,杜方鑫.基于“1+X”证书制度试点的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0):53-54.
  [3]王毅,于星胜.“1+X”制度下《电动汽车的保养与维护》课程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07):228-229.
  [4]杨凤英,曹国栋.基于“1+X”证书的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統检测与维课程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0,49(07):180-181.
其他文献
摘要:以包头市为立足点,辐射“呼包鄂”城市经济群,根据本区域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人才培养需要,以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为例创新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从人才培养模式、“双导师”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建设做出贡献。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国内高职院校“四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实践情况,分析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工学交替;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人才培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机械零部件测绘》课程整体的项目的设计、实施以及验收和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充分发挥本校和企业共同挂牌的企业大师工作室,积极引入企业大师,进入学校现场指导实际测绘教学中的各类项目安排,让教师和学生零距离和企业大师交流,感受大师风范,了解当下企业的测绘工作流程,以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本课程以减速器的低速轴为例,从拆装、画草图、测量工件各类尺寸、画二维图和三维造型等几个主要工作情境来设计、实施低
期刊
摘要:高职汽车院校要想体现自己的优势,就要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汽车产业变化,还有现代化的信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构造新的课程体系,使理论的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联系,使学生直接看到学习的效果。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汽车工程学院采用模块化教学,对汽车构造的内容进行归纳,设计出五个模
期刊
摘要:在智能制造新背景下,职业院校通过组建专业群来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必然需求。课程是实现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主要载体,所以课程体系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本文以“一专多能”为主线,提出了“纵向可发展+横向可迁移”的职业能力培养思路,构建了“底层共享保融通、中层分立显特色,顶层互选育多能”的课程体系。借助活页式教材、校企深度融合等措施可有效促进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实施。 
期刊
摘要:2016年9月,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制定标准J30162016,定义汽车自动化为六个等级。截止目前,北京现代名图汽车按照这个标准划分,属于2级半自动化。笔者按照此标准解读,也就是说,北京现代名图汽车中安装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例如:车道保持辅助、后侧方盲区防撞辅助等等。以下介绍的正面防撞辅助系统(英文名称缩写:FCA)(以下简称FCA)只是多个辅助系统中的一员。主要功用是保证行车过程中,
期刊
摘要: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新、课程体系改革滞后、证书体系不清、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提出了“213”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完善“1+X”证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全面系统强化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新时代制造业转型发展对技艺精湛、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
期刊
摘要:汽车智能钥匙系统是近年来随着汽车技术的迭代的产物,其特点具有便捷性和防盗性,现该系统已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其市场应用广泛,但汽车智能钥匙系统后市场服务能力还未能完全匹配。现阶段汽车维修企业缺乏掌握汽车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因此无法开展相关业务。为提高汽车智能钥匙系统专修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的需求,推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行
期刊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融合度有限、实践教学覆盖面不广、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问题,提出结合STEM理念构建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创新创业环境平台搭建、课程体系构建、丰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施,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技能复合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STEM理念;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新能源
期刊
摘要:《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是中职校加工制造类、汽车维修类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将行业技术标准和技术测量融为一体,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笔者依托省人培课标,结合本地区人才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对该课程进行合理整合和编排,本文从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改内容的模块化及课改教学的实践探索等方面作了阐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培课标;课程改革;模块化;课改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