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同时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教学各阶段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实验 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 表达能力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教学是科学知识的源泉,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揭示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有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知识、能力、兴趣融为一体,易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能力。
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是儿童吸收知识的首要渠道,是学生赖以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观察是小学生学习的前提,观察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掌握观察的方法,是小学生学习科学最基本的方法。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增进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例如,在上《蚯蚓》这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蚯蚓及一些辅助材料,放手让学生分组去自由地观察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学生面对蚯蚓,有的用手去拨弄拨弄,用尺量一量有多长,看一看身体呈什么形状。还有个小组把饮料瓶截成两截,下半截装上湿土,还在土里放了些腐烂的树叶。
“为什么放树叶?”老师问。
“蚯蚓喜欢待在有烂叶子的地方。”学生说。
另一组用黑纸把瓶子围了起来,老师困惑不解:“这是为什么?”
“让它黑黑的,就像地底下一样。”学生说
……
通过观察实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分组实验中,有些组可能很成功,但有些组可能不会成功。这时,教师可请其他组与这个组进行交流,共同寻找原因,然后用实验来证明。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如教学《让小灯泡亮起来》一课,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导线、电池、小电珠、开关等材料,自己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使小电珠发亮。然后,接在由2节电池组成的电路上,比较小电珠亮度有什么不同。最后,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只小电珠,使开关能同时控制两只小电珠的亮滅。这样学生边动手边讨论,亲身体验了实验的过程,培养了动手的能力。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靠感官去感知生动形象的事物,逐渐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利用表象进行思维。而在实际教学中,所涉及的概念往往是比较抽象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以学生在操作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支柱,促其思维活动的展开。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将部分测量或验证型实验改成设计型实验,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
如在三年级“沉与浮”中,教师通过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出示:
使木块沉入水底
让石头浮起来
让橡皮泥浮起来
让塑料泡沫板沉下去
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小铁块 、泡沫板 、铁丝、细绳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上面的实验。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很感兴趣,激发了学生实验创新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在实验过程中,猜想对于学生来说是最为宝贵的。猜想过程是学生思维极其活跃的过程,它容易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某一实验过程将会产生什么现象,或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我们可以在实验之前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如在三年级科学“沉与浮”,教师创设的情景是:一个小木块 、一个胡萝卜、小铁钉、蜡烛头、小瓶盖,把它们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师先让学生猜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想法予以肯定、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从而进行有目的的实验。在猜想中,学生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些是意料之外的。不管学生的猜测结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意图,教师都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要把结果教给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验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并积极提倡探究、交流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
例如,教学《磁铁的两极》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形状的磁铁,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判断出其南北极。在此过程中,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学习,认真地进行讨论,仔细研究方案,耐心进行实验,细心观察,不一会儿便有了结果。这时,第一组汇报的学生拿着实验报告念了一遍,许多同学没有听明白。于是,我便说:“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行!我们组先用线把条形磁铁吊起来,判断出条形磁铁的南北极,再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判断出其他磁铁的两极。”这次说完后,大家都明白了。这时,我紧接着问:“大家说,这两种汇报方式,哪个更好一些?”……接下来的汇报是这样的:“我们组和他们组有一点儿不同,我们是这样做的。”另一组的代表站起来说:“我们判断一块磁铁南北极时是通过把磁铁放在泡沫上,再放到水中,来判断的。”“老师,我们是……”
总之,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把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升华到创新的高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去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实验课堂上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
(责编 张宇)
关键词:实验 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力 表达能力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教学是科学知识的源泉,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揭示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有利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知识、能力、兴趣融为一体,易于学生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能力。
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的基本途径,是儿童吸收知识的首要渠道,是学生赖以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对小学生来说,观察是小学生学习的前提,观察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掌握观察的方法,是小学生学习科学最基本的方法。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增进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例如,在上《蚯蚓》这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蚯蚓及一些辅助材料,放手让学生分组去自由地观察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学生面对蚯蚓,有的用手去拨弄拨弄,用尺量一量有多长,看一看身体呈什么形状。还有个小组把饮料瓶截成两截,下半截装上湿土,还在土里放了些腐烂的树叶。
“为什么放树叶?”老师问。
“蚯蚓喜欢待在有烂叶子的地方。”学生说。
另一组用黑纸把瓶子围了起来,老师困惑不解:“这是为什么?”
“让它黑黑的,就像地底下一样。”学生说
……
通过观察实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分组实验中,有些组可能很成功,但有些组可能不会成功。这时,教师可请其他组与这个组进行交流,共同寻找原因,然后用实验来证明。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能力。如教学《让小灯泡亮起来》一课,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导线、电池、小电珠、开关等材料,自己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使小电珠发亮。然后,接在由2节电池组成的电路上,比较小电珠亮度有什么不同。最后,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只小电珠,使开关能同时控制两只小电珠的亮滅。这样学生边动手边讨论,亲身体验了实验的过程,培养了动手的能力。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的认识活动主要靠感官去感知生动形象的事物,逐渐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并利用表象进行思维。而在实际教学中,所涉及的概念往往是比较抽象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以学生在操作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感性认识为支柱,促其思维活动的展开。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将部分测量或验证型实验改成设计型实验,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
如在三年级“沉与浮”中,教师通过设计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出示:
使木块沉入水底
让石头浮起来
让橡皮泥浮起来
让塑料泡沫板沉下去
教师提供一些材料:小铁块 、泡沫板 、铁丝、细绳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所提供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上面的实验。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很感兴趣,激发了学生实验创新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在实验过程中,猜想对于学生来说是最为宝贵的。猜想过程是学生思维极其活跃的过程,它容易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某一实验过程将会产生什么现象,或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规律,我们可以在实验之前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如在三年级科学“沉与浮”,教师创设的情景是:一个小木块 、一个胡萝卜、小铁钉、蜡烛头、小瓶盖,把它们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师先让学生猜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想法予以肯定、支持和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从而进行有目的的实验。在猜想中,学生会作出各种各样的猜想,有些是意料之中的,有些是意料之外的。不管学生的猜测结果是否符合教师的意图,教师都不要过早地给予肯定或否定,而是要把结果教给学生通过实验来证明。通过这种“设疑—释疑”的实验活动,使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能力。
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并积极提倡探究、交流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感情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几种形式。
例如,教学《磁铁的两极》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形状的磁铁,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判断出其南北极。在此过程中,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学习,认真地进行讨论,仔细研究方案,耐心进行实验,细心观察,不一会儿便有了结果。这时,第一组汇报的学生拿着实验报告念了一遍,许多同学没有听明白。于是,我便说:“你能用自己的话,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再向大家介绍一下吗?”“行!我们组先用线把条形磁铁吊起来,判断出条形磁铁的南北极,再利用磁铁同极相斥的原理,判断出其他磁铁的两极。”这次说完后,大家都明白了。这时,我紧接着问:“大家说,这两种汇报方式,哪个更好一些?”……接下来的汇报是这样的:“我们组和他们组有一点儿不同,我们是这样做的。”另一组的代表站起来说:“我们判断一块磁铁南北极时是通过把磁铁放在泡沫上,再放到水中,来判断的。”“老师,我们是……”
总之,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把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升华到创新的高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去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实验课堂上敢提问、会提问、善提问。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