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 打开新的夏天

来源 :中华民居·重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97144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在专家学者眼中,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并不稳定的,大跃进式的“暴走年代”。但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20世纪的最后十年,却是世纪末的一场盛大晚会——无数新生事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层出不穷的新奇玩意自国外漂洋过海而来,它们汇聚在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演一幕幕新奇而华丽的剧目,让人目眩神迷。
  挣脱束缚后的中国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界,自70年代的贫瘠、80年代的阵痛之中脱身而出,面对扑面而来的新思潮新事物,人们眼中的未来就像重庆的夏天,激情火热,活力四射。于是在重庆90年代的每一个夏日里,我们总能找起几个风靡一时的新鲜名词。若干年后,它们在新世纪烈日骄阳的炙烤下蒸腾升华,成为那个时代最深刻的记忆。
  漂流:勇敢者的游戏
  对中国人来说,漂流这项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水上户外运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直到1985年,一个叫尧茂书青年为了抢在美国人肯?沃伦之前完成长江首漂,在漂流时不幸遇难,这个新名词才随着这一路悲壮的行程深印在中国人的脑海。
  “漂流长江的先锋应该是中国人!征服中国第一大河的第一人,应该是炎黄子孙!”长漂第一人尧茂书发出的豪言壮语,不但掀起了一股漂流长江的热潮,更让这项运动升温成关系到国家政治和民族尊严的“首漂权”之争,其后几年,无数青年前赴后涌投入“长漂”队伍。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当心灵解放的冲动恰好结合国家使命的时候,长漂就变成了最完美的人生价值。于是,漂流在当时的国人眼中与爱国、勇敢、激情、悲壮等词汇紧紧相连,承载着超出运动本身的民族情怀,成为上世纪末最鲜明的印记之一。
  然而在热潮之后,这项极具魅力的探险运动却在中国整整沉寂了十多年。直到90年代后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挑战自然成为现代人追求的时尚,这项运动才回归本意,在增加了更多休闲旅游与探险的成份之后,漂流逐渐成为90年代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的一项黄金项目。
  在自然资源丰富,江河水系发达的重庆,漂流注定成为夏日旅游的热点。1996年5月,武隆的芙蓉江成功举办了芙蓉江国际漂流节,自此,漂流以全新的面貌走进了重庆人的夏日生活。而在此后不久,万盛铜鼓滩、黑山谷,彭水阿依河,綦江东溪,巴南佛影峡……但凡有河流或峡谷的旅游景点,都纷纷打出漂流牌。时至今日,重庆周边可供漂流的景点已蔚为大观,而漂流也成为重庆人夏日避暑旅行中必不可少的项目。
  回想当年,多少人顶着酷烈的日头,花上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排队,只为了体验一次惊心动魄的漂流之旅。当肾上腺素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刺激中急速飙升,尖叫与涛声在峡谷中振荡回响,这一路劈波斩浪的旅程就成为每个“勇者”回程之后最为得意的谈资,同时也成为90年代夏日里最难以忘怀的的旅行记忆。
  六神花露水:浪漫夏日的味道
  回想起90年代的夏天,印象中必定有一支晶莹剔透的小绿瓶。在重庆炎热的酷暑,一缕清香为我们赶走蚊虫的滋扰,驱散皮肤的燥热——六神花露水,这是一个整个90年代都无法绕开的名字。
  从1990年初次面世,六神花露水就注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之一。而在山城重庆这座全国著名的“火炉”里,以中药与酒精秘法调和的六神花露水更是家喻户晓。淡雅的香味、清凉的触感、立竿见影的驱蚊止痒功效,都是重庆人爱不释手的原因。毫不夸张的说,在重庆人心中,没有六神花露水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在很多90年后的记忆里,六神花露水熟悉的香味伴随着整个童年——当母亲温柔的双手将清凉馨香的液体轻轻抹上肌肤,六神这个名字就在记忆深处落地生根。但对一些70后和大部分80后来说,六神花露水甚至与青涩的初恋息息相关——许多年后,你也许会渐渐记不起“同桌的她”的模样,但绝不会忘记在那些荷尔蒙过剩的青春夏日里,从她身上飘散出来的淡淡芬芳,在你鼻尖心底萦绕不去缠绵至今。也许,可能,大概,估计……那就是六神花露水的味道。
  请相信,在90年代的重庆,香水对大多数人来说不仅仅是奢侈品,甚至只是一个缺乏实物支撑的概念。所以当六神花露水横空出世,那文艺而又小清新的味道瞬间征服了整座城市的女性。对那时的重庆妹子而言,出门不喷一点花露水,就像参加晚会不化妆一样匪夷所思。那种淡然别致,洋溢着的中国式浪漫的味道,也因为美女们而成为重庆美好夏天的一部分。
  Six god,这是近年来人们对六神花露水的戏称,这个洋味十足的“花名”包含着浓浓的喜爱与亲近之意。直到今天,在兰蔻、香奈儿、雅诗兰黛、安娜苏等诸多国际香水品牌的包围之下,土生土长的六神花露水依然以其无敌于天下的性价比傲然不败。更为难得的是,与那些高端洋品牌绮丽缤纷的气味相比,六神花露水更能让人从浮躁之中沉静下来,因为从熟悉的味道中,你能闻到关乎文化和记忆的传承与依恋。而剔透绿瓶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怀,会让你发现每一个被花露水悉心庇护的夏天,都值得用心去爱。
  可乐与汽水:怀念的,不只是味道
  可乐是夏日里必须提及的饮料,相信重庆的每个小孩子,心里都藏着一瓶瓶冒泡的快乐记忆。但这段快乐的回忆显然不属于80年代,尽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早在80年代初期就已经进入了中国,但在那个人均工资不足100元的时代,2块5到3块左右的售价,注定了金属罐装的洋可乐们无法亲民。
  进入9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丰富起来。塑料瓶装的可乐和汽水也在此时粉墨登场,软饮料市场也开始井喷似爆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张招牌自不去说,非常可乐、雪碧、七喜、美年达、芬达之类的新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绿色瓶子的雪碧了,清亮的包装,甘爽的口感,让雪碧成为90年代最成功的夏日冰饮之一。
  也许有的重庆妹子还有印象,90年代的时候,喝完之后的饮料瓶子可不能丢掉,当然不是为了回收卖钱,而是因为这些空瓶是上佳的手工材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重庆的中小学之中突然就掀起了一股变废为宝的手工热潮——把空瓶截成上下两半,上半部分一条条竖着剪开,然后倒插在下半部分的底座上,就是一个类似花篮的小装饰品了。有些心灵手巧到鬼斧神工的重庆妹子,甚至还能做出更加复杂夸张的造型,借此挣点零花钱什么的也不在话下。于是当年陪伴我们度过每个夏天的可乐、汽水,就在冰凉甘甜的印象中,多了几许牵系着童年趣意的浪漫回忆。   小风扇遮阳帽:关于帽子的夏日旅行
  曾经以为童年的夏天都是快乐的,灿烂的阳光下一切安好,炎热的山城处处洋溢着欢乐幸福的气息。然而当我们在90年代的记忆中细细搜寻某个夏天的细节时,也许就会发现,至少曾有这样一件事物,让我们大多数人为之羡慕嫉妒恨,那就是带小风扇的遮阳帽。
  对好奇心爆棚的孩子来说,在遮阳帽上加上一个迷你的塑料小风扇,在当时绝对是一件无敌的创意,不仅轻风随身清凉解暑,更显得格外拉风出众,大大满足孩子们的虚荣心。只是当年小风扇遮阳帽刚面世的时候价格可不算便宜,大多都是班里的“高富帅”首先拥有。想要,父母嫌贵不给买;想借,又不愿面对他们得意洋洋的样子。于是,小小年纪就早早尝到了何谓心酸苦逼……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帽子工艺并不复杂,只需要一顶帽子外加一个迷你小风扇,有手巧的父母甚至能自己给孩子做一个。于是,不久之后市面上就大量出现类似产品,到后来几乎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顶。除了风扇帽之外,还有带太阳镜的帽子,同样也是那个时代孩子们所钟爱的“玩具”。于是每到暑假,在重庆各个旅游景点,你能看到十个孩子有八个头上都带着五花八门的多功能遮阳帽,而那样的画面也成为90年代夏日里独一无二的记忆场景。
  棒棒冰、娃娃糕、火炬冰淇淋:雪糕棒冰的甜夏
  如果说厚被褥蒙着的绿色冰糕箱是80年代夏天的经典印象,那么棒棒冰、娃娃糕、火炬冰淇淋,就是90年代夏天最清凉的记忆。告别了80年代种类单一的冰糕群体,人们在90年代迎来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棒冰和冰淇淋。
  炎炎夏日,花上几毛钱买一根冰糕解暑是重庆人的不二选择。而对孩子们而言,他们更喜欢五毛钱一根的“棒棒冰”。瘦长的塑料壳里是果冻状的液体,在冰柜里冰上一阵就是货真价实的棒冰了。捧在手心冰冷沁人,还未入口就已去了一半暑气,而且有塑料壳做包裹,既不怕棒冰化掉,也不怕手脏。于是,在那个年代的夏日街头,经常能看到用脏兮兮的小手捧着“棒棒冰”四处疯跑的孩子。
  那时候的棒冰种类繁多,其中一种叫“七个小矮人”的尤其让人记忆犹新,一袋“小矮人”里七根圆锥型的小棒冰,红的是草莓味,绿的是哈密瓜味,黄的是橙子味,买上一支可以尝到各种口味,因此深受孩子们欢迎。
  冰棒之外,最时髦无疑当属冰淇淋了。作为当时最火的冰淇淋,在亚运会上大出风头的新大陆的火炬冰淇淋,在重庆可谓家喻户晓。直到多年后的今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重庆人,又有几个不记得那独特鲜明的火炬造型呢?
  如果说在90年代的重庆,新大陆的“火炬”占据了冷饮行业的半壁江山,那么另一半江山,则属于娃娃糕冰淇淋。雪白的“脸蛋”是奶油味的,咖啡色的“帽子”和“眼睛嘴巴”是巧克力,两个洞洞外加一条弧度上扬的曲线,勾勒出一张可爱的笑脸。虽说价钱比棒冰高了许多,但是撕开包装纸的一刹那,就能看见一个憨厚的微笑,再加上那甜甜软软的奶油和巧克力,又有几个孩子能抵挡得了带着微笑的娃娃雪糕呢?
  比基尼与吊带衫:那年夏天盛开的女人花
  对重庆的女人而言,夏天的衣服是最能表现时代特征的标签——70年代的夏天,无论男女几乎都穿着“的确良”衬衫;80年代的夏天,飘逸的长裙开始在大街小巷中流行;90年代的夏天,吊带衫逐渐在重庆街头羞涩现身,与此同时,游泳池里美女也不再是清一色的连体泳衣,偶尔有比基尼美女惊鸿一现,瞬间惊艳全场……
  尤其是在90年代的中后期,吊带衫、比基尼再不是西方低俗生活的糟粕,渐渐成为夏季文化的一个标志。绚丽的色彩、盛放的姿态,代表着思想的解放,也标志着女性已挣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开始触及时尚的脉搏。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敢穿敢露的重庆美女名声不胫而走,短短数年时间就让美女成为重庆的一张娇艳名片。而在时隔多年的今天,有多少姑娘还记得在当年的夏日里,第一次穿着吊带衫上街时心中的羞怯与骄傲?那时的奇妙心境,是否一如最得意的写真照片,早已珍藏于90年代的记忆相册之中?
  夜啤酒大排档:不醉也痛快
  七八月份的重庆,称之为“炼狱”也不为过,然而对习惯了山城火炉的重庆人来说,这样的酷暑并不能阻碍人们享受生活的热情。虽然太阳下山后的重庆城依然热得厉害,但重庆人骨子里豪迈侠气的因子,注定了他们不甘心在家中躲避灼人的暑气。于是,当第一个夜啤酒大排档在90年代的重庆街头出现,重庆人就找到了在夏夜放纵欢聚的最佳地点。
  每当夜色降临,白天人潮息壤的人行道也变得空旷起来,一张张小桌就摆了出来,夜色中的重庆就此迎来另一种方式的欢腾。从晚上十点左右开始,被香辣美食和冰凉的啤酒吸引的人们就纷纷走出家门。上至五十岁的伯伯,下到十八岁的妹子,不约而同地往主城区各条夜啤酒一条街集合。大排档里、凉菜摊前、烧烤架边,点上几盘可口的下酒菜,叫上几瓶沁人心脾的老山城冰啤,坐在小马扎上大口喝酒大口吃菜,畅想未来、探讨人生、交流心得、评论时事、讨巧美眉、发泄私愤、编排领导、互传黄段……要是遇上世界杯或者欧洲杯,那更是热闹非凡。通常这个时候大排档的老板会体贴地安排好电视,无数球迷们在大排档里围坐,一边喝着啤酒一边为着心仪的球队加油喝彩,不醉也痛快。
  这就是90年代的夏夜,此时的重庆城灯火璀璨,空气中的味道不是红酒的优雅浪漫,也不是白酒的古典雅致,唯一弥漫的,只有夜啤酒的洒脱豪迈。自此,夜啤酒就成为重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相信不管过去多少年,夜啤酒大排档依然不会消失,因为在重庆盛夏的夜空下,我们需要这样一个地方尽欢。
其他文献
日前,南京将军山明朝古墓群被破坏建别墅,曝光后仍未停建,明代黔宁王沐英后人直指“开发商对政府的指示是阳奉阴违的”。(5月7日《中国青年报》)
以白油和NaOH为原料制得皂基,添加预处理柚皮浆制备柚皂。研究皂化温度、 NaOH用量和柚皮浆添加量对柚皂产率、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制作柚皂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呈现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当代酒店的涌现,更好给社会需求提供了最有利的资源的服务.在酒店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上也越来越严格,无论是从商务客
上诉指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与裁定,在法定期间,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的诉讼行为。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Arsenic (As) is a naturally occurring element.The toxicity of arsenic is dependent on the specific arsenic species,and the concentration and duration of exposur
跳跃,旋转,燕式平衡……冰面蒸腾而起的雾气映衬着冰上舞动的身影;加速,加速,再加速……冰刀滑过的冰面冰屑溅起。  楼外,桑拿天的重庆闷热,让人窒息;冰场,恒温21℃清爽,阵阵凉意。  有关冰雪的梦  沿大都会的观光电梯直达6楼,不用询问便可知道这个重庆闻名遐迩的真冰溜冰场的踪迹。寻冷气一路觅来,还未靠拢,便能听见冰刃贴着冰面滑行的声响,渐行渐近。等到贴着冰场的有机玻璃墙向里张望,看疾行在冰面上的人
为解决企业部分能源仪表地理位置偏、分布不集中、监测与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应用移动GPRS网络及工业通讯技术,自主研发了能源仪表远程监测软件.该软件在常用监测模式的基础
在这个全球危机四伏的时代,城市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载体,也是体现多样性和灾难应对弹性的核心区域.面对日趋紧张的气候、社会、生态和经济环境,McGregor Coxall设计事务所更关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