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袁隆平,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他已研发出了水稻去镉技术,并在2017年9月28日培育出了最新的“海水稻”。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水稻种植范围将越来越广,中国的数亿亩盐碱地都有望变成粮仓,而且水稻的品质更高、食用起来更健康。这项新突破,将帮助我们养活世界上更多的人。
而为国人乃至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袁隆平,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现北京),是江西省德安县人。他的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
20世纪50年代,袁隆平就读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51年7月,袁隆平在校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都通过了,但后来因更需要在校大学生参加经济建设,所以他选择了继续留校学习而未入伍。
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了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
他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映,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让我感觉田园风光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到那里又苦又穷又脏,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如此率真的回答,让大家对这位科学巨人除了敬佩之外,还多了份喜爱。而正因为当年这个偶然的选择,袁隆平自此在田间忘情地忙碌了50多载。
从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村教书,在距离黔阳县安江镇4公里的安江农校,他一待就是16年。
1960年,天灾人祸导致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学生们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胁。看到校门外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以及无数饥民脸上的忧伤,他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民以食为天”,同时深感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当时无性杂交学说垄断着科学界,但袁隆平做了许多试验都没有结果。他开始怀疑这一学说的正确性,于是决定改变方向,根据当时受到批判的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研究杂交水稻。
那时很多人都认为自花授粉的水稻是根本没有杂交优势的,所以都说袁隆平是“不务正业,吃饱了没事干”,但他仍坚持进行下去。
那一年的7月,他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他用收获的种子进行播种,虽然长出来的水稻品质不行,但他从中得到了启发,决心培育人工杂交水稻。
整整5年的时间,袁隆平在稻田里苦苦寻觅,终于在1964年的夏天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加上第二年发现的,共计找到6株。经过两年的春播与翻秋,有4株繁殖了下来。
每每回想起那个时期,袁隆平总是感慨良多:“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
做科研的人,不都需要这样的探索精神吗?敢想、敢做、敢坚持,不断寻求突破,从不畏惧失败。唯有信念和坚持可以让我们获得成功,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
当时水稻研究刚迎来第一个春天,科研环境却变得越来越糟糕。袁隆平的试验田被人恶意毁坏,稻苗被人拔光,只剩一片狼藉,他的所有成果付诸东流。
痛不欲生的袁隆平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了残存的5根秧苗,咬牙坚持继续做研究。
他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加快了育种的步伐。因为一门心思放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连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都没顾上回去看一眼。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试验田;如果不在试验田,就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也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1970年,试验田所在的县城发生了7.2级地震,要求全部人员撤离,但袁隆平就是不肯走。他说:“我的种子在这里,我怎么能走?”他搭了個棚子,始终守着试验田。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原党委书记陈明山多年来一直支持袁隆平的科研,他告诉记者:“袁隆平最苦、最难的是在1970年以前,但他从来没有消沉过,也没有抱怨过。即使再多的苦难也难不倒,这样的人我还没发现第二个。”
1971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野生稻丛中,袁隆平的两位助手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经过观察、采集和检验,袁隆平最终确认这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高兴地将其命名为“野败”,这也成了后来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
当时全球有超过8亿的饥饿人口,平均每天有2万多人不幸饿死,其中近一半是儿童。对中国来说,温饱依然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1976年,全国开始推行杂交水稻,到198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杂交水稻。农民感激袁隆平,说:“解决中国吃饭问题,‘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老师是我们农民的大恩人。”他的科研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更养活了世界上的8亿人口。
很多国家从1926年起就开始培育杂交水稻,其中包括美国和日本,但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没想到这个难题却被中国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解决了。
1981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特等发明奖。籼稻型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氢弹、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被并列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在国际上,袁隆平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还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米神”,但这样一位传奇性人物,在生活中却十分低调。他总是想通过各种方式避开打扰,还曾调侃:“人怕出名猪怕壮,做名人一点都不好玩。”
1998年,媒体曾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的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但袁隆平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中国的精神首富”。他说:“我现在不愁钱,但以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我讲究朴素大方。”
袁隆平矮矮瘦瘦的,还有点黑,常被人说像个农民。他坦承自己的确像农民,并且认为这是一种赞扬,因为农民有两个基本的优点:朴实和勤劳。
他穿着35元一件的衬衫,开着10万元的车,戴着卡西欧的表,乘飞机也只坐经济舱。十几年来,他都住在简陋的大院里,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每天和稻谷打交道。
国家为他在青岛市李沧区配备了一栋豪宅,他却把它拿来搞科研。客厅变成了公共办公室和会议厅,房间里都是科研器械,完全没有住宅的气息。这里,就是他带领团队成功培育海水种植耐盐碱水稻的基地。
除了沉迷于水稻研究,袁隆平还喜欢拉小提琴、下象棋,而且一有空就会去打排球、游泳。他一直认为自己身强体壮,2005年病倒后,也不让家人把他当病人,说自己有着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着20多岁的肌肉弹性。
一把年纪了,他还在学英语,只为了和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接轨。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袁隆平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老、不服输的劲儿。
2017年10月10日,87岁的袁隆平回到母校西南大学出席首届“袁隆平奖学金”颁奖仪式,提及自己设置这笔奖学金的初衷时,他说:“我一辈子投身于水稻研究,最大的心愿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也是所有农业科技人员一辈子的目标。这个奖金不仅是物质奖励,更是精神上的激励,激励你们青年人和我们一起为实现粮食作物增产增收、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而努力奋斗。”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水稻种植范围将越来越广,中国的数亿亩盐碱地都有望变成粮仓,而且水稻的品质更高、食用起来更健康。这项新突破,将帮助我们养活世界上更多的人。
而为国人乃至全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袁隆平,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现北京),是江西省德安县人。他的祖父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父亲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母亲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
20世纪50年代,袁隆平就读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51年7月,袁隆平在校报名参加空军,体检、政审都通过了,但后来因更需要在校大学生参加经济建设,所以他选择了继续留校学习而未入伍。
有不少人问过袁隆平:“当初您为什么学农,为什么走上了研究杂交水稻这条路?”
他回答:“学农缘于一次偶然。小学一年级时,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时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上映,影片里有一个镜头,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这些印象叠加起来,让我感觉田园风光确实太美了,就想长大后学农。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到那里又苦又穷又脏,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如此率真的回答,让大家对这位科学巨人除了敬佩之外,还多了份喜爱。而正因为当年这个偶然的选择,袁隆平自此在田间忘情地忙碌了50多载。
从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村教书,在距离黔阳县安江镇4公里的安江农校,他一待就是16年。
1960年,天灾人祸导致全国性的大饥荒,袁隆平和学生们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胁。看到校门外两具骨瘦如柴的尸体以及无数饥民脸上的忧伤,他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民以食为天”,同时深感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当时无性杂交学说垄断着科学界,但袁隆平做了许多试验都没有结果。他开始怀疑这一学说的正确性,于是决定改变方向,根据当时受到批判的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研究杂交水稻。
那时很多人都认为自花授粉的水稻是根本没有杂交优势的,所以都说袁隆平是“不务正业,吃饱了没事干”,但他仍坚持进行下去。
那一年的7月,他发现了第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他用收获的种子进行播种,虽然长出来的水稻品质不行,但他从中得到了启发,决心培育人工杂交水稻。
整整5年的时间,袁隆平在稻田里苦苦寻觅,终于在1964年的夏天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这也是国内首次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加上第二年发现的,共计找到6株。经过两年的春播与翻秋,有4株繁殖了下来。
每每回想起那个时期,袁隆平总是感慨良多:“在研究杂交水稻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
做科研的人,不都需要这样的探索精神吗?敢想、敢做、敢坚持,不断寻求突破,从不畏惧失败。唯有信念和坚持可以让我们获得成功,对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
当时水稻研究刚迎来第一个春天,科研环境却变得越来越糟糕。袁隆平的试验田被人恶意毁坏,稻苗被人拔光,只剩一片狼藉,他的所有成果付诸东流。
痛不欲生的袁隆平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了残存的5根秧苗,咬牙坚持继续做研究。
他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加快了育种的步伐。因为一门心思放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连孩子出生、父亲病故,他都没顾上回去看一眼。
“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试验田;如果不在试验田,就一定在去试验田的路上。”这是袁隆平说过的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也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1970年,试验田所在的县城发生了7.2级地震,要求全部人员撤离,但袁隆平就是不肯走。他说:“我的种子在这里,我怎么能走?”他搭了個棚子,始终守着试验田。
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原党委书记陈明山多年来一直支持袁隆平的科研,他告诉记者:“袁隆平最苦、最难的是在1970年以前,但他从来没有消沉过,也没有抱怨过。即使再多的苦难也难不倒,这样的人我还没发现第二个。”
1971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野生稻丛中,袁隆平的两位助手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经过观察、采集和检验,袁隆平最终确认这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高兴地将其命名为“野败”,这也成了后来所有杂交水稻的母本。
当时全球有超过8亿的饥饿人口,平均每天有2万多人不幸饿死,其中近一半是儿童。对中国来说,温饱依然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1976年,全国开始推行杂交水稻,到198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杂交水稻。农民感激袁隆平,说:“解决中国吃饭问题,‘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袁老师是我们农民的大恩人。”他的科研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更养活了世界上的8亿人口。
很多国家从1926年起就开始培育杂交水稻,其中包括美国和日本,但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没想到这个难题却被中国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解决了。
1981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特等发明奖。籼稻型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氢弹、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被并列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在国际上,袁隆平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4年还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袁隆平被誉为“当代神农氏”“米神”,但这样一位传奇性人物,在生活中却十分低调。他总是想通过各种方式避开打扰,还曾调侃:“人怕出名猪怕壮,做名人一点都不好玩。”
1998年,媒体曾报道“袁隆平”这个名字的品牌价值为1008.9亿元,但袁隆平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中国的精神首富”。他说:“我现在不愁钱,但以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我讲究朴素大方。”
袁隆平矮矮瘦瘦的,还有点黑,常被人说像个农民。他坦承自己的确像农民,并且认为这是一种赞扬,因为农民有两个基本的优点:朴实和勤劳。
他穿着35元一件的衬衫,开着10万元的车,戴着卡西欧的表,乘飞机也只坐经济舱。十几年来,他都住在简陋的大院里,一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每天和稻谷打交道。
国家为他在青岛市李沧区配备了一栋豪宅,他却把它拿来搞科研。客厅变成了公共办公室和会议厅,房间里都是科研器械,完全没有住宅的气息。这里,就是他带领团队成功培育海水种植耐盐碱水稻的基地。
除了沉迷于水稻研究,袁隆平还喜欢拉小提琴、下象棋,而且一有空就会去打排球、游泳。他一直认为自己身强体壮,2005年病倒后,也不让家人把他当病人,说自己有着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着20多岁的肌肉弹性。
一把年纪了,他还在学英语,只为了和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接轨。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袁隆平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老、不服输的劲儿。
2017年10月10日,87岁的袁隆平回到母校西南大学出席首届“袁隆平奖学金”颁奖仪式,提及自己设置这笔奖学金的初衷时,他说:“我一辈子投身于水稻研究,最大的心愿就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也是所有农业科技人员一辈子的目标。这个奖金不仅是物质奖励,更是精神上的激励,激励你们青年人和我们一起为实现粮食作物增产增收、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