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洗却见本真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ki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听说,一个美国教育代表团在我国内地听一位优秀语文教师的课,课上,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均给予了满意的答复,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相当完美。课后,执课教师、陪同领导都感觉良好:让老外们感叹吧!可当大家征询美国同行的意见时,他们并没有给予预期的赞美却说了句很突兀的话:“中国孩子很乖巧,既然什么都会了,还能忍受着上完这节课。”细细品味,我们品出他们的弦外之音是相当体面地抨击了我们现行公开课中的涂脂抹粉、花拳绣腿。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暗地走访,得出了“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根本不喜欢”的结论,从而表明这位语文教师的这节语文课毫无意义。我们不崇洋媚外,但随着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究竟要拿什么样的语文课献给学生?新课程中语文课堂是啥模样?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呢?笔者认为,新课程语文教学不是传统教学的翻版,也不可能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全新套路,而是在遵循教学规律上新旧教法的融合与提炼,是带着深深个性烙印的重组与整合。新课程语文课堂改革,难的不在“知”,难的不在“说”,难的是在“做”。其实,教师们都在“做”着,但从“公开课”、“示范课”上看,“做”得太“完美”了,赢得了一片唏嘘,让一线教师艳羡之至而纷纷效仿,以致于课堂失了原味、教师失了原色、学生失了原貌,也因而引发了一些争论。看来“作秀”已不是政界的专利,反“作秀”亦成为教师本不应越俎代庖但现阶段又是首当其冲的责任。新课程语文课堂希望语文教师不仅敢于做,而且要远离浮躁和喧嚣,洗却铅华实实在在的做。在此,笔者愿与大家一道:
  
  1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堂是否是学生的乐园,教师是关键。其关键在于:课堂上一是要充满情趣和激励。教师要用激情营造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立足于盼其快乐、促其快乐、助其快乐,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口常开”。二是要充满赏识和尊重。有人问一位日本教师:“你们班谁最差、谁最笨?”这位教师说:“我们班里没有最差的学生,更不存在笨学生,只有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相信这句飘洋过海来的尊重学生的珍言不是孤版更不是绝版。赏识学生,教师就要为自己和学生心中的“你不行”、“我不行”举行葬礼,就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同时欣赏每位学生的个性,同享学生成长的快乐。三是要充满呵护和包容。《人生的偶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她16岁,因为语文考试作弊得了98分,全班第一。所有的人都怀疑她作弊了并嗤之以鼻,只有语文老师表扬了她,说她进步真大,以后肯定会有更好的成绩。她没想到老师相信她。从那以后,她发疯一样的学习,并从中体悟到学习的乐趣。一年后,她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年后,她考上了北大。几年后,她去美国留学。十几年后,她回母校作报告,说了自己作弊的事。当时已白发苍苍的老师对她说了真相:孩子,当时我就知道你作弊了,因为以你的能力不可能考98分,但我想,也许你能从此发愤,所以我给了你呵护和包容。那一刻,她流泪了,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那个最明白学生的人,没有把她贼一样揪出来,而是让她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笔者真从心底佩服这位语文教师,竟用谎言编织了一个教育的意外精彩。我想只要教师心中蓄满爱,细心呵护学生,我们肯定也能上演精彩的乐章。
  
  2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换句话说,语文教学即天地皆课堂、万物皆教材。
  教师首先要开放课堂时空,把自己定位在配合学生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感悟。至今难以忘怀一位教师放手让学生阅读《狼的智慧》一文,就其中的“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吸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筏的浮力,全家过河”这段文字展开生本交流对话。学生在对话中发现这段描述不真实、有遗漏,得出狼这样不能过河的结论。因为,凡胃均有两个蒂口,狼吹气时,岂不一口进一口出?狼过河时又怎能同时用牙齿紧住两个蒂处?同时引导学生得出了作文不能为求奇而失真,只有“真”才真正有智慧的感悟。开放课堂时空就是让学生对文本个性解读,含英咀华、滋润情怀,鉴赏形象、完善人格,再现意境、陶冶情操,辩明主旨、观照人生。同时组织学生做小记者、办墙报、举行辩论会、演课本剧等,把知识带向生活。
  其次是开放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教师一要用好有字之书,包括教科书和课外书等。二要关注一部无字之书,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三要开发自己的书,即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当然,新课程语文课堂和学生需要的远不止这些,但笔者坚持认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快乐的、开放的课堂,表明教师已走进了新课程。至此,笔者用大文豪肖伯纳的话与大家共勉:“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理想中的乐园,当他们最终无法找到时,就亲手创造了它”。
其他文献
1 必须精讲重点,深入浅出    在一节课里,要讲的内容很多,想把一切问题都讲深讲透是不可能的。教学中,通过仔细认真地备课,力求把教材吃透;在处理教材和讲解课文时分清主次,去繁求简,抓住重点,精讲多练。这样做无疑是科学的合理的。多年的实践,深刻地认识到:讲解时紧紧围绕教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知识,进而发展其智力和能力。例如,讲中国近代史时,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而所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就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
期刊
【摘要】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因贫困或其它原因,他们的思想道德较普遍存在问题。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公平的教育观,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用激励促进取,关注他们的行为规范,让他们体验到教育的幸福。  【关键词】就学机制;爱心网络;激励进取;养成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出现了下岗失业人群,也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热潮。贫困农民、进城民工和下岗失业者这三类社会成员
期刊
【摘要】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往往缺乏父母的关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逆反心理。弱势群体子女逆反心理的形成及表现:1、初始产生孤独心理。2、长期压抑导致逆反心理。3、渐渐形成报复心理。因此,针对这类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做到了有的放矢。做好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工作的措施:1、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少一些精英意识,多一些平民意识。2、在日常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少一些权威
期刊
我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诗经》就确立了“比”的手法在诗歌中的重要地位。《九歌·湘君》中有“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悱恻”等句。屈原将楚国国君比喻成湘君,而以湘夫人自比,用湘夫人对湘君的痴情思念表达忠君思国之情和实现美政的理想,“以妇自喻,婉明心迹”,把“比”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手法为后世诗人所继承和光大,唐诗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佳构,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
期刊
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在优化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呢?要引导学生“做主人,乐于学,得方法,入轨道。”为此,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三方面:    1培养初中生养成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语文教学效果不佳的症结之一,是教师对课文“分析”过
期刊
历史课采用多媒体手段,能使课堂内容直观、形象、生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对改革历史教学,优化课堂结构,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现就初中历史第四册第十五课《蒋家王朝的覆灭》,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 采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思想教育    众所周知,多媒体形象直观,图文声并茂,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富于变化。用其进行历史教学,能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引起学生好奇心,增强求知欲,
期刊
【摘要】逆反心理是教育工作中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拟就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和疏导,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关键词】逆反心理;成因;疏导;中学生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在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在中学生当中,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学校的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或较少感兴趣,对师长的正面要
期刊
1语文课堂教学——师生情感投入的乐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缺少不了情感的投入,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极为丰富,有文章作者的情感,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故事情节本身固有的情感,还有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只有当这些情感互相交融,产生共鸣时,一节课才会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而学生正是在这种享受中,才能健康地、自由地、主动地发展。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阅读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情感也会随时参与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较普遍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所写的事物认识肤浅,或根本不了解。  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实际是知识、语言、认识等方面的综合。作文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平时积累材料的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上。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训练。在构成作文能力的诸因素中认识能力是基础,更应得到重视。  训练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