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新业态不断涌现,极大地影响着社会舆论的传播格局。目前影响较大的新媒体,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以手机、电脑等为终端的网络新闻、微博、博客、微信、客户端、网络论坛等。信息来源、信息传播渠道的异常丰富,给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环境给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传播信息的素养。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媒介素养是指对大众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其中最根本的是了解大众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了解各种传媒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传媒来提高执政能力。
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一方面,手机上网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拓展和强化了互联网的多种功能,微博、微信、客户端的使用丰富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社会舆论更加多元化,网络舆论的互动性、联动性、复杂性特征越来越突出。与此相对应,政府的执政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与媒体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懂得媒体运作规律,掌握舆论引导策略,才能有效地利用好媒体,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而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展。
二、当前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在获取信息、舆论宣传上更多地相信、依赖传统媒体。由于领导干部年龄、阅历、习惯、所受教育等原因,在媒介利用中,他们大多数更习惯于接触传统媒体、相信传统媒体、依赖传统媒体,而网络驾驭能力明显不足。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对互联网抱有对立、反感、排斥态度,把互联网视为煽动公众情绪、传播流言的平台。据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河北省社科院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表示党员干部存在网络恐惧,47%的受调查者认为县处级领导干部最怕网络监督,10%的受调查者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压力很大,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是在对待互联网上观念滞后。一些领导干部或者轻视互联网,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言论很多是瞎议论、乱炒作,根本不值得倾听和重视,所以对网络舆论往往采取不理睬、不沟通的消极态度;或者认为互联网完全可控,网络突发事件或负面信息和言论出现后,首先想到的是隐瞒真相,甚至采取一封了之或者一删了之的简单做法控制网络舆论。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存在“主观上不愿意说、行动上不主动说、时间上不及时说、内容上不说真话、态度上说狠话”等问题,在与媒体的对话中处于被动状态。这些错误认知造成领导干部在应对网络舆论时陷入误区,结果产生恶劣后果,严重影响了政府和领导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是对新媒体的了解和掌握不够,不能用来为做好工作服务。一些领导干部不仅对新媒体认识不够,而且在使用上更是力不从心,缺乏沟通和表达技巧,不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与群众打交道。《决策》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领导干部整体上网率已经超过90%,但多数属于浅层单向触网状态,81%的人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不会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达42.7%,对微博等社交网站完全不了解的达81.3%。如被戏称为“开房局长”的江苏溧阳市前卫生局局长谢某,他和情人在微博上打情骂俏,商量在宾馆开房等秘密事宜,被广大网友当成直播片欣赏,直到记者致电取证,他方知上了代价最大的一堂课:原来微博是公开的。虽然这是个例,但是也由此可见,让领导干部做到了解新媒体、善用新媒体、善管新媒体,还有很大距离。
三、领导干部如何提升媒介素养
一是要克服对网络舆论的畏惧、回避心理。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一些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反映到网络上,就是存在一些过激言论,这使得许多领导干部对于网络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然而,回避是不现实的。在网络时代,了解、学习并合理利用新媒体,学会不失语、不乱语非常必要。尤其是面对网友的质疑、批评,领导干部不能小视或者不敢正视这里的声音,更不能采取封帖、删除等手段封堵网民的言论。只有讲真话,与网民进行真诚交流,才能让网民理解政府所做的努力和付出,进而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要转变观念,主动接受媒体、善待媒体。作为政府的代言人,领导干部有必要熟知信息的传播过程,了解媒介的诉求与传播机制。这就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在公共事件传播的过程中,媒体是社会公众的“代言人”,它代表着社会大众和广大民意;媒体背后站着社会公众,尊重媒体的知情权就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接受媒体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善待媒体就是善待公众。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了这种平等观念,才有可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媒体交流对话、支持协作,进而形成友好互动、和谐共进的融洽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媒体不仅是在为公众提供信息,同时也为领导干部介绍情况、阐述观点、解释政策提供了机遇。领导干部应该积极利用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主动抢占舆论制高点,从而引领舆论,防止产生各类不负责的、有害的、造谣的声音。
三是要善用媒体,积极利用新媒体为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由于新媒体具有使用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其影响力日益增强。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能够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主动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如网站、政务微博、网络论坛等了解民情民意,引导舆论,并且把舆情搜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2011年以来,政务微博发展迅猛,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平安北京”“上海发布”“广州发布”“外交小灵通”等党政部门开办的微博,也涌现出了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朱永新、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陈里、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部长伍皓等“微博名人”;各市政府网站也大多开辟了“阳光议政”或“市长信箱”等栏目,接受群众投诉、咨询,成为政府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吸收民智、化解民困、保障民利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不少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更新缓慢、内容单调,有的政务微博存在语言失当、有官僚气息等问题,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是进行必要的媒介素养培训。对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培训,可以有效提高领导干部对新媒体、新的媒体环境的认知能力,正确对待、自觉接受舆论监督,避免与媒体发生冲突而形成舆论热点。同时,还可以帮助领导干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有效化解矛盾,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目前党政领导干部必读教本中有关媒介素养的内容相对缺乏,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培训也不够规范,亟待建立由党政机构为主导,媒介、教育机构等共同参与的有效的培训途径。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责编/梁晓娟)
一、网络环境给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传播信息的素养。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媒介素养是指对大众媒介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其中最根本的是了解大众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了解各种传媒的性质、特点和功能,在此基础上,能够科学、有效地利用传媒来提高执政能力。
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一方面,手机上网的发展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拓展和强化了互联网的多种功能,微博、微信、客户端的使用丰富了信息传播的途径。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社会舆论更加多元化,网络舆论的互动性、联动性、复杂性特征越来越突出。与此相对应,政府的执政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与媒体的接触越来越频繁。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懂得媒体运作规律,掌握舆论引导策略,才能有效地利用好媒体,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进而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展。
二、当前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是在获取信息、舆论宣传上更多地相信、依赖传统媒体。由于领导干部年龄、阅历、习惯、所受教育等原因,在媒介利用中,他们大多数更习惯于接触传统媒体、相信传统媒体、依赖传统媒体,而网络驾驭能力明显不足。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对互联网抱有对立、反感、排斥态度,把互联网视为煽动公众情绪、传播流言的平台。据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河北省社科院针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表示党员干部存在网络恐惧,47%的受调查者认为县处级领导干部最怕网络监督,10%的受调查者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压力很大,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是在对待互联网上观念滞后。一些领导干部或者轻视互联网,认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上言论很多是瞎议论、乱炒作,根本不值得倾听和重视,所以对网络舆论往往采取不理睬、不沟通的消极态度;或者认为互联网完全可控,网络突发事件或负面信息和言论出现后,首先想到的是隐瞒真相,甚至采取一封了之或者一删了之的简单做法控制网络舆论。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面对舆论监督时,存在“主观上不愿意说、行动上不主动说、时间上不及时说、内容上不说真话、态度上说狠话”等问题,在与媒体的对话中处于被动状态。这些错误认知造成领导干部在应对网络舆论时陷入误区,结果产生恶劣后果,严重影响了政府和领导干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三是对新媒体的了解和掌握不够,不能用来为做好工作服务。一些领导干部不仅对新媒体认识不够,而且在使用上更是力不从心,缺乏沟通和表达技巧,不能熟练地运用新媒体与群众打交道。《决策》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领导干部整体上网率已经超过90%,但多数属于浅层单向触网状态,81%的人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不会使用即时通信工具的达42.7%,对微博等社交网站完全不了解的达81.3%。如被戏称为“开房局长”的江苏溧阳市前卫生局局长谢某,他和情人在微博上打情骂俏,商量在宾馆开房等秘密事宜,被广大网友当成直播片欣赏,直到记者致电取证,他方知上了代价最大的一堂课:原来微博是公开的。虽然这是个例,但是也由此可见,让领导干部做到了解新媒体、善用新媒体、善管新媒体,还有很大距离。
三、领导干部如何提升媒介素养
一是要克服对网络舆论的畏惧、回避心理。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一些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反映到网络上,就是存在一些过激言论,这使得许多领导干部对于网络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然而,回避是不现实的。在网络时代,了解、学习并合理利用新媒体,学会不失语、不乱语非常必要。尤其是面对网友的质疑、批评,领导干部不能小视或者不敢正视这里的声音,更不能采取封帖、删除等手段封堵网民的言论。只有讲真话,与网民进行真诚交流,才能让网民理解政府所做的努力和付出,进而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要转变观念,主动接受媒体、善待媒体。作为政府的代言人,领导干部有必要熟知信息的传播过程,了解媒介的诉求与传播机制。这就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应转变观念,认识到在公共事件传播的过程中,媒体是社会公众的“代言人”,它代表着社会大众和广大民意;媒体背后站着社会公众,尊重媒体的知情权就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接受媒体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善待媒体就是善待公众。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了这种平等观念,才有可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媒体交流对话、支持协作,进而形成友好互动、和谐共进的融洽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媒体不仅是在为公众提供信息,同时也为领导干部介绍情况、阐述观点、解释政策提供了机遇。领导干部应该积极利用媒体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主动抢占舆论制高点,从而引领舆论,防止产生各类不负责的、有害的、造谣的声音。
三是要善用媒体,积极利用新媒体为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由于新媒体具有使用便捷、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其影响力日益增强。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能够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主动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如网站、政务微博、网络论坛等了解民情民意,引导舆论,并且把舆情搜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2011年以来,政务微博发展迅猛,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平安北京”“上海发布”“广州发布”“外交小灵通”等党政部门开办的微博,也涌现出了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全国人大常务委员朱永新、中央政法委宣教室副主任陈里、云南红河州宣传部部长伍皓等“微博名人”;各市政府网站也大多开辟了“阳光议政”或“市长信箱”等栏目,接受群众投诉、咨询,成为政府联系群众、了解民意、吸收民智、化解民困、保障民利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不少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更新缓慢、内容单调,有的政务微博存在语言失当、有官僚气息等问题,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改进。
四是进行必要的媒介素养培训。对领导干部进行媒介素养培训,可以有效提高领导干部对新媒体、新的媒体环境的认知能力,正确对待、自觉接受舆论监督,避免与媒体发生冲突而形成舆论热点。同时,还可以帮助领导干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有效化解矛盾,提高行政服务水平。目前党政领导干部必读教本中有关媒介素养的内容相对缺乏,对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培训也不够规范,亟待建立由党政机构为主导,媒介、教育机构等共同参与的有效的培训途径。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所
(责编/梁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