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伦勃朗的光影、明暗、绘画风格堪称独一无二,并且自画像还是他深度研究和表达个人内心情感,发泄情感和感情倾诉的一个独特方式。因而,在他的自画像里已经是把外表和内在完美的结合了。将他的自画像由初期到后期排列来看,感觉是在看伦勃朗人生经历酸甜苦辣一般,别有生趣。
关键词: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是十七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说到伦勃朗的《自画像》在他的作品中则处于重要地位,据说有一位叫涅伦家不完全统计计算有90幅左右,这样看来他是平均每年画2幅以上,在整个美术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伦的。伦勃朗的《自画像》也是记录着他人生中的每一步。
一、伦勃朗为什么热爱画自画像
自画像更便于他对光影、明暗和个人独特的绘画风格的充分展现,也有助于他对独特技法深度研究探索。并且,他可以根据自己某个时刻的感觉随意自在的安排光影,探索光影世界。因为他的执着探索他的光影技术在当今的绘画和摄影界依旧被称为“伦勃朗光”。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想通过研究自己来研究人得情感和内心世界。其实要洞察人得内心世界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他是用隐藏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个性借此来描绘探索内心精神世界。他人生经历的酸甜苦辣都画在那些自画像上面,可能画自画像也是一种个人情绪的发泄通道吧。
二、浅析伦勃朗自画像
1634年侧身观画的戴帽子的伦勃朗自画像,比较符合当时的审美。脸部表现很多的朦胧感,让人捉摸不透、非传统的理解。从画面上看,伦勃朗身体健壮,表情也比较放松愉悦,画面处理的自控能力把握已经达到一种不能及地境界然而他处理的明暗对比的结合使画面更具有某种真实性,这或许就是伦勃朗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心情感。在时隐时现的变化中,伦勃朗运用半调子透明的技法,更加给人们暗示了一个无法参透的神秘感。他的画更多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他中期穿着昂贵大衣的自画像,标志着他技术的成熟和伦勃朗巴洛克艺术的确立,画面独创性也迅速增强很多,开始了对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注。
1631年后,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开始渐渐地戏剧性,因为他对戏剧很感兴趣,所以从戏剧里的光线产生灵感,他的画也经常利用舞台的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人们,他自由地戏剧性处理复杂画中的明暗关系,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情节性绘画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深深打动人心。
到了1650年,伦勃朗的自画像多了些沧桑。画面他只用简约粗犷的笔触描绘去雕琢他的内心情感,表情严肃,这正是伦勃朗在那一时期遭受的亲人离去和生活重压等等外在的真实反应。
在伦勃朗晚年,生活悲惨,被人辱骂,妻儿离世,生活贫穷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伦勃朗因而不免悲伤忧愁、衰弱和孤独伴他左右。可这一切却是他的艺术生涯步入了巅峰。在他晚年的自画像中,总体上都是以悲闷微弱的光影为主,明暗色调相继也变得惨淡了很多。这一切都精微地记录伦勃朗晚年时光无助的内心世界。1669年,他的画面又出现了一种神秘感,画面上繁简有序,主次分明,并且开始注重黑白对比,画面的细节部分主要展现在头部。
虽然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已经是穷困潦倒,但在这幅画中展现出来的他却似乎比以前显得轻松多了,略带了点微笑。他的笔触变得苍劲有力,豪放自如,像他的表情一样松动了很多,采用了略显透明的“色彩从重置法”。
三、伦勃朗绘画感触
在伦勃朗的作品中,呈现着一种“光”的特质,这种光总是让人觉得厚重和纯洁,画面中处理在“伦勃朗式”的深度空间中,但形体却显得更加概括和简练,笔触奔放、厚重、洒脱,呈现出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伦勃朗用光继承并且发展了卡拉瓦乔式的明确对比的戏剧性光的美学法则,表现构图上的主次关系清晰而生动;画面上丰富无比的节奏运转轨迹自然并且运用了光亮突出画面的中心点和主要部分。他的色彩总是那么丰富,感觉深沉、厚重,在他的深色画面基调中,他谨慎地使用着有限的亮光。利用着某些衣服的华贵的闪光或者其他物品,在明亮的金黄色等暖色点缀着画面的调子里也不时穿插些许的冷色,画面感丰富深邃。
伦勃朗一生大起大落,生命中的不同时期充满着不同的感觉。将懵懂、执着、幸福、成功、悲痛、失败、贫穷、孤独、交织在一起并没有击败他和他对绘画的热情,坎坷的生活际遇也许是他的某种催化剂吧。
反而让绘画作为伦勃朗对情感的一种倾诉和发泄,中年以后的伦勃朗艺术显然已经更趋向于创造一个内省的精神世界,世俗生活的荣辱与沉浮根本无法撼动伦勃朗沉潜至深的心灵,他一如既往的坚定执着的顺遂着他对绘画的热爱。将感情一笔一笔地呈现在自画像里,精微地记录着自己审视自己的艺术生涯。所以,他画出来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东西,而是将自己的生动的表情、外表的着装变化与内心世界所要交代出来的情感相结合,展现着他个人的情感和灵魂。伦勃朗开掘艺术层面的审美追求为当代的美术界跨越了一大步,他的自画像也是艺术领域里一座高高在上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杨参军主编,李文东编著.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作品——伦勃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2.
[2]朱澄,袁小亚,杨雪帆编.鲁本斯 伦勃朗画风.重庆出版社,1992.199.
[3]徐来译.伦勃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4.11.
[4]张坚著.巴洛克时代 伦勃朗 哈尔斯 维米尔.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16.(第一版).
关键词:伦勃朗;自画像
伦勃朗是十七世纪欧洲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说到伦勃朗的《自画像》在他的作品中则处于重要地位,据说有一位叫涅伦家不完全统计计算有90幅左右,这样看来他是平均每年画2幅以上,在整个美术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绝伦的。伦勃朗的《自画像》也是记录着他人生中的每一步。
一、伦勃朗为什么热爱画自画像
自画像更便于他对光影、明暗和个人独特的绘画风格的充分展现,也有助于他对独特技法深度研究探索。并且,他可以根据自己某个时刻的感觉随意自在的安排光影,探索光影世界。因为他的执着探索他的光影技术在当今的绘画和摄影界依旧被称为“伦勃朗光”。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想通过研究自己来研究人得情感和内心世界。其实要洞察人得内心世界首先必须认识自己。他是用隐藏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个性借此来描绘探索内心精神世界。他人生经历的酸甜苦辣都画在那些自画像上面,可能画自画像也是一种个人情绪的发泄通道吧。
二、浅析伦勃朗自画像
1634年侧身观画的戴帽子的伦勃朗自画像,比较符合当时的审美。脸部表现很多的朦胧感,让人捉摸不透、非传统的理解。从画面上看,伦勃朗身体健壮,表情也比较放松愉悦,画面处理的自控能力把握已经达到一种不能及地境界然而他处理的明暗对比的结合使画面更具有某种真实性,这或许就是伦勃朗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心情感。在时隐时现的变化中,伦勃朗运用半调子透明的技法,更加给人们暗示了一个无法参透的神秘感。他的画更多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他中期穿着昂贵大衣的自画像,标志着他技术的成熟和伦勃朗巴洛克艺术的确立,画面独创性也迅速增强很多,开始了对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关注。
1631年后,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开始渐渐地戏剧性,因为他对戏剧很感兴趣,所以从戏剧里的光线产生灵感,他的画也经常利用舞台的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人们,他自由地戏剧性处理复杂画中的明暗关系,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情节性绘画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深深打动人心。
到了1650年,伦勃朗的自画像多了些沧桑。画面他只用简约粗犷的笔触描绘去雕琢他的内心情感,表情严肃,这正是伦勃朗在那一时期遭受的亲人离去和生活重压等等外在的真实反应。
在伦勃朗晚年,生活悲惨,被人辱骂,妻儿离世,生活贫穷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伦勃朗因而不免悲伤忧愁、衰弱和孤独伴他左右。可这一切却是他的艺术生涯步入了巅峰。在他晚年的自画像中,总体上都是以悲闷微弱的光影为主,明暗色调相继也变得惨淡了很多。这一切都精微地记录伦勃朗晚年时光无助的内心世界。1669年,他的画面又出现了一种神秘感,画面上繁简有序,主次分明,并且开始注重黑白对比,画面的细节部分主要展现在头部。
虽然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已经是穷困潦倒,但在这幅画中展现出来的他却似乎比以前显得轻松多了,略带了点微笑。他的笔触变得苍劲有力,豪放自如,像他的表情一样松动了很多,采用了略显透明的“色彩从重置法”。
三、伦勃朗绘画感触
在伦勃朗的作品中,呈现着一种“光”的特质,这种光总是让人觉得厚重和纯洁,画面中处理在“伦勃朗式”的深度空间中,但形体却显得更加概括和简练,笔触奔放、厚重、洒脱,呈现出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伦勃朗用光继承并且发展了卡拉瓦乔式的明确对比的戏剧性光的美学法则,表现构图上的主次关系清晰而生动;画面上丰富无比的节奏运转轨迹自然并且运用了光亮突出画面的中心点和主要部分。他的色彩总是那么丰富,感觉深沉、厚重,在他的深色画面基调中,他谨慎地使用着有限的亮光。利用着某些衣服的华贵的闪光或者其他物品,在明亮的金黄色等暖色点缀着画面的调子里也不时穿插些许的冷色,画面感丰富深邃。
伦勃朗一生大起大落,生命中的不同时期充满着不同的感觉。将懵懂、执着、幸福、成功、悲痛、失败、贫穷、孤独、交织在一起并没有击败他和他对绘画的热情,坎坷的生活际遇也许是他的某种催化剂吧。
反而让绘画作为伦勃朗对情感的一种倾诉和发泄,中年以后的伦勃朗艺术显然已经更趋向于创造一个内省的精神世界,世俗生活的荣辱与沉浮根本无法撼动伦勃朗沉潜至深的心灵,他一如既往的坚定执着的顺遂着他对绘画的热爱。将感情一笔一笔地呈现在自画像里,精微地记录着自己审视自己的艺术生涯。所以,他画出来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东西,而是将自己的生动的表情、外表的着装变化与内心世界所要交代出来的情感相结合,展现着他个人的情感和灵魂。伦勃朗开掘艺术层面的审美追求为当代的美术界跨越了一大步,他的自画像也是艺术领域里一座高高在上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杨参军主编,李文东编著.西方绘画大师经典作品——伦勃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9.2.
[2]朱澄,袁小亚,杨雪帆编.鲁本斯 伦勃朗画风.重庆出版社,1992.199.
[3]徐来译.伦勃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2004.11.
[4]张坚著.巴洛克时代 伦勃朗 哈尔斯 维米尔.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1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