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象形文字谱》()(秤)系字订补

来源 :中国文字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巴文()本是()(秤)的异体,但在《纳西象形文字谱》中,只见其用于()、()、()三字构件,而未单独收为字头或纳入()字条异体.比较《么些象形文字字典》《纳西语英语百科辞典》相同字条的说解可以看出:()字条误释字义、误解字形,()、()两字条误释声符()之义,试就此分析误因,加以订补.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根据《肩水金关汉简(叁)》所公布的红外线图版和释文,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肩水金关汉简部分简文提出新看法.文中共校读8条释文,改释10字.
在甲骨文中没有单数第一人称代词“吾”.很多学者依据金文认为人称代词的“吾”产生于西周时期.第一人称代词的“吾”产生于春秋中前期,属于东部地区的方言用字,并非产生于西周时代.今本《尚书·微子》的写定年代在春秋中前期以后,但其产生则远在西周以前,不能因为出现有春秋时代才产生的人称代词“吾”,就将其产生的时代拉后.利用语言学的方法考证古文献的时代性,要注意该文献的产生年代和最后的抄写年代的不同.西周文献在传抄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混入春秋战国时代的语言文字,这样的流变现象只能表明该文献的最后抄写时代,不能据此判定
北京科技大学昌平创新园区结合园区内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优势,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建大器、看大局、求大用三个维度,谋划新时代科研育人路径与模式.
《宋代墓志辑释》是宋代墓志著录的最新成果,全书共收录宋代墓志拓片226方,且大多是新出土或尚未发表的墓志,对研究宋代社会历史、政治制度、人物传记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某些原因,《宋代墓志辑释》在对墓志拓片进行文字校读时多有疏误.文章运用文字学、文献学、词汇学等方面的知识对这些疏误提出斠补意见,以期对宋代墓志的整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文章揭举十余则宋元明清禅宗文献的疑难俗字,主要通过版本对勘,异文互参,辨形证义,并系联历代俗字形体,结合汉字俗写的一般规律,沟通字形关系,梳理变易路径.文章对禅宗文献整理、近代汉字研究和大型字书修订具有参考价值.
基于教学现状,提出引入R语言进行古生物学定量分析实践平台的建设思路.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擅长数据分析的古生物学专业人才为导向,在R语言基础教学、古生物学数据集建设、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
提出一种基于信息化平台的高校化学试剂采购系统的设计方案,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规范高校化学试剂采购流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试剂流入安全管理体系.以安全和高效为目标,以互联网思维为引导,在做好化学试剂供应的同时,更好地为试剂安全管理提供条件、为建设平安校园提供保障.
疫情防控常态化对高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移动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二级学院受到资源、经费等方面的束缚,难以开发专用管理信息平台,选用企业微信构建二级学院部门组织架构,通过近一年的运行实践提升了学院管理数字化、教学办公移动化水平,发挥了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调查统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字量、字种、字频和笔画的综合数据,深入分析阅读量、复现字种、字量字种比、频次分布、笔画分布之间的多重关联,多角度揭示、呈现小学语文教材用字的综合特征.
本文通过比较的方法从玛雅文字的符号形态、数字符号系统与形声表示法等三个方面分析玛雅文字的原始性特征:(1)从早期的语段文字到相对成熟的图谱符号,玛雅文字在其符号形态上都充满了图画性特征,文字的记词方式不够发达成熟.(2)玛雅文字的数字符号多用来记录日期、历法周期等,计数单位虽已出现,数字符号系统也能反映一定的数量关系,但所用的指示性符号及复杂的象征性图谱,是其原始性特征的体现.(3)玛雅文字形声表示法有合文、标声及标类等情况,其中合文、以纯指示符号标类,是文字原始性的表征.玛雅文字形声字的意符和音符存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