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关键之年 外长们“相约重庆”

来源 :重庆与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夏时节,中国周边外交大戏不断,与东南亚国家的互动迎来一个个高潮。就在印尼总统特使访华、对华合作提升为“四轮驱动”之后,又一场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量级线下会晤在重庆拉开帷幕。
  2021年7日至8日,纪念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六次外长会在重庆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席并与东盟方共同主持会议。总结中国—东盟30年相处之道、为未来发展谋篇布局,聚焦抗疫和经济合作等,成为会议的重头戏。
  中国—东盟合作“初心”不变。
  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前的7月19日,中国与东盟各国外长齐聚吉隆坡,开启中国—东盟的磋商对话关系,为双方长期互利合作奠定基础。30年后,中国—东盟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
  然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下,中国—东盟合作也面临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同的新形势。此次各方在疫情依然严峻的情况下,仍商定举行面对面会议,本身就体现了对新形势下发展中国—东盟关系的高度重视和期待。
  这种重视和期待,从今年以来中国—东盟的多轮互动中可见一斑。
  在政治方面,3月底4月初东盟四国外长访华,在抗疫和推动经济复苏等领域达成多项共识,再次印证中国—东盟国家“常来常往、越走越亲”的深情厚谊。
  在经济方面,继去年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后,今年继续巩固领头羊地位—前5个月东盟与中国贸易总值高达2.19万亿元,增长29.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8%。
  人文合作也不遑多让。此前,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外交部指导,中国外文局、中国—东盟中心主办的2021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三十而立—开启中国—东盟合作共赢新篇章”展开讨论,为政策沟通、民心相通搭建平台。
  所有这一切,为中国和东盟在疫情“特殊年”深化务实合作创造了良好氛围。
  与东盟相关的两个会议,外长们为何“相约重庆”?
  此次各国外长聚首期间,还举行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六次外长会。会议在澜湄合作启动5周年之际举办,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澜湄合作是中国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是东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會议举办地—重庆也引起各方关注。这个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直辖市被选为“相约之所”,背后有何含义?
  众所周知,重庆在与东盟经贸合作方面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中国和新加坡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于此,这使重庆在推动陆海新通道方面的枢纽作用愈发突出。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4个省区市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0.5%。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实现了西部与东盟国家的快检连通,也激发了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发展潜力。
  东盟地区也在积极参与大通道建设,重庆正在强化与湄公河五国发展战略对接。
  东盟已在2019年、2020年连续成为重庆第一大贸易伙伴。据重庆海关数据,2020年重庆对东盟进出口1121.7亿元,增长3.4%,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的17.2%。重庆对东盟进口量最大的商品是集成电路,出口最多的是笔记本电脑和摩托车。重庆已出台《深化与东盟经贸合作行动计划(2021—2025)》,提出,到2025年,重庆东盟货物贸易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
  选择重庆作为中国、东盟外长会议地点,展示了中国在构建高质量“一带一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的新思路、新作为。
   来源/上观新闻 重庆发布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2012-04-23  作者简介:陈一洪(1987-),男,福建泉州人,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研究。  摘 要: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行业金融模式旨在通过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供、销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信用共同体实现对特定行业小微企业的批量开发与商圈声誉风险控制,解决传统小微业务开展过程的成本与风险控制问题;同时,立足供应链贸易融资模式及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商业服务理念,为小微
期刊
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核心指标”位列前茅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学校立项建设的博士点学科,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在“十五”期间,学校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列为学校重点学科加强建设,“十一五”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6年3月获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3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
期刊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建设问题研究(11SZK026)  作者简介:  朱兰(1973),女,湖南武冈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教学研究。  摘要:高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诚实守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从我校的具体情况看,虽然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整体上呈现出良好态势,但考试作弊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之间相互
期刊
作者简介:马雪(1989),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张牛(1952),男,回族,重庆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摘要: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一个富于生机的开端。他认为历史是物质的、变化的,历史有其自身矛盾运动和规律,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并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研究李大钊的历
期刊
作者简介:孙延俊(1958),男,辽宁本溪人,教授,主要从事油画风景语言研究及教学工作。  摘要:八年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陪都成了当时中国的缩影。如今重庆在不可思议地高速变脸,成为西部的经济和金融中心,然而那些曾经承载着全国人民抗战信念的人和事也在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快餐文化方兴未艾的现代,这些雾都名人的痕迹消失了,但是名人名居确实还存在空间中,有了这些遗迹史实资料,掌故得以展
期刊
摘要:牟宗三以道德形上学为根据,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方面展开论述,认为朱熹将天理与人心相区分,追求“只存有不活动”的道德本体和格物致知的顺取工夫,而将其判为“别子为宗”。但是通过对朱熹思想发展脉络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其“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的工夫入路是对程颢等学者过于追求“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而忽视具体实践工夫的一种矫正。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促进了先秦以来儒家传统思想的深化和思维水平
期刊
摘要:“第六代”的电影活动勾勒出一幅过于复杂的银幕图景,统一的称谓之下是难以遮掩的创作裂隙:第六代的电影实践除了高调的艺术探索外,也不乏商业电影的制作。在电影产业发展、商业电影创作成为实践、研究热点的语境下,从商业性的视角重估第六代的电影创作,剖析他们通过对现实矛盾的回避和虚假解决、提供消费符号、模式化的生产方式等创作策略所体现的大众文化机制,也许比阳春白雪的艺术评鉴更合时宜。同时对“第六代”电影
期刊
作者简介:汤婷(1981),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及功能语言学研究。  摘要:韩礼德建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分析建构了一个可适用的理论框架,然而从该角度对英诗及其译文的鉴赏在我国并不多见。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功能、逻辑功能和语篇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代表作“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五种汉译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
期刊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信息认知方面存在一些困境:新媒体环境下多元文化的碰撞使得信息权威缺失、信息泛娱乐化,大学生面临价值取向的困境;信息的碎片化、利益导向性、信息鸿沟扩大使得信息传播存在困境;虚拟环境中信息传播缺乏道德标准和信息把关,产生信息道德的困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信息认知;困境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网络媒体是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传播载体。网络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第四媒体”,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在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上肩负着重要责任。我们要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播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