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烟”灭,才是健康进行时

来源 :健康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所不在的灰尘
  或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早洗得干干净净的手,什么也没碰,什么也没摸,可中午时分再用肥皂洗手时,却发现搓出来的竟然是脏兮兮的泡沫;还有,冬季即便你门窗紧闭,可才一天不擦桌子,桌面上就灰蒙蒙的一层,床底下更是藏了许多“绒球”。其实这些就是灰尘在作怪。特别是在空气干燥的冬季,灰尘更是肆虐。相信你也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在阳光下,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轻舞飞扬的灰尘。可你知道吗?灰尘是无所不在,不光是阳光下我们看到的灰尘,在无光、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灰尘依然存在。而且这些看似平常、微乎其微的灰尘还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小的危害。因为灰尘中汇集了不少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干扰人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同时灰尘还是微生物理想的培养基、繁殖地和传播者,特别是霉菌,其孢子个小、重量轻,可以随着空气到处飘移,因此,不可避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灰尘从何而来?
  那么,灰尘从哪来的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环境政策与管理学教授戴维·莱顿和帕洛马·比默通过对几百个家庭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家中室内灰尘主要来源于外界带入的微尘、细菌、病毒以及原本存于室内的污染微粒物,如人体皮肤碎屑、动物毛皮碎屑、昆虫尸体、食物碎渣、纺织品线头、厨房油烟、香烟烟雾,以及室内微尘、异味、细菌病毒等。总体说来,房屋中60%的灰尘来自户外。它们经由门、窗和排气口进入屋内,也可能黏附在家庭成员的鞋底上被带入房间。如果在气候干燥的地方,外来灰尘就会更多。


  灰尘中都有哪些有害成分?
  灰尘的成分包括:漂浮状尘埃、尘虫及排泄物、纤维、病菌、化学烟雾等,它们常期漂浮在室内空气中并被大量吸入或附着在物体表面。灰尘对于人体的各个器官十分有害,特别是其中附带着金属离子、苯、甲醛、病菌等污染物可以通过鼻腔、上呼吸道等器官进入人体,破坏人体的黏膜组织,导致头疼头晕、视力下降、呼吸困难、神经膜障碍等一系列疾病,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莱顿和比默在《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说,灰尘的成分构成远比人们想象得复杂,而且其中含有一些毒性较大的物质,例如灰尘中可能包含铅、砷等元素,甚至包含已遭禁用的杀虫剂滴滴涕(DDT)。这些成分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比默说,即使是低含量的砷也可能危害儿童和一些特殊人群的身体健康。儿童在地毯上玩耍时,含有砷的灰尘可能经由手传到口中。同样,灰尘中的铅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别是儿童。灰尘中的铅是导致儿童血液内铅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在论文中,莱顿和比默认为房屋就像一个生物体,污染物一旦被吸收,就永远不可能彻底“排出体外”。所以,房屋中的灰尘,特别是深藏在地毯中的灰尘会伴随房屋的“一生”。因此,不同的家庭,其家中的灰尘成分也不尽相同。因为灰尘的形成和构成与当地气候、房屋始建年代和家中常住人口有密切的关系,气候越干燥,灰尘越大;而房屋越古老,家庭常住人口越多其灰尘构成成分也越复杂。比默说“灰尘是各种物质的混合物,其构成成分极其复杂,你不可能列出所有可能成分。”灰尘中的成分超过2 000种以上。室内空气中的灰尘污染每天都在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过敏性哮喘、全家感冒及其他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都与室内空气中灰尘密切相关。
  灰尘,我拿你该怎么办?
  据调查,现代都市人平均每昼夜在室内的时间超过18小时,那么我们该如何躲避这无处不在、又微乎其微的灰尘呢?其实,即便灰尘中包含一些有害成分,但也不必过于担惊受怕。莱顿和比默认为,定期清洁和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能够帮助人们远离灰尘带来的健康威胁。他们建议说,定期打扫房屋可以清除80%的灰尘。另外在餐桌边用餐、掐灭手中的香烟可以有效减少房屋内灰尘。
  另外,美国《健康》杂志指出,卧室是灰尘聚集区;书架和书最容易招灰;随意摆放在桌面上的各种物品,也易成为灰尘和细菌繁衍的场所。所以,建议定期清洁这些地方。电视、电脑等会产生静电,易吸附灰尘,也要定期擦拭,还可以在周围摆放一些绿叶植物,但最好别用布罩起来。纱窗最好选密一些的,经常擦拭、清洗。如果家紧挨马路,尽量在晚上开窗通风。此外,进屋前要先拍净身上的灰尘,换上拖鞋。


  中国消费者除尘的十大习惯喜好
  中国消费者除尘的频率低于其他国家。有20%的消费者每月除尘2~3次(全球均值11%),17%的消费者每月清扫一次或低于一次(全球均值6%)。每周清扫2~5次或者更多次数的消费者占30%(全球均值49%)。
  中国消费者大多数在夜间除尘。其中,16%的消费者选择在傍晚除尘(全球均值2%),11%的消费者会在夜间除尘(全球均值9%)。
  仅穿内衣除尘的中国消费者占9%(全球均值4%),穿运动装除尘占10%(全球均值21%)。
  48%的中国消费者习惯边听音乐边除尘,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6%)。
  中国消费者喜欢边除尘边解决问题(中国16% ,全球均值3%)。此外,中国消费者还更倾向于通过除尘来缓解压力(中国13%,全球均值4%)。
  中国消费者习惯将吸尘器放在户外存放(中国43%,全球均值37%);仅有11%的消费者会将吸尘器放在客厅(全球均值5%)。
  中国家庭中帮助除尘的未成年人(78%)高于全球均值(62%)。
  49%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除尘时产生的噪音是最扰人的因素。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第二大扰人因素是较低的灰尘吸入率(中国21%,全球均值17%)。
  57%的中国消费者认为灰尘收集盒是他们选择吸尘器时最先考虑的因素(全球均值30%)。
  在中国被调查对象中,有19%的人没有吸尘器(全球均值9%)。在中国,最常见的吸尘器类型是袋装集尘除尘器(32%),排在第二位的是有线手持除尘器(21%)。无线电池除尘器在中国也比较常见(中国4% ,全球均值1%)。
其他文献
国产软件的国际化是国产软件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我国在建筑结构领域引入CAD技术虽然较晚 ,但是却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软件。剪力墙CAD系统SWALLCAGE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AD工
江泽民总书记在上海考察国有企业时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好国有企业的基本方针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实践。改革的经验从哪里来?只能从实践中来,要鼓励探索,允许试验,坚持
本文综合了宝钢、湘钢、包钢对ISO4701—1985(E)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粒度分布筛分测定方法作为制定国标的联合验证试验的总结。 In this paper, Baosteel, Xiangtan
摘要:结合“传热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方面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热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试方式  作者简介:田娟荣(1976-),女,陕西渭南人,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北京1014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77-02    “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
今年6月,烟台市人民政府召开了保护和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动员大会,拉开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序幕,力争用两三年的时间,对烟台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保护、修缮和建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九五”期间我国城市工业将实施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和梯度转移,加之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动——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品生产和传统农副产品的生产让渡给亚太地区较落后的国
迷醉于美妙的音乐?流连于独特的影片?邀你当一回乐评人、影评人。“我到今天也始终不明白,这两个意大利女人在唱什么。事实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东西不说更好。我想,那是
日本大同特殊钢公司发明了使CO在炉内燃烧成CO_2从而降低能耗的电弧炉炼钢工艺,该工艺分成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在熔化期和/或氧化期向炉内吹氧,得到含[C]量低于0.20%钢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