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沙田山居》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它饱含着诗意,就象新鲜的苹果饱含浓郁的津液,让人回味无穷。作品写得很美,情与景相融相溢,共同挥洒着甜美的芬芳。在作者的笔下,碧海青山、云烟雾气、晨光夜色、帆影渔火、虫鸣鸟叫、风声涛吼,乃至于火车的轰鸣,无不奇丽美妙、令人神往。全文虽然只有两千字左右,但是写得委婉、细致、有情思、有层次,结构精美,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文章一开头就充满了诗情画意:“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湾,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
这是一段象诗一样动听的文字,读了以后,海阔天空、碧波荡漾的海滨景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叹美不止的同时,不禁让读者自然地咀嚼起其间的韵味来,毫无疑问,在这里,作者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他作品里所蕴藏着的深层内涵。隔海相望的“莽莽苍苍”的大陆,一下子就启发了读者的感知与想象,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着读者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境界,我以为这就是作者余光中呈现给读者的最富有诗意的东西。
清人周济论创作时说:“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我想,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必须得处理好这一“入”和这一“出”两点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作者面对笔下的景物自己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而且也要有很好的笔力来架设他和读者思想上的“入”和“出”的渠道。这一段文字,作者就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环节。于此,通篇地读下去,美不胜收,情思缭绕,读者对作品感觉、理解、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对作家某种情怀的沉浸、渗透和陶醉。
沙田山居是独特的,是饱满着诗意的,是令人憧憬的,是作者精神世界芬芳的后庭,是读者驰骋想象的落英缤纷的林岸。这一意象的完美,如果没有作家余光中对景物细致的情感接触,没有真正对眼中景物艺术的感受和理解,没有蘸着心血,而只是用墨水来写作的话,就很难呈现给读者这座具有鲜明艺术特质的“沙田山居”,当然也就没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了。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景书所睹,情发欲言。情自中生,景自外得。”这句就好似在诠释着《沙田山居》的艺术特质。你看,无论是“一炉晚霞”、“赫然渔火”、“茫然山影”,还是“山已代我答了”、“鸟代山答了”,都融进了作者酣畅的笔尖和读者润物细无声的沉思里,这大概就是“情自中生”吧,这里的真情是来自作者心田的灵动,“晚霞”、“渔火”抑或“山影”、“鸟儿”代表着作者灵魂的律动、诚挚的情思、善良的希翼或者美丽的倾慕。“景由外得”,只要是几遍读下来,沙田山居的一草一木、一声一息,则不仅理解为是作者单纯的自然灵性的鼓动和那山川秀色的濡染,还必有多种生活阅历在作者笔下的暗中品道,诸多移情体验的静静流淌。“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声,撼人的节奏使我的心血来潮。”“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从人生美好事物的相似性中去发现作者笔下的异态美——沙田山居,并从各自情感经历中进入到作者震撼力量的记忆中去,引发新境界的情思美——故土之恋。绮丽、深邃的视觉,让读者呼吸到那特有的还带着呢喃乡恋的气息,因为这是作者从思想积淀的视野中去挖掘环绕沙田山居景物中的内涵美,从而使作者生的“景”及其由它而来的“外得”又受惠于自身感觉智慧的加工,变成与自身情感活动和审美情趣相偕相助、个性鲜明的独特风景——“沙田山居”,这样的“景由外得”就不止于沙田山居所能给予读者视觉的外部景色了。
如若一个人缺乏很好的情致、愉快的兴趣、审美的追求,即使身处漓江春雨之中,也难悟出什么美趣、情兴,反而不免飘逸出一番“愁”来。就是烟雨飘渺的“仙境”,也会被感受成凄凉隐晦的哀界;云雾掩隐、时隐时现的山峦,常会被误解为对人生的戏弄。生活中,有许多从名山归来之士不无遗憾地宣称:“只看到了一堆枯木、石头。”这概因无“情”而失“景”的缘故吧。
通篇读下来,我们就不能不感叹作者笔尖生花的功力,所谓的美文,概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那定是神思卓然、想象力丰富的人,亦大多是情思瑰丽、哲思深刻的人。如果说前者多达于外象,后者则多蕴于无形。刘勰所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所说的就是这层意思。我以为,用这句话来比喻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散文,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这里,我们不妨再用《沙田山居》的一段文字作为印证:“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晴阳的下午,八仙岭下,一艘白色渡轮,迎着酣美的斜阳悠悠向大埔驶去,整个吐露港平铺着千一顷的碧蓝,就为了反衬那一影耀眼的洁白。”
这是作家以细腻的艺术眼光向读者进行的感性显现,把一些零星的自然物与自然的精灵相联接,为读者架设出一条思绪的通道。于是,一切景物都被作家描绘得如此绚丽、如此富有情感。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我想这最能来诠释《沙田山居》的艺术特色。作者不仅让自己的笔头去分享“山”与“海”的生命,而且不断地引发读者情感的升华。你看,“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活泼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情感满溢于山川,而读者则又自然接手回到自己的心中,这样作者在景物的描绘中并不是单纯的付出,而是情感增殖的回收。
你看,读者在他的引领下,徜徉于作者自己创造出的沙田山居,在那里定会“绿林野屋情思多”,在被压缩的时空里像淡远的水墨画,使墨迹缓缓弥漫开、静静地舒展,呈现出一派含蓄泰若的自然美。
严沧浪的五言绝句写道:“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作者身临平静如镜的海面时万籁俱静、天高云淡,只见微澜淼淼,只闻水鸟声声,就如同“雨中山果落”一样地自然、“灯下草虫鸣”一般地悠然,情感再平静,也不能睡着了,作者是醒着的。山果的落地、草虫的鸣叫,正是作者抒情的妙意,丝丝地筛洒着思乡之情,也暗示着对故土人的呼唤。这就加深了本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的感染力。
“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薄雾,可招来朦胧之美。如若这雾霭一旦浓得化不开,这美也便不复存在了。“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淡远的情思、悠然的情怀、人情之美、自然之美,使全文的情思的播种不乏肥沃的原野,使情思的共舞也不乏美丽的舞台。读此谁能不与作者共鸣呢?
文章的最后引用了王粲的《登楼赋》,更是引得妙,称得上是“锦上添花”、“神来之笔”。文章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给人的回味却的无穷的。这首诗不但归结了全文,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在文中借景物抒发思乡之情的主旨,特别是艺术上如此的戛然而止带来的反而是读者对作者的牵挂了。
文章一开头就充满了诗情画意:“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湾,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
这是一段象诗一样动听的文字,读了以后,海阔天空、碧波荡漾的海滨景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叹美不止的同时,不禁让读者自然地咀嚼起其间的韵味来,毫无疑问,在这里,作者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接触到了他作品里所蕴藏着的深层内涵。隔海相望的“莽莽苍苍”的大陆,一下子就启发了读者的感知与想象,在不知不觉中提高着读者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境界,我以为这就是作者余光中呈现给读者的最富有诗意的东西。
清人周济论创作时说:“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我想,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必须得处理好这一“入”和这一“出”两点的关系,也就是说,不仅作者面对笔下的景物自己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而且也要有很好的笔力来架设他和读者思想上的“入”和“出”的渠道。这一段文字,作者就很好地完成了这一环节。于此,通篇地读下去,美不胜收,情思缭绕,读者对作品感觉、理解、欣赏的过程,也就是对作家某种情怀的沉浸、渗透和陶醉。
沙田山居是独特的,是饱满着诗意的,是令人憧憬的,是作者精神世界芬芳的后庭,是读者驰骋想象的落英缤纷的林岸。这一意象的完美,如果没有作家余光中对景物细致的情感接触,没有真正对眼中景物艺术的感受和理解,没有蘸着心血,而只是用墨水来写作的话,就很难呈现给读者这座具有鲜明艺术特质的“沙田山居”,当然也就没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了。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景书所睹,情发欲言。情自中生,景自外得。”这句就好似在诠释着《沙田山居》的艺术特质。你看,无论是“一炉晚霞”、“赫然渔火”、“茫然山影”,还是“山已代我答了”、“鸟代山答了”,都融进了作者酣畅的笔尖和读者润物细无声的沉思里,这大概就是“情自中生”吧,这里的真情是来自作者心田的灵动,“晚霞”、“渔火”抑或“山影”、“鸟儿”代表着作者灵魂的律动、诚挚的情思、善良的希翼或者美丽的倾慕。“景由外得”,只要是几遍读下来,沙田山居的一草一木、一声一息,则不仅理解为是作者单纯的自然灵性的鼓动和那山川秀色的濡染,还必有多种生活阅历在作者笔下的暗中品道,诸多移情体验的静静流淌。“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声,撼人的节奏使我的心血来潮。”“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读到这里,我们自然会从人生美好事物的相似性中去发现作者笔下的异态美——沙田山居,并从各自情感经历中进入到作者震撼力量的记忆中去,引发新境界的情思美——故土之恋。绮丽、深邃的视觉,让读者呼吸到那特有的还带着呢喃乡恋的气息,因为这是作者从思想积淀的视野中去挖掘环绕沙田山居景物中的内涵美,从而使作者生的“景”及其由它而来的“外得”又受惠于自身感觉智慧的加工,变成与自身情感活动和审美情趣相偕相助、个性鲜明的独特风景——“沙田山居”,这样的“景由外得”就不止于沙田山居所能给予读者视觉的外部景色了。
如若一个人缺乏很好的情致、愉快的兴趣、审美的追求,即使身处漓江春雨之中,也难悟出什么美趣、情兴,反而不免飘逸出一番“愁”来。就是烟雨飘渺的“仙境”,也会被感受成凄凉隐晦的哀界;云雾掩隐、时隐时现的山峦,常会被误解为对人生的戏弄。生活中,有许多从名山归来之士不无遗憾地宣称:“只看到了一堆枯木、石头。”这概因无“情”而失“景”的缘故吧。
通篇读下来,我们就不能不感叹作者笔尖生花的功力,所谓的美文,概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那定是神思卓然、想象力丰富的人,亦大多是情思瑰丽、哲思深刻的人。如果说前者多达于外象,后者则多蕴于无形。刘勰所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所说的就是这层意思。我以为,用这句话来比喻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散文,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这里,我们不妨再用《沙田山居》的一段文字作为印证:“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晴阳的下午,八仙岭下,一艘白色渡轮,迎着酣美的斜阳悠悠向大埔驶去,整个吐露港平铺着千一顷的碧蓝,就为了反衬那一影耀眼的洁白。”
这是作家以细腻的艺术眼光向读者进行的感性显现,把一些零星的自然物与自然的精灵相联接,为读者架设出一条思绪的通道。于是,一切景物都被作家描绘得如此绚丽、如此富有情感。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我想这最能来诠释《沙田山居》的艺术特色。作者不仅让自己的笔头去分享“山”与“海”的生命,而且不断地引发读者情感的升华。你看,“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活泼的语言将作者内心的情感满溢于山川,而读者则又自然接手回到自己的心中,这样作者在景物的描绘中并不是单纯的付出,而是情感增殖的回收。
你看,读者在他的引领下,徜徉于作者自己创造出的沙田山居,在那里定会“绿林野屋情思多”,在被压缩的时空里像淡远的水墨画,使墨迹缓缓弥漫开、静静地舒展,呈现出一派含蓄泰若的自然美。
严沧浪的五言绝句写道:“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作者身临平静如镜的海面时万籁俱静、天高云淡,只见微澜淼淼,只闻水鸟声声,就如同“雨中山果落”一样地自然、“灯下草虫鸣”一般地悠然,情感再平静,也不能睡着了,作者是醒着的。山果的落地、草虫的鸣叫,正是作者抒情的妙意,丝丝地筛洒着思乡之情,也暗示着对故土人的呼唤。这就加深了本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的感染力。
“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薄雾,可招来朦胧之美。如若这雾霭一旦浓得化不开,这美也便不复存在了。“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淡远的情思、悠然的情怀、人情之美、自然之美,使全文的情思的播种不乏肥沃的原野,使情思的共舞也不乏美丽的舞台。读此谁能不与作者共鸣呢?
文章的最后引用了王粲的《登楼赋》,更是引得妙,称得上是“锦上添花”、“神来之笔”。文章虽然结束了,但是它给人的回味却的无穷的。这首诗不但归结了全文,而且进一步深化了作者在文中借景物抒发思乡之情的主旨,特别是艺术上如此的戛然而止带来的反而是读者对作者的牵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