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雾山的树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青冈
  现在,我在这片名叫“天然画廊”的林子里一边拍照一边记录。这片林子里都是高大粗壮的水青冈,树身端直,高耸入云。之前我在网上查过,此地海拔是1300多米,这里的水青冈一般四月中旬开始发芽,现在是五月中旬,已经枝繁叶茂了,密密的树叶把天空全都遮蔽了,抬头一望,满眼是绿叶。我对天空布满绿叶的景象很着迷,举起相机仰头拍摄连成一片的树冠和树叶。这时,地上有什么东西把我的脚后跟擋了一下,弄得我差点跌倒,低头一看,大吃一惊——地面上全是树根。我停下来看着面前这棵水青冈,它高可参天,胸围约有两米三四。地面上,以它的根部为中心,方圆二十多平方米的面积,全是互相纠缠、扭结成网的树根,它们有的裸露在外,有的隐入泥土。它旁边的树,不,整片林子里所有的树都把根埋在地下,一点也看不见,就只有它的根露在外面,并且肆意铺展,铺成一张巨大的网。我清楚地看到,裸露在地面的树根呈铁青色,它们展开的形状,就像一只巨大的手,正牢牢地抓着泥土,从那些凸起的青筋和鼓胀的“血管”可以看出,这棵树用尽了全部力气,紧紧抓着大地,我甚至感觉到,它手背上的肌肉紧绷着,充满了力量,而脉管里的血正在骨突骨突地涌动着。
  世上的树都愿意把自己的根深藏于地下。这棵树把它的根裸露出来,也许只是偶然的意外。但这样的意外却让我确凿地看清了一个事实:一棵大树,怎样才能立于天地之间而不倒。
  山荆子
  在两河口的山沟里,一棵树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叫山荆子,生在路边一块斜立的大石上。石头是从地面耸立起来的,高出地面两米的样子。因为沟深林密,空气潮湿,石头上生着厚厚的苔藓,我摸了一下,毛绒绒的感觉。石头虽然斜立着,可是山荆子的身子却是端直向上的。向上生长,是树的本性。但我要说的是它的根。它的根不是一根两根,而是十几根。第一眼看到这些树根时,我吓了一跳——它让我想到巨人的两只手,是的,像两只张开的大手抱着一块石头。你想,树根像两只手抓着一块大石头,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这两只手,一只向上抓,一只向下抓,向上的那只,岔出六个树根,就像人的手指那样自然分开,朝不同方向伸去,但它们目的很明确,最终伸向石头下面的泥土,然后深深扎进去。向上的这只,岔出四个树根,分别向三个方向伸去,目的也很明确,最终伸向石头上边背后的泥土,然后深深扎进去。
  看了很久,我一直没弄明白:当初,这山荆子是怎么长到石头上的。要知道,这石头是一整块,中间没有一丝裂缝可以扎根。
  这山荆子的主干比我的手臂还要粗一点,长得枝繁叶茂。
  驼背的树
  这是一棵叫不上名字的杂树,也在“天然画廊”这片林子里,但是,跟周边那些长得十分帅气的水青冈比,它太矮小,而且丑陋。它是个驼背。
  它就长在路边的荆棘丛里。根部有小碗粗,开始,也是正常生长,但是,我量了一下,长到一米三五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它的身子突然向一边偏过去,且把脑袋垂下,这样,它就一直朝下长,越长越低,好像要钻进土里。最醒目的是,整个树身都长着厚厚一层毛绒绒的苔鲜。有一段好像是让谁蓄意破坏过似的,苔鲜没有了,露出里面的木质,因为暴露的时间长了,那木的本质已经泛黑。我猜,它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一定遇到了极其严重的危机,受到了差点危及生命的侵害。可是,它顽强地挺过来了,而且现在又获得了新的生机:就在它的脊背越来越驼的时候,眼看它的身子就要低到下面的泥土了,却突然昂起头来,向上生长,而且分成三枝,每根枝条都像炸开一样暴长起来,越长越长,然后,枝梢上长起又厚实又繁密的叶子。它身上留着曾经遭受苦难的印记。那些伤害过它的东西没了踪影,它还活着。一棵驼背的树。
  藤  蔓
  这根树桩立在黑熊沟的溪水边。它差点骗过了我。看样子,它曾经是一棵高大的树,不知何时死了,现在只是一节枯死的树桩,一人高的样子,直直地站在溪边。在冬天,它肯定没有任何生命迹象,现在是初夏时节,一种藤蔓,攀着它的身子生长上去,长得很繁茂,藤粗叶大,将它从上到下全都罩住,我在两米之外看到的就是一树绿叶。乍一看,我还以为那树桩是活的,活得很好,生命力旺盛。后来觉得不对,就踩着草丛下去,离它更近一点,才发现是一些藤蔓附在它身上。
  感觉是,那些藤蔓在替它活着。
其他文献
光雾山的蒙娜丽莎  用薄如蝉翼的纱衣遮住曼妙的胴体  煽情的老手  喜欢缠缠绵绵地捉弄和挑逗  喜欢曲径而通幽  懂得曾在即虚无  把真理留给太阳,留给风  “飞嶂云中动,鸣泉天上流”  “马从云中出,人从天上来”  是你,使詩人熊一飞孕育出佳句  是你,让清朝进士岳贞的诗流传  山巅那白浪翻腾的海洋  人间迷醉的梦境  你的诱惑与拒绝  使多少人跌进深谷  又使多少人战胜自我
期刊
光雾山生养的女儿  ——溫柔多情的水  大自然的保护者  深情地把母亲拥抱,像拥抱自己的情郎  用多情的乳汁,反哺孕育的子宫  不变的是清净澄明的本性  善变的是圆润包容的性格  有着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的美德  遇着青草滩,她便换上碧绿的衣裙  使草更绿更嫩更水汪汪  行到花岗岩,她便低调地保持本色  以便更好地衬托出花岗岩绚丽的本质  喜探险,爱唱歌,能独处,善交流  没有去不了的地方,没有感动不
期刊
一块黑熊沟的石头  被我带到书房。它浑身清晰可见的  几条裂纹,像一个诚实的人  没有掩饰自己的不幸。事實上  有几条裂纹,就有几次撕心的疼痛  这并不是人间追求的完美  光雾山也一样,它浑身的缝隙  让有生命的种子,找到安身立命的场所  然后,万山红遍,美到绝伦  我也该为自己命运的裂口  植进些花草,借植物的美好  陪衬我人生的荒凉与脆弱  好比这块石头,经朋友从溪水里打捞  经另一朋友一路携
期刊
流水之上,行云不動声色。蜜蜂  在绿叶与花瓣中辛苦穿梭,山荆子  花容失色,落英满目,跳动的音符  熨烫疲乏,睡意难去,随水声翻动  身上的乡愁
期刊
溪水醒处,小镇惊动夜雨  翻捡光雾小名,一枚磨光的石子  隐在绿叶后面,红嘴角雉花色难辨  除了薄雾和鸟鸣,什么也难抓住  山荆子花落一地,曾经以为的果實  没有让流水说出
期刊
川东北,篝火在树枝上站直  僭越的火,在法令线上恣肆燃起  苔藓之下,水线变浅  木叶红后,大风无羁  雾,走着走着,就散了  人,来了聚了,走了忘了  这分不开的土壤,一粒倔强的水青冈种子  折射花青素、秦国和巴蜀、阿房宫的灰烬  没有被冰融化,也不再向南迁徙  米仓,旱作粮与红薯的屯兵地  棧道孔下,我捡起树棒,不听耳边风  诸葛老者,羽扇被偏方困住  苍山似海,往返的人都可在任何一座山的阳面
期刊
解开一匹山的衣襟,走在微微起伏的弧线上  我的脚步,像一根钢筋的嵌入与伸展  挥洒目光、日光和月光的几种眼神,注视而流连  红塔大道上,建筑物和花,组成一条簇新的河流  它们用斑马线连接,以车和人构成流量  把树荫的对话编织在两侧  我与多少经过的车,红、灰、黑、白的花色  开放在机器的畅鸣里,争相与春天碰杯  奔放的姿势,让道路生动起来  红塔,正在新建的家,那些遒劲和柔软的手  相握、温暖、传
期刊
在绿色的波峰里冲浪,风的身影千回百转  由南向北,我满载另一座山的分量  奔赴,抢在日落之前  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涉过了五道河流  我拎不起一滴清澈的水珠  把不断攀升和干涸的路浇湿  光雾山,张开巨大的耳廓,倾听我和万物纷至沓来的声响  敦厚地把沁凉的夜、明净的星空摊开  人们聚拢,把传说和生计一颗颗揣进衣兜  雾、栗树和牛群,在石峰间相遇,各自散去  杂草自由地哼唱,披上斑斓或单色的衣衫  
期刊
花香渐渐退潮,在雨滴里翻阅倒影  上一个雨季很长,一根钓竿在浑水里沉默  挽留一个顽强的蜜蜂采摘,缩回驕躁的眼光  源头的树干,仍一副挺拔的腰身  回游早春,野樱花遍野散漫  河里窜动的风,把卵石逐一锤响  夏叶的背后,泛白的绒毛柔性十足  它抱有抵御热风的决绝,有透彻阳光的惯性  起伏的频次,芦苇把秋千漾得更高  天空很晴,蓝得让人不可想到歧路  此刻晚霞为常客,它不计较庙宇、山头的排序  举头
期刊
人的一生有很多次遇见,遇见一些人和一些事,有的刻骨铭心,有的过眼云烟,有的云淡风轻,有的似水流年。  我的生命里矗立着一座山,也是我常常遇见的一座山,那是我故乡的名片,也是我常常引以自豪的一座山,一座很多人都流连忘返的光雾山。  第一次遇见光雾山是二十多年前了。那一年陪着四川音乐学院和四川师范大学的孩子们走进光雾山,沿着诺水河途经临江丽峡,却没有欣赏风景的心情,只担心旅途的安全。天下着雨,偶尔一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