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应用于课堂中,主要通过课堂讨论交流的形式来实现。因而,讨论交流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需要。如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交流学习活动,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与研究。
一、讨论问题的选择要恰当
在选择讨论问题之前要做好学情分析和调查,选择最需要的问题来进行讨论。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存在分歧的话题、理解起来较难的问题、内涵外延较丰富而学生又比较缺乏的话题来进行讨论。如《保护牙齿》一课,五个问题中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保护牙齿的方法?”就值得小组充分讨论交流了。因为小学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知道要保护牙齿,除了勤刷牙漱口,却不知道或者不能清楚全面地知道其它保护牙齿的方法,课前通过向家长问询或与家长一同调查,了解一些保护牙齿的方法,课中通过充分地讨论交流与同学共享,能够更清楚更透彻地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就能更好地指导孩子的生活,达成品德与生活课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指导生活的最终目标。
二、讨论之前的准备要充分
讨论之前要做好充分地准备,这样讨论时学生才能有话可说,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学思维碰撞,产生火花,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另外不同类型的讨论话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知识性的话题需要充分的查阅资料。例如讨论保护牙齿的方法这个问题是个知识性的话题,需要学生在课前就要查阅相关资料:看书、上网、询问家长、医生等方式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课堂的讨论中有话可说,才能让讨论把这些方法真正传递给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另外在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时由于信息的多元化,太复杂让学生全面撒网式地去搜集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做好查阅资料之前的指导也非常必要。比如在第二次教學《小小一张纸》时,要让学生讨论交流节约用纸的方法。我便在课前做好调查表,分别让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分别进行搜集,同时在学校还可以细分到学生、老师、教室、餐厅等各个方面。而社会方面还可以拓展到想象层面。这样学生对节约用纸的方法才能更具体、更全面地了解。
讨论感悟性感受性话题之前则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校园细绳——规则》这一课时,老师提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去感受和体验规则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这样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时,学生才能有丰富的体验、感受与同学分享,对规则的重要性和不守规则的危害通过讨论交流认识的更充分,遵守规则的情感得到激发,课后校园生活中遵守规则的意识大大增强。
三、讨论小组的分配要合理
在目前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小组讨论交流的实际意义,在小组成员分配中也有技巧:有组织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平均分配,保证每组都有。在教学《小小一张纸》时,需要小组成员去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在课前的分组中,我便有意识地将不同学习特点和能力的学生分在一组。比如每一组都需要一个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学生在课前的调查或资料的搜集中进行合理地分工和积极地准备,需要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交流反馈中进行最有效地表达和总结,而知识面广的学生会让小组活动的内容更丰富全面。
四、讨论要求得明确
讨论前知道讨论话题要点、讨论时服从组长安排,讨论中会倾听别人发言、把握同学发言要点基础上进行补充不重复、记录要简洁全面。在教学《小小一张纸》时,我在课件中出示了讨论的问题和具体可操作的讨论要求:A、按序发言、都参与。B、认真倾听不重复。C、夸一夸、补一补。这些讨论要求都是针对学生在平常讨论时存在的问题中总结出来的。首先小学低段学生都喜欢自我表现,从自我出发,所以如果不做好按序发言的要求,他们总是一开始就‘我先说、我来说’自顾自说起来,甚至为了谁先说开始‘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浪费了宝贵的讨论时间,也不利于倾听别人发言。同时那些胆怯的学生总是默默地做听众,没能真正地参与讨论。其次,倾听同学发言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把彼此的信息整合,提高讨论效率,真正发挥讨论交流的作用。而不重复就是检验是否认真倾听的具体方法。再次,这个阶段的学生会偏向认为自己总是对的,爱反驳别人的发言。因此要求先夸一夸别人,在倾听别人发言时首先要发现别人的优点,予以肯定再做出合理的补充,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和谐的交流中更客观地融合更多的信息。最后,还会温馨提示学生在讨论中做到轻声发言,这样才能让小组讨论不互相打扰,文明有效。
五、讨论后的汇报得落实
最后讨论的汇报活动要落实:时间得保证、形式可多样、评价要得当。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交流过程中,老师会因为时间设计不够导致讨论交流只走了形式而没有具体落实。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预估好时间,在课堂上真正把时间给足学生。记得一位老师在让学生讨论交流时,在课件上出示了三分钟的倒计时,让学生真实地看到时间,提高了交流的时效性。而不是嘴上说给你们两分钟时间交流,而事实上只有几十秒钟就匆匆喊停。
在小组交流后的全班汇报中,大多数情况下会采取小组长语言汇报的方式,几组汇报下来,内容乏善可陈,学生没有了趣味。因此汇报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在教学《小小一张纸》时,汇报节约用纸的方法时,采取了语言汇报、视频汇报、实物展示、书写公约等方式,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汇报中积极参与,更加全面具体地把交流结果落到实处。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小组学习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个人的意志品质。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地探寻学生课堂讨论交流的新思路与好方法,学生课堂讨论交流一定会更有效,品德课堂的实效性也会随之提高。
一、讨论问题的选择要恰当
在选择讨论问题之前要做好学情分析和调查,选择最需要的问题来进行讨论。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存在分歧的话题、理解起来较难的问题、内涵外延较丰富而学生又比较缺乏的话题来进行讨论。如《保护牙齿》一课,五个问题中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们知道哪些保护牙齿的方法?”就值得小组充分讨论交流了。因为小学一二年级这个阶段的孩子可能知道要保护牙齿,除了勤刷牙漱口,却不知道或者不能清楚全面地知道其它保护牙齿的方法,课前通过向家长问询或与家长一同调查,了解一些保护牙齿的方法,课中通过充分地讨论交流与同学共享,能够更清楚更透彻地了解保护牙齿的方法,就能更好地指导孩子的生活,达成品德与生活课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指导生活的最终目标。
二、讨论之前的准备要充分
讨论之前要做好充分地准备,这样讨论时学生才能有话可说,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学思维碰撞,产生火花,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另外不同类型的讨论话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知识性的话题需要充分的查阅资料。例如讨论保护牙齿的方法这个问题是个知识性的话题,需要学生在课前就要查阅相关资料:看书、上网、询问家长、医生等方式对这个问题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课堂的讨论中有话可说,才能让讨论把这些方法真正传递给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另外在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时由于信息的多元化,太复杂让学生全面撒网式地去搜集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做好查阅资料之前的指导也非常必要。比如在第二次教學《小小一张纸》时,要让学生讨论交流节约用纸的方法。我便在课前做好调查表,分别让学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分别进行搜集,同时在学校还可以细分到学生、老师、教室、餐厅等各个方面。而社会方面还可以拓展到想象层面。这样学生对节约用纸的方法才能更具体、更全面地了解。
讨论感悟性感受性话题之前则需要让学生充分体验。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校园细绳——规则》这一课时,老师提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去感受和体验规则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这样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时,学生才能有丰富的体验、感受与同学分享,对规则的重要性和不守规则的危害通过讨论交流认识的更充分,遵守规则的情感得到激发,课后校园生活中遵守规则的意识大大增强。
三、讨论小组的分配要合理
在目前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而座位的编排往往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因此为了充分体现小组讨论交流的实际意义,在小组成员分配中也有技巧:有组织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强、知识面比较广的学生平均分配,保证每组都有。在教学《小小一张纸》时,需要小组成员去了解节约用纸的方法。在课前的分组中,我便有意识地将不同学习特点和能力的学生分在一组。比如每一组都需要一个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学生在课前的调查或资料的搜集中进行合理地分工和积极地准备,需要一个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交流反馈中进行最有效地表达和总结,而知识面广的学生会让小组活动的内容更丰富全面。
四、讨论要求得明确
讨论前知道讨论话题要点、讨论时服从组长安排,讨论中会倾听别人发言、把握同学发言要点基础上进行补充不重复、记录要简洁全面。在教学《小小一张纸》时,我在课件中出示了讨论的问题和具体可操作的讨论要求:A、按序发言、都参与。B、认真倾听不重复。C、夸一夸、补一补。这些讨论要求都是针对学生在平常讨论时存在的问题中总结出来的。首先小学低段学生都喜欢自我表现,从自我出发,所以如果不做好按序发言的要求,他们总是一开始就‘我先说、我来说’自顾自说起来,甚至为了谁先说开始‘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浪费了宝贵的讨论时间,也不利于倾听别人发言。同时那些胆怯的学生总是默默地做听众,没能真正地参与讨论。其次,倾听同学发言非常重要,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把彼此的信息整合,提高讨论效率,真正发挥讨论交流的作用。而不重复就是检验是否认真倾听的具体方法。再次,这个阶段的学生会偏向认为自己总是对的,爱反驳别人的发言。因此要求先夸一夸别人,在倾听别人发言时首先要发现别人的优点,予以肯定再做出合理的补充,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和谐的交流中更客观地融合更多的信息。最后,还会温馨提示学生在讨论中做到轻声发言,这样才能让小组讨论不互相打扰,文明有效。
五、讨论后的汇报得落实
最后讨论的汇报活动要落实:时间得保证、形式可多样、评价要得当。在我们的课堂讨论交流过程中,老师会因为时间设计不够导致讨论交流只走了形式而没有具体落实。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预估好时间,在课堂上真正把时间给足学生。记得一位老师在让学生讨论交流时,在课件上出示了三分钟的倒计时,让学生真实地看到时间,提高了交流的时效性。而不是嘴上说给你们两分钟时间交流,而事实上只有几十秒钟就匆匆喊停。
在小组交流后的全班汇报中,大多数情况下会采取小组长语言汇报的方式,几组汇报下来,内容乏善可陈,学生没有了趣味。因此汇报的形式还可以多样。在教学《小小一张纸》时,汇报节约用纸的方法时,采取了语言汇报、视频汇报、实物展示、书写公约等方式,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汇报中积极参与,更加全面具体地把交流结果落到实处。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小组学习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实践中,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参与、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个人的意志品质。
总之,只要我们不断地探寻学生课堂讨论交流的新思路与好方法,学生课堂讨论交流一定会更有效,品德课堂的实效性也会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