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红河文化的主要特征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s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这里生活着哈尼、彝、汉、苗、傣、壮、瑶、回等民族,保留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各种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等外来文化的交融极为突出。红河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和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共生互融的典型代表。由于受历史、地理、民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红河文化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文化的特征,红河文化始终与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少数民族聚居的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其民族文化特色,大部分地区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红河民族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尤为突出。
   关键词:云南 红河 文化 特征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云南南部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占红河州总人口的57.5%,民族聚居区占红河州国土面积的98%。红河州有滇南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中心蒙自,有举世闻名的锡都个旧,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有文献名邦石屏,有云南通向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河口,红河州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云南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所论及的红河文化,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红河流域文化,而是特指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所辖区域的文化。由于各地区地理位置及政治、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所造成的文化差异,使得红河文化色彩斑斓、异彩纷呈,成就了红河文化的多源性,是中原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等外来文化和边疆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和融合的典型代表。红河文化尚未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而是一个民族文化综合体,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各种文化都能在这里发展并得到应有的尊重。
   一.受居住地民族影响,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发展
   云南在正史中的记载首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但史书中对云南并无详细记载,当时的云南闭塞落后且对中原文明并没有太多认识。云南和外界有更多的接触应该是从明代开始,而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的状元杨慎于嘉靖三年(1524年)被贬官云南,杨慎在滇三十年,对云南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明代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派汉族军人及移民大量入滇,由于汉族移民的到来,儒学在云南得到了推广,云南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因此有了很大的变化,最能代表中原儒家文化在是建水和石屏的文庙。建水文庙于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建成,距今已有700多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在全国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大型文庙之一,是儒家文化在西南边疆发扬光大的历史见证,文庙在边疆的建成也兼具教化边民,传播儒家政治思想的作用。
   红河文化是云南文化的缩影,是中原文化及其他外来文化和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共生互融的典型代表。红河文化内容丰富,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文化,建水文庙与紫陶文化,石屏郑营村的宗祠文化、个旧沙甸村的伊斯兰文化,弥勒的佛教文化、蒙自西南联大文化等。红河文化就像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在这里既有儒家、道家、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文化的流传,同样这里也保存了哈尼族、彝族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各种文化并生共存,互相渗透和影响,这在内地是绝为少见的,这也同样是红河文化最为独特的地方。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由于生活有汉族和大量的少数民族,汉族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中原文化为主,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很突出,如建水、蒙自、个旧。建水文化主要呈现出显著的中原文化特色,这里不仅建有儒家文化标志的文庙,还有大量的佛寺和道观;个旧斑锡文化的发展是在近现代伴随着锡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比建水、石屏的汉文化及少数民族哈尼族和彝族的文化要晚得多,斑锡工艺品文化主要呈现出中原文化的特征,后来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的器物和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个旧鸡街镇的沙甸村由于主要居住的是回族,当地是典型的外来文化伊斯兰文化;建水、石屏和弥勒,乃鱼米之乡,自然条件优越,主要居住民族是汉族和彝族,漢文化和彝族文化共存。石屏宝秀镇的郑营村保存有大量的汉族古祠堂,彝族海菜腔和舞蹈烟盒舞在彝族聚居地依然盛行;弥勒锦屏山拥有目前云南最大的一尊弥勒佛塑像,中原文化的印记尤为突出。弥勒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舞蹈;红河、元阳、金平和绿春,到处是深山河流,与外界接触有限,主要居住民族是哈尼族,受中原和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哈尼族文化是这些地区的主流文化。
   二.受地理、政治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地域特征突出
   中国文化的地域特征从古至今都尤为突出,建安文学集中于邺都;梁陈文学集中于金陵;河南、山西两地在唐朝涌现的诗人多,而明清两朝则比较少;江西在宋朝涌现的诗人特别多,此前和此后都特别少;江、浙两地在明清两朝文风最盛、作家最多;岭南文学在近代特别值得注意。文学的地域特征在中国文学中是极为突出的,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最早的范例,不同的文化、信仰及风俗的影响,导致了各地区文化的差异性,红河文化也是如此。受地理位置、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文化差异明显。建水、石屏、蒙自、弥勒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很早就通公路和铁路,汉文化影响较为突出。加之这些地区有大量的汉族移民,受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较大,汉文化的特征突出,尤其是建水和石屏儒家文化氛围最浓。个旧的锡工艺制品和大清真寺、建水的文庙和紫陶工艺制品、石屏的家族宗祠和文庙、蒙自的海关和碧色寨小火车站建筑、弥勒的锦屏山佛寺都深深烙上了汉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印记。红河、元阳、金平和绿春地处边疆,是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由于山路崎岖,交通阻塞,较少与外界接触,受汉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民族文化保存完好,异于其他地区。
   建水是红河州内中原汉文化保存最为完整和最突出的城市,是一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特定的区位优势,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文化特征。建水古城拥有大量的古寺庙、道观、民居、书院、古井、古塔、古桥等,既是建水古城的历史标志,同样也是中原文化的历史记忆。追忆建水的文化历史,建水文庙是最具代表性。古代文庙,庙祠与学校结合,形成了庙学合一的格局,在古代既是祭祀文化圣人孔子的场所,同样也是进行文化教育、传播儒家思想的机构。元、明、清时期,建水是作为滇南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文庙的作用尤其重要。文庙的建制,一般是一庙一学,左庙右学,明清时期建水文庙却有一庙三学,即临安府学、建水州学和元江府学,在全国文庙是独一无二的,建水文庙是儒家文化在西南边疆发扬光大的历史见证。    有着“文献名邦”美誉的石屏,由于明清时期有大量的汉族移民迁入,中原儒家文化的特点突出,走在石屏县城的老街小巷中总有种穿越到了中原小城的感觉,城里古色古香的宅院民居现在还保存有中原儒家文化的印记。石屏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当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考中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是自元朝中央政府在云南设置行省以来 600年中唯一考中的状元,其位于石屏县城的南正街156号故居,是一座小巧玲珑、典雅清幽的清代中式四合院的建筑。在离袁嘉谷故居不远的北正街上,至今仍然保存有一个坐北朝南,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9年)的文庙古建筑群,现在还能见到棂星门、泮池、大成殿、先师殿、尊经阁等古朴庄严的文庙建筑。距石屏城不远的宝秀镇郑营村,目前还保存有建于光绪8年(1882)的郑氏宗祠和建于民国13年(1924年)的陈氏宗祠。陈氏宗祠,是目前云南保存规模最大的宗祠,占地2577平方米,祠门为牌坊式建筑,祠堂建筑为砖石结构建筑,祠门中轴线以南有石桥、中殿和正殿。中殿和正殿前面均有庭院,两侧是对称的偏殿楼阁,中殿前有池塘、三孔石桥,桥上有栏板望柱,望柱头为十二生肖石雕。正殿分上下两层,由于有石狮柱的抬高,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完整保留着中原汉族宗祠的建筑特色。
   红河、元阳、金平和绿春等边疆地区却呈现出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尤其哈尼族文化的特征尤为突出。哈尼族是居住于云贵高原以农耕为主的少数民族,哈尼族农耕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态就是举世闻名的梯田文化,哈尼族的梯田耕种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云南红河州哈尼族聚居地区得到了完整的保存。源于农耕文化的哈尼族宗教信仰属于原始宗教,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及各类动植物均是哈尼人崇拜的对象,由于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哈尼族的文化知识只能通过口头传播,形成了哈尼族博大精深的口传文化,涵盖了哈尼族的社会意识和生产生活知识,哈尼族的历史、宗教、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社会规范和生产生活技艺均包含在内,比较著名的大型古歌有《窝果策尼果》、《阿培聪坡坡》等,其凝聚了哈尼族勇敢、乐观和勇于奋斗的民族精神,对哈尼族文化、社会道德规范和农业知识的传播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已被列为世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汉族及外来文化影响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独具魅力
   红河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各族儿女,尤其是哈尼族和彝族最多,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至今还保存有非常完好的民族文化特征,很多地方都成了著名的景区和民族文化研究的基地。建水孔庙和紫陶文化,石屏的家族祠堂和古建筑,个旧的斑锡工艺文化和沙甸村的清真寺,弥勒的彝族文化和佛教文化,蒙自近代的西式建筑,边疆红河、元阳、金平、绿春保存完整的哈尼族文化,现在都是红河文化的名片。
   而建水和石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在政治文化和军事上的意义,在加之有大量的中原汉族军人及家属的大量迁入,保存了完好的中原文化特征,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老百姓重视教育,人才辈出,是红河州文化发达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建水、石屏都建有文庙,尤其是建水文庙,是目前国内第二大孔庙,对红河州文化的影响尤为突出。文庙作为中国历代王朝祭祀孔子的礼制建筑,是传统儒家文化最主要的标志性符号,也是传播儒家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当今全球文化不断合作、相互融合的背景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于南疆边陲建水、石屏的文庙,其作用、意义及影响对红河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建水紫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上镌刻的文人字画、花鸟、植物栩栩如生,还有其独创的“残贴”工艺,其浓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对当地民族的艺术、文化均有很大的影响。
   个旧除了有闻名遐迩的斑锡文化之外,所辖鸡街镇的沙甸村是云南有名的回族穆斯林聚居村,村民擅长经商,富甲一方,素有“滇南小麦加”之称。沙甸村建有西南最大的穆斯林清真寺-大清真寺,大清真寺大殿典雅气派,典型的伊斯兰建筑,礼拜殿建筑面积有17700平方米,可容纳10000人同时做礼拜,正院为中国传统的宫廷式建筑,沙甸大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和中国传统宫廷式建筑的完美融合,每年都有大量的穆斯林和游客前往礼拜和观光,是穆斯林文化和中国汉文化融合的见证。
   红河文化最有特色就是保存完整的哈尼族文化,哈尼族文化随着汉族移民的到来,或多或少也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但却一直保存着自身显著的特色,尤其是哈尼族口传原始说唱艺术哈巴。哈巴以说唱、吟唱为主,最早是巫师的歌唱和咒语、祭词,并由哈尼族的文化传承者(莫批)继承和传播,这些咒语和祭词展示了哈尼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涵盖了哈尼族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迥异于中原儒家文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杰作。哈尼族文化的物态形式哈尼梯田,居住于红河州的哈尼人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创造的梯田农耕文化,哈尼梯田遍布红河、元阳、金平和绿春四县,总面积近100万亩,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状各异、四季景色不同,其中最有名的是元阳梯田,是红河州著名的自然景点,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大量的学者和观光者来此进行研究和旅游,成为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
   红河州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区,有着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蒙自的西南联大遗址、海关、碧色寨火车站和个旧沙甸的大清真寺,见证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建水的文庙、寺庙和紫陶,更多反映了中原文化的渗透。石屏宝秀的宗族祠堂和彝族海菜腔、弥勒的锦屏山弥勒大佛和彝族舞民间舞蹈“阿细跳月”,外来中原文化和当地民族文化的共存的特点较为突出。泸西彝族城子古城的彝族土掌房、元阳举世闻名的哈尼梯田和古歌,则基本上保存了彝族、哈尼族的民族文化的特征……所有这些,既是红河州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当地著名的文化符号。红河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随着红河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高铁、机场的开通和运营,丰富而独特的红河文化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和接纳。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李子贤.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4]张宝华.论古代云南建水的文化交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5]殷国禺.论中原文化对云南文化的影响[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6]陳庆江.明代云南府州县儒学考论[J].学习探索,2000(5).
   [7]陶应昌.杨慎与明代中期的云南文学[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美国情景喜剧,作为美国价值观与美国文化传播的载体,在以轻松的节奏、幽默的对白吸引世界范围内的无数观众的同时,译者的字幕翻译不可置疑地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摩登家庭》为例,归纳情景喜剧中字幕翻译的风格和特征,并分析归化和异化翻译理念在其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情景喜剧 字幕翻译 《摩登家庭》 归化异化   情景喜剧,通常被定位为盛行于美国国家广播黄金时代的一种喜剧形式。最开
内容摘要:作为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新思潮派的重要作家,芥川龙之介文学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且意趣盎然,因而广受各国读者欢迎。《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的中国题材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灵感源自中国唐代传奇故事,体现了其浓厚的理想化中国趣味。而之所以产生这种理想化的中国趣味,主要是因为芥川龙之介从小所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个人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大正文坛中国趣味创作偏向的影响。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中国趣味
南门阁   父亲记录下的文字,诱导我走进这片老村落。从前门大街到北大仓,我们逐一寻找每一条胡同的来历。站在遗址的空间上,面对历史,我如同一个考古工作者,要在废墟上挖掘出每一个废弃的大门,每一条失宠的河水,钩出沉落在时间深处的历史踪迹。   进入村子,首先要经过南门,这是村子南大门,修建于康熙年间,跟随父亲的记忆,在想象中复原南门阁的样貌。南大门前,左右两侧蹲坐石狮,建筑为二层灰色小楼,青砖灰瓦,飞
期刊
内容摘要:在汉语七大方言分区中,河南属于北方方言区,其“得劲”一词广泛适用于河南大部分地区,且用法颇具地方特色。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与其他方言相比,河南方言“得劲”词义丰富,有五种不同的义项。通过考察“得劲”的具体义项、语法功能及其语用功能,探究“得劲”一词的词汇化过程,旨在揭示河南方言“得劲”一词用法的特殊性。   关键词:河南方言 语法功能 词汇化   “得劲”作为一个颇具方言特色的河南词语,其
电影《半生缘》里,吴倩莲演的曼桢生病睡在床上,梅艳芳演的姐姐曼璐,进到妹妹房里来看望,看到写字台玻璃板下压着的妹妹和朋友的照片,眼光很锐利地说了一句:左边的那人比右边的好,“家底厚”。  “家底厚”这一句很对,指的不止是有钱,还是有渊源,有根基,是世家。这“家底厚”的人,就是黎明演的世钧。以前不怎么认识黎明,知他是“四大天王”之一,偶尔从电视屏幕上看他唱勁歌,也是张牙舞爪的。而此时,他却真是“家底
期刊
内容摘要:罗伯·尼克森融合后殖民与生态批评,在著作《慢性暴力与穷人的环境主义》中提出慢性暴力这一理念。就倡导环境正义、对抗历史记忆的风化而言,原爆文学与慢性暴力不谋而合。本文力图从慢性暴力的视角解读日本当代女作家林京子的原爆文学作品,通过对比早、晚期文学作品进而分析其文学创作的特点及思想历程的转变。   关键词:慢性暴力 原爆文学 林京子   世界首次核试验爆炸于1945年7月16日发生在美国新墨
内容摘要:《一位女士的画像》是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一直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的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也一直是文学界许多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对小说的内容、人际交往内容进行深度解读,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为最终目的,并从中得到一定的生活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 人际交往模式 《一位女士的画像》   随着我国的国际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跨文化视角下对一些作
内容摘要:流行语“啊这”在话语有表示惊异、提示接管话轮、表达为难与不认同态度的功能。其功能主要受到了作为叹词、话语标记词“啊”与虚化为话语标记的“这”的影响。流行语“啊这”融合了“啊”和“这”的功能,是语言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结果。流行语“啊这”因其形式简单,功能丰富得以普及。   关键词:流行语 语法化 话语标记   近来兴起的流行语“啊这”与作为叹词、话语标记的“啊”以及指示代词“这”的虚化现
内容摘要: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主要选文类型,散文教学也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导类文类。优美的语言是优美散文的立足点,散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欣赏文本语言描绘的画面,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等方面来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有效地达成散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散文教学 品味语言  现阶段不同版本语文教材中散文选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散文教学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多。十九大会议当中,习总书记明确揭示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并且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对文化层次的需求不断提升。当前相关部门和学校,已经积极开展了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教学工作,并且积累了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