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对称轴》教学设计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iuqiu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 新 点
  
  ◆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 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带着“做数学”的轻松心态进行学习。
  ◆ 在充分发挥教学媒体作用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力求从生活实践出发,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觉角度去观察、归纳,并利用所学的轴对称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 本着多层次、小梯度的原则以竞赛形式设计习题,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形成学生间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生活中的轴对称》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由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为下一步学习图形的变换作好铺垫。
  教学对象分析: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较强,虽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弱、创新意识不强,需要辅以合作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以分组的形式展现问题,引领学生进行观察、交流、探索、归纳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对称在数学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图形、识别图形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给已知图形画对称轴和画轴对称图形,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对称在数学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轴对称图形,增强学生的对称美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及两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初步了解轴对称的性质;能根据图形特点,直观地找到对应点,画出对称轴。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与两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轴对称性质的应用;能利用轴对称设计图形。
  突破难点的关键:通过师生互动、互问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再通过计算机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多媒体课件、学生动手实践等综合运用,通过采取不同的内容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法导课)
  (1)出示建筑、风景、国旗、商标等多张轴对称图片,提示学生在观察图片特点的同时解决问题:如何补充只有半只蝴蝶的图片?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归纳特点,引出新知。
  2.探索新知,深入教材
  (1)由学生总结图片的特点,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引导学生思索生活中还有什么事物的特点和这些图片的特点相同。让学生举出更多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再通过“快速闪现”的习题练习环节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2)在原有的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设计两个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图形,在展示了几个这样的图形以后,设置问题:两图形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归纳两个定义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从而解决问题,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多媒体总结、图形建构和展示两个定义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加强数学逻辑思维。
  3.梯度练习,布置作业
  (1)设置三层练习题:形成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能力性练习。让学生分组思考并抢答,以使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体,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总结、体会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2)课外作业: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布置本班教室,以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有利于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评价
  本节课从基础知识评价和发散思维评价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基础知识评价主要是看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课上的形成性练习与巩固性练习;发散思维评价主要是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1.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自主学习打下了基础。
  (2)以抢答的形式进行知识巩固,激发了学生检验新知的积极性。
  (3)通过展示新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扩充知识——两个图形关于一条直线可以重合,学习两图形成轴对称的定义,并清楚地讲解“轴对称图形”和“两图形成轴对称”两个定义间的区别和联系。
  (4)利用分组的形式检测新知并进行展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2.优点
  (1)实现教学目标方面: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由学生自己总结定义,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梯度练习的“挑战智慧”环节,如镜中的时间显示、趣味数字的填写等趣味数学题,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2) 师生交互方面: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不仅有利于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思维和比较意识;学生通过练习,不但满足了知识吸取的需要,而且掌握了研究数学的方法,激发了自主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整体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创造数学的环境之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研究性、实践性,学习成果富有创新性;课后的学生裁剪的轴对称小衣服、运用画图工具创作的轴对称图形、利用所学知识剪窗花来装饰教室等活动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培养了学生的对称美感和创造力,让学生体验了成就感。
  (3) 教学策略实施方面:信息技术教学个别化的教学特点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为在数学方面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们可以查询、浏览、思考更多的数学问题,而教学中所设计的必答题部分主要是帮助数学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达到最低教学要求,从中得到一种成功的体验,在学习中建立自信心,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3.不足
  (1)不够信任学生的能力,给他们的展示时间不够充分。
  (2)由于节奏难以把握,“放”和“收”的度掌握得不够好,一些基础比较弱的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还不够,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4.体会
  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只有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一旦学生的学习活动充满创造性的时候,学习过程就会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积极进取的过程。
其他文献
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各学科领域的融合已变得逐渐频繁,进而推动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革。在工程机械领域,由于计算机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全面发展,在机械工业逐渐衍生出机电一体
期刊
电梯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垂直交通工具,关系到乘梯人员安全.制动器作为电梯的重要部件,一旦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那么用来实时监测制动器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也相应地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发展,对保证建设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对建筑材料常用的几种
期刊
蛙腿让人大吃一惊——它们或许最先演化出原始的膝盖骨.这种膝盖骨由致密的纤维软骨而非骨头构成,并且和人类膝盖骨相比,似乎更适合于吸收跳跃产生的力.
期刊
很多人将 20 世纪 80 年代称为“黄金时代”,尽管物质上没有今天富足,却拥有充足的使命感.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笔者在全国各地创建了几个分公司,曾经在广州、深圳、天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