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根据经验创作出来的,并且在劳动人群中广泛流传的一种非书面的声乐艺术。传统民谣内容丰富,如爱情、亲情、友情、劳作、历史、民俗和美德等,是广大群众真实生活的写照,在某个时期能展现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同时也体现了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气息,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艺术或者文学的角度都有丰富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传统民谣逐渐被边缘化,很多地方特色的传统民谣面临失传,传统民谣的生命力也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削弱。本文以南昌地区的传统民谣为例,主要介绍了南昌民谣的音乐特征和文化属性,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南昌民谣提供参考。
我国的传统民谣大多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以生产生活经验为素材,通过加工整理而成的一种口头艺术。创作者文化不高,主要是社会底层人民。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经过时间的磨砺、后人不断丰富与传承的,都是精髓,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符合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体现了当地特有的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首先从民谣的歌词上来看,很多民谣具有较为浓重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够唤起人们对古人生活的想象。另外,从精神层面来说,民谣主要来自生活,内容丰富、感情浓烈,能够真实反映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色。在传统民谣的长期熏陶下,人们能够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南昌传统民谣的音乐特征分析
南昌传统民谣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代表,是在传统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因此,南昌民谣既是南昌本地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在长期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优秀文化瑰宝。南昌民谣包括劳动歌谣、爱情歌谣、生活歌谣、礼仪歌谣、时政歌谣和儿童歌谣六大类。
(一)多姿多彩的人文历史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南昌民谣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由外来移民文化、本地原著文化、本地新生文化三种不同形式的文化演变而来。三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融合,逐渐兼容并包,形成了南昌民谣极具本地特色又融入外来原色的艺术形式,从而使得南昌民谣在表现形式上和语言表达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具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例如,现在南昌既有苗族、土家族的哭嫁礼,又有汉族的厚葬礼仪。传统民谣来源于南昌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渲染,这种由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现了它的魅力。因此,当代的南昌民谣在内容上既包含了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吸收了江西周边民谣的主要表现形式,既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彰显了当代南昌地区的主要精神风貌。例如,《佳人饯行》:“姐在房中闷沉沉,忽听情哥要动身,吓脱了奴咯魂。叫声丫环快办酒,奴与情哥来饯行,表表奴咯心。八仙桌子当中摆,象牙筷子两边分,瓜子落花生。一夜夫妻百夜恩,百日夫妻海样深,难舍有情人。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牢牢记在心。莫学杨柳逢春早,要学松柏耐长青,牢牢记在心。莫学辣椒红了脸,要学花椒铁了心,牢牢记在心。莫学天上一朵云,寅时雨来卯时晴,牢牢记在心。本当送郎三百里,鞋尖脚小路难行,早去早回程。”这首民谣充分体现了当时南昌人们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二)兼具东西南北特色
南昌由于地处中国中部,历来都是北方人南迁的必经之地,更确切地说,南北方不同的文化在南昌碰撞与交流,使得南昌形成了独特的本地文化。它既包含北方奔放、好爽的江湖文化,又融入了南方柔情细腻的文化,从南昌方言就可以看出它既有北方方言又有南方方言。目前,我国学术界将地方方言分成三个部分:北方方言、中部方言和南方方言。据此来说,南昌民谣由南昌方言演变而来,其融合了南北方方言的特点。比如,《白哇(胡说)歌》:“从来冇打过白哇,风吹磨子过江河,去就看见牛下蛋,来就看见马做窝。枫树梢上散鱼子,急水头上鸟做窝。大脚婆婆做条裤,做掉了九十九匹毛蓝布。大脚婆婆唱只歌,冲掉了九十九座龙王庙。”
(三)传承性与民族性
传统民谣是我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创作而成的,但是其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社会生活,是对特定地区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对待传统文化,人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活力。传统民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其主要构成部分依然是本地区的原著文化和新生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本地区人民在历史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特征。例如,《寻金钗》:“女:十八姐姐去烧香,落了金钗转来寻。老的捡到将钱买,少的捡到后填情。男:十八姐姐你寻也不要寻,你个金钗在我身。不要钱来买不要后填情,只让哥哥亲一亲。女:十八哥哥哇事莫寒牙,我一怕娘来二怕爷。三怕别人哇闲话,四怕肚子生娃娃。男:十八姐姐不要怕,你有娃娃我有药。吃了我个灵丹药,上身打得下身落。”这首歌体现了当时男女之间谈婚论嫁的一些风俗习惯。又如,《十兄弟》老大大脚板,老二近视眼,老三呱呱叫,老四冇人要,老五叮叮壳(敲),老六賣膏药,老七挑担水,老八碰到鬼,老九去告状,老十做班房。这首民谣是南昌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二、南昌民谣的文化属性分析
(一)多姿多彩的人文历史面貌
根据对南昌地区民谣的史料研究,从中可以得出,南昌传统民俗文化主要由当地民俗文化、外来移民文化习俗、本地区新生文化等三部分构成,通过研究发现,南昌传统民俗中既有土家族、苗族的哭嫁习俗,也有汉族的厚葬习俗。例如,《提酒问郎几时来》:“东风吹得浪花开,手提银壶把酒筛。上边摆了三杯酒,提酒问郎几时来?顺风顺水有三月,滩干水浅要半载。早早出门早早归,莫在外面让风吹。让风吹得年纪老,有钱难买少年时。”它既体现了北方人豪放的酒文化,又体现了当地居民的地区酒文化。又如,《提酒问郎几时来》:东风吹得浪花开,手提银壶把酒筛。上边摆了三杯酒,提酒问郎几时来?顺风顺水有三月,滩干水浅要半载。早早出门早早归,莫在外面让风吹。让风吹得年纪老,有钱难买少年时。”这首民谣反映了南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情形,表现了他们生活的安逸,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南昌居民日常喝酒的生活场面。 研究发现,干越人是壮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人民的祖先,他们从南方迁徙到南昌地区,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故乡的生活习惯,最有代表性的是南昌民谣中的盘歌。盘歌原是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流行的一种古老、独特的对歌方式。诸如,山歌对唱:“什么吃草哎不吃根、哎什么睡起不翻身嘞、什么岩上盘脚坐哎、什么岩角把网伸嘞、什么吃草哎不吃根哎、什么睡起不翻身嘞、什么岩上盘脚坐哎、什么岩角把网伸嘞、镰刀吃草不吃根、石头睡起不翻身嘞、猴子岩上嘿盘脚坐哎、蜘蛛岩角哎把网伸嘞、什么会打天边鼓哎、什么起早唱五更嘞、什么肚内有牙齿哎、什么背上有眼睛哎、雷公会打嘿天边鼓、公鸡起早嘿唱五更嘞、磨子肚内有牙齿哎、秤杆背上哎有眼睛哎、雷公会打嘿天边鼓、公鸡起早嘿唱五更嘞、磨子肚内有牙齿哎、秤杆背上哎有眼睛哎。”又如,《劝夫莫赌钱》:“蜘蛛网,丝连连,奉劝老公莫赌钱。十个赌钱九个偷,哪个赌钱有好处?有钱赌一场,冇钱剥衣裳。剥了衣裳犹是可,回到家里卖老婆。卖了老婆冷凄凄,坐到床上滴眼泪。小狗撞进了门,以为老婆回家困。老鼠打翻了灯,以为老婆在敲门。”这些都是南昌民谣的代表作。
(二)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南昌传统民谣根植于南昌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的土壤之中。例如,《送郎歌》:“一送情郎枕头边,郎要起来妹要眠,郎要起来做买卖,妹要贪花赶少年。二送情郎房门边,交剪落地响连连。婆婆问我奚哩响,交剪落地响连连。三送情郎天井边,要出远门望晴天。天晴要把草帽戴,落雨要把雨伞开。四送情郎十字街,问我情郎几时来?路边野花你莫采,妹在家中等你来。五送情郎到河边,我送情郎考状元。哥要用心把书读,考取状元早回来。”这独特的文化习俗也必然在南昌传统民谣中体现出来。
三、结语
南昌传统民谣在我国民谣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兼顾南北方民谣的特征,它是江西地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南昌民谣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内容,人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南昌民謠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入研究和收集整理南昌民谣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南昌民谣的传承和保护,充分挖掘南昌民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是人们研究和整理南昌民谣的重要使命之一。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音乐人类学维度下的‘南昌民谣’音乐特征与文化属性的研究”(项目编号:YG2016193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的传统民谣大多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以生产生活经验为素材,通过加工整理而成的一种口头艺术。创作者文化不高,主要是社会底层人民。但是,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经过时间的磨砺、后人不断丰富与传承的,都是精髓,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符合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体现了当地特有的文化特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广泛的群众基础。首先从民谣的歌词上来看,很多民谣具有较为浓重的历史文化背景,能够唤起人们对古人生活的想象。另外,从精神层面来说,民谣主要来自生活,内容丰富、感情浓烈,能够真实反映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时代特色。在传统民谣的长期熏陶下,人们能够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南昌传统民谣的音乐特征分析
南昌传统民谣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代表,是在传统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因此,南昌民谣既是南昌本地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中部地区在长期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优秀文化瑰宝。南昌民谣包括劳动歌谣、爱情歌谣、生活歌谣、礼仪歌谣、时政歌谣和儿童歌谣六大类。
(一)多姿多彩的人文历史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南昌民谣慢慢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由外来移民文化、本地原著文化、本地新生文化三种不同形式的文化演变而来。三种不同的文化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融合,逐渐兼容并包,形成了南昌民谣极具本地特色又融入外来原色的艺术形式,从而使得南昌民谣在表现形式上和语言表达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具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例如,现在南昌既有苗族、土家族的哭嫁礼,又有汉族的厚葬礼仪。传统民谣来源于南昌人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是对生活的提炼和渲染,这种由多种文化交融而成的文化艺术形式展现了它的魅力。因此,当代的南昌民谣在内容上既包含了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吸收了江西周边民谣的主要表现形式,既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彰显了当代南昌地区的主要精神风貌。例如,《佳人饯行》:“姐在房中闷沉沉,忽听情哥要动身,吓脱了奴咯魂。叫声丫环快办酒,奴与情哥来饯行,表表奴咯心。八仙桌子当中摆,象牙筷子两边分,瓜子落花生。一夜夫妻百夜恩,百日夫妻海样深,难舍有情人。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牢牢记在心。莫学杨柳逢春早,要学松柏耐长青,牢牢记在心。莫学辣椒红了脸,要学花椒铁了心,牢牢记在心。莫学天上一朵云,寅时雨来卯时晴,牢牢记在心。本当送郎三百里,鞋尖脚小路难行,早去早回程。”这首民谣充分体现了当时南昌人们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二)兼具东西南北特色
南昌由于地处中国中部,历来都是北方人南迁的必经之地,更确切地说,南北方不同的文化在南昌碰撞与交流,使得南昌形成了独特的本地文化。它既包含北方奔放、好爽的江湖文化,又融入了南方柔情细腻的文化,从南昌方言就可以看出它既有北方方言又有南方方言。目前,我国学术界将地方方言分成三个部分:北方方言、中部方言和南方方言。据此来说,南昌民谣由南昌方言演变而来,其融合了南北方方言的特点。比如,《白哇(胡说)歌》:“从来冇打过白哇,风吹磨子过江河,去就看见牛下蛋,来就看见马做窝。枫树梢上散鱼子,急水头上鸟做窝。大脚婆婆做条裤,做掉了九十九匹毛蓝布。大脚婆婆唱只歌,冲掉了九十九座龙王庙。”
(三)传承性与民族性
传统民谣是我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创作而成的,但是其反映了劳动人民真实的社会生活,是对特定地区和特定历史时期的真实写照。对待传统文化,人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活力。传统民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其主要构成部分依然是本地区的原著文化和新生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本地区人民在历史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特征。例如,《寻金钗》:“女:十八姐姐去烧香,落了金钗转来寻。老的捡到将钱买,少的捡到后填情。男:十八姐姐你寻也不要寻,你个金钗在我身。不要钱来买不要后填情,只让哥哥亲一亲。女:十八哥哥哇事莫寒牙,我一怕娘来二怕爷。三怕别人哇闲话,四怕肚子生娃娃。男:十八姐姐不要怕,你有娃娃我有药。吃了我个灵丹药,上身打得下身落。”这首歌体现了当时男女之间谈婚论嫁的一些风俗习惯。又如,《十兄弟》老大大脚板,老二近视眼,老三呱呱叫,老四冇人要,老五叮叮壳(敲),老六賣膏药,老七挑担水,老八碰到鬼,老九去告状,老十做班房。这首民谣是南昌人真实生活的写照。
二、南昌民谣的文化属性分析
(一)多姿多彩的人文历史面貌
根据对南昌地区民谣的史料研究,从中可以得出,南昌传统民俗文化主要由当地民俗文化、外来移民文化习俗、本地区新生文化等三部分构成,通过研究发现,南昌传统民俗中既有土家族、苗族的哭嫁习俗,也有汉族的厚葬习俗。例如,《提酒问郎几时来》:“东风吹得浪花开,手提银壶把酒筛。上边摆了三杯酒,提酒问郎几时来?顺风顺水有三月,滩干水浅要半载。早早出门早早归,莫在外面让风吹。让风吹得年纪老,有钱难买少年时。”它既体现了北方人豪放的酒文化,又体现了当地居民的地区酒文化。又如,《提酒问郎几时来》:东风吹得浪花开,手提银壶把酒筛。上边摆了三杯酒,提酒问郎几时来?顺风顺水有三月,滩干水浅要半载。早早出门早早归,莫在外面让风吹。让风吹得年纪老,有钱难买少年时。”这首民谣反映了南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情形,表现了他们生活的安逸,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南昌居民日常喝酒的生活场面。 研究发现,干越人是壮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等民族人民的祖先,他们从南方迁徙到南昌地区,但是他们依然保留着故乡的生活习惯,最有代表性的是南昌民谣中的盘歌。盘歌原是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流行的一种古老、独特的对歌方式。诸如,山歌对唱:“什么吃草哎不吃根、哎什么睡起不翻身嘞、什么岩上盘脚坐哎、什么岩角把网伸嘞、什么吃草哎不吃根哎、什么睡起不翻身嘞、什么岩上盘脚坐哎、什么岩角把网伸嘞、镰刀吃草不吃根、石头睡起不翻身嘞、猴子岩上嘿盘脚坐哎、蜘蛛岩角哎把网伸嘞、什么会打天边鼓哎、什么起早唱五更嘞、什么肚内有牙齿哎、什么背上有眼睛哎、雷公会打嘿天边鼓、公鸡起早嘿唱五更嘞、磨子肚内有牙齿哎、秤杆背上哎有眼睛哎、雷公会打嘿天边鼓、公鸡起早嘿唱五更嘞、磨子肚内有牙齿哎、秤杆背上哎有眼睛哎。”又如,《劝夫莫赌钱》:“蜘蛛网,丝连连,奉劝老公莫赌钱。十个赌钱九个偷,哪个赌钱有好处?有钱赌一场,冇钱剥衣裳。剥了衣裳犹是可,回到家里卖老婆。卖了老婆冷凄凄,坐到床上滴眼泪。小狗撞进了门,以为老婆回家困。老鼠打翻了灯,以为老婆在敲门。”这些都是南昌民谣的代表作。
(二)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
南昌传统民谣根植于南昌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的土壤之中。例如,《送郎歌》:“一送情郎枕头边,郎要起来妹要眠,郎要起来做买卖,妹要贪花赶少年。二送情郎房门边,交剪落地响连连。婆婆问我奚哩响,交剪落地响连连。三送情郎天井边,要出远门望晴天。天晴要把草帽戴,落雨要把雨伞开。四送情郎十字街,问我情郎几时来?路边野花你莫采,妹在家中等你来。五送情郎到河边,我送情郎考状元。哥要用心把书读,考取状元早回来。”这独特的文化习俗也必然在南昌传统民谣中体现出来。
三、结语
南昌传统民谣在我国民谣的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兼顾南北方民谣的特征,它是江西地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我国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南昌民谣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内容,人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南昌民謠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入研究和收集整理南昌民谣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做好南昌民谣的传承和保护,充分挖掘南昌民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是人们研究和整理南昌民谣的重要使命之一。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音乐人类学维度下的‘南昌民谣’音乐特征与文化属性的研究”(项目编号:YG2016193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