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流动性科学传播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sk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世界,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带来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传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使科学传播变得更加高效、方便快捷和充满乐趣,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泛在、精准、交互式的科普服务成为现实。科普大篷车项目是中国科协针对偏远、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相对贫乏的地区开展的一个传统项目,虽然取得了斐然的成效,但也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本文着眼于阐述科普大篷车“新趋势”与“老项目”的融合发展,探讨山东省科普大篷车项目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现自我超越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科普大篷车 科学传播
  科普大篷车项目是中国科协借鉴国外开展科技传播的先进经验,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近年来逐步研制和配发的多功能流动科普宣传设施。科普大篷车落户山东以来,全省配备总量44辆,配车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居东部省份第一。科普大篷车作为流动性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活跃在齐鲁大地上,成为山东省科学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全省公众的欢迎。
  一、山东省的科学传播工作格局
  (一)开展山东数字科普工程,奠定科学传播工作基础
  2011年,省科协、省财政厅开始此项工作试点。2013年,提出了山东数字科普工作建设规划,主要目标是建成由数字科普资源库、播控平台、数字播放终端三部分组成,通过互联网定时定向播送科普节目的科普宣传教育平台。主要任务是在“十二五”期间,在全省城镇和乡村社区开放式服务场所,公众文化活动、交通医疗、购物等人群集聚场所,安装数字播放终端10000台。该任务已经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截至目前已连续播放数字科普节目282600分钟。数字科普工程探索出了一条数字科普传播新路径。
  充足、优质的科普资源是数字科普工程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山东省科协通过版权购买、合作、活动取得等方式,征集了大量数字资源,搭建起省数字科普音像资源库。入库科普节目总量达到20余万分钟时长,资源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生产生活类科学、重大突发事件等七大板块,按照每年10%的速度(年2万分钟时长节目)增容。
  在科普资源建设方面,省科协创新思路,发动社会力量,形成了推进科普资源制作产出的良好态势。连续五年开展了“山东科协星”杯科普动画大赛,征集作品2000余部,调动社会各界优秀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创作;开展大学生科技节科普创作大赛、科普公益广告创作大赛等活动,参与的高校200余所,高校学生踊跃参与科普创作;激发科普众创,开展优秀科普资源申报征集活动,以奖代补,对优秀科普作品进行奖励性资助,先后资助优秀科普作品100余项。充分发挥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以及相关学会的力量,动员科普作家、科幻作家、科普爱好者,引导和促进科普创作,更新科普创作理念,繁荣科普创作事业。
  (二)对接精准扶贫政策要求,开展山东数字科普扶贫工程
  2016年,根据中央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省科协联合省财政厅启动实施了山东数字科普扶贫工程,省扶贫办将该项目列为全省脱贫扶贫攻坚重点项目之一。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施工规范,分步实施的办法,计划到2018年年底,在全省6805个省定贫困村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内,每村安装一台数字科普终端,实现全省省定贫困村数字科学传播的全覆盖。2016年安装数字科普终端1900台。每个终端内置资源2381个,时长5万多分钟。2017年计划安装数字科普终端2000台。
  (三)以科学传播渠道和平台建设,带动科普中国落地工作
  在数字科普工程的带动下,省科协高度重视科普信息化新平台建设,打造信息化科学传播体系。一是积极推动省内两大主流网站(齐鲁网、大众网)、全省17市和137个县市区党委政府门户网站以及与其相关的APP、微信公众号等,链接推广“科普中国”网页或开辟以推广“科普中国”优质科普资源为主的科普栏目(频道)。二是建设开通了“山东科技网”“科学山东人”“早安科学”“司南网”“司南联盟”“爱科学”等科普网站和微信等平台。
  其中,山东科技网于2016年9月上线,定位于做科技创新的发现者和推动者,以“科技创新、大众创业、科学普及”为主线,同步报道科技最新进展,科学探索最新发现,追踪报道科技领域改革的发展热点难点,介绍各地科技工作的新鲜经验,努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同时,联合省内外主流学会、协会、高校、高新园区、科研院所、孵化园区与行业企业,融合专家、技术、项目、产业、信息、服务等资源,为产业项目运作和媒体传播提供“一揽子”服务。
  “科学山东人”微信公众号于2016年9月上线,除了保持每周推送5天、每天推送3条科学内容外,还开发了科普旅游地图、科学实验上传、科学摄影分享、科普V视欣赏等多个栏目,有效体现了科学与公众生活的互动,提高了粉丝的活跃度。2016年科普日期间,开展了“你敢挑战吗”科普知识竞赛活动,近8万人次参与。2017年春节期间,开展了“猜科普灯谜微信有奖知识比赛”,猜科普灯谜赢取幸运红包,活动开展7天,共计9716人参与有獎竞答,24584人次进行了答题。
  目前,山东省已建立科普中国e站740个,推动71家地方电视台设立科普V视栏目,累计播出13691个(次)科普中国V视节目。如济南市科协开展了科普中国(泉城)e站建设工作,建设首批具备“五有”标准的科普中国(泉城)社区、乡村、校园e站80家。潍坊市科协联合市文明办、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启动开展了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
  (四)开发建设山东科普云平台,助力科学传播体系建设
  为实现全省科普资源的共享应用,推进我省科普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省科协2016年下半年启动了“山东科普云”建设工作,目前已基本建设完成。11月,组织召开了山东科普云演示论证会议。12月,“山东科普云”平台上线试运行。山东科普云是山东省科普资源的汇聚、共享、展示平台,平台分为“山东科普云共享库系统(http://gxk.sdkpcloud.com)”和“山东科普云门户网站(www.sdkpcloud.com)”两个部分。共享库系统主要用于全省科普资源的积累、整合、共享,提高科普资源建设、管理水平,满足数字科普工程、数字科普扶贫工程、网站与机端应用等多渠道科普宣传需要。云门户网站是将资源共享库中可公开发布的科普资源发布到互联网,供社会公众浏览和使用。   随着山东科普云的上线运行,由山东省科协主办,山东科普云、山东数字科普系统、科技网、司南网、山东数字科技馆及“科学山东人”科普微平台等构成的全省科普信息化框架和科学传播体系正在形成。
  科普大篷车作为重要的流动性科学传播载体,成为山东省科学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大篷车在一些地区的配备,帮助全省特别是县级科协组织解决了科普设施资源总量不足、科普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的问题,有力地增强了科协的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推动了农村、城镇、社区等基层科普工作的开展,助推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的提升,打通了科普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二、山东省科普大篷车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夯实科普大篷车工作的条件保障
  加大经费、展品的支持力度。全省各地及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科普大篷车购置和运行。2013年、2014年,山东省科协协调财政资金,为全省16市各配备5件大篷车车载展品,要求科普大篷车与流动科技馆相结合,重点在乡镇学校开展科普活动。临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临沂市科协两辆Ⅱ型科普大篷车购置配套和运行经费都作出批示,市财政局及时拨付70.95万元配套经费,并每年给予10万元运行经费。
  优化管理运行机制。为确保科普大篷车活动质量,省科协督促各地组建了科普大篷车工作团队,根据不同岗位(司机、讲解员、现场管理员等)的需求,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为促进科普大篷车规范运行管理,省科协督促、鼓励各基层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切实可行的科普大篷车运行管理办法、制度。临沂市将“科普大篷车”项目列入为全市妇女儿童兴办的若干实事之一,将科普大篷车配备纳入《全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县区全覆盖。
  (二)科普大篷车工作的具体开展形式
  深入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积极服务全省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如东营市科协开展科普大篷车校园巡展活动,以促进各校的科普教育工作,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近年来共计进学校170多次,受益学生40000余人。
  组织开展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活动,积极服务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全省科普大篷车工作紧紧围绕全省脱贫攻坚大局,各地市结合各地扶贫工作开展特点,进行了一系列工作结合与工作创新,切实将科普助农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济南市平阴县科协、菏泽市单县科协等基层单位将科普大篷车开进农村,用科技引导当地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开阔视野的同时,通过配套书籍、挂图、宣传册等形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广泛参加科普主题宣传日活动,积极服务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山东省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每年都积极参加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周、全国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周、世界环境日等科普主题节日和各类展览会、博览会,开展展品讲解、展板展示、资料发放等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成为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阵地与平台。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流动性科学传播建议
  建议在现有科普大篷车的基础上,增加一种新车型,具体升级方式如下:
  (一)车身外部功能升级
  将目前科普大篷车左、右、后三面升级为LED显示屏,利用车载网络实时播放科普视频,使一辆车变成三块流动的科技传播大屏。
  (二)车体内部功能升级
  在科普大篷车内部增加5D电影、虚拟VR体验、设置免费WIFI等功能,同时开发相应的科普资源,做到科普大篷车在开展科普活动和科普宣传的同时,可向公众提供现代化科普信息技术体验,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科普宣传。
  (三)车体功能升级
  目前科普大篷車主要为科普器械、科普教具的运输载体,我们考虑是否可充分挖掘科普大篷车功能,将目前单一的运输工具升级为科普传播的主要平台和载体。从车体结构入手,将科普大篷车车体升级为可自动展开和关闭的流动科普舞台。我们初步设想,此项升级主要包含以下功能:可通过机械装置自动展开、搭建成具有顶棚和舞台板的演出舞台,配备安装舞台灯光、音响等所需的专门装置及电源接口等。顶厢板、车厢体的顶板升起后作为舞台顶棚的固定部分,上方用于悬挂灯具、布景,能遮挡风雨和阳光的结构装置。厢体的LED侧板升起后作为舞台背景的组成部分。将科普大篷车升级为科普舞台车,便于科普进社区、进农村等科普公益活动的开展。
  总之,创新升级后的科普大篷车,应既是流动科技馆,又是流动的数字科普终端,还是流动的科普活动舞台、科普影院和科普体验馆,作为流动性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科学传播格局中,演绎更加精彩的故事。
其他文献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上的新闻体裁理应消息唱主角。然而就目前来说,新闻界显然对消息的现状不甚满意。一是一般化的消息多,生动可读的消息少;二是长的消息多,短的消息少;三是通
介绍了高压水射流切缝技术在低透气性突出煤层中的应用,证明了高压水射流切缝技术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突出煤层有着良好的卸压增透防突作用。
冒顶事故为煤矿五大灾害之一,其中普采工作面尤为严重,主要发生在初次放项和老顶来压期间。为此对普采工作面冒顶事故发生的特点、原因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通过对南京市养老社会服务机构这类社会组织的个案考察发现,政府为养老机构的发展破解瓶颈、提供资源,占据了养老机构所处的社会网络的“结构洞”。从当前中国养老机构所处的发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正在改变整个世界。我们在报道各种新鲜事物,纪录发生的一切时,必须警惕伪科学的沉渣泛起。在解放前,社会上存在各种封建迷信、伪科学现象不足为奇,这
我国的“数序”名胜一线天著名的有黄山玉屏楼旁的“一线天”,苏州天平山上的“一线天”。若以险、奇、深、幽当推福建武夷山的“一线天”。二七塔在郑州市二七广场上,为纪念“
省直机关档案目标管理与立卷归档质量标准培训班结业本刊讯三月三十一日至四月四日省档案局举办了省直机关档案目标管理与立卷归档质量标准培训班省直机关180名专兼职档案
近期,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法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供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
[摘 要]社会组织发展是社会改革的重要载体。我国台湾的女性组织以1987年解严为分水岭,分为酝酿期和快速发展期,逐步形成与当局合作共同改善女性相关议题的局面。台湾经验对大陆社会组织发展的启示有:建立对社会组织的支持性政策环境,社会组织的理念和使命需要来自创办者自下而上的激发,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改善社会问题,打通社会组织的政策倡导渠道。  [关键词] 台湾女性组织 社会改革 社会组织  中国大陆
目的:研发一种用于心血管重症的经皮介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方法:该装置由驱动系统、抽吸装置和导管组成,导管近心端有两段网孔结构,网孔结构上焊接带网孔的薄膜.通过抽吸装置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