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团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nthia0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国家发改委又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国家级城市群增加为七个,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坊间有这样一个说法——“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世纪初看滨海,新时代看长江流域”。这个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勾勒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此起彼伏的区域经济发展脉络,以及各区域经济的地位变迁。但是随着几年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出台,称,要“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各区域经济体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日前,国家发改委又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国家级城市群增加为七个。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具有广泛内涵的概念,它包含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国内各地区、国内与国际比邻地区的一体化的内容。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
  探寻真正的一体化发展路径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是指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作为一种空间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基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有序流动。区域经济主体为了地区利益的取得,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和资源等生产要素按照地区禀赋而有机组合,形成经济在空间上的集聚,进而推动经济在空间上的扩散,最后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协调布局态势与资源优化配置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既然是对生产要素在空间上流动与配置的过程的解释,那么这个过程就必然是经济集聚与经济分散相伴发生的过程。马歇尔认为,集聚经济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形式,产生集聚的原因是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胡佛提出区域经济产生的三个基石,它们是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的不完全可分性和商品与劳务的不完全流动性。这三个基石作用的结果就是生产和服务部门在地域集中,产生聚集经济。集聚经济通过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不断加大集聚程度,但过度集聚则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导致经济扩散。经济扩散的过程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是外围地区通过加快发展经济使发展水平逐渐接近核心地区的过程,是专业化发展与多样化发展深入融合的过程,也是均衡协调在特定地域实现的过程。
  从实践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各地区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者组建一定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谋求区域内商品流通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及生产分工最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产品和要素市场、经济和社会政策或者体制等统一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实践中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其切入点是区域合作,协同发展是区域合作的一種高级形式。区域合作是指不同区域彼此相关和相互依赖的各经济单位或组织之间,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和物质利益,同时也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通过一定的合同或协议组织而建立起来的各种经济联系。区域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区域合作的深化所追求的目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因此,我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一是贸易一体化阶段。从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消除贸易壁垒和市场开放做起,形成一个经济区共同发展的共识。二是要素一体化阶段。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包括人员自由往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产业转移等。产业发展走向融合,中心城市产业方向逐渐明朗,产城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三是政策一体化阶段。区域内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政策范围包括共同制定区域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定位,淡化行政区划的影响,加强合作,强化区际经济关系,根据发展需要尽可能超越行政区划限制,对区域空间布局提出战略性的发展方案,建立区域合作项目实施保障机制和制定相应制度,并且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政策、生态环境补偿的相关政策上实现一体化。四是完全一体化阶段。当贸易一体化和要素一体化的全面实现、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之后,就进入到完全一体化阶段。我国各地区进入完全一体化阶段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打通区域间隔阂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回顾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等都已经制定了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基础逐渐建立起来,规划约束成为区域合作的最突出的特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挥区域综合优势,促进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体化范围内的经济体全部积极参与经济合作,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全部经济性,把个体的优势汇聚成为综合体的优势,形成并发挥区域发展的综合优势,促进协调发展。例如,黄河金三角合作区(河南二门峡、山西运城和临汾、陕西渭南)、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大同、河北张家口)等等,都实现了扩大综合发展优势的目的。
  有效利用各类资源,消除地区恶性竞争。每一个区域都有自身的自由优势,所以区域发展的资源禀赋是不同的,从而产生比较优势。但是,区域资源优势也存在一定的禀赋重叠,从而为地方保护和区域竞争埋下伏笔。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整合资源,就可以克服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消除恶性竞争。例如,成渝经济区通过合作提升了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拓展企业生存空间,促进产业空间转移。时至今日,企业生存空间受行政力量的制约仍然存在。一体化范围的扩大可以使地区企业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企业组织逐步合理化,科技成果转化更加容易。特别是在产业转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消除行政区壁垒,大大加快产业转移的速度。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能够使北京和天津的企业加速向河北省转移,已经成为共识。
  扩大对内经济开放,完善合作体制机制。毋庸讳言,时下对内开放难于对外开放。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有利于改革的深化,其最佳途径就是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扩大对内经济开放的关口是完善合作的体制机制,使一体化区域在投资准入、相关标准、跨区经营、贸易规则、基础设施、负面清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能够形成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定。
  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消除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障碍,实现最佳的区际生产分工与合作。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仍是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大障碍,部分地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宏观效益和其他区域的利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针对当前的现实,区域经济合作要坚持三个发展方向: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朝着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要从组织形式上固定下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建立起长期的、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体化的指导、协调和执行机构。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向全方位、多形式方向发展。全方位、多形式的一体化,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在管理上必须制定正确的原则,加强引导。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要从目前大多数地区热衷的贸易合作向生产要素一体化方向转化。要从劳动、资金、资源、技术、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途径,处理好国家利益、地区利益和地区间利益的关系,重点要研究利益分割和利益补偿的具体方法。特别是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利益协调十分重要,影响到产业转移是否能够在区域间顺利进行。(本文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本文摘编自《区域经济评论》)
  责任编辑 李肖含
其他文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通报,2015年5月,巴西报告首例寨卡病毒病病例.2016年2月2日(北京时间),WHO宣布,新生儿小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harlotte Jefferay is a volunteer teacher from South Africa who has been teaching high school English in west China’s Qinghai Province since 2003.Her school is
在内需启动、消费升级以及国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德州旅游业也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旅游者购买行为分析入手,通过对德州旅游市场的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经济合作倡议,将引领21世纪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更加开放、包容、均衡和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并进一步推动全球化,使
期刊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人生修养智慧,领导干部要从中吸取营养,以此提升自我修养。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ains a wealth of wisdom in life, leading cadres to
我国现行统计调查方法的弊端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形成统计报表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来,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统计事
期刊
在新时代高等学校关于大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高校数学教师们的重视和关注.本文主要是针对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对数学文
<正>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继续前行的力量。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亲爱的读者朋友,"春天的故事"您是否依然记忆犹新?改革开放,是思想的创新,更是实践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