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过渡过程,是为了能够帮助孩子在这两个重要的成长阶段中进行有效转变,形成对小学阶段学习的良好适应,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意识地以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出一定的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后续的进阶性的小学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幼小衔接 乡村学校 农村学校
学前阶段作为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乡村教育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在不断发展,将幼儿教育放到了重要的地位,针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育模式进行了革新,以非小学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展开,以幼儿的认知特点与行为模式为立足点,尝试以各种生活化、情景化与趣味化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主动性、坚持性与创造性等方面不断转化,实现听说读写做能力的显著性提升,为步入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适度放手,锻炼幼儿的主动性
乡村幼儿园处较为偏僻落后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会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而导致游戏种类少,且多是在幼儿教师的全方位掌控下进行游戏活动,这就会导致幼儿无法得到充分的外界刺激,进而不能在潜移默化中体悟有趣的各种知识与相关技能,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依然沉浸在玩的氛围中,无法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适度放手,充分理解孩子们的发展需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教育价值,逐步从主导者转变成观察者,让孩子们以较为集中的注意力和活跃的思维进行游戏活动,以愉悦的心情和强烈的参与热情进行游戏活动,并在过程中勇于表现自己,塑造较强的自信心。
为了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笔者首先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将幼儿置于平等的地位,了解并尊重他们的兴趣与喜好。例如放手让班内的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材料、自由选择游戏时间,在活动室内按照习惯与兴趣点自由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与伙伴进行交流,而不是按照幼儿教育者所提出的要求与约束进行固定的、模式化的游戏。笔者观察到小刚等部分幼儿热衷于将橡皮泥削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用手捏等方式,对此并不予以阻止或者约束改变,而是依照这份兴趣设计了“小小雕刻家”的主题游戏,以随意的切割转化为一类艺术性的创作方式,进而让幼儿能够从无意识的状态进阶成有意识的注重创作中去,由简到繁,引导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总结自己的活动经验,进而内化到创作、造型以及语言等技能中去。
二、科学引导,加强幼儿的坚持性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挫退缩是幼儿阶段孩子普遍所具备的特性,会使得他们过于依赖他人并轻言放弃。倘若这一阶段的问题不能够在科学引导下以恰当的方式解决,那么他们在日后遇见较为艰难的情境时便会退缩不前。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较于幼儿园时期的启蒙内容来说,难度有一定的增加,孩子在没有足够的坚持性的支撑下很容易在压力情境与难度高的材料影响下成为遇难就头疼的“学困生”,缺乏自我控制力与坚强的意志力品质。这会十分打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畏难退缩的厌学情绪。因此,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者需要重视到孩子坚持品质的培养,改变自己刻板的指导方式与固化的教育行为,设置不同的压力情境以及有难度梯度的游戏类型,帮助幼儿专注坚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
笔者通过合理的游戏设计引导孩子在日常的体育游戏中遵循着最终目标前进,进而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坚持性,从成功经验中体会坚持的乐趣与应用意义。如在“小红帽”的障礙跨越游戏中,笔者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红帽队伍,从“家”中带着许多美味的食物“翻山越岭”地到外婆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完成走过窄窄的平衡木搭、跨过水沟以及钻过山洞等难度不一的任务,以认真的态度和充足的耐心克服困难,在此过程中变得勇敢坚强,实现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的双重发展。
三、巧妙鼓励,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创造力在孩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潜力。倘若孩子在展现创造力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支持与鼓励,或者是遭到成年人的批评或打击,其创造力不容易被开发出来或者是深藏于心不予表露。幼儿教育者在实际教育活动展开中要重视实际操作成分的添加,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多以积极赞赏的目光对待孩子,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培育发散性思维。
笔者在开展游戏活动中,结合乡村幼儿园的设施情况与具体的资源设计了“以剪绘心”的主题游戏,通过动手动脑来锻炼他们的独立性与创造力。剪纸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为孩子们的创造力打开了一扇窗户。笔者首先让孩子自主地感受纸张与工具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对折、翻转以及其他手法进行充满想象力的自由表达。除此之外,作品完成后,本班内开展了剪纸作品主题秀,让每一位孩子为自己的作品命名并进行成果展示。笔者聚焦每一份作品的创意闪光点进行赞美与鼓励,并邀请家长为孩子的创意加油鼓劲,鼓励他们形成创造、创新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的有效实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能够以开拓性的眼光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以游戏为主要载体实现合理过渡,以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来提升孩子的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珊珊. 幼小衔接中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张盼盼. 教师不同指导方式下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幼小衔接 乡村学校 农村学校
学前阶段作为幼儿成长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乡村教育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在不断发展,将幼儿教育放到了重要的地位,针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育模式进行了革新,以非小学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展开,以幼儿的认知特点与行为模式为立足点,尝试以各种生活化、情景化与趣味化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主动性、坚持性与创造性等方面不断转化,实现听说读写做能力的显著性提升,为步入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适度放手,锻炼幼儿的主动性
乡村幼儿园处较为偏僻落后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会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而导致游戏种类少,且多是在幼儿教师的全方位掌控下进行游戏活动,这就会导致幼儿无法得到充分的外界刺激,进而不能在潜移默化中体悟有趣的各种知识与相关技能,导致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依然沉浸在玩的氛围中,无法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适度放手,充分理解孩子们的发展需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教育价值,逐步从主导者转变成观察者,让孩子们以较为集中的注意力和活跃的思维进行游戏活动,以愉悦的心情和强烈的参与热情进行游戏活动,并在过程中勇于表现自己,塑造较强的自信心。
为了实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笔者首先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将幼儿置于平等的地位,了解并尊重他们的兴趣与喜好。例如放手让班内的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材料、自由选择游戏时间,在活动室内按照习惯与兴趣点自由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与伙伴进行交流,而不是按照幼儿教育者所提出的要求与约束进行固定的、模式化的游戏。笔者观察到小刚等部分幼儿热衷于将橡皮泥削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用手捏等方式,对此并不予以阻止或者约束改变,而是依照这份兴趣设计了“小小雕刻家”的主题游戏,以随意的切割转化为一类艺术性的创作方式,进而让幼儿能够从无意识的状态进阶成有意识的注重创作中去,由简到繁,引导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总结自己的活动经验,进而内化到创作、造型以及语言等技能中去。
二、科学引导,加强幼儿的坚持性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挫退缩是幼儿阶段孩子普遍所具备的特性,会使得他们过于依赖他人并轻言放弃。倘若这一阶段的问题不能够在科学引导下以恰当的方式解决,那么他们在日后遇见较为艰难的情境时便会退缩不前。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相较于幼儿园时期的启蒙内容来说,难度有一定的增加,孩子在没有足够的坚持性的支撑下很容易在压力情境与难度高的材料影响下成为遇难就头疼的“学困生”,缺乏自我控制力与坚强的意志力品质。这会十分打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畏难退缩的厌学情绪。因此,在进行幼小衔接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育者需要重视到孩子坚持品质的培养,改变自己刻板的指导方式与固化的教育行为,设置不同的压力情境以及有难度梯度的游戏类型,帮助幼儿专注坚持地参与到游戏中去。
笔者通过合理的游戏设计引导孩子在日常的体育游戏中遵循着最终目标前进,进而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坚持性,从成功经验中体会坚持的乐趣与应用意义。如在“小红帽”的障礙跨越游戏中,笔者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红帽队伍,从“家”中带着许多美味的食物“翻山越岭”地到外婆家。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完成走过窄窄的平衡木搭、跨过水沟以及钻过山洞等难度不一的任务,以认真的态度和充足的耐心克服困难,在此过程中变得勇敢坚强,实现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的双重发展。
三、巧妙鼓励,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创造力在孩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潜力。倘若孩子在展现创造力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支持与鼓励,或者是遭到成年人的批评或打击,其创造力不容易被开发出来或者是深藏于心不予表露。幼儿教育者在实际教育活动展开中要重视实际操作成分的添加,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多以积极赞赏的目光对待孩子,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培育发散性思维。
笔者在开展游戏活动中,结合乡村幼儿园的设施情况与具体的资源设计了“以剪绘心”的主题游戏,通过动手动脑来锻炼他们的独立性与创造力。剪纸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为孩子们的创造力打开了一扇窗户。笔者首先让孩子自主地感受纸张与工具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对折、翻转以及其他手法进行充满想象力的自由表达。除此之外,作品完成后,本班内开展了剪纸作品主题秀,让每一位孩子为自己的作品命名并进行成果展示。笔者聚焦每一份作品的创意闪光点进行赞美与鼓励,并邀请家长为孩子的创意加油鼓劲,鼓励他们形成创造、创新的良好品质。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的有效实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能够以开拓性的眼光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以游戏为主要载体实现合理过渡,以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来提升孩子的适应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珊珊. 幼小衔接中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6.
[2]张盼盼. 教师不同指导方式下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