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这个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在我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
  ②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古渡是这些劳作者短暂的栖泊处,在这里他们可以坦然地放下重负,等待着对岸木船犁开涟漪,桨声乃缓缓而来。撑船的壮实汉子无疑是最有人缘的,候船的人远远叫着他的小名,催他撑得快些。尤其是赶墟那天,大姑娘小媳妇多,满满地坐上一船,红红绿绿,总会让他心绪舒畅,撑得又快又稳,赢得阵阵惊叹和好评。这个时候,会让人感到生活的平和与灿烂,所有的劳累和苦涩,都似流水一般远去了。可是,有几次洪峰下来的时候,浊浪滚滚漫过堤坝,河面上漂浮着枯枝败叶,打着旋儿推搡向前,这时的古渡和渡船就难免出现惊险、慌乱的情景,尤其是暮归时分。
  ③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过去的生活悄悄流逝。
  ④许多年以后途经这里,古渡犹在,人迹杳无,往日那些声响都已沉入岁月深处。肆无忌惮的葛藤遮盖了光滑的卵石,离这不远有一座彩虹般的水泥桥飞架。涨水时节,有不少闲人站在桥上,看着洪波涌起惊涛拍岸。那指指点点的从容神情,全然是欣赏的样子。最后的一只渡船,静静地泊在那里,船底已浸满了水,有一只长嘴巴的翠鸟立在船头,纹丝不动。一切都表明,一茬一茬的船工,结束了撑船岁月,已渐渐老去。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水泥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生活在日日向前,是以告别过去的方式、情调、趣味作为标志的。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人们要使怀旧有个引子,只好到这些地方去。可是,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看也罢,不看也罢,没有什么两样。
  ⑤过去的一切在我的心目中是很带有朴素化韵味的。时代的进展,使我们所见到的都变得比以前漂亮和精细。残垣断壁的古宅换成了高楼大厦,长衫对襟也剪裁成了时髦短装,再如家居用具,葫芦瓢、蓑衣、木桶,无不换成了铝合金或塑料制品。变化最多的当数人的形象、人的神情。前不久我特地坐下来,再看一遍黑白影片《鸡毛信》。我并不注重海娃送信的艰辛过程,而是沉浸在那土得掉渣的陕北背景里——那满是沟壑的黄土高坡、愣头愣脑的群羊,还有黑不溜秋的老棉袄。那时节,人的举止、表情,都是那么朴素实在,拙得有味,土得深厚。这些情景,总是让人想起真实无华的泥土,没有一丁点儿文饰。后来,我又看了几部重拍片,黑白换成了彩色,演员队伍也换了另一拨,主要角色漂亮多了,动作也表演似的,眉宇间巧多于拙,那种能表现苦难、风霜的背景如风飘散。在我看来,拍出一些没有时代特征的片子来,让人眼睛看着,情感却无从附着。
  ⑥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使人面向电脑,面向新奇繁杂的信息。可是,闲散下来,还是会感到传统的人格心理在变与不变、新与旧之间,有回味不变和陈旧的成分。那历史的神髓、底蕴亦如天地苍冥中来去的飞鸿,究竟难以付之提挈和把捉了,只是常常泛起,成为一种最亲近和深沉的感怀。即便是很寻常的乡间古渡,也概莫能外。
  (本文有删改)
  阅读练习
  1.作者在第②段中有声有色地描述了记忆中在古渡见到的一些生活场景,请你用三个短句对这些生活场景进行概述,并说明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第③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赏析第④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说:“古渡对于宽敞平坦的水泥桥来说,除了新旧之别和材料迥异以外,承载了不同的生存观念、生活理想。”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古渡”与“水泥桥”各承载了人们怎样的生存观念和生活理想。
  5.“有许多过去极为普通的日用品,已经成为民俗博物馆的藏品”,如石碾、木轮车、木纺车、轿子、斗笠等。作者认为“对于没有以往那些生活经历的人而言,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精神价值,只是物质属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6.作者对古渡的人和事念念不忘,有浓浓的怀旧情绪,同时又说“生活在日日向前”“向前的生活,必定以向前的状态展开”。请具体谈一下你对“怀旧”和“向前”的看法。
  (辛薇 设计)
  (参考答案见27页)
其他文献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了。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又一座新的里程碑!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上庄严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升上初三,不再有初一初二的悠闲自在,不再是为了期末考试而最后的冲刺,也永远不会再有“还有一个学期可以努力,这个学期就可以暂时懒惰”的理由。初三就这么来了,我以极其复杂的心态来迎接它。是期待,是兴奋,是担心,还是紧张?总之说不清楚,我只知道我是朦朦胧胧地进入了初三这个阶段的。  大量的练习,大量的阅读,大量的作业,不断挤压着我,压得我快要透不过气,而最后,也只是深吸一口气,低着头重新思考这道题的解题
这是史学家班固的名句,是泗水亭的碑铭。虽两千年过去了,恐怕没有人说它过时。汉朝的时候,没有官方对文学家、史学家封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之说,可那时的许多文人却能自尊、自重、自律、自强。我想班固所说的源,无非就是文人的道德水准,古人早有“德者,本也;文者,末也”的格言,这大约便是常说的“文如其人”或“人如其文”。本盛,叶才可能繁茂,这岂不是极其浅显的道理?  如果要求每个作家皆可为人师表,那未免有些苛求。
到台北的一个朋友家做客,突然地震,大家正惊慌失措,却见朋友94岁的老母亲笑嘻嘻地说:“老天爷真开心。”  地震停了,大家问那老太太:“您为什么不说老天爷发脾气,要说他开心呢?”  老太太一笑:“我又没得罪他,干吗想他生气呢?他是开心,一笑一摇,就地震了。”  她又笑笑:“他是开心得太过火,才害了人,他自己也没想到啊!”  在上海开会,散会时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家的电话,末尾的4个号码是“1414”。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一夜声。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这首《过分水岭》写诗人在过分水岭的行程中与溪水的一段因缘,以及
生活好像刚揭开盖的啤酒瓶儿,嘶嘶地响,不停地冒着泡沫,那一份激动,搅得人六神无主。到处是拥挤的头颅和肩膀,冒出很呛人的油汗气味;到处在说着“炒股”、“炒房”、“炒地”……眼下又流行说“炒古”了,钱好像弯个腰就可以拾到;好友聚会、上司升职、商场开业、戚党得子……“一杯一杯复一杯”,胡言沸耳,盘筷交响,怎一个“乐”字了得!  寻热闹易,觅安静难。  友人长叹一声,别来烦我,让我静静地独坐一会儿,好吗?
人民网北京12月28日电 (王鹤瑾) 今天,《咬文嚼字》再次颁布“2015年十大语文差错”榜单。从最初征集到的几万条,到编辑整理后的107条,再到专业评审后精选16条,最终选出了10条错误率最高、最引人关注的语文差错。  一 诺贝尔奖报道中的用字错误:“生理学或医学奖”误为“生理学和医学奖”。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一些媒体在报道新闻时误“或”为“和”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当我们把无限憧憬的目光投向2020年这个辉煌里程碑的时候,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与全面小康所代表的
所谓同旁联,就是利用某些合体字有相同偏旁的特点而创作的对联。它蕴涵着作者的精思妙想,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现举几例,与读者共赏。  例一: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客官寓官宦,富室宽容。  相传,明代天启元年(1621),宰相叶向高途经福建,看望新科状元翁正春,并在此留宿。翁正春出联以戏: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随即应对:客官寓官宦,富室宽容。  全联每个字都有“宀”头,不仅联意表达得清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