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科学课堂敢问、善问、乐问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uswu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標准》(2017版)中指出:小学科学教育对从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度被忽视的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话题,越来越受到科学教师的关注。日前,笔者观看了全省小学科学优秀课例展示交流活动的录像课,上饶县李坤老师执教的《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李老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激发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
  一、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
  (课前,学生自由玩气球)
  师:你能根据刚才的玩气球游戏,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吗?
  生1:气球吹足气后为什么会爆炸?
  生2:气球为什么会飞?
  生3:气球为什么到处乱飞?
  生4:是什么力量使气球飞?
  活动: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每小组筛选出一个全组同学都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全班进行筛选,讨论出全班同学都想研究的问题:吹足气的气球放开后,为什么会飞出去?气球是怎样运动的?
  【赏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而探究式学习有时也被人称为“问题导向”式的学习,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它指明了探究的内容和目标,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
  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难得多。那么,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大胆地提出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教师不但要很好地创设情境,提供材料,适当引导,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旧框架,放开束缚,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大是小,是否紧扣主题,教师都应让学生畅所欲言,不能责难。只有放开了,问题自由了,创新的思维才会出现。只要敢放,一定会提出很多有趣问题,这正是科学探究所希望的。教师要创造提问的环境,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帮助他们自己建构知识。学习主题的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实验过程同样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学生天生好动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够将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教师要紧抓这一有利条件,促进学生提出新问题,激发好奇心。在这些问题中,不同学生就会有不用的疑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不让学生感到困惑,让他们乐于提问。
  二、注重学生的亲历活动,让学生善于提问
  师:(吹足气球)现在这个气球是静止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力量使气球飞走呢?谁愿意起来说说。
  生1:气球喷气使气球运动。
  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挑战来揭开这神奇力量的面纱,这个挑战需要两位同学帮忙,演示实验:气球绕直线运动。
  (学生演示)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2: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
  【赏析】
  南宋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疑问。在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的心理基础上,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语言、实验、电教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让学生有内容可提问的情境。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汇报,老师适时设置悬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力量使气球飞走的呢?
  在科学教学中,适时适当地进行悬念的精心设置,能让学生始终保持热情,消除由于被动思维带来的疲劳感觉,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觉学习的奇妙,进而掌握好知识。
  三、创设丰富的提问情境,让学生乐于提问
  (师生欣赏火箭发射视频)
  师:科学家们已经应用反冲原理将火箭送上了太空,那我们能利用反冲力做些什么呢?
  生1:驱动汽车。
  生2:驱动船只。
  师:那我们要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需要哪些简易器材呢?
  生3:要一辆小车。
  生4:要一个气球。
  【赏析】
  在主题活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问题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的学习很重要,但能充分应用知识更重要。科学家们已经应用反冲原理将火箭送上了太空,那我们能利用反冲力做些什么呢?要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我们需要些什么实验器材?通过这些问题的碰撞,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乐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并完善活动实验方案,积极合作探究,进而充分应用和理解本课所学的科学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让学生敢问、善问和乐问,是把学生当作学习主人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只有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才能处处发现问题,时时思考问题,人人提出问题,才能不迷信课本和权威,才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观察、分析、思考、归纳,进行大胆的质疑,提出新问题。学生能质疑,发表独立见解,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拓展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其他文献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吗?我来比画你来猜——这个游戏同学们都不陌生吧?  (邀请四个学生分别上台前表演“一瘸一拐、金鸡独立、掩耳盗铃、抓耳挠腮”四组词语)  师:感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大家来说说这个游戏的难度在哪里?  生:不能说话,只能靠动作来比画。  师:我们要让动作来说话,动作也被称作“无声的语言”。有时一个简单动作能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我们学会在作文中细致地描写人
期刊
《蓝蓝的威尼斯》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江山多娇”的最后一篇课文。作为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以漫游路线为经,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纬,抓住景物特点,有详有略地描写景物,这为游记散文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认知。但是,根据《新课标》要提高初中生精读能力的要求,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执教者牢牢扣住题目中“蓝蓝的”这一形容词,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威尼斯“蓝”在哪里?威尼斯的“蓝”仅仅是颜色的“蓝”吗?我们该怎样
期刊
为了给青年教师打造成才通道,给优秀教师提供展示舞台,不少学校都选择同课异构这一形式的教研活动。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出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不容否定,此活动能帮助教师潜心教研,打开思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然而,许多时候,同课异构却流于形式,只是为异构而异构。如何真正构出亮点,构出精彩,提升自我呢?其实,同课异构
期刊
让自己成为大写的人  《教育:一场惊人的旅行》一书,记录的是史金霞作为一名教师、一个家长、一个人的成长史。  作为一名教师,史金霞的成长历程很值得今天的教师们品味和深思。  由于家境困顿,史金霞的学历起点不高,但这并未阻碍她读书学习、思考、实践,并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对语文教学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实践,加上极高的悟性,让从教不足一年的她就取得了县高中中青年教师语文教学比赛的第一名。 
期刊
好情境的预设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才思的施展,更好地突显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活用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从而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提供支撑,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沃土。  一、倒置教材,复原生活型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提出:“数学教学情境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在具体的教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一个好的习惯,往往影响孩子终生。课前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和理解知识非常有帮助。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让学生预习某某课。但是,拿起数学书,孩子们有方法进行预习吗?  我们经常能看到学生中出现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是不预习,因为预习这项任务往往不好通过检查来评判结果。第二种是走马观花,从头到尾全看一遍,但要问讲的什么内容,却完全不知道。第三种是全学完,
期刊
早在1941年,叶圣陶就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整本书阅读。作为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驱,当时的他就已经注意到了“选文式教科书”的不足,正是基于此点的思考,整本书阅读的理念应运而生,我国也一贯倡导整本书阅读,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理念并未得到较好的运用、实践。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开阔眼界,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终身发展,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本
期刊
导读  为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张雳老师让学生经历从找三角形物体(有形有质,属性丰富),到用三根小棒拼三角形(有形有质,属性单一),再到画三角形(有形无质,无其他属性)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在不經意间经历抽象的过程,从而认识三角形,更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抽象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史宁中教授说过: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习者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期刊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华禄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点燃学生的老师,他2001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赣州一中任教。“华彩绘就杏坛春,禄俸即为学子优”,这是他作为教师的座右铭,他常说:“为杏坛育才增添春色是我最美的华彩,品学兼优的桃李是我的最好禄俸。”  立业以勤,用执着诠释敬业  “育苗有
期刊
王荣生教授指出:“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或者在考试的试卷上才有用,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闹、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因此,他主张首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研究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作为定篇的选文《桃花源记》究竟应该教什么?王荣生引用了布鲁纳的一个例子来解释。布鲁纳当学生时,曾选修了理查德的课,其中的一次经历使他终身感怀。那一次,黑板上只有两行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