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深层渗透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8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教学,还是作品的阅读和赏析,都包含着许多美的成分和因素。因此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融会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表现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本中许多文学作品,不仅塑造了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展示了人类生活的广阔空间和社会生活的宏伟画卷,而且记录了人类的文化、科学、艺术、思想、情感等,这些都包蕴着无穷的美的特质和因素,至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创作手法,更是各有千秋,姿态纷呈,美不胜收。因此,利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披文入情,引发联想和想象,在充满愉悦的情景中感受美、鉴赏美和评价美,一定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脱离枯燥乏味的说教,而达到寓教于乐,师生共同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审美需要”列为人的基本需要中高层次的需要,认为这种需要的匮乏乃至被剥夺,都意味着完整人格的肢解,全面发展的破坏。爱因斯坦曾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不是全神贯注于那个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永远也达不到的对象,那么人生在我看来就是空虚的。”爱因斯坦不仅在物理上有重大的发现,他的文学造诣也是非常深的,他认为他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得到的东西,比从任何科学家那里得到的东西都要多。可见文学作品对他的深远而有益的影响。我想,我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其最终目的也就是在一种美的熏陶中给学生的终身发展带来有益的影响。
  而多年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介绍时代背景、分段、归纳中心思想、解题,大家都在这样单调机械的程式化过程中讲课,枯燥乏味的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其实,课本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本身是充满情趣的,是美的创造与结晶,他们体现了美的各种形态,既包含朴素美和华彩美;又包含着悲剧美和喜剧美;还有婉约温馨的阴柔美,雄伟豪壮的阳刚美。这些课文构成了一幅幅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画卷。作为激发感情的媒介物,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层层涟漪,让他们或喜、或悲、或笑、或忧。作为传播美的有效媒介,我们难以想象为什么会把这些文学作品的美弄得支离破碎,让学生只是感到枯燥无聊,而感受不到任何美的愉悦和兴奋。我想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美育认识的缺乏或者忽视,因此,我们必须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加强美育精神的渗透。
  
  (一)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感受美的无穷魅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为文学形象的哈姆莱特只有一个,而读者心目中却有千万个哈姆莱特的形象。原因在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审美经验、人生经验等的不同。这也造成了人们对美的认识、理解的深浅和高下。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过程的不稳定阶段,其审美心理尚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对美的认识比较片面或比较肤浅,往往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比如他们把穿名牌服装、偏执的明星崇拜作为美,这都是审美能力发育过程中的不成熟表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充分感受课文中和生活里的健康的情感、思想、言语、行为,区分真善美与假恶丑,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
  利用课本里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各种各样的美。有的作品表现了自然美,如朱自清的《春》、郦道元的《三峡》;有的作品表现了社会生活美,如陈毅的《梅岭三章》、魏巍的《我的老师》;有的表现了艺术美,如林嗣环的《口技》、魏学伊的《核舟记》;有的表现了情感美,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高尔基的《海燕》……不同类型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美的形态。这些美的形态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心灵体验,激起他们的审美情趣。
  许多文学作品都会表现出作者鲜明的审美情趣。作者的审美情趣可能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特别是学生课外接触的一些作品,比如有的作品表现出一种颓废之气,有的作品表现出暴力倾向,这些消极的描绘传达出不健康的因素,对于审美心理不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审美倾向,并及时地加以指导和引导,让他们形成健康的、高尚的审美情趣。我们的课本教程中的一些文学作品,非常清楚地表现出了作者高尚的审美情趣。可以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这些作者,了解他们的作品,从中受到美的启示和美的熏陶。比如,陶渊明的《饮酒》一诗,学生可以了解到陶渊明独爱傲霜的菊花,反映了他清高孤傲的品性;刘禹锡的《陋室铭》借“陋室”反映自己安贫乐道、操守高洁的情怀;周敦颐的《爱莲说》以美丽的“莲花”比喻君子,传达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抓住这些作品作者的精美的人生过程,及其作品里反映出来的优美的情怀,可以引导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语文美育所追求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比如《为了忘却的纪念》、《海燕》、《最后一次讲演》、《生命的意义》……通过这些作品的教学,通过对美的鉴赏和感悟,学生将逐渐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美的熏陶影响着他们日后的人生追求。还有不少的作品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鱼,我所欲也》,反映出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通过《谈骨气》一文知道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不受嗟来之食”的高尚节操……我们通过这些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必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去追求美的最高境界。
  
  (二)通过阅读认识美的内涵,培养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因人而异,有高下深浅之分。审美能力的获得和发展,主要依赖后天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审美教育。如果没有长期的审美教育,如果不经常介入审美活动,审美能力就得不到发展,亦不能成熟,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也是如此。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海涅在看到维纳斯雕像的刹那间,整个身心受到强烈的震撼;罗丹在大理石雕像上敏锐地捕捉到线条起伏蕴含的深沉意味,甚至感受到雕像的“人体温热”。这些例子有力地证明了长期的审美实践和审美教育对人的影响。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利用文学作品中的美的因素和信息,培养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认识和审视,提高他们对各种美的领悟理解、鉴赏品析的能力,从而受到美的洗礼和熏陶。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品味美的语言、赏析美的形象、体会美的意境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品味美的语言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语言的优劣,决定着作品的生命。文学作品要传之广泛传之久远,语言肩负着极为特殊的使命。因此,我们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语言。语汇不同的色彩、语调和情感,不同的语法规则、修辞手段造就的文章的语流、节奏、韵律,都呈现出语言的一种外在与内在之美,我们可以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其语言特点就不一样。有的语言显得含蓄,如《故乡》结尾:“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思想状况,我们就可以懂得,这是在告诉我们: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希望就可以变成现实;争取新生活是这样,创造新世界也是这样。含蓄的语言,在平凡的形式中蕴藏着深刻的道理!有的语言凝练,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写纷纷扬扬的大雪:“那雪正下得紧。”人们评论:“一个‘紧’字,境界全出。”有的语言呈现一种自然之美,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对父亲的背影刻画的一段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旁,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写实的语言中没有任何色彩斑斓的词语,也没有任何别出心裁的修辞,但我们却被父亲的形象深深打动,朴实自然的语言激起我们心中情感的波涛。有的语言丰腴华丽,如碧野《天山景物记》:“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象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练。”作者大量使用色彩斑斓的形容词和生动奇特的比喻句,把美丽的天山描写得既气宇轩昂又珠光宝气。读着这花团锦簇的文字,谁不为这种语言的美感所陶醉?……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这些语言反复推敲、揣摩、迁移、联想、想象,在愉悦的审美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
  
  2.赏析美的形象
  数学等自然学科是以抽象美为主要特征的,而语文的美,主要体现为鲜明的形象美。我们中学教材中的许多文学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形象鲜明的人物,如孔乙己、骆驼祥子、保尔、菲利浦夫妇、范进、林黛玉、祥林嫂、诸葛亮、别里科夫、玛蒂尔德、葛朗台等等;也描绘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如《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爱莲说》中的荷花、《海燕》中的海燕……不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观,抑或是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那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田园,那雁落平沙、霞铺江上的虎丘月夜,那清莹透澈、锵鸣沙石的愚溪,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那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那轻灵自由的空中楼阁,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湘江寒秋,那清新飘逸、似梦似幻的康桥……这众多鲜明的图画是那样可观可亲,让你的心情愉悦,让你的灵魂净化,让你的精神升华。那俟我于城隅、让人翘首踯躅的静女,那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的刘兰芝,那沦落天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那天真娇憨无视封建礼教的春香,那水仙花似的至纯至爱至美的翠翠,那因坐吴书记的汽车就感觉精神满足的陈奂生……个个活灵活现,如在身边。
  
  3.体会美的意境
  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意境的基础。王国维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荷花淀》中皎洁的月亮,干净的庭院,跳动的苇席,银白的淀面,新鲜的荷香,勤快的女人,这一个个意象,就组成了这样的结构:美景→美人→美的故事→美的民族精神。其情其景,真是文章天成,诗情画意。再如《长亭送别》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被认为是抒情艺术的经典,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真正达到了“交融”的境界,全折以写景始,以写景终,通过暮秋郊外景色的渲染,构成萧索凄凉的氛围,与莺莺的浓重离愁相融合,意境十分优美。
  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别林斯基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在欣赏理解作品的意境的同时,教师应注意激活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如此恬静、淡雅、高洁。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有的同学可能想到了在家乡的夏夜,月光下静静流淌的小河,清新、宁静、富有诗意。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对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深了对《荷塘月色》的意境的理解:作者不满现实社会,向往宁静的自由生活,然而找不到出路,因此心中颇不平静。他带着这种心情来欣赏充满宁静美的荷塘月色,希望从中得到暂时的解脱。
  
  (三)在阅读中提高鉴赏能力,激发美的创造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审美教育不限于鉴赏,还必须创造。因此,语文教学还要在说写训练中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去创造美。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吸收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语言材料,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和规律以及表现“美”的方法,来抒写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崇高理想的执著向往等美好的感情。
  在创造美、表现美的活动中,说话训练占有重要的地位。言为心声,说话文明,有礼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精神世界。所以,要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创造性复述,演讲辩论,一方面训练他们音质优美甜润,语脉清晰流畅,音律和谐隽美,使说话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另一方面也要训练他们说话注意称呼,注意使用敬语和谦词,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句子的语气,力求达到语言美。
  作文是书面语言表达活动,是综合性的创造性智力训练。用书面语言描述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这是一种难度更大的创造美的过程。因此,要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以读促写,由模仿到创造,逐渐进入创造美的境界。讲读课文之后,应安排同类型体裁、题材的作文训练,引导学生在语言表述、结构安排、主题表达方面对范文从模仿入手,进而达到独创的境界。还可在评讲作文时,有意识地把学生习作与范文作比较,使学生由此对美与美的创造有真切、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其审美创造力。眼高未必手低,眼不高手必低。以文质兼美的课文为范例,使学生眼界高远,有较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以此付诸写作实践,才谈得上审美创造。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借鉴美、学习美,拿起笔来表现美、创造美,这是实施美育的归宿,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充分渗透这些美的东西,为学生今后的持续性发展,以及形成一种审美的健康人格打下坚实的根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学)
其他文献
急性精神障碍乘车超过24小时的一些人,最易发生此病.其表现为,突然头疼头晕、恶心呕吐,颇似感冒和胃肠疾病,继而紧张烦躁,坐卧不安,严重者会幻听、幻视和妄想,并因之诱发出违
期刊
近来,有很多文章讨论成语“美轮美奂”,有人认为现在用“美轮美奂”表示“优美”的意思是一种误用,有人认为是产生新义了。这种旧词由于“误用”而产生新义的例子举不胜举,如“感同身受”“倾巢而出”“空穴来风”等。我们这里不讨论它的用法,而是要说说把“美轮美奂”误作“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的现象。从其历史来源看,历史上有“美奂美轮”,但没有“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的用法;现在的权威词典也只收录“美轮美奂”,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先后两次出塞,在边塞前后共达六年之久。边塞的大漠风情和戎马生涯.开拓了岑参的诗的境界。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岑参边塞诗的主要风格
本文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党员人格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人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正】 在成才问题上,师专学生的一个最大的心理障碍是“成才无望”论。 师范专科学校是我国普通高校中的“第三世界”,师范专业又不受考生喜爱,许多学生目睹昔日的同窗进入
研究了蝗虫微孢子虫病在青海草原蝗虫种群中的传播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小区应用微孢子虫后30d,蝗虫校正虫口减退率达56.45%,感病率为28%;蝗虫虫粪不能携带微孢子虫,
新疆第一代棉铃虫成虫发生期间,用2种有机酸和4种杀虫剂处理杨枝把,研究棉田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酸处理后的杨枝把诱集数量明显比对照多,其中前3d平均诱集数量
【正】 《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发表了高瑞泉、蒋述卓合写的文章:《散文的困顿及其出路》。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又对此文进行了转述。文章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