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话语趋向

来源 :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ho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何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属性的问题上,当前学界大致形成了民族团结、国族建构、共同体建设三种话语趋向。“民族团结话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作具有延续性与拓展性的民族团结策略,“国族建构话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作具有突破性与创新性的国族建构手段,“共同体建设话语”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作具有超越性与本质性的共同体建设方案。尽管三种话语趋向之间并无根本性冲突,但彼此之间还是体现了颇为不同的学科传统和逻辑取向,在理论阐释和实践推进的侧重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对这三种理论话语趋向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报纸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历史记忆的追溯与沁润。历史记忆作为共同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既能形塑“我者”,增强共同体成员的一致性;又能区分“他者”,增强共同体成员的团结性。新时代以历史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守护历史记忆,留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血脉;传承历史记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体认;发掘历史记忆,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支撑;唤醒历史记忆,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共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天下观”与西方共同体理论基础之上,是在“共同体”框架下对“中华民族”认识上的一次新的自觉。它在电影领域中体现为内含各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多层次认同文化表述原则的“共同体美学”。作为参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力量之一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儒家文化层面的家国一体、区域空间层面的空间一体与文化认同层面的精神一体,共同构建了新疆电影的共同体美学,为铸牢中华民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强势崛起,依托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商品在线交付的数字贸易塑造出新的国际贸易格局。然而,基于跨界性、开放性与创新性特点,数字贸易与现有贸易制度、规则、技术、环境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将是我国数字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因此,我国应从监管体系、贸易规则、技术应用、市场主体等方面推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也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期,在这一阶段并购成为许多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式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客观地评价并购整合后的绩效情况,发现并购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修正意见,以期更好地改进未来并购整合中各项工作,成为未来企业在面对并购时需要提高重视的关键问题。
<正>在中国近代史上,盛宣怀可谓极具传奇色彩。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祖籍江苏江阴,生于常州武进。既是晚清官员,官至邮传部右侍郎、邮传部大臣,也是近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在上海图书馆所藏盛宣怀档案中,有两通光绪三十三年(1907)坐探陶湘致盛宣怀的未刊密函——《“齐东野语”》,而以往出版的关于盛宣怀的史料《愚斋存稿》(盛氏思补楼本)、《盛宣怀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60年)、《盛
期刊
中华民族是自然生成的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中国民族共同体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部落联盟、“大一统”政治传统、中华认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逻辑。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夺实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基础,又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苗族作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经济融入中华民族经济的历史脉络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苗族经济融入中华民族经济的历史脉络进行研究,主要关注历代中央王朝对苗属族群的统治制度,苗属族群与中央王朝的民族交融和经济交往,国家对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经济政策等方面。
本文以苏宁易购并购家乐福中国为案例,分析其实施并购背后的真实动因以及并购后的企业相关绩效,得出如下结论:虽然此次并购在短期内未能产生理想的财务绩效,但从非财务指标法上得出并购对苏宁易购产生积极的影响,即加速了苏宁易购的新零售布局。最后,基于结论为企业并购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