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类议论文阅读与写作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妙文览胜]
  
  例文一
  幸福就是此刻
  铁凝
  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友人,聊起很多从前的事情,计划很多未来的事情,她忽然发问:对于你来说,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
  想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很适合的答案。
  那阵子,经常携带这个难题去和人打交道,不管是新朋还是故友,聊到酣畅时总是抛出这个问题冷场,当然,收获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幸福的时刻就是加官晋爵时买房购车后身体无恙中;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父母双全爱人平安孩子快乐领导待见粉丝忠诚仇人遭谴……
  都对,但都不打动我。
  直到有一天陪朋友去见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朋友说:他的人和他的文章一样禅意幽深。
  茶过三道,我忍不住继续兜售这个问题时,他微笑着给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所以,在你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能想到的最幸福。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好茶。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醇厚,而面前与我谈新叙旧的你们更是我的幸福之源。
  我终于领会到了何谓醍醐灌顶。
  生活中似乎有太多可以论证他这番话的例子。
  曾经去国外参加文化交流,花了很多钱买过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因为太喜欢,就舍不得穿,除非参加什么重要的会议,或者出席需要表示自己诚意的场合时才穿上身。使用率太低,慢慢也就忘记自己有这样一件衣服。换季的时候,家人帮我整理衣柜时,才想起自己原来有过这样一件衣服,因为躲过了水洗日晒的蹉跎,它依旧崭新笔挺,但是款式却已经过时,讪讪地也是自责地把它小心包好继续收进柜底,回味起当初对它的喜欢,忍不住感叹那些快乐都成落花流水了。
  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喜欢过什么人,一点一滴、一颦一笑都让我有无尽的话想要表达想要歌颂。但总是怯于启齿,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心事静静地窝在心里,折叠得整整齐齐,幻想着总有一天,会勇敢地站在他的面前扑啦啦地全部抖开。等啊等啊,最终,这些情愫就像一粒种在晒不到太阳又缺乏雨露的泥土里的种子,只能腐烂在密不透风的土壤里。
  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是永远没有错的,美好的岁月就这样被一个又一个遗憾消耗掉了。
  没有在最喜欢的时候穿上美丽的衣服,没有在最纯粹的时候把这种纯粹表达出来,没有在最看重的时候去做想做的事情,以为将来会堕获的丰硕,结果全都变成了小而涩的果。
  品尝这种酸涩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自责:如果当初我多穿几次那件衣服,如果当初我有足够的勇气对他说……那会是多么幸福!
  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保鲜期。那些美好的愿望如果只是珍重地供奉在理想的桌台上,那么只能让它在岁月里,积满灰尘。
  当我们在此刻感觉到含在口中的酸楚时,也就应该在此刻珍重身上衣、眼前人的幸福。
  
  [妙文览胜]
  
  例文二
  真正的勃朗峰
  余秋雨
  朋友们中有一个来自西安的邓先生。他说一个中国学生在欧洲某个国家留学,有一天新来的教授扫视过教室里的各国留学生,独独对他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中国人的盘问。这位学生艰难地回答了一半显然被误解了的问题,然后说:“另一些问题不是误解,随着中国的富强将会逐步解决。”“那么,什么是你们富强的标志呢?”教授紧追不放。
  这个学生突然觉得有点心酸,说:“我不是政府官员,回答不了这么大的问题,只想到一个起码的标志,到了那时,电国留学生将不会在教室被单独挑出来,接受那么多盘问。”
  教授走下讲台,拍着这个学生的肩说:“对不起,我只是不了解。今天了解了一个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态度,我向你们致敬。”
  在冷战早已结束后的今天,我们如果平心静气地思考,就会发现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还在于文化的隔膜。
  我有很多学生、朋友和读者已经长久地落户于欧洲各国,其中有两个已经远嫁到欧洲偏僻角落的女学生,从报纸上看到有关报道后与我通了电话。她们根据道听途说,在电话里问起我在国内的处境。
  我说,不管国内处境如何,最让我心中不平的还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在其他文化群落中的不被了解和难于了解。有时,像赌气一样,我想对那些过于傲慢的欧洲人说一句:我们中国人做过很多对不起自己人的事,但是几乎从来没有对不起外国人。
  听我这么说,有一位女学生在电话那头哽咽了。我不知道她联想到了什么,为了缓和气氛,讲了一个刚刚遇到的笑话。
  前些天去日内瓦的联合国欧洲总部,我们几个站在二楼走廊的窗口找勃朗峰。一位上年纪的官员从身后走过,见我们指指点点,便和蔼地停下步来,指着远处山岔口上一座银白色的山峰说:“这就是勃朗峰,多美,我一见到它就愉快。”
  我们向他道谢,然后轮个儿拍照。正在热闹,过来一个黑衣女人,冷冷地说:“也许你们搞错了,这不是勃朗峰,勃朗峰紧贴在它后面,现在被云遮住了。”说完就飘然而去。
  我们将信将疑,但几分钟之后就知道黑衣女人是对的,因为云散了。不必怀疑。天下奇景自有另一番气韵,原先那座银白山峰只是它的贴身丫鬟。
  那么,怎么解释那位上年纪的官员呢?他居然误会了几十年,而且赞叹了几十年,这还不太奇怪,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大量误会中,奇怪的是,他一定看到过云散之后真正的勃朗峰,为什么熟视无睹?
  我的回答是:先入为主的成见,使他把真正的主人。看成站在背后的奴仆。而且,遮掩真正高峰的云雾,也实在太多。
  女学生在电话那头笑了,说:“你的意思,中国是真正的勃朗峰?”
  我说:“我感兴趣的只是,这位欧洲总部的上年纪官员,会不会在他的公务中也看错什么?处理国际事务的官员尚且如此,一般欧洲人呢?”
  但是说到底,我们不怕被看错。人不同于山,也有自己的眼光,因此与外部世界是一种对视关系。就,种文明而言,只有失去了生命而成为废墟,才会单方面地听凭别厶品头论足。而中华文明依然活着。
  活着也有沉睡的时候,只要醒来,积极行动,就没有时间关注周围的闲言碎语。如果有幸进入一个酣畅的创造时期,如汉唐盛世,那么,即使一时被满世界误读,也不会在乎。怕只怕,自己的行动不漂亮,还把别人看错。
  
  [妙文览胜]
  
  例文三
  人生的跷跷板
  朱成玉
  德国一所社区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一位教师带领大家唱歌后,走下讲台坐在跷跷板上,请一个孩子坐在另一头,没能把教师翘起来;再来一个孩子,也没有把教师翘起来;又来了第三个,教师坐的那一头终于翘起来了。全场响起了 热烈的掌声。教师神情严肃地说:“每一个孩子都是重要的,因为。有了他,一切都不一样了。”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会有一份职责。有些人是花,有些人是叶子;有些人是藤。有些人是蔓;有些人是茶,有些人是酒;有些人是玉,有些人是石头;有些人是瀑布,有些人是小溪。有些人注定是传奇,有些人注定平淡庸常’有些人注定大红大紫,有些人注定寂寞无声;有些人注定声名显赫,有些人注定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每个人都很重要。你可以卑微,可以渺小,但缺少了你一样不可以。
  你是标点,在一大堆趾高气扬的文字里面,渺小而自卑,但你的作用举足轻重!你可以帮助它们呼吸,调节它们的语气;或让它们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或让它们抑扬顿挫,如铿锵跫音。
  你是音符,蝌蚪一般微弱的呼吸,但你却在音乐家的指尖上舞蹈。你是无形的,别人看不到你,但只要你和众多的姐妹一起,就会编织出绚烂的曲子,让世界惊艳!
  你是一根孤单的毛线,但人可以将你编织成毛衣或者围巾,旖旎出无限柔情,为人在冬天里御寒。
  你卑微,但依然可以去做高尚的事。可以用你的宽容,去熄灭一些愤怒的火;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善举,来点燃那群麻木的心;可以翻开一本经典作品,为孩子们敞开一扇扇爱的窗口,让他们梦想着去做一个到处去帮助别人的天使。
  每个人都很重要,诞生便有它的理由。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开始分享世界的每一缕阳光,感恩世界的每一滴雨水,也必然要承担起装扮世界的责任:你是一棵树,众多的“你”便长成了森林;你是一颗星,众多的“你”便聚成了星河;你是一块砖,众多的“你”便砌成了楼厦;你是一朵花,众多的“你”便开成了花园;你是一滴水,众多的“你”便汇成了海洋……
  
  [对比赏析]
  
  上面三篇文章的画线语句,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也是议论文的骨架。可以说,之所以将这三篇文章归类在议论文的行列,就是因为有这些语句。因为这些语句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将文章中叙述的事件当作议论文的事实论据,而不是叙事散文和记叙文为了表达情感和表现人物所写的事件。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写作风格的确比举实例然后机械地分析的平板的议论文生动得多。
  《幸福就是此刻》,题目就是论点。在文章开头,作者巧妙地用询问的方式提出了问题,接着写和台湾朋友喝茶的小故事,明确地回答了提问。得出论点。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似乎是要用一种比较艺术而含蓄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高手写文章的方式。然后,作者又用了两个过渡句从论点过渡到论据。
  为了证明这个论点,作者举了如下事例:将漂亮的衣服压在箱子底下;没有对自己爱的人表示爱情。然后对这两个事例进行了分析论证,一篇情理兼备、语言生动形象的议论文就出炉了。
  《真正的勃朗峰》也是这种写法。文章写了三个故事,一个是中国留学生被外国教师盘问,一个是留学海外的学生和自己通电话,一个是日内瓦官员误认勃朗峰和黑衣女人指出真正的勃朗峰。这三个故事也是为了证明论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都存在着被误读和误解的问题,中华文明依然活着,不要怕误读和误解,只要我们在行动,而且行动得漂亮,就不畏惧。
  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故事的分析文字的重要性。每个事例后面都要有点题的分析,比如第一个故事之后画波浪线的句子就是切中论点的分析。有两点是本文的亮点,一是分析语句由故事中的当事人说出来,如,过来一个黑衣女人,冷冷地说:“也许你们搞错了,这不是勃朗峰,勃朗峰紧贴在它后面,现在被云遮住了。”另一点是最后两段整体分析,使文章向更深刻更厚重的方向发展。
  《人生的跷跷板》用故事引出了论点。也可以当作论据使用。文章主要是运用比喻论证。大量的比喻句式和排比句式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富有诗意,富有气势。同时,文章用散文化的笔法,在浓郁的抒情氛围中阐述了哲理。
  随意叙述 刻意写理
  
  理念导引
  
  议论文要以说理为主要内容,这是一条死框框,但是,如何说理,如何将道理说得漂亮,不同的写作者有不同的招数。铺叙故事,就是一种将议论文写得生动、形象、活泼,有情趣的方式。
  一般来说,进入议论文的事例都是用抽象的语言将人物和事件中符合论点的语句概括地提取出来,形成相对比较“干巴”的议论性语言,来证明论点。我们可以将这样的事例称为“木乃伊”,而很多文章高手和大家是不写这种木乃伊式的议论文的,他们的才情和文学功底即使是在写便条的时候,也要表现出来,于是,故事类议论文当然会受到他们的青睐。他们让活生生的人物走到自己的议论文中来,这些人物的表现方式和小说、记叙文中的有相似之处,有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但是,同时,这些人物和事件的价值,不是要表现人物和事件本身,而是要将它们作为表现中心论点的工具。也就是说,你的描写要适可而止,要为表现论点服务,千万不能为了写故事和人物而游离了“证明论点”这个根本目标。即这些人物和事件仍然是一个体现论点的“标本”,它们没有独自在舞台上表演的资格。
  写这种议论文最大的误区是,把描述人物和事件本身当作了目的,写着写着就成了记叙文或叙事散文。这类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个故事型的和多个故事型的。尤其是一个故事型的,因为是只写一个故事来证明观点,很容易写成叙事散文或记叙文,出现“文体不分”的错误,所以,一般来说,初学写作者不宜采用这类格式,而应采用多个短小故事合起来证明论点的格式。其实,“多个短小故事合起来证明论点”的格式,和几个事例证明论点的平板议论文的格式是一样的,只不过将干巴的事例变成了形象生动的富有情趣的故事。现在,《意林》等杂志的故事和“刘墉体”文章满天飞,成为中学生写作借鉴的重要范文。借鉴当然好,用文本摇动写作心灵嘛,可是,初学这类文章的写作者要注意,最好还是从“多个故事联合证明论点”的体例出发,将这种体例写好后,再写一个故事的“故事类议论文”,这样遵循规律写作不易入误区。
  
  [文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07年3月31日夜晚,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星光熠熠。杨振宁、陶一之、丁俊晖、谭盾、张霞昌、苏震西、章子怡、刘醇逸、刘翔、李安、陈易希等11位杰出华人,在这里接受“2006影响世界华人”的殊荣。不过,不是每一颗星都受到了人们追捧。场外,没有入场券的北大学生,大声呼喊:“章子怡!”“章子怡!”除了章子怡,科学家的名字几乎没人知道。
  翌日。北京的一些传媒也只是在娱乐版发了消息。除了章子怡和刘翔以外,传媒对其他人似乎都兴 趣不大,特别是对找到破解HSNl病毒方法的美国休斯敦莱斯大学女科学家陶一之、发明纸质电池的芬兰Enfucell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霞昌、美国纽约市首住华裔暨亚裔市议员刘醇逸、以其名字命名小行星的香港科技大学学生陈易希不屑一顾。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这一现象又引发了你的一些怎样的思考?请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篇议论文。
  
  教师下水作文
  只有一个脑袋
  刘德福
  我的邻居有一个女儿,聪明伶俐,其父母做梦都想将她塑造成人才——不只是人才,而且是全才和通才。于是,每个周末都是孩子和大人最繁忙的时候。少年宫学舞蹈,女孩子不能没有明星的魔鬼身材;乐团二胡手家里学二胡小课,古典女子的修养必须具备;钢琴教师家学钢琴,钢琴是音乐之王呀;学了钢琴,声乐也得学,要不就不能珠联璧合;还要学奥数,学新概念英语,这两门功课考重点初中最有用。另外,他们还给女儿策划学习书法和作文,因为,将来出名了,签名要写字,出书要写文,字丑了拿不出手,不会写文还得找“枪手”。
  我告诉他们,一个人只有一个脑袋。
  这个脑袋的容量是有限度的,装了这个可能就无法装进那个。钱钟书的脑袋充满智慧,他自己对自己的脑袋自负,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的脑袋确实是千古奇缺的智慧脑袋。可是,在考清华大学的时候,他的数学是零分,这样的脑袋吴晗也有一个。脑袋用来装世界万物的,这就有个选择权的问题。北大学生装上刘翔和章子怡我们无可厚非,虽然,其他人的贡献也很大,但是,谁也没有非要他们记住的责任,即使是北大学生,他们也有记住谁记不住谁的权利。
  北京大学有那么多的系,那么多的专业,这些华人科学家的研究又那么尖端和冷门,因此,有人不了解在情理之中,但这并不代表北大的学生就不对他们肃然起敬,对他们的贡献就不屑一顾。这是个人的情况,谁的脑袋都有自己的选择。
  可是,到了社会,情况就不一样了。
  社会的脑袋不是个人的,代表社会良心的传媒也不是只为一两个人存在的,因此,在报道上出现一边倒,只在娱乐版上发刘翔和章子怡的报道,对科学界做出巨大贡献的其他华人英杰不置一词的做法欠妥。
  二十世纪初期的北京大学之所以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这得益于一本叫《新青年》杂志的传播。陈独秀、鲁迅等进步知识分子以此杂志为阵地进行民主和自由的宣传。当时的北大进步学生很多都受到这本杂志的影响,据说当时反动当局查得很紧,学生们都是在秘密的情况下冒着杀头的危险阅读《新青年》的。试想,如果当时北大学子不读《新青年》,而是沉浸在“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中读得昏天黑地,那么,可能就没有了揭开反帝反封建新篇章的“五四运动”,中国的历史可能会重新书写。可以说,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的,当然也可以这么说,这个走来的起点就是北大学子读了《新青年》,而没有沉浸在“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中。
  对于个人而言,的确有“一个脑袋”,装什么自己可自由选择;而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主流媒体有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他们的“脑袋”不是装什么都可以的,要有健康的导向、正确的指引,其实,媒体也是“一个脑袋”,只不过是一个“方向准确、顾全大局的脑袋”。
  
  教师下水感悟
  我在文中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邻居小孩,一个是北京大学学生阅读《新青年》。第一个故事的叙述是故事笔法,而第二个因为不熟悉,没有涉及具体的人物和场景,严格说来不能算是故事,只是平板议论文的事例。串连两个故事的是分析。分析是议论文的主体,如果没有这些分析,论点就无法确立起来。
  
  [文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高一学生柳玉晚上放学回到家里,妈妈气咻咻地问她,怎么晚了五分钟?吃罢饭,电话铃响了。柳玉妈抓过话筒一听,找柳玉的,男的,“柳玉不在”,啪地挂断了电话。早晨,柳玉吃了早点去上学,妈妈唠叨个不停:路上小心,到校听老师话,好好学习,别和男生来往……柳玉一言不发地摔门而去,妈妈望着女儿的背影摇摇头,一声叹息:唉!……
  作为柳玉的同龄人,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对这样的事件有什么看法?请以“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对撞”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实验学校学生作品展示
  
  无可避免的对撞
  高峰
  小时候,常常幻想长大以后要好好照顾父母,和父母融洽相处。但;是什么打碎了我筑了一夜的梦?是那种隔阂,是逐渐长大,无可避免的对撞,以及从而逐渐构成的默然。
  这种状况,改变不了吗?我有些茫然。
  双手搭在窗台,呆呆地眺望远方,想着连自己都不明白的无关紧要的事,母亲见我穿得单薄,随口说了句:“去披件外套吧,有点冷。”“再说。”我木然道。接着,母亲又开始了无休止的唠叨,和往常一样。“你烦不烦啊?”我声音很重,吓坏了对面树上的鸟,它们一哄而散,如同我的思绪。然后,争吵开始了。我有点后悔,为那句脱口而出的话,谶语一般,而我只能倔强地演完,消极地配合。
  等到双方都累了,然后,各自沉默地离开,只剩下无长的回音缠绕着空旷的房间。
  我的倔强没为我赢回什么,母亲的唠叨也没对我起到什么作用,最后,两败俱伤。
  如果那时我说的话是“好的”,如果我能听母亲的话,或许就不会有这样的“对撞”了。
  这对撞可以避免,主动权在双方。尽管如此,双方的坚持仍旧像烈士纪念碑,写着“永垂不朽”!
  一日,在报纸上看到某校高一在读学生和父母发生矛盾,离家出走,其母由于找他被卡车撞死。最后,他终于出现,对着地上一滩血潸然泪下,口里嘟囔着后悔的话。
  到此,我突然哽咽,随后倔强一下子瓦解……
  死,很近,和活着等距。
  有人说,这是“青春期和更年期的对撞”,按这理论往下推,也就是等我们度过了青春期,或等父母过了更年期,这种对撞就会消退?
  但是,父母终将老去,乃至死亡,就如同我们也会为人父母一样。所以,眼下,我们能不能收敛自己的个性,多体谅父母,让这种对撞不再出现?当然也希望那些处在更年期的母亲,给孩子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未来的路孩子终归要自己走,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适时地放开手,让孩子学会独立,有时比事事都为孩子安排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碰撞真的无可避免吗?青春期和更年期就一定水火不相容吗?如果青春期的人将更年期的约束当作一种爱,更年期的人将青春期的叛逆当作一次心灵的放假和旅行,那么,即使碰撞也是合理的,更是合情的,就如冬天的风虽然凛冽,但却能杀死害虫,而夏天的暴雨虽然猛烈,却能给沉闷的天气一个警醒。
  也许碰撞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谁都可能坐在井里,重要的是眼睛要盯住井外,因为那里有一片湛蓝的天……
  
  点评
  本文是故事类议论文,开头的事例虽然比较详细,但后面精当的议论,画龙点睛,让这个故事成为证明观点的有效论据,母亲被撞的学生的事例很有创造性,脱胎于作文题目的材料,但又不是照抄,而有了自己的独创。最后几段是深入的分析,凸显文章的主题,升华了中心。
  文章语言干净利落,描写生动,却扣住了论述的中心,是典型的“记叙笔法”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其他文献
摄影师约翰·道格戴尔正在给我拍照。他歪着头,身体向前微倾,一丝不苟地捕捉我的侧面的影像。我坐在离他约三英尺的地方。   我们俩身处约翰的格林尼治乡村公寓里。房间里堆满了铜器古董、相机和约翰的摄影作品。 很难相信这些漂亮的照片是由一个几乎完全失明的人拍摄的。  约翰得过五次几乎致命的肺炎、脑感染、周边神经病、卡波西氏肉瘤和CMV视网膜炎。10年前,CMV视网膜炎几乎夺去了他的全部视力。医生与同行
期刊
当我以为自己的工作是偶像歌手的时候,我就因为合约问题不能唱歌了。  這就好像你走在一条路上,前面的路突然塌方了,没有路了。  于是我开始主持,在那个塌方的死角,我用我自己的力量,努力去开发,让它转变成我人生的另一个转角。  我很幸运,因为还有很多长辈给我机会。我在节目里面被砸过蛋糕、丢过水球,穿女装、套丝袜……虽然觉得跟以前偶像歌手所做的事情很不一样,但我觉得没有关系,因为我没有对不起自己,我很尽
期刊
青草的声音  车永静    我一次次地从自己的小屋里走上原野,’我倾听到了小草的声音。春天来了,它们从睡眠中醒来,在轻轻地舒展着腰身。春天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啊,温暖的土地,和煦的阳光,还有柔和的春风,小草们竟相从泥土里伸出嫩嫩的小手来,和春天相握。  草以自己的柔韧步入了这个世界,那嫩嫩的令人惊喜的一点新绿在慢慢变大变浓,再染成一片片浓碧,然后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席卷了大地。一个个杂乱无章的村庄在绿
期刊
我的花让我开/我的花让我自己开/你拥有你的/我拥有我的/盛开  ——《花的姿态》  十七岁的孟夏,芬达汽水的清新弥漫四周,青草泥土的气味氤氲一片。满满一黑板的公式提点着生活,我望着窗外臆想未来。  丝竹流年。时光流着,青春闲着。如果我能用一捧清水收集起朗朗月光,那么我能否用段段音乐填充那如歌的岁月?某个宁静的午后,街头的阳光和阴影,形成参差的美丽。那是一棵高大繁茂的梧桐,树下的我戴上耳机,行人来往
期刊
在我的家乡,有一家名叫“土星”的汽车销售店,生意特别红火,平均每天能卖出六至八辆新车,而且72%的新顾客会成为回头客(远远高于平均比例)。我很好奇,他们怎么能在这么低迷的市场中做到如此佳绩?四年前的一天,我走进土星汽车商店。工作人员根本不认识我,然而他们却开诚布公地说明他们的定价政策、每款车型的利润率以及员工收入,还把培训手册提供给我参考。他们的销售顾问没有佣金,而是拿工资,所以不存在顾客被一群过
期刊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的这首《杂诗》不愧是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名作。二十个字,浅显得如话家常,却别开生面,匠心独运,结尾有问无答,含不尽之余味,正是诗家高手的手段。  当然这也有源头。陶渊明的《问来使》:“尔从山中来,早晚发天目。我屋南山下,今生几丛菊?蔷薇叶已抽,秋兰气当馥?归去来山中,山中酒应熟。”陶渊明对来使问了三个问题,菊花长了几丛?蔷薇长出了叶子了吧?兰花
期刊
课堂上,大学教授问他的学生甲:“上帝创造了一切吗?”  学生甲勇敢地回答说:“是的,他创造了一切!”  “上帝创造了每一样东西吗?”教授又问。  “是的,先生。”学生甲答道。  教授继续问:“如果上帝创造了一切,那么邪恶也是上帝创造的了?根据人类的主要行为来判断,上帝也是邪恶的了?”  学生甲沉默不语,无言以对。  教授很得意,自认为再次向学生证明了宗教信仰只是一些虚幻不实的神话。  这时,另一个
期刊
本来是互不搭界的两码事,近日收藏家马未都却找词作家方文山PK,指摘方先生为周杰伦创作的《青花瓷》中有两句与瓷器知识不符:“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见多识广的马先生说,汉隶从不写在青花瓷的瓶底,而宋体落款也只在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珐琅彩瓷中出现过。  在人人尊重科学、事事有人较真的年代,这种PK不足为怪。乃至早些年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也以科学的眼光发现唐人卢纶的《和张
期刊
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一个脚印的村庄。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无可挽回的消失。 当踏上柔软的泥地,一股亲切的气息差一点让我跌跪在地,虽然我早已对这次归来有了准备。沿着开满野花的小路,一步步走近那绿树掩映的村庄,走近那清清池塘也盛不下的记忆时光。  田野的风光夹裹着青青麦苗和金黄油菜花散发出的浓郁芬芳钻进鼻孔,瞬间涤净了我的五脏六腑。
期刊
所谓记叙性文章的情节,是作者在记叙性文章中有意识地挑选和安排的相互有关的行动的结构。这里有三个关键点。首先,“有意识地挑选和安排”,是说对材料要有目的地选择和有条理、分先后地加以处理;其次,“相互有关的行动”,是指材料要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抗争;再次,“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的外在形态。    一、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    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曾说,故事对事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