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创新经济新闻的写作技巧、提高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改善经济新闻的报道效果,笔者的体会是选题的口子要小,主题的立意要新,素材挖掘要深,标题要朴实醒目。
【关键词】经济新闻 新闻写作 体会
当前,各地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你追我赶,经济新闻自然成为各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客观地说,在当前的经济新闻报道中,打官腔、堆数字、套术语等现象较为普遍,报道写得生硬、高深、晦涩,导致受众看不懂、不愿看,甚至敬而远之。
如何创新经济新闻的写作技巧、提高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改善经济新闻的报道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选题——口子要小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经济新闻报道也不例外。
在采写经济新闻时,不可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相反,选题口子要小。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不乏宏大的场面、深邃的主题。口子开得太大,什么都想写,反而什么都说不透。口子收得小一些,切入点准一些,集中力量写某一个方面,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是一些很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和故事,就能带给受众更真实可信的感觉,更容易接受。因此,记者要尽量突破旧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从“小事”切入,往往能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近年来,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笔者在走访中,有一个发现,即:过去我市是“农民工”外流地,如今,许多“农民工”都“回来”了,不再外出打工。这个新发现让我兴奋不已,经过充分的采访和构思,写了题为《本土就业“热”,不再“东南飞”——我市农民工青睐家门口就业》的新闻报道,在《宣城日报》(2010年4月26日二版头条)显著位置发表,之后《安徽日报》(2010年5月7日二版头条)又作了转载。该新闻报道通过“民工流”的转向,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大动向,可以说是“以小见大”。
主题——立意要新
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材。这个说法告诉我们凡事不要步人后尘,人云亦云。做事如此,报道经济新闻亦然:立意要新颖,见解要独到。
一篇经济新闻有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的选定,主题是否有“新意”,是检验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宣城市是家禽养殖大市,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首屈一指,媒体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已是连篇累牍。如何另辟蹊径,写出独具匠心的报道?笔者通过大量采访写了题为《两头延伸:我市家禽业“涉水”转型》的深度报道,在《宣城日报》(2010年4月30日二版头条)“宣城视点”栏目发表。该文捕捉到了行业的最前沿动态,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或许就是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之后又以《宣城家禽业:“两头延伸”谋“蝶变”》在《安徽日报》(2010年5月24日经济版)发表。
“新意”,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哗众取宠,而是要通过对材料的提炼,发现他人未发现的东西,抓住普遍存在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或是人们想办而不知道怎么办的事情。例如,近年来,各地媒体关于“民工荒”新闻频繁见诸报端。如何另辟蹊径写出发人深省的报道?如何破解“用工难”?笔者经过大量的采访,写出题为《破解用工难,留人更留心——我市企业变“常”招工为招“长工”》的新闻报道,在《宣城日报》(2011年4月22日)一版显著位置发表。用工“观念”的转变,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用工情形,新闻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给业内人士许多启发。
素材——挖掘要深
新闻要靠事实说话。如果掌握的素材不充分,写起来就很费劲。因此,要写出有价值的新闻,首先要在调查情况、占有素材上下功夫。
经验从实践中来,观点从素材中来。事实上,如今不少记者习惯于事先搭好架子再去了解情况,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去找对应的素材,搜集素材时也喜欢在了解做法、体会上做文章,这样做很容易浅尝辄止、挖掘不深。采访中,应该是把重点放在了解典型事例和综合效果上,这方面的素材占有充分了,主题、观点、体会等都自然而来。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时,宣城造船业抢抓钢材大幅降价的有利时机,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不仅没有“溺水”而亡,反而迎来新发展,真正做到了转“危”为“机”。笔者为此采写了题为《“二次兴业”造大船——从“天时地利人和”看我市造船业的再兴起》的深度报道,在《宣城日报》(2010年1月6日二版头条)“宣城视点”栏目刊发,之后《安徽日报》(2010年1月18日经济周刊)以《造船业是这样壮大的》为题转发。该报道独辟蹊径,从“天时、地利、人和”的哲学关系入手,剖析了宣城市造船业加快资源整合、加速产业升级、改善融资环境等,实现了“二次兴业”。再例如,近年来,宣城市质检中心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到“全省最多”,打造了行业“标杆”,这是个鼓舞人心的好事。质检中心的建设意味着什么?含金量多高?为此,笔者采写了《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宣城日报》2013年2月5日一版头条)的深度报道。文章分拟了4个小标题,分别为:4个质检中心,4张“城市名片”;由“看人脸色”,到“说话算数”;打造“公共实验室”,引领行业转型;做市场“领跑者”,做标准“制定者”,文章从这4个层面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把新闻事实挖掘得淋漓尽致、深入透彻。
标题——朴实醒目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眉眼传情,则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有了好的选题和素材,选准了切入口,如果没有一个新颖独到、过目不忘的标题,不能吸引眼球,因此减少了点击率,岂不是太可惜了。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可见拟一个好的标题是何等重要。
新闻标题力求朴实,让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什么,这是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例如笔者采写过《郎溪在全省率先推行“地票”交易》(2013年7月10日《宣城日报》二版头条)、《宁国建设标准化厂房破解项目“落地难”》(2012年6月15日《宣城日报》一版头条)等,在这里不多赘述。
如何讓新闻标题醒目起来,令人过目不忘?常用的方法是在标题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双关语、比喻、拟人、对偶、夸张、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既可以美化语言,增强文采,又可以使标题形象生动,含义隽永。笔者采写过一篇题为《金钱湖水产“畅游”长三角》的通讯报道,标题以水产品“畅游”长三角,比拟我市水产品在长三角市场畅销,可谓是一语双关;再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连地处偏僻的棉农也不能幸免,笔者采写了一篇题为《今年纯棉遭“寒流”》的通讯报道,标题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大、之深。笔者还采写过《我市农村新能源“沼”气蓬勃》、《踏平坎坷筑大道》、《给城市雇个“保姆”》等等,或化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或借用经久传唱的歌词,或使用拟人手法,收到了先声夺人、加深印象、生动形象的效果。
(作者单位:宣城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经济新闻 新闻写作 体会
当前,各地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你追我赶,经济新闻自然成为各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客观地说,在当前的经济新闻报道中,打官腔、堆数字、套术语等现象较为普遍,报道写得生硬、高深、晦涩,导致受众看不懂、不愿看,甚至敬而远之。
如何创新经济新闻的写作技巧、提高经济新闻的报道质量、改善经济新闻的报道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选题——口子要小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经济新闻报道也不例外。
在采写经济新闻时,不可贪大求全,面面俱到,相反,选题口子要小。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不乏宏大的场面、深邃的主题。口子开得太大,什么都想写,反而什么都说不透。口子收得小一些,切入点准一些,集中力量写某一个方面,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是一些很有说服力的具体事例和故事,就能带给受众更真实可信的感觉,更容易接受。因此,记者要尽量突破旧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从“小事”切入,往往能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
近年来,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笔者在走访中,有一个发现,即:过去我市是“农民工”外流地,如今,许多“农民工”都“回来”了,不再外出打工。这个新发现让我兴奋不已,经过充分的采访和构思,写了题为《本土就业“热”,不再“东南飞”——我市农民工青睐家门口就业》的新闻报道,在《宣城日报》(2010年4月26日二版头条)显著位置发表,之后《安徽日报》(2010年5月7日二版头条)又作了转载。该新闻报道通过“民工流”的转向,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大动向,可以说是“以小见大”。
主题——立意要新
第一个用鲜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套用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材。这个说法告诉我们凡事不要步人后尘,人云亦云。做事如此,报道经济新闻亦然:立意要新颖,见解要独到。
一篇经济新闻有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题的选定,主题是否有“新意”,是检验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宣城市是家禽养殖大市,在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首屈一指,媒体关于这方面的报道已是连篇累牍。如何另辟蹊径,写出独具匠心的报道?笔者通过大量采访写了题为《两头延伸:我市家禽业“涉水”转型》的深度报道,在《宣城日报》(2010年4月30日二版头条)“宣城视点”栏目发表。该文捕捉到了行业的最前沿动态,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或许就是这篇报道的成功之处。之后又以《宣城家禽业:“两头延伸”谋“蝶变”》在《安徽日报》(2010年5月24日经济版)发表。
“新意”,并不是脱离实际的哗众取宠,而是要通过对材料的提炼,发现他人未发现的东西,抓住普遍存在而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或是人们想办而不知道怎么办的事情。例如,近年来,各地媒体关于“民工荒”新闻频繁见诸报端。如何另辟蹊径写出发人深省的报道?如何破解“用工难”?笔者经过大量的采访,写出题为《破解用工难,留人更留心——我市企业变“常”招工为招“长工”》的新闻报道,在《宣城日报》(2011年4月22日)一版显著位置发表。用工“观念”的转变,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用工情形,新闻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给业内人士许多启发。
素材——挖掘要深
新闻要靠事实说话。如果掌握的素材不充分,写起来就很费劲。因此,要写出有价值的新闻,首先要在调查情况、占有素材上下功夫。
经验从实践中来,观点从素材中来。事实上,如今不少记者习惯于事先搭好架子再去了解情况,带有明显的目的性去找对应的素材,搜集素材时也喜欢在了解做法、体会上做文章,这样做很容易浅尝辄止、挖掘不深。采访中,应该是把重点放在了解典型事例和综合效果上,这方面的素材占有充分了,主题、观点、体会等都自然而来。
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时,宣城造船业抢抓钢材大幅降价的有利时机,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不仅没有“溺水”而亡,反而迎来新发展,真正做到了转“危”为“机”。笔者为此采写了题为《“二次兴业”造大船——从“天时地利人和”看我市造船业的再兴起》的深度报道,在《宣城日报》(2010年1月6日二版头条)“宣城视点”栏目刊发,之后《安徽日报》(2010年1月18日经济周刊)以《造船业是这样壮大的》为题转发。该报道独辟蹊径,从“天时、地利、人和”的哲学关系入手,剖析了宣城市造船业加快资源整合、加速产业升级、改善融资环境等,实现了“二次兴业”。再例如,近年来,宣城市质检中心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到“全省最多”,打造了行业“标杆”,这是个鼓舞人心的好事。质检中心的建设意味着什么?含金量多高?为此,笔者采写了《抢占“制高点”,赢得“话语权”》(《宣城日报》2013年2月5日一版头条)的深度报道。文章分拟了4个小标题,分别为:4个质检中心,4张“城市名片”;由“看人脸色”,到“说话算数”;打造“公共实验室”,引领行业转型;做市场“领跑者”,做标准“制定者”,文章从这4个层面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把新闻事实挖掘得淋漓尽致、深入透彻。
标题——朴实醒目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眉眼传情,则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有了好的选题和素材,选准了切入口,如果没有一个新颖独到、过目不忘的标题,不能吸引眼球,因此减少了点击率,岂不是太可惜了。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可见拟一个好的标题是何等重要。
新闻标题力求朴实,让人一看就知道写的是什么,这是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例如笔者采写过《郎溪在全省率先推行“地票”交易》(2013年7月10日《宣城日报》二版头条)、《宁国建设标准化厂房破解项目“落地难”》(2012年6月15日《宣城日报》一版头条)等,在这里不多赘述。
如何讓新闻标题醒目起来,令人过目不忘?常用的方法是在标题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双关语、比喻、拟人、对偶、夸张、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既可以美化语言,增强文采,又可以使标题形象生动,含义隽永。笔者采写过一篇题为《金钱湖水产“畅游”长三角》的通讯报道,标题以水产品“畅游”长三角,比拟我市水产品在长三角市场畅销,可谓是一语双关;再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连地处偏僻的棉农也不能幸免,笔者采写了一篇题为《今年纯棉遭“寒流”》的通讯报道,标题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大、之深。笔者还采写过《我市农村新能源“沼”气蓬勃》、《踏平坎坷筑大道》、《给城市雇个“保姆”》等等,或化用耳熟能详的成语,或借用经久传唱的歌词,或使用拟人手法,收到了先声夺人、加深印象、生动形象的效果。
(作者单位:宣城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