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史学习赋能高校思政教育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xia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党史是丰厚的思想宝库,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提供了契机。高校应当紧扣时代主旋律、育人大课堂、奋斗大舞台,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引导高校师生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打牢笃学、笃信、笃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根基。
   学史明理,提升思政教育说服力。“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百年党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树牢唯物史观,深刻体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味道”,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通过强化教师党史学习,带动对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努力实现理论话语和大众话语的有机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学生乐意接受的生动语言,讲活理论,讲好故事,讲清实践,让学生爱听乐转。
   学史增信,提高思政教育针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师生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认识,以大历史观的视野更加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增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自觉。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思政课同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制作和传播师生喜闻乐见的党史主题融媒体产品,努力把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讲生动、讲鲜活,引导师生在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中全面了解党的历史、进一步增进爱党之情。
   学史崇德,强化思政教育引领力。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淬炼革命精神、构筑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历史。学史崇德,就要传承弘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精神,让“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引导师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永葆对党的忠诚之心、对人民的赤子之心。要盘活各类红色资源,发挥好革命遗址、革命博物馆、纪念场馆的作用,通过组织师生打卡红色地标、寻访党员模范等形式,汲取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要利用开学、毕业等重要时间节点,结合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共上一堂“党史大课”,打造一批学习教育精品项目,从中接受精神洗礼、陶冶道德情操。
   学史力行,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史学习,重在实践。我们党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面对新时代更加伟大的使命、更加艰巨的任务、更加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教育要聚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鲜明主題,引导广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担责,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加强党性锤炼,砥砺政治品格,践履知行合一,传承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广大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凝聚科教报国的强大动力,努力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其他文献
社会经济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城市化的建设进程,道路施工工程也逐渐呈现出了规模化的发展特点。由于道路建筑工程与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道路的建设质量与技术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将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融入到道路施工作业当中,不仅能够提升道路的强度,还可以延长使用周期,为了保障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能够得到提升,所以现阶段应加强对此项技术的深入研究。
良知是顺应天道而赋予的智慧。《孟子·尽心上》有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这说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在我国就有了良知的概念。职业良知培养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个人、单位和社会全方位形成合力加强职业良知培养。在这个民族复兴大时代,培养职业良知为服务新时代“两个大局”提供不断的文化和精神动力。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土地资源供需不足的问题越发明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当中,使得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土地管理形式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当前土地问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土地的集约开发,通过科学管理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功能互补,通过宏观调控以及市场干预的结合,降低土地资源使用的随意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分布式光伏并网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性内容,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对该技术进行了大力的普及与推广。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分布式光伏并网的现状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为其日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无障碍设计理念的推出,充分的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案当中,彰显出了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内容,为社会文明的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障碍设计理念在道路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及时的摒弃了传统硬件设施的建设理念,通过对公共空间理念的有效融合,展现出了道路设计的系统化特点,应针对无障碍设计理念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工程有了很大的进步,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都在逐年增多,而在如此庞大的施工量之下,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这就极大的影响到了公路工程的质量以及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公路工程的施工工作,还需要相关企业或者单位能够着重于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就以此为中心来进行具体分析,针对于当前在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几点处理对策。
公路运输经济的良好发展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因此需要分析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从而了解其在实际中的不足及需求,这样可以在公路运输经济中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使公路运输经济的运转更好的适应现今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减少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因素,以此来提高公路运输所获取的经济效益。
防渗漏施工技术在当今的建筑施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本文就如何提升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提出三点建议,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对建筑公司提供一些新思路,提升自身工程的防渗漏技术。
2021年6月3日位于上海市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全新亮相。“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大幕拉开。纪念馆包括: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其中新的基本陈列展厅面积约3400平方米,展出612件文物展品,较原先基本陈列展出的文物数量扩容3倍多,包括各类图片、艺术展项等在内的展品总量由原来的278件增至1168件。新的空间,新的展览,在建党百年之际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随着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复苏,人们的心理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正常死亡事件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也与日俱增。其中,烧炭自杀事件的发生屡屡引发社会关注,故应急处置此类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文章围绕K市2020年烧炭自杀现场的勘验检查及应急处置进行探讨,并提出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