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汇率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body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与经济状况紧密联系。今年5月以来,欧美等国相继对我国纺织品贸易启动了特保条款,制鞋业也连连遭遇反倾销调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摩擦升级,出口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等。对于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这些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值得关注。
  
  一、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影响
  
  (一)我国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
  随着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开始,以及今年以来我国WTO过渡期的结束和关税壁垒的解除,由技术壁垒、社会责任、劳动保护、监控措施、反倾销调查等各种因素派生的贸易摩擦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激烈。特别以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遭受的特保调查和反倾销调查最为突出。我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给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敲响了警钟。
  纺织品是我国最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大宗出口产品,在扩大出口、创造外汇收入和带动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974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贸易的四分之一,跃居世界第一。2004年纺织品出口占全国商品总出口的近五分之一,贸易顺差805亿美元,是全国贸易顺差的2.5倍。出口市场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欧盟、美国和俄罗斯,约占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4%。纺织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的行业。在39个工业行业中,纺织业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位于倒数第八位,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业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有8万多家纺织企业,直接就业人口大概1900万。出口企业为3.5万家,就业者630万人。我国纺织业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近些年生产能力扩张较快,固定资产投资迅猛。贸易方式仍以加工贸易、贴牌贸易为主,品牌出口不到10%,纺织品出口主要靠“量增价跌”来占据国际市场,在国际纺织品需求总量稳定和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下,今后纺织品贸易摩擦仍将难以避免。
  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目前,我国鞋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3%,出口占世界总和的60%以上。今年1至6月我国鞋类产品出口8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5%。鞋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位于39个行业的倒数第五位,也属我国目前出口依存度较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现有16000家皮革企业,提供约200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出立案公告,开始对我国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7月7日,欧盟委员会再次发出立案公告,对我国的皮面皮鞋实施反倾销调查。据估计,此案是中欧反倾销史上金额最大的一宗反倾销案,涉及我国制鞋企业1200多家和上百万人的就业,涉案金额达6.7亿美元。如果欧盟再对纺织面料鞋立案调查,将会涉及到我国制鞋行业的大部分出口企业,对于企业的海外市场、行业发展以及就业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纺织业、鞋业的贸易摩擦仅仅是全球贸易争端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贸易争端呈复杂化趋势,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
  
  (二)贸易摩擦对就业的影响
  目前,我们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易引发贸易摩擦的行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吸纳人员就业多的关键行业。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这种国际贸易摩擦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适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1、贸易摩擦对就业量产生直接影响
  纺织品贸易摩擦对就业造成直接影响。据商务部公布,美国对我7种纺织品设限可能造成20亿美元的损失, 如果按照每出口1.5万美元纺织品创造1个就业岗位计算,预计将直接影响到14万纺织从业人员的就业。据此测算,欧盟对我国鞋类反倾销调查的6.7亿美元的涉案金额将使近5万鞋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受到影响。其中影响最为突出的是一些订单来源比较单一的中小企业,出口设限将造成企业停产或裁员,直接威胁他们的就业。
  2、就业结构调整面临更大的压力
  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近期的贸易摩擦升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产业结构进而就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所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一部分技能水平低的劳动者将可能因结构调整而被淘汰。加上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低,如何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将成为日益突出的重要任务。
  3、贸易摩擦将通过产业链对相关产业的就业产生间接影响
  目前,在国际市场产生贸易摩擦较多的行业多数为我国拥有相对优势的行业。这些行业多数位于产业链的中段,贸易摩擦必将对整个产业链产生影响。纺织业、制鞋业的上游产业即原材料供应上吸纳了大量农民就业,仅每年为纺织工业提供棉花、羊毛、蚕茧、麻等天然纤维的农村劳动力就大约有1亿人。如果出现贸易摩擦,上游产业、主要是提供原材料的农民的收入和农村就业势必受到影响。
  4、受贸易摩擦影响的人群主要是农民工
  发生贸易摩擦较为频繁的行业多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行业,这些行业由于技术含量较低,从业者多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资料,纺织行业1900万从业者中有1350万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这些农民工本来就存在就业不正规、工资水平较低、社会保障滞后等问题。而且,这部分农民工普遍技能偏低,就业保护薄弱,失业后再就业能力差,一旦失业,将面临生活困境,容易诱发不稳定因素。
  
  二、人民币汇率调整对就业的影响
  
  汇率作为货币的国际价格,直接影响对外贸易及国内商品市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实现以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优化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汇率升值可起到鼓励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一方面降低进口主导型行业的进口成本,提升行业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增加出口主导型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出口,影响就业。再一方面,因汇率升值国内产品及要素价格上升,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成本加大影响新的资本流入,进而影响就业。
  
   (一) 出口主导型、劳动密集型行业压力较大
  从目前来看,较小幅度的人民币汇率上升对就业的总体影响还不明显。但是对出口主导型企业以及生产国外同类产品的企业,人民币升值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其中,对纺织服装、港口机械、化学原料等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困难。以纺织行业为例,我国的纺织行业主要依靠价格低、品种全、质量好而在全球的纺织品贸易中取得市场优势,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削弱我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在全球产品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上升意味着销售成为问题,而出口受阻必然转向国内市场,使本来就比较饱和的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利润空间的下降和部分企业出局是未来的趋势。据商务部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600种消费品中,纺织品等商品市场需求减弱,供大于求趋势明显。受贸易争端、汇率升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半年国内纺织品市场上,产品供大于求的趋势将更为突出,必将带来企业或行业的亏损和产能闲置,影响到行业从业者的就业。
  
  (二) 对加工贸易的影响会滞后一些
  加工贸易作为对外贸易的一种形式,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全国加工贸易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短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加工贸易的影响并不明显,汇率调整给进口带来的有利因素和出口的不利影响几乎是可以相互抵消的。但是,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或继续升值,意味着土地、劳动力等国内要素价格上升,将直接增加外国资本的进入成本。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很可能将其加工贸易从我国转向印度或越南等国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三、政策建议
  
  (一)将我国的就业问题纳入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来考虑,全面认识加入WTO以后我国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入世进入“后过渡期”,意味着我国产业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我国的就业形势将面临着世界市场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因而必须在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考虑就业问题。
  一是要在制定各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时,充分考虑对外开放条件下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取利去弊。
  二是要采取稳健的汇率调整机制,将其对就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将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同就业政策协调起来,将就业目标作为政策评价的指标之一。
  三是要针对贸易摩擦和汇率变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情况,在全国特别是贸易摩擦集中的行业、地区建立相应的失业预警系统,密切关注贸易摩擦、汇率变动对有关行业的就业造成的影响,提出应对措施。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结构调整
  贸易摩擦、汇率调整等市场因素已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倒逼之势。一方面,需要受冲击行业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进行结构调整,在技术创新、市场、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树立中国产品的品牌形象,调整出口战略,跳出靠“量增价低”取胜国际市场的低级出口战略,在竞争中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对相关行业的就业萎缩有所预期,及早采取措施在其他行业中开发替代就业岗位,加大就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三)加快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减少劳动力市场障碍,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贸易摩擦、汇率调整增大了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我国目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状况,加大了劳动力流动成本,不利于就业结构调整。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土地管理等制度改革,清除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尽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缩短工作搜寻和匹配时间,减少失业。
  
  (四)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大力加强对传统产业员工的技能培训,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要把职业培训作为促进再就业、化解结构性失业矛盾的重要手段。要围绕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产业和行业结构的新情况,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培训机构的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步伐,以形式多样、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种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五)重视解决产品成本结构不合理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劳动力价格低廉一直是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出口成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在一些出口企业中,以牺牲劳动者的权益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纺织行业职工工资水平整体较低,社会保障和劳动保护不健全。据统计,国有及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职工的年均工资仅为8000元,在制造业中排列倒数第二。一些私营和规模以下企业的职工收入则更低。针对国际社会以产品价格、劳动条件、不公平竞争等为由对我国出口产品发难的情况,要建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健全员工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政府要监督企业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
  
  (六)将境外投资和境外就业结合起来
  对外经贸合作中,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带动国内劳动力“走出去”,减少因国内生产向国外转移时对国内就业造成的损失。重点开拓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劳务市场。利用俄罗斯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劳动力的机遇,积极发展对俄经贸合作,带动劳务合作或境外就业。利用我和韩国、日本等国的地缘优势和人文条件,开发境外就业。此外,针对发达国家的人口下降和老龄化、劳动力日显短缺的情况,开拓欧美发达国家的劳务市场。
其他文献
2005年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文化产业正式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五个年头。在某种意义上,2005年可以称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拐点”,有许多突出的迹象表明了“从突破走向规范”这个特点。    一、文化产业从突破走向规范    (一)文化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网融合将重新打造产业链条  2005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值得关注的重大趋势是,新技术和资本市场对产业的撬动作用进
期刊
“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发展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做到“五个统筹”,加强分类指导,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    一、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东部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0个省市。国土面积91.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
期刊
诺贝尔经济学奖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经济学研究奖项,一直为国内外经济学界所推崇。获奖者不是学术先驱,就是集大成者,其研究的方向和学术观点亦影响了广大经济学研究者甚至决策层。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概述    1990—2005年间,瑞典皇家科学院共向来自8个国家的28位经济学巨人颁发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理由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史学和新经
期刊
经过2005年的房地产调控和各项政策的落到实处,我国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已开始显现,房地产价格也开始理性回归。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的走势将紧紧围绕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进入稳步前进、持续发展和总体平衡的新阶段。    一、2006年我国房地产业将逐步进入良性循环    (一)房地产市场预期开始回暖  我国房地产业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和一年的宏观调控,进入2006年
期刊
衡量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最主要的指标是就业弹性,即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就业弹性越大,表明一定的经济增长能够吸纳的就业就越多,反之则相反。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就业弹性会有所不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就业弹性的变化规律也很复杂。    一、我国就业与GDP增长的实际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期刊
按照重点企业技术创新快报统计要求,全国2880家重点企业上报了2005年上半年技术创新活动的数据。其中,32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中除了四川省的托普集团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外,共有331家企业上报了快报数据。除黑龙江、云南、海南和西藏四省区未上报数据外,共有2549家省级政府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上报了数据。根据数据的构成情况,分别对331家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254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期刊
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在美国遭受的贸易限制日渐增多,美国企业频繁地提起涉及中国产品的“337 条款”调查,截止到2005年5月,在USUSITC(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已经启动的111个调查案件中有42个涉及中国内地和香港。      一、 美国“337条款”及其特点     (一)美国“337条款”主要内容  所谓美国“337条款”,最初规定于《1930年关税法》的第337条,是美国贸易救济法的一种
期刊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为了遏制投资过热,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导向很明确,即通过控制信贷、管住土地、卡住项目等方式,达到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同时,并不殃及存量消费需求。从目前情形看来,行政法律措施的实施效果要明显好于货币政策效果。据此,有专家预测,2005年货币政策的作用同样不可乐观估量。  那么,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提高货币传导机制的效率,须
期刊
近年来,我国技术工人短缺现象愈发明显,根本原因与我国现行的培养方法有关:技术工人的培训基本上是由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实施,但相当多隶属教育部门的职业学校,其教学内容往往脱离企业实际需求;而少数由大企业办的技工学校,基础理论的教学力量明显不足,同时也不能满足众多中小企业对技工的大量需求。工业发达国家培养技工的“双元制”模式,不失为一种可供借鉴的有效途径。   所谓“双元制” 模式,是指在国家政策的引导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全市综合实力在江苏省县级市名列第一。在2004年全国百强县测评中位居第二,并作为全国惟一的县级市入选“最佳中国魅力城市”。昆山市紧紧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大力实施外向配套战略,充分利用外资溢出效应,注重在利用外资上做文章,积极组织内外资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协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外向配套协作已成为昆山外资生根、民资升级的一大特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