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磷胆碱对缺血性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实验性缺血性卒中研究证实,胞磷胆碱既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又可通过增高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促进血管和神经发生、增强神经元可塑性发挥神经修复作用。尽管迄今样本量最大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国际胞磷胆碱治疗急性卒中试验(International Citicoline Trial on Acute Stroke, ICTAS)得出了中性结果,但亚组分析显示胞磷胆碱治疗较未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安慰剂治疗有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将其应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尤其是未能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是合理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脑小血管病很常见并逐渐被认识,但在体内很难直接观察。视网膜血管与脑小血管具有相似的解剖学、生理学和胚胎学特征,其改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脑小血管改变。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视网膜血管异常与腔隙性梗死和脑白质病变相关。文章对视网膜血管异常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研究证据进行了总结。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 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12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病例组)和11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PON1 Q192R基因型分布(χ2=18. 727,P< 0.001)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χ2=16. 427,P<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并降低院内病死率。文章对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进行了综述。
脑小血管病(small vessel disease, SVD)是指累及颅内小动脉、微动脉、前毛细血管和小静脉的疾病,影像学分型主要包括脑白质病变、腔隙性梗死和脑微出血,被认为是认知功能损害或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SVD病变部位、数量和体积均会影响认知损害的程度和表现。
期刊
随着对老年期认知损害研究的深入,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已成为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然而,VCI相关的致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需要可靠和稳定的动物模型来揭示VCI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变化,为VCI的预警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所得结果差异较大。文章就近年来常用的VCI动物模型及相关认知行为学改变和
目的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 H-MRS)在脑白质病变(whitematter lesion, WML)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纳入WML患者,结合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分为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 SAE)组和单纯脑白质疏松(leukoarai